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河北人民 作者:史仲文 頁數(shù):1569 字數(shù):198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套《中國藝術史》在編寫上有如下五個特點。 一、立論平正,不左不右。 “左”很討厭,以其危害而論,又豈止討厭而已。即使一些名家之作,因為在特定的年代受了“左”的影響,今日讀來,依然難受。好像粥鍋里有了蒼蠅,就算這粥能喝,也讓人覺著惡心。 “左”不好,“右”也不好。現(xiàn)在一些流行書籍,專好作翻案文章。翻案并非不好,不能一概而論。比如過去批判曾國藩有些過頭,現(xiàn)在就死吹活捧曾國藩;過去對戊戌變法肯定多了,現(xiàn)在又變著法地給戊戌變法找丑聞,找毛病,這就沒有必要??追蜃诱f:“過猶不及”。說穿了,極左近乎極右,世界上的事常常會物極必反。 本書持論,不左也不右,吸收最新成果,尊重歷史事實,是一說一,是二說二,不存臆想,不尚空談。效果如何,尚待讀者指教。 二、系統(tǒng)安排,分合有序。 本書的編法,強調專通結合。嚴格地說,這不是一部傳統(tǒng)意義上的藝術通史,但也不是簡單的藝術專業(yè)史的集合,而是專通結合,從通史到專業(yè)史,又從專業(yè)史到通史。從內容上看,舉凡書法、繪畫、戲曲到音樂、舞蹈、建筑雕塑、工藝美術、雜技,以至話劇、攝影、電影、曲藝,各個專業(yè)史,無所不有。加上前有導論,后有附錄——即使它未采用傳統(tǒng)的通史編法,卻具有通史功能。全書分為九卷十冊,包括十二個專業(yè)。十二個專業(yè)之間,有機聯(lián)系,無機組合。內容是不可分的,閱讀是可分的。喜歡專攻一業(yè)的,盡管先從自己喜歡的專業(yè)讀起;喜歡統(tǒng)覽全局的,也可以滿足您的閱讀期待,從中看到中國藝術歷史的全貌,又可從中找出中國藝術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向、總脈絡。 三、以史為本,面面俱到。 一些舊的藝術史說,尤其是在“極左”路線干擾下形成的藝術史論,完全不能做到以史為本。寫作品,先看人物;寫人物,先看政治;寫政治,先看所謂的現(xiàn)實需要。其結果,不免造成對歷史作品、歷史人物的評價,或者嚴重失實,或者立論偏激,或者黑白混淆,或者無中生有。 一個藝術家,因為他在品質上有些毛病,就對其亂加攻擊,連藝術成就中國藝術史·序言也不承認了;一個藝術家,因為政治上不合某種口味,于是對其幾乎抹煞,未及作品,先就取消了他入史的資格。 本書既要立論平正,必然以史為本。對中國藝術史上的人物、作品、事件、流派,兼收并蓄,面面俱到。作者屬于壞人的,但作品不壞,那么也要;作者近乎小人物的,因為創(chuàng)作成就不小,那么也要;原先被吹得天花亂墜的,因為作品二流,那么,就放到二流的歷史格子中去;原先曾被埋沒的,那么,現(xiàn)在就還其本來的歷史面目;原來歷史上就有重大歧義的,那么,就把這歧義介紹給讀者,縱然發(fā)表己見新見,并不強加于人——何況歷史屢屢證明,即使你強加于人,人們就能真的接受它嗎? 四、風格親和,易讀易懂。 在我們看來,凡藝術史,都應該追求文字優(yōu)美,文筆精彩,令人開卷有益,賞心悅目。 我們追求這個標準,不見得每個撰稿人都能達到這樣的標準?,F(xiàn)實地考慮,文筆精彩、賞心悅目是一種追求,風格親和,易讀易懂則是個規(guī)范。 為著風格親和,我們反對故作高深,故弄玄虛,把一件原本可以三句話說清楚的事,不要去說五句,甚至十句。 為著風格親和,我們反對所謂“圈內語言”,即除去專家之外,別人不愛聽,聽不懂,越聽越頭大、心越亂的語言。我們認為,只aAA明白的語言,才是史家語言;只有人人明白,而且引人入勝的語言,才是文學語言。 為著風格親和,我們特為本書配圖約1000余幅,或者可以稱做圖文并茂的了,以求獲得更佳的閱讀效果。 五、篇幅較大,宜讀宜藏。 本書全長約1200多萬字。對這樣的篇幅,我們曾反復斟酌,多方考慮?! ∥覀冇X得這樣的篇幅,既能比較充分地展示中國藝術史的全貌,又有利于讀者的分卷閱讀;既有利于藝術愛好者和一般研究者查閱,也有益于收藏愛好者的收藏。 說實在;以中國藝術歷史的內容之豐富而言,就是寫一萬萬字的篇幅,也是可能的,但那就不便閱讀了。以現(xiàn)代中國人的生活節(jié)奏看,有一本20萬字左右的藝術簡史也可以了,但那又不適合收藏,而且難免刪刪減減,使許多精美的作品和有趣的人物與讀者失之交臂。
作者簡介
史仲文,男,1951年4月2日出生,研究員。先后在北京財貿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方工業(yè)大學任教,現(xiàn)為北方工業(yè)大學公民素質與現(xiàn)代文化研究所所長,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副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專著《美學》曾獲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專著《尋求突破——當代倫理觀念新論》曾獲國家民委二等獎;主編的《中國藝術史》為國家“九五”工程重點圖書。主要專著包括:《美學》、《人際關系學》、《人類欲望論》、(《中國人走出死胡同》、《中西文明的歷史對話》、《中國隋唐五代文學史》、《泡沫經(jīng)濟:透視中國的第三只眼》、(《正義,你聽我說》、《世界近代前期哲學思想史》、《世界近代中期哲學思想史》、《民間視點:中國現(xiàn)在進行時》、《中國六大名著的現(xiàn)代閱讀》、《大唐詩史》、(《兩宋詞史》、《中國藝術史導讀》等。主編的主要叢書、套書包括:《百卷本(中國全史>》、《百卷本》、《中國藝術史》等。
