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年全集(全8冊)

出版時間:1996-12-1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岱年  頁數(shù):全八冊  字數(shù):376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為便于廣大讀者總覽張岱年先生的學術成就,襄助學術界人士的研究工作,我社征得張先生的同意,出版了這部《張岱年全集》。本書分八卷,以作品的撰者時間為序,集入了止于1996年4月的張岱年先生的所有專著和文章。其中第一卷為論文;第二、三、四卷為專著;第五、六、七卷為論文;第八卷收入了序跋、讀書札記、回憶文章。我們謹以該書的出版,表達對于張岱年先生及所有甘于苦寂和清貧而致力于學術研究的學界人士的敬意。

作者簡介

張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別號宇同,河北滄縣人,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先生1933年任清華大學助教,1936年寫成名著《中國哲學大綱》。1952年調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78年起張岱年先生擔任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國哲學史學會成立,張先生被推為會長。張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極高的造詣和廣泛的建樹。他又是一位誨人不倦的導師,桃李滿天下。2004年4月24日,張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95歲。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華孔子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
1909年5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獻縣。父親張濂,光緒(1903年)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長兄張崧年(張申府)是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對張岱年的學術道路選擇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1928年,張岱年考入清華大學,旋即退學,又報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被錄取。1933年大學畢業(yè)時,因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被清華大學哲學系聘為助教,從事哲學專業(yè)的教學工作。“七·七”事變以后,清華大學南遷,他滯留北京,閉門著書。1943年任教于私立中國大學,聘為哲學講師。抗戰(zhàn)勝利后,1946年清華大學復校,回清華大學哲學系工作,1951年晉升為教授。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調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一直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54年至1955年與馮友蘭先生共同開講新觀點的“中國哲學史”課程,1956年至1957年寫成《宋元明清哲學中提綱》。1957年以言陷入“反右”擴大化的網(wǎng)羅,五年后才恢復教學工作。1966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又遭受批判。自1957年至1967年十年間,不能正常地進行學術研究工作。1979年北大黨委宣布1957年張岱年屬于錯劃,恢復了名譽和待遇。1978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招收碩士研究生,為碩士研究生講授“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及“中國哲學史方法論” 課程。1982年又開始招收中國哲學中博士研究生,任博士研究生導師。1978年末,中國哲學史研究會成立,被推為會長。1989年改任名譽會長。1983年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
