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9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慶輝 頁數:18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在數千年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史上,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名人志士,其中有治國安邦、統(tǒng)攬?zhí)煜碌恼渭?,有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軍事家,有能詩善文、妙筆生花的文學家……可謂燦若群星,代不乏人。這些杰出人物,誕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活動于不同的階級、階層,體味著不同的生活經歷,走過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們或勇武權變,或守靜明達,或工于權術,或狂放不拘,或超拔婉約,或恣情率性……品味這些古代名人的人生哲學,于我們是很好的啟迪與借鑒。 臺灣揚智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擷取中國歷史上多位名人的個性人生,編輯出版了《中國人生叢書》。該社取得了其中六本書的授權,更名為《人生案例叢書》,包括:《機智人生——孫權》(原名為《孫權的人生哲學——機智人生》)、《守靜人生——唐太宗》(原名為《唐太宗的人生哲學——守靜人生》、《女權人生——武則天》(原名為 《武則天的人生哲學——女權人生》)、《詩酒人生——李白》《李白的人生哲學——詩酒人生》)、《婉約人生——李清照》(原名為《李清照的人生哲學——婉約人生》)、《率性人生——袁枚》(原名為《袁枚的人生哲學——率性人生》),予以出版,以饗讀者。
書籍目錄
引言上篇 走向皇位 第一章 入主后宮 一、自釀的苦酒 二、嫁禍于人 三、自己的隊伍 四、廢立會議 五、家事何必問外人 第二章 臥榻之側的隱患 一、后妃之死 二、改立太子 三、一計殺三親 四、武敏之的下場 第三章 大權在握 一、拱手皇帝 二、建言十二事 三、“大義滅親” 四、神都攝政 第四章 天意與民意 一、天授圣圖 二、佛的預言 三、志意如此中篇 吐故納新 第五章 清除異己 一、兩朝元老之死 二、消除隱患 三、清洗宗室 四、造密之風 五、酷吏政治 第六章 破除門閥政治 第七章 招賢納士下篇 駕馭群臣 第八章 控制近臣 第九章 納諫風度 第十章 忠臣治國 第十一章 女皇的心愿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高宗深深感到,武則天決非尋常女流,她的政見、她處理國事的能力都是頗為卓越的。高宗為有這樣一個內助而高興,但是,當他看到武則天那強烈的權勢欲和千方百計地籠絡人才、排除異己的時候,卻也不無擔心,他甚至驚恐地想到,照此下去,在他百年之后,大權落于誰手都未可知。于是,他企圖削弱她,廢掉她,但未能如愿。而今,武則天勢力漸大,憑著他這么一個病弱的皇帝更是無能為力。他清醒地看到了形勢的嚴峻,他服輸了,他無法再與武則天匹敵。于是,他想到徹底地退卻讓權,由武則天獨掌國政,自己圖個清靜,安逸地度過他的殘年。 高宗把這個打算告知幾個宰相,征求他們的意見。話剛出口,便受到郝處俊的強烈反對。郝處俊說:“《禮經》說:‘天子理陽道,后理陰德?!叟c后,好比日與月,陽與陰,各有所主。外內和順,陰陽諧調,國家才能治理。陛下不遵此道恐怕會上逆天理,下負民意。過去魏文帝曾有言,在他駕崩之后不許皇后臨朝?,F(xiàn)在陛下卻想傳位給天后,甚為不當,況且,大唐基業(yè)乃高祖、太宗二圣所開創(chuàng),陛下理應謹守宗廟,傳之子孫,怎能送予她呢?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平日,高宗對郝處俊的話是比較重視的,今見這個最信任的大臣第一個反對他向天后讓權,也不禁想到,天后雖有威德,但畢竟是后宮之主,大唐姓李,不能姓武,先帝開創(chuàng)的基業(yè)應該代代相傳,以至無窮。這時,中書侍郎李義琰等人也都說,處俊之言至忠,陛下應予采納。高宗聽信他們的話,不再考慮讓權給天后的事,決計憚位給太子李弘。 李弘是高宗和武則天的第一個兒子。李弘性情仁孝,對大臣謙和自禮,威信較高。高宗很喜歡這個兒子。但武則天對自己的兒子卻不怎么喜歡。這是因為太子李弘愛讀《札記》,篤信“安上禮人,莫善于禮”、“不學禮,無以立”這一套說教,喜歡按部就班,因循守舊,缺少進取的勇氣;此外,他過于仁慈,性格懦弱,這一點,與武則天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還有,太子弘從正統(tǒng)思想出發(fā),不大支持她母親執(zhí)掌國政,認為這樣有乖古禮,因此更失愛于武則天。 如果說在高宗準備禪讓之前,武則天與兒子李弘的關系不好主要在于性情不和的話,那么,當李弘即將成為大唐新主之時,他們母子關系的緊張則完全在于政治上的對立。 問題是這樣尖銳地擺在武則天面前:如果李弘繼位,大唐繼續(xù)姓李,她的雄心勃勃的政治抱負便要付諸東流。她決不滿足于當一個位尊而無權的太后,也不愿仍然像現(xiàn)在這樣與君主共執(zhí)國政,她要獨攬大權,她要君臨天下,她要大唐姓武!