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出版時間:2013-3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娟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些文字都與記憶有關(guān),講“童年”、“成長”、“青春”、“改變”以及種種“瞬間”的事。
李娟用獨(dú)特的視角寫生活中的悲喜,評判心中的情感與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與孤獨(dú)。對小事件的追索中,有關(guān)于時間、等待、生死、愛情、命運(yùn)的獨(dú)特思考。她的文字,無法教出也無法模仿。任何一個小情節(jié),總能在她的筆下活潑自然地以原貌展現(xiàn)。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們久違了的樸素情感和夢想。

作者簡介

李娟
作家。
生活在新疆阿勒泰,現(xiàn)居喀納斯景區(qū)。
1999年開始寫作。
曾獲天山文藝獎、上海文學(xué)獎、
第一屆“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
第二屆“在場主義”散文提名獎。
已出版作品:
《九篇雪》
《我的阿勒泰》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0ii
李娟的微博:http://weibo.com/liiiliiiliii

書籍目錄

最前面的話
Ⅰ阿爾泰的大棕熊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
深夜來的人
晚餐
回家
到哈薩克斯坦去
我飼養(yǎng)的老鼠
訪客
鄰居
Ⅱ陷落在生命里的歲月
冰天雪地中的電話亭
小學(xué)坡
十個碎片
戶口和暫住證的事
外婆信佛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丟了
報應(yīng)
媽媽說
魔羯座小貝
菟絲花
Ⅲ 我的星球
我愛逛超市
我夢想像杰瑞那樣生活
植樹
沒有死的魚
李娟所在的星球
看了《鑿空》
最渴望的事
排練大合唱
2009年的冬天
Ⅳ 童話森林
童話森林
最堅(jiān)強(qiáng)的時刻在夢里
鄉(xiāng)村話題
掃帚的正確使用方法
夢里與人生里
在網(wǎng)絡(luò)里靜靜地做一件事情
十八歲永不再來
踢毽子的事
賣豬肉的女兒
Ⅴ 給流浪的母親
歸來
呼喚
請不要一生不可停止
奇跡
箱子
附錄
搖籃曲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7條)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是一本散文集。起初聽書名感覺有點(diǎn)獨(dú)自夜行給自己壯膽的感覺,是否也有點(diǎn)冷和害怕的感覺呢?閱讀以后才感到了是一種別樣的自然、淳樸和清新。

    作者李娟,以前未曾聽說過,然而她的文字越往下讀,漸漸就會被那種純真而自然的語言所打動。她一直在講述那些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的往事,從小時候開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還有當(dāng)?shù)氐淖匀痪坝^、生存狀態(tài)、人間冷暖、與動物的情感等等,總之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日常生活,對廣大讀者來說又是新奇而能理解的。自然的廣袤、人物的卑微、生活的艱辛、世間的萬象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像一股深山間的清泉流過干渴的心田,有生命的感動和對生活的熱愛!

    沒有去過新疆,更沒有去過那些有著地域廣袤而人煙稀少的地方,從書中附贈的8張彩照來看,那是一個清新壯麗的地方,也許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或者是開闊的視野中單色的小花無邊無際,或者遠(yuǎn)山連綿不絕天色茫茫,總之是一種曠遠(yuǎn)而悠長的宏大景色。猜想獨(dú)自站在那里一定會有仰天長嘯的沖動,然而要是讓你長期生活在那樣的環(huán)境之中,與天地為伍,與野獸為伴,那會有如何的光景呢?看看李娟的文字吧,你一定可以從中領(lǐng)會到那些獨(dú)特的風(fēng)味!

    從童年到青春,伴隨的成長,伴隨著人世間的煩惱和疾苦,也伴隨著兒時的夢想和青春的翅膀,作者把小時候歷經(jīng)的艱辛和家庭的苦難,以及做過的趣事或者遭受的不幸,用一種不動聲色的筆調(diào),通過講故事,講人物、講動物、講一切自己所能觸及的東西,從中讓大家體會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人與人之間是因?yàn)橛辛瞬顒e和比較,才知道什么東西是真正值得記憶和珍藏的,什么東西是難能可貴的,什么東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戈壁灘上,只需一棵樹,就能把大地穩(wěn)穩(wěn)地鎮(zhèn)在藍(lán)天之下。阿爾泰的群山之中,只需一片純真,走夜路也能無所畏懼”。這是作者想說的話,不是用人為的造作而修飾的,而是一種渾然的天成,在浮躁的社會里,大家正為踴躍地成為經(jīng)濟(jì)動物而身心疲憊,不妨讓我們停下腳步,來聆聽這自然的心聲,領(lǐng)略生命之美!
  •   李娟對我來說很陌生。之前我沒看過她的作品,吸引我的是創(chuàng)作的題材——散文。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靜下心看散文了。生活的浮躁,讓我企圖從小說中得到慰藉,但我明白其實(shí)真正美的是散文,那種美來自生活的魅力,閱歷的滄桑,思想的沉淀,而并不只是虛擬的人物與情節(jié)。

    看著看著,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出邊走邊唱這個詞。在我看來,邊走邊唱是一種對生活的樂觀,對生命的達(dá)觀,在困境中仍保留著光明的希望,仍然不忘心中的信念與夢想。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是有著象征意味的。走夜路放聲歌唱是不容易的。走夜路本身就有恐懼的心理,再加上旁人的眼光,要是能放聲歌唱,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蛟S放聲歌唱,一方面是安慰自己的心,給自己壯膽;一方面是帶動路人一起歌,唱共同享受。

    李娟的文字有一種純美?;蛟S是和她是生活的地方有關(guān)。新疆總是那樣遙遠(yuǎn),那樣遼闊。天藍(lán)水藍(lán)草綠,當(dāng)然也有惡劣的天氣,但那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生活,沒有受到城市的污染。阿勒泰獨(dú)特的美在她的心中扎根,形成了她獨(dú)特的文學(xué)風(fēng)格。正如沈從文有他的湘西,張愛玲有她的滬港,蕭紅有她的呼蘭河。

    這雖是一本散文集,但文章是虛實(shí)結(jié)合的。有些散文是敘事角度,講述她在新疆的故事;有些散文是虛擬筆法,講述都市之間的情感。最讓我感動的是《冰天雪地中的電話亭》。這篇是偏向于虛擬的。冰天雪地中的電話亭,因?yàn)橛小澳恪钡碾娫挾兊脺嘏?。“我”多次等待,為了一個電話甚至準(zhǔn)備好紙條,在上面寫好要說的話。最終離開時,“我”依舊戀戀不舍,而“你”在電話那頭完全不知道“我”的寒冷。結(jié)局是悲涼的,轉(zhuǎn)頭的那一剎那不是“原來你也在這里”的故事,而是“那人不是你”的蒼涼。死亡在情感面前已經(jīng)不值一錢,而“我”在“你”面前也是如此。結(jié)尾讓我感動,每看一次,我都默默流一次淚,也許是在感傷主人公的遭遇,也許是在感傷愛情的易逝。