80年代將授課講稿整理成為《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與《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fā)凡》,又出版論文集《中國哲學發(fā)微》、《求真集》、《玄儒評林》、《文化與哲學》、《真與善的探索》、《思想·文化·道德》;又撰寫了專著《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及《中國古典哲學概念范疇要論》。劉鄂培、錢耕森等學友建議編印文集,于是編印《張岱年文集》6卷。90年代河北人民出版社建議編印《張岱年全集》,收錄1995年以前的論著, 共8卷。
在二十至三十年代中期,先后寫了《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法》、《秦以后哲學中的辯證法》、《顏李之學》、《中國元學之基本傾向》、《中國思想源流》、《關于新唯物論》、《辯證唯物論的知識論》、《辯證唯物論的人生哲學》、《譚理》等重要哲學論文,第一次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唯物論思想,闡發(fā)了中國的辯證法思想,顯揚了中國人本思想,而且做出了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解釋社會人生的嘗試。受張崧年“列寧、羅素與孔子,三流合一”思想的影響,張岱年提出了文化綜合創(chuàng)新的思路:今后哲學一個新路,當是將唯物、理想、解析綜合于一。在方法上,將唯物辯證法與形式邏輯的分析方法綜合起來;在理論上,將現(xiàn)代唯物論哲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結合起來。三十年代中期至四十年代,中華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機,“應付此種危難,必要有一種勇猛宏毅能應付危機的哲學。此哲學必不是西洋哲學之追隨摹仿,而是中國固有的剛毅宏大的積極思想之復活,然又必不采新孔學或新墨學的形態(tài),而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造?!?935-1936年,張岱年寫成五十萬字的《中國哲學大綱》,以哲學問題為綱,分別敘述其源流發(fā)展,以顯出中國哲學的系統(tǒng)條理,其較高的學術品位為學界所公認,至今仍是中國哲學專業(yè)的必讀書目。1942-1944年間,以振奮民族精神為己任,先后著成《哲學思維論》、《知實論》、《事理論》和《品德論》等書稿,分別論述了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形式邏輯定律、唯物論和人生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個完整的哲學結構。

書籍目錄

第一卷  論文(1931—1953)  關于老子年代的一假定  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法  秦以后哲學中的辯證法  破“唯我論”  “問題”  斯辟諾薩  知識論與客觀方法  辯證法與生活  斯辟諾薩與莊子  哲學的前途  顏李之學——李恕谷逝世二百年紀念  辟“萬物一體”  維也納派的物理主義  辯證法的一貫  譚“理”  中國知論大要  關于新唯物論  相反與矛盾  論外界的實在  批評的精神與客觀的態(tài)度 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 道德之“變”與“?!