她不能容忍除她以外的任何人承繼君位,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在她看來,母子之情是制約于權力和政治的,如果母與子在權力的角逐中遭遇,那么,同樣只有你死我活的爭斗,舍此,決無其他選擇。 于是就有了“合璧宮命案”。 合璧宮是高宗新營造的一座宮殿,建筑豪華,金碧輝煌,且配以假山池水,四方花卉,宛若仙境。一天,皇上皇后在合璧官與太子弘同賞歌舞,共赴盛宴,極盡歡樂。武則天還親賜食物,以示慈愛??墒?,就在這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太子弘突然死了。御醫(yī)說,他得的是一種急腹癥,因酒食過量所致。但是,深知內情的太監(jiān)卻心中有數:那夜晚,是他奉天后之命,在太子弘的醒酒酸梅湯中放了毒藥。 太子弘之死使高宗悵然若失,精神恍惚,病情義加重了幾分。不久另立高宗和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李賢為皇太子。 李賢容貌俊秀,舉止莊重,自幼喜歡讀書,過目不忘,深得高宗喜愛。他曾對大臣說,李賢嚴于律己,不失為成就大業(yè)之材,如果其他幾個兒子都能這樣,大唐江山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后來李賢聲望日高,武則天漸生嫉心,惟恐兒子會影響自己的大事。于是以李賢“頗好聲色”予以警告,后又以謀反為名,將李賢廢為庶人。 不久,庶人李賢被流放距京師兩千三百里的巴州。李賢在巴州萬念俱灰,精神抑郁,有感于朝廷之事和自己的遭遇,作了一首黃臺歌詞,詞云: 種瓜黃臺下, 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 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為可, 四摘抱蔓歸。 此詞是李賢發(fā)自內心的聲音,它傾吐了自己的痛苦,飽含了難以抑制的怨憤。不知何故,這首歌詞竟不徑而走,傳到武則天耳中。武則天當然不會置若罔聞。她以“探視”為名,派人前往巴州,將李賢囚禁起來,逼令其自殺。就這樣,哀嘆“瓜熟子離離”的庶人李賢終于也如瓜兒離蔓,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四、神都攝政 公元683年十二月,五十六歲的高宗駕崩于東都貞觀殿。七天后太子李哲在高宗靈柩前即位,更名為李顯,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李顯就是唐中宗。他性情柔順,很懼怕他母親,一切政事均歸武則天裁決。 武則天成為太后之后的第一道措施是安撫宗室諸王,使他們安于現(xiàn)狀而不制造事端;第二道措施是確定新皇帝的宰相班子,穩(wěn)固中央政權;第三道措施是派得力將官加強全國各要地的鎮(zhèn)守,以防不虞之事發(fā)生。 就在高宗去世后短短的十幾天之內,武則天砍出三板斧,果斷及時,井井有條,一下子就穩(wěn)定了高宗去世后的內外局勢,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統(tǒng)治力量。這不能不使朝野敬服。 就在武則天大刀闊斧,進一步獨攬朝政的時候,她的兒子中宗皇帝卻在那里大封國戚。 高宗去世的第二年春,中宗改年號為嗣圣元年,大赦天下,立太子妃韋氏為皇后,將皇后之父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為豫州刺史。韋玄貞剛到職,韋皇后又請中宗皇帝再為其父加官。中宗應允,準備再提拔他的岳丈為尚書省長官侍中,進位宰相,還想授予他乳母的兒子五品官。但是,這道任命未能落實,反倒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首先是宰相裴炎進宮諫阻,勸皇上應因才賜官,勿私親戚,以免引起朝野議論。中宗皇帝也許是因為初登帝位,對利害缺乏周密權衡,根本聽不進裴炎的勸告。他很不滿地說,他是一國之君,有權選官任人。韋玄貞是大唐國戚;把天下都給他也不算過分,賜一個侍中,有何不可? 裴炎碰了硬釘子,只好向太后武則天訴說。武則天聽罷,心中燃起憤怒之火。她想,皇帝不過是剛登大位,尚未布政天下,卻要大封親戚,私樹黨羽,這樣下去,大唐豈不是成了韋家的天下?韋玄貞既非元勛,又無奇能,不過一個小小的參軍,有什么資格人朝當宰相?皇帝眼中只有韋家,把我這個皇太后置于何地?此兒既不爭氣,我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我可以立他,也可以廢他,我決不能看著他一意孤行! 她對裴炎說:“皇上弄權,大臣理應諫阻,你做得對,難得你對大唐一片忠心?!蓖瑫r,密向裴炎說出了廢立之意,裴炎聞聽,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說錯了話,請?zhí)髮捤?。武則天正色道:“廢立大事,豈能戲言?我意已決,你能否為我效力?” 裴炎人處朝中,深知武則天為人,他也敏銳地看到武則天并不滿足于母臨天下,她有著更為遠大的意圖。裴炎更知武則天的威勢,他認識到,皇上不過在她的操縱之下,并無實權。今見武則天打定主意,他哪敢不從?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