    真正的好書,是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蛟S是某一句話感動了你,或許是某個場面觸動了你,或許是某個人物讓你眷戀不舍,或許是某個時間的節(jié)點(diǎn)讓你無法忘懷,或許僅僅是一個名字,僅僅是一個標(biāo)點(diǎn),就能讓你心有所悟。就如佛祖的拈花微笑,鳳凰的涅槃重生?!蹲咭孤?,請放聲歌唱》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   少年的時候我有一個“怕后”的毛病,就是每當(dāng)夜晚到來的時候,我不敢一個人在沒有光亮的地方獨(dú)處,或者走動,總害怕身后會有什么可怕的東西跟隨著,記得當(dāng)時最嚴(yán)重的時候,我只有將后背靠在堅(jiān)實(shí)的墻壁上或是平躺在木板床上的時候才不會害怕……媽媽就經(jīng)常對我說,跟隨你的永遠(yuǎn)是你的影子,有另外一個自己形影不離地保護(hù)著你,你怕什么?后來長大了畢業(yè)實(shí)習(xí)的時候,有一次偶然聽到一位經(jīng)常上夜班的大姐說過,一個人走夜路,根本不用害怕,因?yàn)槊總€人的肩膀上都扛著兩根蠟燭,它會照亮我們的路,我們只管大步流星地走就行了……其實(shí)我知道她們之所以如此的解釋,只是在過往的歲月中由恐懼中積累起來唯一能夠使自己不在任何外力幫助的情況下獲得自我飽含能量的一個心理暗示,辯證地講還多多少少有點(diǎn)自欺欺人的成分。

    但是她們的話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每當(dāng)我一個人走夜路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想起她們說這些話時候的情景以及她們臉上寫滿的認(rèn)真。我知道那是曾經(jīng)支撐著她們獨(dú)自走過黑夜的純真而堅(jiān)定信念,因?yàn)榧冋娑鵁o所畏懼,因?yàn)閳?jiān)定而走過無數(shù)黑夜。在《走夜路請放聲歌唱》中,李娟談的就是關(guān)于無所畏懼以及走過黑夜的故事。它沿襲了李娟在《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兩部散文合集的寫作筆觸,一如既往地以沉靜的文字純潔的敘述直擊閱讀者的胸懷。雖然在這里它們只是一些簡簡單單地隸屬于一個女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苦亦樂的片段與掠影,但是當(dāng)這些歡喜與憂傷被一只知性的筆以記憶中“童年”、“成長”、“青春”、“改變”以及種種瞬間的文字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時候,還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始終縈繞著我,那就是它們不僅僅是發(fā)生在李娟一個人身上的故事,它們應(yīng)該是記錄了同一個時代所有經(jīng)歷痛苦并終于成長起來的人們的故事。因?yàn)槲以凇蹲咭孤氛埛怕暩璩分锌偰苷业阶约阂约拔业挠H人和朋友們的影子,那些對過往的苦樂歲月的疼惜與懷念,對苦痛的無所畏懼,對情愛的無限敬畏……都毫不隱瞞地呈現(xiàn)。

    讀李娟的散文總有一種樸素奔放與自由隨性的感覺,字里行間不經(jīng)意地流出的不僅有阿勒泰的蒼茫與憂傷,更有一顆游牧的心含著阿勒泰的純潔與美好,其中還有一瀑久違的樸素情懷,滋養(yǎng)著現(xiàn)實(shí)中一顆又一顆渴望被潤澤被濯洗的心…….相信讀過她的作品的人,沒有哪一個會輕易拒絕它們的吸引。

    她說:“阿爾泰茫茫群山中,只需一片純真,走夜路也能無所畏懼?!庇谑?,在李娟文字清流的沐浴下,我篤信了今夜以及那些即將到來的每一個夜晚,我都將無所畏懼。
  •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這是李娟的散文集。有關(guān)“童年”、“成長”、“青春”、“改變”以及種種“瞬間”的事。她用獨(dú)特的視角寫生活中的悲喜,評判心中的情感與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與孤獨(dú)。她的文字,無法教出也無法模仿,任何一個小情節(jié),總能在她的筆下活潑自然地以原貌展現(xiàn)。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們久違了的樸素情感和夢想。孤獨(dú)困苦并不可怕,只要有希望,一切都不算差。
  •   我們每個行進(jìn)在人生旅途上的人們都或多或少地經(jīng)歷狗走夜路的時刻。也許,我們的腦海中還記憶猶新地印刻著當(dāng)年年少之時獨(dú)自行進(jìn)在夜路上的心情。那是一種無言語表的忐忑不安;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孤寂無助;那是一種茫然無措的恐懼----時至今日,我其實(shí)還是對走夜路有點(diǎn)恐慌。

    機(jī)遇巧合的是我居然遇到了這本李娟所著的《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的文學(xué)作品。一如作者在最前面的備注:這些文字都與記憶有關(guān),講述“童年”,“成長“,”青春“,”改變“以及種種瞬間的事?!斑@些文字契合著這些年來每一此刻的我的真是心意。”如此的定位不言而喻地向我們讀者講解了書中的韻味和內(nèi)涵。這不是一部小說,這不是一段浪漫言情。在此書中我們品味的是她的心情;她的感悟;她的隨筆;她的心靈點(diǎn)滴。

    對我而言,通篇閱讀完此書的感覺便是此書更集中在于文字上的心靈雞湯。事實(shí)上這本書的題目對我而言,完全更有著話里有話,題為有題的深層次境界。《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在文字上講述的是晚上走路需要歌唱壯膽,抒發(fā)心情的意義。但是更深層次的探究則是暗指著人生路上總有坎坷和不平,我們不需要牢騷和抱怨,我們需要的是滿懷希望地唱著歌兒努力前行。與其說邊走邊唱,不如說是放松心中的包袱,義無反顧地努力行進(jìn)在人生之途。在書中,作者就是通過自己的字里行間抒發(fā)著自己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放飛;在書中,讀者就是通過閱讀文章的清新和婉約由此及彼地引發(fā)自我的感受和聯(lián)想。跟隨著作者的筆端,生活在大都市的你我全然置身于別樣的氛圍之下。在那里,我們可以看到戈壁灘上的蒼茫;在那里,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草原的遼闊;在那里,我們可以呼吸道來自大自然的最本質(zhì)的清香;在那里,我們可以解開封閉已經(jīng)的靈魂枷鎖------情來自于文字,觸來自于感悟。

    如此有著靈性的文字散發(fā)著一種原始的自然般的香味。一讀書中的文字,你我會有種別來已久的感嘆。這里的文字已經(jīng)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文字;這里的文字更是一種來自于真實(shí)的,靈動般的音符跳躍。書里有對阿爾泰的大棕熊的刻畫;書里有著對陷落在生命力的歲月感悟;書里有著我的星球的描繪;書里有著森林童話的涂鴉;書里有著對流浪母親的眷戀;書里有著我們每個人都記憶猶新的兒時回憶搖籃曲。如此的章節(jié)共同構(gòu)筑了《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的心動時分。