薄≈袊軐W中之非本體派 中國元學之基本傾向——“本根”概念之解析 愛智 科學的哲學與唯物辯證法 邏輯解析 辯證唯物論的知識論 中國思想源流 辯證唯物論的人生哲學 懷悌黑的教育哲學 關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論現(xiàn)在中國所需要的哲學 西化與創(chuàng)造——答沈昌曄先生 哲學上一個可能的綜合 生活理想之四原則 老子補箋 評胡適的新著:《淮南王書》 《莫斯科對話:關于赤色哲學之討論》一書的評介 評葉青《哲學問題》及《哲學到何處去》 評《十批判書》 評《新知言》 文化通詮 孔學平議 ……第二卷 專著 中國哲學大綱第三卷 專著 天人五論 張載——十一世紀中國唯物主義哲學家 宋元明清哲學史提綱 中國倫理思想發(fā)展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 中國倫理思想研究第四卷 專著 中國唯物主義思想簡史 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fā)凡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中國古典哲學概念范疇要論第五卷 論文(1977—1984)第六卷 論文(1985—1989)第七卷 論文(1990—1995)第八卷 雜著 一、序跋 二、叢談  三、回憶錄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斯辟諾薩二十二歲時,父親去世。從此,他過著自食其力的艱苦生活,他的思想日益與世不同。由于他對正統(tǒng)猶太教不曾陳述過熱烈的信仰,又不到猶太教堂去作禮拜,因而漸漸地有人懷疑他。他的兩個舊同學又假意和他要好,探詢他的意見,抓著一點證據(jù)。于是他被叫到教堂去,受到公開審判,他不肯屈服,遂被革出教門,市政當局迫令他離開城市。當時有一個虔誠的正統(tǒng)教信徒,企圖在街上用短劍把他刺殺,幸而他避開了。此時他雖只有二十四歲,但已特立獨行,堅卓自信,不為眾言所搖動,能夠勇敢地同傳統(tǒng)迷信搏斗。    在反動勢力的攻擊下,斯氏避居于一個小村。1660年,他遷居于萊茵堡,藉磨擦鏡片來維持生活。他對代嘉德哲學研究益深,而自己的哲學也漸漸地成熟起來。    1663年,斯氏移居鄔兒堡(Voorburg)。1670年又遷往海牙,仍藉磨鏡片維持生活。他的聲望漸著了,已成一個有獨特見解的哲學家。1673年,法兵侵入荷蘭,法軍統(tǒng)帥弓德親王(Conde)對代嘉德哲學頗有興趣,聞斯氏之名,函邀他到軍中討論哲學。但當他到軍中的時候,弓德已回法國了。許多荷蘭人因見他出入敵軍,認為他是個奸細,于是,一些暴徒集合起來,包圍了他的住屋。他以很大的勇氣與鎮(zhèn)靜,說服了暴徒,使他們知道他無罪而散去。同年,德國的魯?shù)峦?Ludwig)王子,也因聞他之名,聘請他到海德巴格(Heidelberg)大學任哲學教授。他躊躇了好久,終于因恐官方機關有礙于思想的完全自由,而婉詞謝絕,仍過他的清苦的磨鏡片的生活,并專心寫作他的大著《倫理學》。    1677年,斯氏因積勞過甚,罹不治的肺病,于2月21日逝世,年才四十有四。    斯氏終身不娶,過著孤獨的清苦的生活。他為真理而奮斗,青年即被放逐,又兩次遭遇危及生命的險境。但他獨立不懼,磨而彌堅,歷盡苦辛,以追求至善至樂的圓滿生活。他的人格的崇高、純潔、堅卓,真令人感動、欽佩!斯辟諾薩的哲學    神即自然  斯辟諾薩是近代第一個建立一元宇宙論的人。他認為實在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內部具有密切聯(lián)系并有一定秩序的整體,這整體之外再沒有什么東西。當時,上帝創(chuàng)世說盛行,奈端(Newton)既同意之,代嘉德在日記上也作過一個特別的記錄,敘述他對于三個奇跡的信仰。即從無有中的創(chuàng)造,自由意志,及人格神。但斯辟諾薩卻擯棄了外在的創(chuàng)世主的觀念,否認超自然的神從無有中把世界創(chuàng)造出來的說法。他以為必須承認實在是一個整個的體系,是自足的,是自己以自己為基礎的,并非一方是自然,一方是超自然的神;而是一個整個的實在世界,既是自然又是神。實際上,他是把自然抬高到神的地位,把自然叫做神,亦即承認自然是惟一的完全的自足的實在,所謂超自然者并無存留之余地。神即自然,是同一個完滿的自在體。    本體,賦性,樣法神或自然,斯辟諾薩又名之為本體。本體由賦性而成,是賦性的總體?!百x性”有二,一是“擴展”,一是“思想”。賦性各表現(xiàn)為許多的“樣法”。樣法又有無限的、有限的之別,無限的又有直接的、間接的之殊。斯氏與許多別的哲學家一樣,覺得如不假定有一個獨立自在、永存無限的實在,便不能解釋一般經(jīng)驗中的不獨立的暫時的有限的事事物物。因此,他認為必須假定有兩種這樣的實在,一是自在永存無限的物質力量,即“擴展”;一是自在永存無限的心意力量。即“思想”。這兩者是不能相互還原、相互歸并的,但叉不可認為是相互分離的,兩者實構成一個體系,構成一個整體。斯氏把這個整體叫作本體,而把二者叫作賦性。其實,賦性與本體都是指的獨立永存無限的實在,并不如普通的意見認為賦性是屬于本體的,是本體的性質,而  本體是賦性的底基。