書籍目錄
遠古三代繪畫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遠古三代繪畫的藝術定義 第二節(jié) 遠古三代繪畫藝術的主要形式與內容 第三節(jié) 遠古三代繪畫的藝術分期和主要特點 第四節(jié) 中國原始繪畫的起源 第二章 陶器繪畫藝術 第一節(jié) 陶器繪畫的起源 第二節(jié) 陶器繪畫的發(fā)展與藝術分期 第三節(jié) 陶器繪畫的藝術風格和特點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始期的彩陶藝術 第五節(jié) 初興成熟期的彩陶藝術 第六節(jié) 發(fā)達繁榮期的彩陶藝術 第七節(jié) 抱殘守缺期的彩陶藝術 第八節(jié) 遠古三代的陶器彩繪藝術 第九節(jié) 遠古三代的陶器鏤雕刻畫藝術 第三章 巖畫藝術 第一節(jié) 巖畫的發(fā)現(xiàn)和分布 第二節(jié) 巖畫藝術的起源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巖畫藝術的發(fā)展分期、分區(qū)和分類 第四節(jié) 中國古代前期巖畫世界的藝術風姿和特征 第四章 居室繪畫藝術 …… 第五章 其他繪畫藝術先秦繪畫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先秦繪畫的代表——帛畫 第三章 先秦漆畫 第四章 青銅裝飾畫 第五章 壁畫及其他工藝裝飾畫 第六章 畫論秦漢繪畫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秦漢繪畫文獻 第三章 帛畫 第四章 壁畫 第五章 畫像石和畫像磚的興起魏晉南北朝繪畫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三國兩晉繪畫 第三章 南朝繪畫 第四章 十六國北朝繪畫隋唐五代繪畫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隋唐時期的繪畫 第三章 五代時期的繪畫宋遼金夏繪畫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宋代的宋教繪畫 第三章 北宋山水畫 第四章 宋代宮廷繪畫 ……元代繪畫史明代繪畫史清代繪畫史民國繪畫史附錄:古人論繪畫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概述藝術是一切藝術門類的總稱,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精神意識和文化行為,是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種精神文化產品。在人類社會的文化分類中,藝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藝術包括文學、音樂、戲劇、電影、曲藝、雜技、舞蹈、園藝、書法、攝影等等和美術在內;狹義藝術在特定的場合中通常僅指美術,如在敘述古代美術史時常見到的“古代藝術”、“原始藝術”、“史前藝術”等等概念大多屬于狹義藝術概念。由此可見,無論是廣義抑或是狹義,美術都是藝術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藝術門類。美術一詞源自古羅馬的拉丁文“art”,原義是指相對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制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音樂等。在歐洲,“藝術”和“美術”這兩個概念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才確立并被公認的,在古今歐美拉丁語系國家的語言中,“art”之意既是藝術又是美術,即沒有藝術和美術之區(qū)分。中國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普遍使用“美術”一詞,但早期使用的“美術”詞義,與歐美國家的情況相類,即與“藝術”的含義相混。大約在“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的文藝界、教育界才逐漸把“藝術”和“美術”的概念區(qū)分開來。美術或又被稱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和視覺藝術;美術中通常又包含著“具象美術”和“抽象美術”兩種形態(tài);美術的主要內涵和品類通常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幾大門類。而繪畫是美術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表現(xiàn)形式,是一切畫種和畫品及其所有樣式、形式的統(tǒng)稱,是用色彩和線條在平面上描繪形象的美術種類?!?/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