    與此同時,這本書中除了給予讀者文字的獻(xiàn)禮之外,我們還能找尋到8幅色彩鮮艷,有著獨(dú)特草原氣息美景的明信片。讀書看圖,我們更是感悟于文字。于是乎,《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為我們帶來了另一種心靈的放飛。歌聲陣陣,伴我同行;歌聲飄揚(yáng),伴我感悟人生。
  •   這段時間和朋友、母親聊起時,我都會說到:“最近看了一本書,很喜歡?!苯又阒v起其中的一個故事《報應(yīng)》。而這本書便是李娟的《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已經(jīng)很久沒有一本書能如此打動我的心,在閱讀時,數(shù)次落淚,而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為了什么。

    李娟的名字,在此前,是完全沒有聽說過。但是,當(dāng)走進(jìn)她的世界時,突然覺得,我了解到的,并不僅僅是一個女人,或者一個人三十年的人生,而是,走進(jìn)了一片廣袤無垠、純樸粗獷的原野,走進(jìn)一個純天然的原始森林。在那些純粹的文字中,好像能感受到各種美妙的大自然樂章,我聽到俊美的麋鹿在林中奔跑的蹄聲、清澈見底的流水汩汩的作響、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開出時發(fā)出的喜悅聲響、茫茫雪地里小木屋中狗熊發(fā)出的酣睡呼吸聲……然后,忍不住的開始落淚。

    啊,我真的哭了一遍又一遍,為書中描述的那種種美麗得讓人心碎的風(fēng)景;為作者在雪地中打電話遙寄自己的思念的執(zhí)著之情;為她的八十多歲,依然要背井離鄉(xiāng)來到新疆定居的外婆;為那一百來歲的為她做飯的癱瘓的老外婆……為她童年時的那種種率真的表達(dá)。
    在讀這本書以前,我始終覺得生活與藝術(shù)是不同的,文字必須經(jīng)過提煉,升華,才能成為讀者心中喜歡的東西,但是,李娟的書不是這樣的。她寫的不但是散文,是小說,也是傳記,她寫的是自己的一切,她樸實(shí)真誠的把自己的幸福、痛苦、悲傷、快樂,都一五一十的寫下來,渾然天成,毫無錘煉卻動人心魄。

    最難忘的便是《報應(yīng)》,那種一脈相傳的母女情,從老外婆,到外婆,到媽媽,到她這個女兒身上,一點(diǎn)一點(diǎn)的流露出來。其中種種的艱辛困苦,作者毫無掩飾,但卻感受不到一絲自怨自艾的哀愁、怨恨,只有生機(jī)勃勃的斗志,像喀納斯這片土地上的野草般的,堅(jiān)強(qiáng)的冒出;以及那凝聚在她們這樣一代代女性身上的強(qiáng)大的忍受力、耐力,讓人極度的敬佩。

    去新疆一直是我的心愿,而今,目標(biāo)越發(fā)的堅(jiān)定,我希望去喀納斯,看看這片神奇的土地,為何能產(chǎn)生像作者這樣,與我們南方的小女子截然不同的勇敢的女性;我還想見見這樣一位與我同齡的女子,包裹在粗糙的皮膚內(nèi)的,是有著怎樣一顆美麗動人的心。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這些細(xì)膩的文字卻更精準(zhǔn)的擊中我的心。它讓我看到阿勒泰這片世外桃源背后的李娟,是如何在困境中微笑,在夜路中也堅(jiān)持放聲歌唱。世界或許齷齪,生活或許總讓人受傷,讓細(xì)膩敏感的人常常不知所措,但一切都還有救。
  •   對我來說,讀散文一直是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可以不必去糾結(jié)劇情,不必因著某個情節(jié)或某個謎底而放不下地熬夜看,不必去思考很多深沉的意義,甚至不必去想這本書究竟為何而存在。因?yàn)?,散文它就是那樣隨性而為的東西,記錄作者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生活與思想,瞬間的記憶和感動,你可以隨時捧起再隨時放下,而那些絲絲縷縷的美好文字便如水滴般溶入我們的生活中,潤澤著我們的生命,多么美好的體驗(yàn)。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看到書名時感覺有些怪異,于是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一番:夜路走多必撞鬼,放聲歌唱應(yīng)該是為了驅(qū)鬼吧?只是,打開書的第一篇——阿爾泰的大棕熊,便被李娟那充滿童稚和靈性的文字吸引住了,總覺得她的文字充滿靈性,初時如鋼琴彈出的美妙音符,輕盈躍動在靈巧的指間。森林、棕熊、木屋、溪水……仿佛一場擁抱自然的旅程,清新悅動的聲音在文字中微微流淌,有美妙的節(jié)奏與韻腳,仿若大自然演奏的神秘樂章,細(xì)細(xì)感受,又似是森林湖泊間浪漫的詩篇,好奇地探出可愛的小腦袋,急急地訴說自己熱切的心情。
      
    她的文字里有一種充滿童趣的簡潔和單純,寫到最后常常會戛然而止,但閱讀的時候卻并不會感覺突兀,而是帶著一絲意猶未盡的悵然。有時候,她會用重復(fù)的語言來強(qiáng)化某種情緒,比如:安靜地看著我安靜地干活……沉默地看著我沉默地干活……這樣的表達(dá)方式感覺很新奇,似是一種創(chuàng)造,又含著某種急切和焦灼,而那份安靜與沉默在文字里被刻意地放大,帶著孩子氣的簡單和天真。
      
    她在自己的文字里,講述經(jīng)歷過的細(xì)碎風(fēng)景與點(diǎn)滴回憶,在那些靜止的瞬間和浪漫的囈語中,既有淡淡的憂傷,又有可愛的俏皮。而我最喜歡的,其實(shí)是書的第二篇——陷落在生命里的歲月和第三篇——我的星球,在這個部分中,李娟用妙趣橫生的文字還原出一個更加真實(shí)的自己:童年的經(jīng)歷,外婆及媽媽的軼事,在超市當(dāng)收銀員的夢想,象杰瑞一樣擁有一個小窩的夢想,煎魚的故事,和死黨斗嘴的經(jīng)過……所有的情緒在文字中自然地流露,純樸清新中帶著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令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這個有著平凡而偉大的夢想的女孩子性格中的善良與生動:為了一只小老鼠的死亡而黯然神傷,為了一條魚的慘死而于心不忍……
      
    再來說說封面,雪山安靜地矗立在遠(yuǎn)方,映出天空湛藍(lán)的色彩,與寂靜的沙漠交相呼應(yīng),象一幅連綿起伏的自然畫卷。遺憾的是,書的側(cè)面沒有印書名,取掉腰封放進(jìn)書柜后,側(cè)面除了萬榕書業(yè)四個蠅頭小字外便是一片空白,完全沒有辦法得知書的信息,不太方便查找,猜想可能是版面設(shè)計的疏忽吧!
  •   讀李娟的文字,總是不禁被其中飽滿濃郁的大地之愛感動。曠渺的大地之上,生活本是艱辛和波折,本是充滿了痛苦和煎熬,但是在李娟的筆下,這些艱辛都淡去了苦味,反倒是波折后來都化為一種甘甜,像是從大地里長出了樹,開出的花,最后滋潤出豐厚的人生況味。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收錄了李娟自2002年貼在博客中的一些文字,包括從寒冷的阿克哈拉,輾轉(zhuǎn)進(jìn)入城市的經(jīng)過,以及小時候與外婆、太婆相依為命的歲月,上學(xué)的時光,以及自己想在超市工作的小小夢想,還有一些影評,書評,對一些舊友故知以及媽媽的回憶等。比起她在城里的日子,我更喜歡看她在阿克哈拉那些充滿溫暖人情和大地之愛的小篇章。寂寞,把所有的文字都染上了李娟的色彩;寂寞又讓李娟把所有的想象和感覺統(tǒng)統(tǒng)還給了大地,與大地同呼吸,與大地同暢想。因?yàn)橛辛舜蟮?,李娟的文字把阿克哈拉的大地穩(wěn)穩(wěn)鎮(zhèn)在了藍(lán)天之下。而我,尤其喜歡本書的前半本。