在斯氏看來,本體只是賦性的體系,所以他常說“本體或賦性”。他雖只舉了兩種賦性,但他以為可能還有別的賦性,不過是人所不知的。如其有,也是本體的部分。    本體或神是絕對無限的,賦性在其自類中是無限的。每一賦性各有許多樣法。物理世界的事事物物都是擴展的樣法;一切心及心的經(jīng)驗便是思想的樣法。樣法不是賦性的外在產(chǎn)物,只是賦性表現(xiàn)的形態(tài)。本體與賦性亦名能動的自然(或無待的自然),眾樣法名為受動的自然(或有待的自然)。    動與有定  斯辟諾薩很注重宇宙之動的性質。整個宇宙或本體是一個動的體系,實在是動的不是靜的,存在就是活動。每一賦性依其自己的規(guī)律表現(xiàn)出其全系列的事事物物。一切有限樣法也都在發(fā)展變動之中。宇宙歷程永無止息。斯氏又極力主張有定論。認為世間一切都是有定的.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一切事物的出現(xiàn)都是必然的,世界中無偶然之事。    知識論,斯辟諾薩分知識為三級,即意見、理性、直覺。意見是由感覺想象得來的知識,是片斷的模糊的,其特點是把事物都看作分離的散漫的,沒有察識到其間的聯(lián)系。只有理性才能對事物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有所理解。理性與意見有根本的不同,從對個別事物之觀察,是抽繹不出規(guī)律的;規(guī)律之認識是理性的特殊作用。但理性知識也是不完全的,因為太抽象了,對宇宙不能進行通觀,只有直覺才達到最高級的知識,達到對宇宙體系的整體的了解,這比抽象知識更為圓滿更為豐富。此種知識,知者被吸入于對象之中而覺得自己與對象合而為一,不只是從外邊觀察而是直接覺察到對象的心臟跳動。不過,斯氏與神秘家不同,他并不主張完全用直覺代替理性,也不認為直覺與理性完全相異,而認為直覺是理性之最高成果。    人生哲學斯辟諾薩本是從人生的問題進行哲學的探討的,他的根本意向在于發(fā)現(xiàn)何為至善及如何達到至善,所以他的人生哲學是他的思想精粹之所在。他先對情緒作精密的解析,認為有三種基本情緒,即快樂、欲望、痛苦。當人與外物接觸而受到外物的影響時,人的身體可能起三種變化,即生活力增高,生活力降低,或生活力無增無減。身體既起變化,心意同時便有所覺察。如生活力增高,便覺得快樂;如降低,便覺得痛苦;如不增不降,其所覺斯氏名之日欲望。斯氏又分情緒為兩大類,即受動情緒與主動情緒。當受到外物的影響而對外物無明晰的認識之時,其所有情緒是受動的,是受物的支配的。如果一種情緒純粹由人的本性發(fā)出,則雖與外物有關涉,但對外物有明晰的觀念,此種情緒是主動的。受動情緒有上述的快樂、痛苦、欲望三種;但主動情緒卻只有快樂、欲望二者。沒有痛苦的主動情緒,一切痛苦都是受外物支配的結果。如果一個人的情緒都是受動的,便是作了外物的奴隸,受了情緒的束縛,此種情形,斯氏謂之“人之羈縛”。如果達到了脫除受動情緒而只有主動情緒的境界,便是達到了“人之自由”。對達到此境界的人,斯氏謂之“自由人”。德行的進展與知識的進展是相聯(lián)系的。受動情緒的階段也即對外物無明晰觀念的階段,而主動情緒的階段也即理性知識的階段。如果對情緒及其產(chǎn)生原因的必然性有明切的了解,則受動情緒就自然消弭了,人便從羈縛中解放出來。由理性之知再進,達到直覺之知,便達到了人之圓滿境界。在此境界,便覺得與神合一,與整個自然為一,獲得了無上至樂,解脫了一切煩惱。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個人亦于此得到永生。但由“人之羈縛”達到“人之自由”,再進而達到人之圓滿境界,都須經(jīng)過極艱辛的努力。 ……

媒體關注與評論

自序今年(1996)元月,河北人民出版社派人來談,建議出版《張岱年全集》,隆情雅意,我非常感謝!于是就已出版的“文集”六卷加以調整補充,重新編訂,將30年代至40年代所寫論文雜著編為第一卷;《中國哲學大綱》為第二卷;40年代至80年代所寫專著為第三卷、第四卷;5O年代至80年代的論文編為第五卷、第六卷;將1990至1995年所發(fā)表的文章為第七卷;多年以來寫的序文頗多,有許多序文不易找到了,而現(xiàn)在找得到的也有幾十篇。這是“文集”六卷所未收的。近年以來,叉寫了些讀書札記、文史漫筆式的短文,再加工一些悼念及回憶的文章,合編為第八卷。我3O年代所發(fā)表的舊丈,自己只保存了一部分,其余散見于當時的報亨雜志。劉鄂培同志到幾個圖書館搜求抄錄,編為“文集”第一卷,備著勤勞,我至今銘感!“文集”由清華大學出板社出版,前后六卷。這次由兩位責任編輯重新整理,按時間的順序重新編排,細心校訂,這都是我衷心感謝的!    