出版時間:1997-3 出版社:山西人民 作者:王二貴 編譯 頁數(shù):631 字數(shù):462000 譯者:孫鳳翔 注釋
內(nèi)容概要
1 本書是東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日本語學校以初學日語的留學生為對象而編寫的。是在學習了《日本語》I、《日本語》II之后,繼續(xù)學習日語的書。 2 本書是繼本校編的《日語發(fā)音》、《日語——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語》I、《日本語》II之后編寫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日語的一般的現(xiàn)代文。 3 本書預(yù)定在本校全年教程的第三學期里用120個學時學完而編寫的。通過從《日本語》I到《日本語》III的學習,留學生升入日本的大學后,能夠獲得最低限度的日語學習活動的能力。 4 本書由12課組成。采用的體裁有評論、論說、文學作品等,涉及文化、社會、科學、文學等方面。從廣泛的范圍里選出能夠培養(yǎng)熟練的語言能力的作品。 5 各課分別由課文和新出單詞、新出漢字組成。再者,為了便于學習,對于必要的詞語,在課文的末尾附有注譯。 6 本書在課文和注釋里,提出新單詞約2800個。新出單詞作為新詞歸納在各課的最后。 7 漢字部分,新出現(xiàn)的漢字222個,改變讀法的漢字190個,是從常用漢字別表中選出的。各課中提出的新出漢字和改變讀法的漢字,分別在每課的最后歸納為新出漢字,全書中提出的新出漢字在本書最后歸納為新出漢字表。
章節(jié)摘錄
象這樣的用于情報處理的大型機器,今后將越來越發(fā)達。顯然,這對政治、法律、經(jīng)濟以至于教育,對有關(guān)情報處理的一切都將帶來影響。如果說第一次產(chǎn)業(yè)革命是動力型的革命的話,那么,由于電子計算機的產(chǎn)生而引起的第二次技術(shù)革新,則可以說是情報型的革命?,F(xiàn)在使用的“情報時代”一詞,就直截了當?shù)乇憩F(xiàn)了這個意思?! H僅在一百年左右的時間里,機器的功能,在動力方面大型化了;在情報方面明顯地精密化了。在人類歷史上只有機器實現(xiàn)了如此巨大變化和發(fā)展。與此相比,最沒有變化的是人類自己。人體的基本構(gòu)造和原始時代沒有多大差別。所以,在人類和機器共存的現(xiàn)代生活中,有著種種的矛盾和不成熟的地方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編輯推薦
《新日本語》在課文和注釋里,提出新單詞約2800個。新出單詞作為新詞歸納在各課的最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