    對于過往,因?yàn)樯畹牧麽?,李娟并沒有留下用于回憶,追懷的那些慣常物什,她“沒有兒時穿過的一件舊一衣服,沒有舊照片,沒有舊書,沒有刻著名字的舊家具,沒有生活多年的一間老屋,沒有不曾拆遷的一條舊街道,甚至沒有稍稍維持原貌的一個舊城市,沒有幾個舊熟人”,她找到任何記憶的證據(jù),她有的也只是對于生活本真最切身的熱望。而這種沉重的渴求,就是像她的文字一樣,熱切地噴薄而出。她是在文字的暢快里一遍遍找回可以擁抱的溫暖?!澳阌肋h(yuǎn)坐在那里,面對一切,記憶完整,洶涌似潮”。如果總是在夜里走路,這一路必然擔(dān)心受怕。尤其是北風(fēng)嗚嗚地吹時,恨不得自己每一腳踏出去都是冬天里的一枚釘子,恨不得讓自己長成扎根于土地里的堅(jiān)韌的樹。但是邊走邊歌,就像冬天孤獨(dú)大地深處的溫暖,唱響自己,也唱響大地。

    在李娟的眼里,一切生命,動物,植物,空氣,樹和草的香味,都是活物,與她擁抱,她也擁抱他們。她和他們對話,和她們直抒胸臆,在荒野的靜悄悄里睡覺,睡到太陽起,睡到陰影里,睡到水打濕褲角。李娟的文字,通透干凈,不矯情,自然樸實(shí),帶著新疆阿克哈拉特有的豐沛和壯闊,也帶著她個人特有的敏感與對大地的感恩。是啊,她從土地里長出生活的勇氣和力量,她從土地里發(fā)現(xiàn)靈性,古老的心靈耐心地行走在命運(yùn)的道路上,而她從貧瘠中脫胎換骨,把寂寞寫成了童話般的歌,把苦難刷出詩意的光彩。夜里她的放歌,也讓我這樣在寂靜的夜里聽歌的人也充滿了樂觀歡欣的力量。
  •   從前說一個人的文字很有質(zhì)感,只是信手拈來不過頭腦的詞語。這些年由于走的路多了,經(jīng)歷的事情也較之從前多了,反而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很輕易的形容自己所讀到的文字“質(zhì)感”。
      從前我沒有讀過李娟的文字。1999年,我第一次上網(wǎng),遇到了一個新疆阿勒泰的網(wǎng)友,我們暢聊了許久直到我丟掉了QQ號,在找不到這個人。新疆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遙遠(yuǎn)的地方,也正是因?yàn)檫@份遙遠(yuǎn)充滿了向往。同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同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漢族人,在李娟的文字中,我找到了許多久違的感覺。
      “北風(fēng)嗚嗚的吹,你像是深深地釘在這個冬天里的一枚釘子”。記憶沖破了閥門,猛烈的西北風(fēng)兇猛的吹著,吹著那顆當(dāng)我遠(yuǎn)走留在年少北方邊陲小城的心,如今,它已經(jīng)釘死。很多人,包括我,視而不見或者根本看不見。那時候天還麻麻的黑,我臉上包著紅色鏤空的毛線圍巾走在曲曲折折的胡同里在天亮之前趕往學(xué)校。我不會生爐子,但是每一次我值日,還是會在六點(diǎn)鐘趕到教室的時候看見了跳動的火苗。木柴在火爐中噼里啪啦的歡快的唱著。我從沒有對那個蒙古族的小男孩說過一聲“謝謝”。多年之后,我仍然忘不了他站在教室的陰影中搓著皴裂的手一臉窘迫的樣子,雖然我們早已遺失了彼此的聯(lián)絡(luò),在茫茫人海中消失再無交集。
      “親愛的,哪怕后來就是去了大城市,走夜路時也要大聲的歌唱,像喝醉酒一樣無所顧忌。大聲唱啊,讓遠(yuǎn)方的大棕熊也聽到……”我不記得我已經(jīng)有多少年沒有大聲歌唱了,像從前一樣無所顧忌;我不記得我已經(jīng)多久沒有奔跑過了,像從前一樣勇往直前。這些年,城市的夜空很少能看見明亮的星星,我突然被擊中,鄉(xiāng)愁,它一直在那里,只是,我很久沒有勇氣大聲歌唱了。如今,走夜路我害怕,我只是夾緊了雙肩迅速趕路。釘在北方最寒冷的空氣中的那顆心,它開始濡濕溫?zé)?。我突然想放聲歌唱一次,在下一次的夜路中。狼就是陪伴我們這些離開就永不再回來的游子心的圖騰,大棕熊在我們這里,是狼。是一只皮毛閃耀著冬雪的光澤的王者,多年來,他的響徹天空的叫聲一直在記憶中的草原回蕩。
      “四面八方,全是深淵;語言之外,全是深淵?!蹦氵€要說什么呢,有一個號碼離開了就永遠(yuǎn)變成了空號,有一個號碼多年來不敢與撥打,有一個號碼你知道你永遠(yuǎn)也忘記不了。極目所見,深深的鄉(xiāng)愁,除了鄉(xiāng)愁還是鄉(xiāng)愁。早已迷途,一旦上路,再無歸途。李娟,當(dāng)你從阿克哈蘇走向阿勒泰,大概沒有想到,找到回家的路,只能在自己的文字里按圖索驥了吧?
      我們不說,語言已經(jīng)消失不見,文字已經(jīng)空空蕩蕩。
      這大概就是“質(zhì)感”的婆娑手感吧,只不過,她撫過的,是一顆一直奔逃在夜路上的心。
  •   旖旎的自然糖果

    偷愛警/文

    走夜路,一個人放歌,為了壯膽量,也為了路減少心中的恐懼孤獨(dú)。我也有過這樣的害怕與焦慮。那是兒時的記憶。即使再孤單,夜告訴我,你可以走下去,歌聲可以打破夜色的沉寂。

    李娟能夠引起關(guān)注。阿勒泰地處中國北部新疆地區(qū),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文字操練。李娟身上獨(dú)有的“純天然”標(biāo)簽,給這位偏遠(yuǎn)地域的女作者,披上一件看似神秘的外套。