自古迄今,名家全集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完全,這是勢所必然。幾十年來我所寫的,有些不易找到了,不能編入了。今日我雖已屆耄耋之年,而一息尚存,當更有所撰述,今后當另編續(xù)卷。    近十年來,我還主編了幾本書,雖由我擔任主編并最后定稿,卻是由別的同志執(zhí)筆撰寫的,這些書都不收入本集。這類著作有:《中華的智慧》(由萬立天、程宜山、陳來、劉笑敢執(zhí)筆)、《中國文化傳統(tǒng)簡論》(姜廠輝執(zhí)筆)、《中國文化與文化論爭》(程宜山執(zhí)筆)、《中國唯物論史》(劉鄂培、衷爾拒、  葛榮晉、羊洛生執(zhí)筆)。本集僅將為這些書寫的序文或前言收入,讀者鑒之。1972年,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編撰《中國哲學史》教科書,其中宋元明清哲學大部分章節(jié)以及兩漢哲學小邯分章節(jié)是由我執(zhí)筆的。因其為集體著作,故亦不收入此集。    我青年時期,正值國難深重,中華民族遭受非常嚴重的生存危機,日本帝國主義更是野心勃勃、妄圖吞并全中國。我和當時多數(shù)有志青年一樣,萌發(fā)了愛國的激情,努力謀求救國之道。又考慮到自己性直才拙,沒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于是決定走學術救國的道路。從青年時起,我即對哲學深感興趣,閱讀了中國古代哲學典籍和一些西方哲學著作,常常思考一些關于宇宙人生的理論問題,常至忘寢忘食。30年代之初,對于中國古代哲學有些自己的見解,本擬撰寫一本中國哲學史,這時馮友蘭先生的巨著《中國哲學史》出版了,內容淵博精深。我讀了很欽佩,于是放棄了撰寫以人物為綱的哲學史的計劃,而變更體裁,另寫一部以問題為綱的中國哲學史。1935至1937年以兩年之力寫成五十多萬字的《中國哲學大綱》,內容展示了中國古代哲學的理論體系,注重闡明中國哲學的概念范疇的確切含義,詳述了中國哲學的各種理論問題的演變過程。這部書寫成后,承馮友蘭先生介紹給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接受了,但因戰(zhàn)事關系未能付印。1943年中國大學校長何其鞏先生聽說我寫了此書,于是邀我到中國大學任教,將書稿印成講義。新中國成立后,商務印書館檢查舊存紙型,發(fā)現(xiàn)了此書,于是在1958年正式刊印。    在研究中國哲學的同時,我對哲學理論問題也很感興趣。在吾兄申府的指引之下,我閱讀了英哲羅素的哲學著作,對羅素所要的分析。接著,我閱讀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理論著作。深深為辯證唯物論(包括歷史唯物論一一當時稱為唯物史觀)的真理光輝所吸引。我認為辯證唯物論解決了西方近代哲學中唯理論與經(jīng)驗論的爭論,正確說明了感性經(jīng)驗與理性認識的關系,也解決了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既肯定物質是本原的,又承認精神對于物質的能動作用。我將辯證唯物論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實用主義、新實在論、新黑格爾主義、生命哲學、突創(chuàng)進化論以及超人哲學等作了比較,肯定辯證唯物論高于現(xiàn)代其他各派哲學,肯定辯證唯物論是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同時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不但要宣揚辯證唯物論,也應繼承、發(fā)揚中國固有的唯物論與辯證法思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1933年我著文說:“中國民族現(xiàn)值生死存亡之機,應付此種危難,必要有一種勇猛宏毅能應付危機的哲學。此哲學必不是西洋哲學之追隨摹仿,而是中國固有的剛毅宏大的積極思想之復活,然又必不采新孔學或新墨學的彤態(tài),而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造?!?1934年1月天津《大公報·世界思潮》)1 936年又發(fā)表了一篇論文,題為《哲學上一個可能的綜合》(載1936年5月《國聞周報》),主張將辯證唯物論與邏輯分析方法及中國哲學關于人生理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結合起來。    