    了解后,方知曉,此女并非才女一枚,只是興趣昂然的文字愛好者。而這種愛好,卻支撐李娟,安逸的固守一方,在阿勒泰地區(qū),為那精美的田園文字,而采集一顆顆種子。沒有去過阿勒泰,不會阻礙,靠在阿勒泰的肩膀上,沒去過阿勒泰,更不會阻礙你的目光,撫摸每一寸花草的滋長,每一條湖泊的流淌。李娟向?qū)?,帶你走進(jìn)這片神秘的北部區(qū)域,在哪里有大棕熊、忠誠狗、螳螂、還有人人都討厭的老鼠。自然界的生靈,如此接近,人類的活動區(qū),并非動物開始伺機(jī)攻擊和抱負(fù)人類,而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依存關(guān)系,受到了仁厚的體恤。動物不能理解人類的破壞,但可以與人類平靜的相處,只要能夠給自然生靈,留下最后一片土地,自然生靈,都會用善意的懷抱,來優(yōu)待人類的美意。阿勒泰雖然地處偏遠(yuǎn),但不妨礙自然的鬼斧神工,無論是自然生命,還是動物種群。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幫助人類和物種之間,建立起家園式的和諧景致。人類不應(yīng)該過多的干涉,自然種群的生活習(xí)性和生活條件,客觀的看待物種的生死,是最有說服力的自然法則。

    回過頭,看看李娟的散文,形散意不散。透過一篇篇短小的文字,有點(diǎn)碎碎的拼接感,正是這樣的拼接,看上去文字好像陳舊了很久。無非是記憶兒時、記憶成長、記憶自然。記憶無法更改和變化,可以更改的是,記憶中,帶給如今的沉淀和懷念。拼接感如同一件珍藏許久的舊衣服,雖然破敗不堪,補(bǔ)丁打補(bǔ)丁。膽識這件舊物,是一件很有真實(shí)感的舊物,穿在身上,你會淚流綿綿,當(dāng)年我也這樣……,把它再一次翻出來看,味道、相識、舊念。舍不得其中的任何一個件舊物,剪碎丟掉。

    書的名目,很顯然與李娟的風(fēng)格迥異。實(shí)際李娟的文字中,能夠感覺到孤獨(dú)感的存在,母女兩人,走過的路,自不必說,酸甜苦辣人人都要經(jīng)歷,而李娟身上的孤獨(dú),來自于夜色的冷漠與荒涼。雖然自然生靈,極力公允的彌補(bǔ)著生澀的地域感,但在李娟的身上,這樣的地域差異化,沒有帶給她一道勇敢的彩虹。她的文字中,淡淡的寒風(fēng),不時的吹過,但更多的是真實(shí)感的催化。愛的許多,愛的關(guān)切,使得李娟與一線大都市的膨化概念遠(yuǎn)離。與自然之都的美感真實(shí)連接。

    特別喜歡,自然之美。然而,人類的掠奪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黑色的夜里,需要的是心暖的溫度,并非欲望的篝火。自然生靈本應(yīng)該過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人類所要做的,僅僅是不要干預(yù)就可以。碎碎的文字,旖旎的自然糖果中,裹含著一個個真實(shí)的舊念。含在口中,不肯融化。
  •   很久很久,我都沒有看過散文了。工作這么繁忙,生活那般瑣碎,好不容易擠出時間來看書,往往是選擇能夠?qū)ξ矣兄苯訋椭挠齼侯悤?,或者是選擇單純追逐閱讀樂趣的小說,再來就選擇能夠充電功利性較強(qiáng)的管理類書籍,總之排來排去,散文都不是我的菜。但是這一次,我被《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這個名字打動了。即便這是一本散文,我居然拿起來閱讀之后就沒有放下,花了一晚上時間一口氣讀完了,讀完還長長嘆了一口氣,撫掌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本好書。

    難忘剛剛拆開透明塑封時,輕輕展開隨書贈送那些新疆喀納斯的風(fēng)景明信片,多么美麗而靜謐的風(fēng)景?。×钊梭@嘆仿佛天堂般的那些草原森林,遠(yuǎn)離喧囂的大城市,就看那么一眼,就能夠給人以內(nèi)心平靜的力量。再看看明信片后面李娟寫的那些句子,更是令人驚艷。讓我這樣才認(rèn)識李娟的讀者,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去認(rèn)真閱讀她的書。

    在網(wǎng)絡(luò)快餐文化泛濫的今天,或許,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愿意寫散文了吧。然后本書開篇的第一章《阿爾泰的大棕熊》,就展示了作者李娟寫散文的深厚功力。她的文章,感覺有點(diǎn)魔幻,有點(diǎn)飄逸,有點(diǎn)空靈,有著非常獨(dú)特的個人風(fēng)格。文章中還處處可以看見妙不可言的佳句,還猶如散落的珍珠時不時冒出來閃耀一下,令人忍不住又回頭去多看兩眼。

    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李娟寫景的那些文章,而且書中她寫人的文章。根據(jù)前言中她的自述,那些文章大多是她早年的作品,所以能夠看出來當(dāng)時很多篇文章用的語言還是有著雛形的感覺。雖然是相對而言樸實(shí)無華的一些簡單句子,卻有著直達(dá)人心的作用,特別是她寫她的苦難童年,她那些顛沛流離的生活經(jīng)歷,她的外婆,她的“老外婆”,啊,居然還讓我落淚了。她得有著一顆敏感細(xì)膩的心,有著一雙善良動人的眼睛,有著善于傾聽的耳朵,哦,才能夠想出那些直達(dá)人心的文章吧?是不是因?yàn)樵?jīng)有過那么多的經(jīng)歷做為土壤,才培育出李娟的驚艷才情?

    越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表面上卻越是不動聲色。
    生命一直陷落在那些歲月里,這句話,輕輕就將我日漸冷漠的心,打動了。
  •   我很喜歡李娟,多么奇妙的一個女孩子,她是一個漢人,她生活在新疆,文字像無人的荒野上一汪藍(lán)水,終日有牛羊經(jīng)過,大風(fēng)刮起,水里的銀魚熒光粼粼??戳恕段业陌⒗仗?,心中充滿暖意,這次的《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卻那么悲傷,當(dāng)我看到老外婆那里的時候,我是要哭了。我的外婆也去了,可我之前是那么的渾渾噩噩,帶著一種小孩式的狡黠,等到她和時光一去走了,可我還在這里·····
  •   有好一陣子睡不好了,就在開始讀李娟的這本《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的那個晚上,我睡的特別香。我發(fā)現(xiàn),李娟的文字能給人清新和放松的感覺。

    原本,我以為散文和小說是有明確界限的。李娟的文字卻讓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也讓我重新認(rèn)識了散文。散文的架構(gòu),散文的語言,就在你尋常那個“形散而神不散”的閱讀過程中,你會忽然發(fā)現(xiàn)那個“神”居然就是一個小說的內(nèi)核;至于情節(jié)嗎,都已經(jīng)悄然融合在散文的“形散”里了。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給我印象最深刻、表現(xiàn)最典型的就是那篇《深夜來的人》,你說它是散文呢,還是小說?當(dāng)然,還有《冰天雪地中的電話亭》,雖然情節(jié)沒有《深夜來的人》表現(xiàn)的明顯,但在我看來它也是小說。

    讀李娟的文字,讓我擁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親近感,不管是空靈的還是質(zhì)樸??侦`的讓人感覺輕松,質(zhì)樸的讓讓人感覺踏實(shí)。吾塞的熊屋、雪夜里的腳印,不只是讀來清晰可愛,而且讓人擁有一種徹底的心靈放松,那個讓我香睡的夜晚就是得益于這些文字。偷芹菜的外婆、找不到蘿卜的繼父,還有近乎有點(diǎn)“神經(jīng)質(zhì)”的母親,都讓人感覺無比的親近,仿佛他們就曾經(jīng)住在我的家里或者就在附近、隔壁。

    似乎,那些經(jīng)歷與情感都曾是我的,只是李娟用筆把他們寫了出來。有兩種愛情,一種是《深夜來的人》,一種是《冰天雪地中的電話亭》,我記不得是前世還是今生,總恍惚它們曾經(jīng)來過,或者我曾經(jīng)在過……不記得寒冷、不計較傷害的愛情等待,哪個沒有過?無論電話那端的忙音,還是冬夜推門而入的風(fēng)雪,那些那種樣子的愛情肯定在我們的生命里出現(xiàn)過。就算沒有牽絆,也一定是擦肩而過……

    在外面漂泊久了,有時竟不知哪里是故鄉(xiāng)了。讀完這本書,才恍悟,有媽媽的地方才是故鄉(xiāng)!對于我,只有媽媽。而對于李娟,我相信,有媽媽的地方是,有外婆的地方是,有老外婆的地方也是。那些陷落在生命里的歲月,似乎都被機(jī)械的城市生活蒙上了厚重的水泥色。我們習(xí)慣了流連,忘記了思想。李娟的文字,就在這樣的一個初冬,帶來了寧靜,也帶來了翻涌。
  •   李娟的文字很清新,絕對沒有矯揉造作。看她描寫的阿勒泰,有風(fēng)景,有孤寂,有艱辛。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相較于那些所謂號稱才子才女,我認(rèn)為李娟寫的更好。讀她的書確實(shí)能體會到那種閱讀的樂趣,雖然書中寫的生活場景有些艱辛。這本《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有三部分內(nèi)容,一是近兩年寫的東西,一是《我的阿勒泰》時期的文字,最后是李娟很早很早之前的文章。她的另外兩本書我也買了,在買這本是想買全。如果只是想看看她的書,買《阿勒泰的角落》或者《我的阿勒泰》就可以了。
  •   因?yàn)榭戳恕栋⒗仗┑慕锹洹?,愛上李娟的文字,后來一起買了這本以及《我的阿勒泰》,我的感覺,《走夜路請放聲歌唱》似乎沒有《阿勒泰的角落》那般靈動活潑,相對略顯傷感隱晦,不過對于李娟的文字,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喜歡,像是一股清泉,細(xì)細(xì)湍湍流入城市喧囂中的你,干涸的心田。
  •   雪融的溪水,
    仿佛就從我們的心頭,
    淙淙流過。
    在阿勒泰的群山之阿,
    遇見李娟,
    快樂,明媚,如歌,
    孤獨(dú)與靜謐也變得甘冽清澈,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心里,
    低聲的唱和。

    仿佛看到李娟在阿勒泰的角落寂靜地完成這些作品,耐心地還原曾經(jīng)的美好,曾經(jīng)的珍惜,曾經(jīng)的繁華與寂滅。她的心中開著一朵朵美麗的花,即便是漆黑的夜路,也會放聲歌唱。
  •   我是李娟的超級讀者,對于某一作家的偏寵并不妨礙我對作家特定時期作品的客觀評價。無論寫作還是閱讀都是極為私人的主觀體驗(yàn),李娟也在自序中強(qiáng)調(diào)過,這不過都是她不同時期的情感出口而已。的確,在這些短篇的隨筆中,李娟開始回憶自己的童年往事,那些讓她刻骨銘心的、揪痛內(nèi)心的人與事。我常常想不清楚為什么那些極度感性的私人體驗(yàn)與情感宣泄往往得不到我的共鳴?!是因?yàn)榍楦羞^分抽象么?可這些意識流一樣的情感都是借助實(shí)實(shí)在在的人和事表現(xiàn)在紙面上,那些生動的畫面感也是實(shí)實(shí)在在出現(xiàn)在腦海的。難道是因?yàn)檫^分沉重么?可很多優(yōu)秀的小說巨著暗含的倫理道德與思想內(nèi)涵遠(yuǎn)比這本書所想要傳達(dá)的沉重的多的多,我依然可以做到不忍釋卷。難道是因?yàn)檫@些個人經(jīng)驗(yàn)太過私人化么?那為什么李娟的《阿勒泰》系列既叫好又叫座呢?那些去冬窩子放牧游蕩的生活絕不會是大眾化的一般體驗(yàn),依舊不妨礙這本書被廣大讀者喜愛認(rèn)同。我想,原因在于《走夜路》這本書摻雜了太多的至親之情,作者無法像一個局外人一樣客觀的評價講述每一個親歷的故事,無法置身事外導(dǎo)致了她只能將那些沉淀太久的、早已發(fā)酵的情感借助文字盡快地宣泄而出,這里面的種種細(xì)節(jié)是不足為外人道,外人也道不懂的。所以這次我的無法入戲是有原因的。這本書,是李娟對舊時光的緬懷,是她寫給自己的!
  •   
    非常喜歡李娟的文字,喜歡到什么程度呢?在中國寫散文的女作家中,我把她排在肖紅三毛的后面,肖紅和三毛的出現(xiàn)都是有原因的,可是去年開始看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的時候,感覺李娟好像憑空就從新疆的荒漠中冒了出來,在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李娟怎么就能寫出那么精彩的文章呢?

    這是李娟的第三本書,其實(shí)從時間和內(nèi)容上看,寫作的時間應(yīng)該比上兩本書要早,是李娟出名以前的文字。在書的扉頁上,都能夠看到李娟也有經(jīng)紀(jì)人了。書里面的文字肯定趕不上她的兩本成名作。一個作家火起來,肯定會把以前的舊作那出來出版,這也很正常??纯蠢罹晔窃趺闯砷L起來的,也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這里面寫的多數(shù)都是李娟小時候的事情,原來李娟是在成都長大,而且上過學(xué),看兩本阿勒泰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李娟從小就跟著媽媽流浪,沒上過學(xué)沒讀過書呢。直覺告訴我,這么成熟的文字不可能就在一片荒漠中自己生長出來,那樣也太不可思議了。小時候李娟和自己的姥姥還有老姥姥一起生活,老姥姥就是姥姥的媽媽,李娟小時候老姥姥都一百歲了。姥姥收廢品,三口人生活在一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真是寒酸得要命。這讓我不禁想起肖紅的《商市街》,沒想到時間過去了六七十年,中國底層人民的貧困依然,不過肖紅小的時候在呼蘭縣是大戶人家,接受的教育非常好,而李娟不同,她連一個戶口都沒有,就是在這樣一個收廢品的流浪者家庭中出生長大,我實(shí)在想不出中國的作家中還有誰的家庭比李娟更困難更不幸??墒羌幢闳绱素毨绱似D苦,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李娟一點(diǎn)一點(diǎn)成長起來了。而且把這些我們難以想象的艱苦樂觀地寫了出來。