30年代至40年代之初,熊十力先生著《新唯識論》,馮友蘭先生著《新理學》,金岳霖先生著《論道》,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我讀7這些著作,深佩諸先生好學深思、各成一家之言,亦想提出自己對哲學問題之所見。于是于1942至1944年間,將平日致思所得整理成為《哲學思維論》、《知實論》、《事理論》及《品德論》等論稿?!墩軐W思維論》論述了辯證法的對立統(tǒng)一律與形式邏輯思維三定律的關系。《知實論》從分析感覺經(jīng)驗推證客觀世界的實在性?!妒吕碚摗穼Α袄碓谑轮小钡奈ㄎ镉^點作詳細的論證。《品德論》提出兼重充實生命力與提高道德自覺的人生觀。這些論稿,直抒胸臆,馳騁獨立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但未免簡略,不過是初步的探索而已。惜乎50年代以后,專門從事于中國哲學史的教學工作,后來又遭值困厄,對哲學理論問題存而不論了。(這些論稿遲至1988年以《真與善的探索》為題刊印出來。)但是我信持唯物論、贊同辯證法的基本態(tài)度是始終不變的。    從30年代初,我對文化問題也很感興趣,強調必須運用唯物辯證法來考察文化問題,我堅決反對全盤西化論,也反對文化保守主義,主張綜合中西文化之長以創(chuàng)造新的中國文化。我提出了文化“綜合創(chuàng)新論”。我認為,中國文化在近代是落后了,必須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進成就,但是也必須正確理解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才能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具備文化進步的內在基礎。我提出民族精神的問題,認為任何一個文明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屹立于東方,必有其延續(xù)不絕的民族精神。我提出,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可以用《周易大傳》的兩句話來表述,即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所謂“自強不息”即是發(fā)揚自覺性、堅持前進的精神;所謂“厚德載物”即是以和為貴、寬容博厚的精神。我認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稱為“中華精神”。這是中國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核心。    以上略述平生志業(yè),聊供讀者參考。再一次對河北人民出版社表示衷心的謝意!                                                                   1996年2月

編輯推薦

張岱年先生是我國當代德高望重的哲學大師。他一生淡泊明志,辛勤耕耘在高等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他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文化的傳承,為哲學辯證唯物論的中國化、為中國未來的文化、哲學的發(fā)展,做了貢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張岱年全集(全8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4條)

 
 

  •   下午,當當網(wǎng)送來《張岱年全集》八卷,精裝本八冊,大32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184。80元。此全集8月15日從當當網(wǎng)訂購。訂單號:2234572782
    2005年12月,因籌建泰安市和圣柳下惠研究院,結識清華大學劉鄂培教授,并承以所著《孟子選講》相贈。劉先生提議今后可考慮學習研究張岱年先生的著作,不失為進入中國哲學領域的一個門徑。2007年5月,又因籌辦全國首屆和圣柳下惠學術研討會,結識安徽大學錢耕森教授。錢先生也提議學習張岱年先生的著作。今年5月,因從事于古代思想家史伯的研究,又邀請錢先生、清華大學教授羊滌生先生到河北臨西講學,并借機向二位先生問學。在此前后,先后讀了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fā)凡》(2005年購于北京王府井中華書局門市部)、《中國哲學大綱》(2006年購于泰安文匯書店)兩本大著(現(xiàn)分別收入《全集》第四、二卷),并做了一些筆記。