    最喜歡的是《2009年的冬天》,寫她媽媽出門了,整個一個冬天,就她一個人在家,到處去尋找吃的,把媽媽的紡錘都給吃了,那紡錘是用土豆做的??墒蔷褪钦也坏嚼^父幫他埋在院子里的一筐蘿卜。等到開春雪化了,翻地的時候,一翻就翻出來一個蘿卜,可惜蘿卜都變成漿糊了。那種李娟的幽默在她的這些文章里面就能夠看出端倪,只是在兩本阿勒泰中更集中,更精彩。所以如果你沒讀過李娟,那么還是請你先看看她的兩本阿勒泰吧!如果看完了李娟的阿勒泰,你也對這個奇女子感覺到了好奇,那么請你也看看這本書,看了以后你就知道李娟是怎么成長起來的了。
  •   離開校園以后,很久都沒再讀過散文,以前特別鐘情周濤(可不是說中央電視臺那個主持人)的散文,是那個以新疆為主題寫出可無數(shù)讓人讀來心曠神怡的作者。

    周濤散文有三本,每一本我都從頭讀到尾。每一本都充滿了新疆那個地域特有的風(fēng)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他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把自己貢獻(xiàn)給那個從小生長的地方。細(xì)膩的筆觸和獨(dú)特的視角,加上他天生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使他成為了西部自然的歌者。突然想起一個詞:行者無疆。

    李娟,又一個西部自然的歌者,又一位擁抱自然的詩人,又一位行走在西域心臟的行者。我驚訝她年紀(jì)輕輕,竟能寫出如此沉重的文字,我驚訝一個弱女子,竟能在西域大漠的風(fēng)沙中生存,竟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觸動飽含情思的筆觸,竟能如此夜以繼日的寫作,年年歲歲的堅(jiān)守,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這是怎樣的一種牽絆,又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從她的筆下,我又看出了兩個字:活著。

    她的散文總是那么靈動真實(shí),帶你走進(jìn)一個活生生的世界,告訴你這里時代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年過上百的老外婆,有脾氣火大的外婆,有出了遠(yuǎn)門的母親,還有那些來來去去的鄰居。他們生活困苦卻從沒有放棄,他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卻仍然頑強(qiáng)地生存著,這是一個極端的環(huán)境,要想活下去,只有比環(huán)境更堅(jiān)強(qiáng)。

    李娟,帶著微微的傷感基調(diào),把過去的傷疤慢慢撕裂開來,讓我們看到一個弱女子過去生活的全部?;貞浭切腋5脑慈彩峭纯嗟母?。那些隨著記憶展開的畫卷,那些不事雕琢的文字,那些原生態(tài)的自我,那些醒不來的人,那些回不去的事,都在你的筆下變得鮮活了,仿佛我也在場。

    我讀著書,想著她的樣子,她應(yīng)是帶著近視眼鏡的一個小女人,瘦削的臉龐,孤獨(dú)一人,行走在無邊沙漠狂野,她時而調(diào)皮的逗著你,讓你想起世間一切不加任何粉飾的單純和美好;但更多是雙眉間若隱若現(xiàn)的深沉,這深沉飽含生活的風(fēng)霜,滿載歷史的印痕,抖著一汪沒有流出的眼淚,抬起頭看著天上飛過的鳥群,迎著風(fēng)吹散了頭發(fā),說著不一樣的生存。總是會有一句話也不說的時候,夜晚來臨,生起火堆,相視而坐,那看著月亮的明澈的眼眸,那注視著夜的屬于一個人的孤獨(dú),她暢游在自己的世界中,你看不真切,只覺得這不應(yīng)是一個來到人間的常客。她像胸懷寬大的觀音,一葉菩提沾滿滋潤的汁水,撒在這干涸了的土地上,撒在這西域人的心間,更灑在她自由的靈魂里。

    李娟,沒有如椽的大筆,沒有力拔山的氣概,更沒有席地而坐滿杯飲的豪情,但這正是她讓人難以企及的珍貴之處。她有細(xì)膩的靈魂和驛動的心,她有撒播愛的種子,她有讓遠(yuǎn)行者看到希望的一盞明燈,她有一個火爐,這火爐坐落在新疆寒冷的冬天的一個小屋里,溫暖著每一個借宿的人,照亮著前行的路。

    李娟,那些她年少失去的黃燕燕,那些她成長中追丟了的男孩,那些外婆撿拾回來的瓶瓶罐罐,那個水邊的小亭子,又何嘗不是你我的回憶?記憶模糊的父親,為生計一直出遠(yuǎn)門的母親,還記得那些個雨天趴在窗戶上的眼神么?還記得你讀過的故事么?還記得玩過的游戲么?還記得。。。。。。我們總是走著走著就忘了,忘了以后就再想不起了;走著走著就散了,散了以后就漸漸地淡了;想著想著就哭了,因?yàn)槟莻€忘記想不起的人和事,因?yàn)槟莻€回不去的過去,因?yàn)槟莻€散了以后就再找不到的人。

    李娟,你告訴了我活著,可我讀出了再難也要活著。
  •   這本書與10年出版的前兩本有所不同,正如李娟自序中寫的那樣,這本書更多意義上是對自己過去的一種總結(jié)和抒發(fā),如果說前兩本是通過李娟的眼睛去認(rèn)識阿勒泰,那么這本書就是跟她一起去面對她的自我。里面寫到了在四川念小學(xué)時的生活,寫到了同學(xué),寫到了外婆和外婆的媽媽,以及那些意象化了的寫給媽媽的話。許多時候,以為能忘記的過去到最后都一次次地出現(xiàn)在未來,正是帶著過去才有了敏感而不同于常人的內(nèi)心也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下那些也許被人們忽略了的生活。