  •   張岱年先生是一代哲學大師,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有深刻獨到的簡介,本套書籍基本上囊括了先生一生大部分學術文章,讀此書對了解一代大師的全部心路歷程有著重大幫助
  •   張岱年先生的全集,封面古樸,價格優(yōu)惠,開本適中,適合閱讀。
  •   張岱年先生的全集,經(jīng)典、全面。
  •   張岱年先生的主要作品都有了。
  •   喜歡張岱年先生的書 慢慢品讀
  •   張老的書。我因為這套書,認識到了這個人,查資料,發(fā)現(xiàn)他和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是齊名的,估計在學界的朋友都很了解他,而我孤陋寡聞之輩,最近才發(fā)現(xiàn),因為他的書而認識作者本人,也算是對自己無知的救贖。說說這套書,書是96年版的,剛開始看到書的定價時,感嘆定價太低,因為在現(xiàn)在的書市場,一套這樣精裝的套裝書只要280多,令人驚訝,何況還是如此務實的大家,然而細讀書的簡介時,才知是96年版的,這才恍然大悟,在96年就要280多,280元在九六年相當于現(xiàn)在的1000元左右,而書的定價是死的,到現(xiàn)在也還是280元。距今16年,有些七八十年代的舊書,標價一元兩元,現(xiàn)在都要當收藏的書賣了,要賣到20到30元,而這套書也是在當當搞活動的時候買的,平均每本13元的話,一套也就一百零幾塊錢。愛書者本不能用錢來計算書的,但我還是學生,無收入來源,故此小人一番,望愛書者原諒!補充:可能是年代久遠的原因,有些地方脫頁了,情有可原,不是運輸?shù)臅r候弄掉的!
  •   偶然看到這套書,一直在等時機,后來竟然缺貨了,再次有貨時,趕緊入手。八本,很新,沒想到96年的書還能保存得這么好,很贊,價格也很實惠。現(xiàn)在原價都很難買到了。買書也看緣分。
  •   跟蹤了兩個月,終于購得一套。接近絕版的著作,學術價值毋庸置疑。印制方面過得去,內頁稍有開裂,問題不大。治中國哲學者必備
  •   很經(jīng)典的書。內容沒看裝訂很好。16年前的書不錯。不過第二冊書皮與內頁脫開了,自己處理一下還行。110入手。劃算那。
  •   這套書是不錯的!
  •   做活動時買進的,劃算,須慢慢研讀
  •   這個商品不錯,我喜歡
  •   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吧
  •   很好 很精美~?。?/li>
  •   好書 用心閱讀
  •   雖然是壓庫的書,然而120的價格入手實乃讀書人大幸啊
  •   終于得到。好東西,要珍惜。
  •   這個價格太好了,書品很好。
  •   大師經(jīng)典,經(jīng)久不衰。因為是九十年代的書,封面有少許灰塵,價格不錯,推薦購買。
  •   挺好,基本的資料。
  •   挺好的,不過,價格偏高了
  •   終于得償所愿,慢慢學習.
  •   張岱年先生也是中國近代一個很重要的哲學家,不過名氣不及馮友蘭、岳金霖、熊十力等人大。張先生在唯物辯證法方面很有心得,而且奠定了辯證法在中國研究的基礎。張先生的觀點與現(xiàn)在的主流辯證法教材基本相似,因此很多人讀著感覺沒有新意。但他在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方面的見解還是值得一讀的。
  •   張岱年先生的主要著作都有了。只是裝幀差些。
  •   馮友蘭有貞元六書,張岱年有天人五論。張的學養(yǎng)也是非常深厚了。書是精裝,運送過程中的甩打導致幾本脫頁。真讓人不知說什么好。當當?shù)陌b真需要改進。
  •   一套好書,不過價格略高。
  •   讀張岱老的書,可以打開哲學之門。
  •   不錯的書,好好看。
  •   這方面的文章還是很好的,曹聚仁先生對張岱年的評價很高!
  •   送貨速度太慢!也許是恰好趕上過年吧,等得我都有些著急了。張岱年寫的東西,唉,沒有太大的看頭。
  •   包裝有待改進!直接拿膠帶粘在圖書上!你們以為書是這樣糟蹋的嗎??!??!
  •   文筆優(yōu)美,哲理深刻!非常值得一看的哲學書!
  •   書很好,不用多說的。想要的趕緊買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