    如果說,《我的阿勒泰》中最后的唯一的蘋果的事是含蓄的片段的心情刻畫,那么這本書中就是嘗試勇敢地回想那些記憶和心情,盡情的宣泄,放聲的歌唱。這本書不會成為李娟最賣座的書,但一定是一本對她而言重要的書。我想,對于許多人來說,也許在某個時間點(diǎn)上都需要類似的這樣一種勇氣。
  •   對李娟的喜愛從《我的阿勒泰》開始,便不可自拔,在水泥鋼筋構(gòu)建的現(xiàn)代社會里,李娟的出現(xiàn),仿佛藍(lán)天上空自由呼嘯的風(fēng),給我們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遙遠(yuǎn)的地方,還有那樣一群人,還有那樣的生活。李娟用她幽默的文筆、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記述身邊的故事,記述狗狗賽虎、沒尾巴的耗子、金魚等,她與母親,外婆,三個女人,相依為命,在遼闊的阿勒泰草原中四處遷徙,住在簡陋的帳篷里,在無數(shù)個寒冷的冬夜孤獨(dú)的寫作。這個柔弱纖瘦的女孩子,她所受的苦難屢屢讓我心痛。戈壁灘上,只需一棵樹,就能把大地遠(yuǎn)遠(yuǎn)的鎮(zhèn)于藍(lán)天之下,李娟就是那棵樹,遙遠(yuǎn),脆弱而又堅(jiān)韌不拔。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作者李娟,名字普通,以前從未了解,通過《一個人的村莊》作者劉亮程才知道。沒想到一看她的文字便欲罷不能。她不是文字女青年,她不矯情,她有悲苦有傷感,可她寫出來淚中帶著笑。她寫童年,那是你我都有的童年,隱秘,似乎遙遠(yuǎn)了卻又近在咫尺。她寫愛情,我便陪著她一同站在雪地里,腳凍僵了都不知道。她寫媽媽,那是我們的媽媽,媽媽一直遠(yuǎn)離,我們一直思念,直到我們也成為了媽媽。她的訴說平實(shí)里帶著魔力,讓我追隨著,旁觀著,有時哭,有時笑,有時覺得,這不是寫她自己,是我,在寫我自己。想說的太多,可真正存在心底的,其實(shí)不必說了。今晚回家路上買完蛋撻,錯過公交,卻抬頭看到了清亮透徹的月亮,是的,走夜路請放聲歌唱,人生本身就是一場緩慢的洪水。讀書有感。是以為記。
  •   不知道是作者長大了,還是最近有什么心事,感覺《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與前兩本書《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風(fēng)格有了極大的變化,還是喜歡前兩本比較輕松、歡快的風(fēng)格,這本書有的文章看完讓人非常壓抑,雖然有幾篇還有之前作品的印記。
  •   出租車上丟了一本《阿勒泰的角落》,再**當(dāng)搜索,發(fā)現(xiàn)買一本《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送一本《阿勒泰的角落》,所以才買了。因?yàn)橄瓤戳恕栋ⅰ?,再看《走》,感覺差別太大了。這本書我唯一喜歡的是那個地方,和名字,但就內(nèi)容而言,我覺得太多個人吟唱的東西,虛了些,不如《阿勒泰的角落》這么實(shí)這么生動。
  •   對李娟總有說不出的喜歡,更喜歡她的文字??催^羊道系列后就忍不住把她的書都想看遍。《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還沒看,但相信絕對不會失望。
  •   “雖然從來都不曾害怕過走夜路,甚至從小到大,從熟悉的村莊到陌生的城市,都喜歡著黑夜的純粹和深邃,但是看到這個標(biāo)題,還是莫名的喜歡,腦海中浮現(xiàn)出黑夜里一個孩子戰(zhàn)戰(zhàn)兢兢又裝著很勇敢地大步走著的樣子。
      
      那時候有人常常跟我說李娟的文字是多么的好,可那時候的我還沒有讀過李娟,不知道她是什么樣的好。如今自己讀來,想說,李娟的文字果真是好,而且她的好是平和的,不煽情也不矯情,不大喜也不大悲,即便是寫自己,也坦然而不做作,這樣的剛剛好,正是李娟最迷人的地方。
      
      這本書里的文字寫作的年份跨度比較大,所以篇與篇之間讀起來的感覺也不盡相同。她早期的文字,顯得更為陰郁和沉重,感覺總是陷在那些過去歲月的回憶里,尤其讀到老外婆那篇,看著覺得非常難過。大概因?yàn)樵缙谏畹钠D難,使得情緒難免壓抑,文字也就不自覺地沉重起來。越是到后期,她的文字也越來越明亮和活潑了起來,這似乎也是李娟個人生活和經(jīng)歷的寫照。所有的這些文字,多少也反應(yīng)了作者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心境。
      
      李娟的文字里,主角大都是女性,堅(jiān)韌的,強(qiáng)大的,溫和的,不知道是否跟她自己成長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那些平凡而普通的親人和朋友,在她的筆下都如此讓人動容。我最喜歡撿破爛的外婆,她是那么堅(jiān)強(qiáng)那么偉大,讓我想起自己的奶奶,她們總是看起來最卑微,最渺小的,在生活里卻是最堅(jiān)韌,最勇敢的。李娟把貧窮寫得光明磊落,但不博取同情,這樣的態(tài)度讓人充滿敬意。
      
      李娟寫起母親,又是神秘的,有輪廓卻并不清晰,有情感卻又有點(diǎn)疏離。讀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是一個有著什么樣童年的女孩,才會寫出這樣厚重和沉默的文字。尤其是最后獻(xiàn)給母親的那一章,讀來的感覺仿佛看見一個小女孩在黑暗的大海上無助的漂著,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地,只是茫然地等待,等著媽媽來接她回家。
      
      整本書讀下來,我有一種朦朧的感覺,覺得那些關(guān)于阿克哈拉的文字,都想是一場夢;而那些關(guān)于阿泰勒的,才是真正生活。或許寫字對李娟來說,并不是創(chuàng)作,而是生活。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路人的,真實(shí)的,想象的……在虛虛實(shí)實(shí)之間,用文字構(gòu)建起一個世界。那么自然,那么靈動,毫不造作。
      
      
      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文字:
      生命一直陷落在那些歲月里。將來,見到他以后,我要對他說:“世上竟會有那么多的悲傷。不過沒關(guān)系的,我最終還是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讀到這段,突然覺得很正能量。于是告訴自己:沒關(guān)系,所有的悲傷都會過去,我也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douban 五月微藍(lán)
  •   第一次看見李娟的字,是在《萌芽》,那時她叫去年燕子,干干凈凈的寫她的阿勒泰。這是被祝福的姑娘,住在靜默的深處,一遍一遍的講故事。別打擾了她,叫她把歌唱下去,放聲的唱下去。
  •   第一次知道李娟好像是在09年還是10年的上海書展上,當(dāng)時書架上只剩了一本,看見那本書的名字:我的阿勒泰,突然間心有所動,我常常說:我的新疆,我的伊犁,沒有在那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不會了解這種感情,這種不是鄉(xiāng)愁卻更甚鄉(xiāng)愁的感情,我不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不過是跟著支邊的父輩在那兒生活過十幾年,度過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然而此后,在離開的歲月里,那種比鄉(xiāng)愁還要濃的感覺始終如影隨形~~~翻開書本,看見熟悉的風(fēng)景,熟悉的空氣的味道,熟悉的大雪,還有哈薩克老鄉(xiāng)可愛的漢話,看的時候,常常會笑出聲來,但是笑過之后卻怔怔的,好長時間,靈魂似乎回不來~~~心里酸酸的,摸一摸臉頰上,有淚水~~~
    很想看那本《九篇雪》,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買到。
    這樣的文字,能夠牽引著我的心,一剎那就飛回到天山腳下,我的新疆,我的伊犁,我的~阿勒泰~
    謝謝李娟,從此以后,我是你的忠實(shí)讀者~~~
  •   喜歡李娟的作品,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李娟:世上竟會有那么多的悲傷。不過沒關(guān)系。最終我還是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   李娟是我最喜歡的作者,,正如書名: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李娟的書不錯 文筆好 幽默
  •   拜讀過李娟的其他兩本書,非常喜歡,《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可說是令人驚喜的新作。急切等待著。
  •   在新疆阿克哈拉,寒冷的空氣像冰一樣厚重,食物所構(gòu)成的是最樸素的誘惑。李娟的文字像堵墻,墻的外面是迷境一般的寒冷,然而在墻的這一邊,是一壺爐火正旺的茶,濃香氣味蜿蜒彌漫開來。
      
      有時我覺得,與其說她在講一個故事,倒不如是在唱一首簡單的歌,一首,用不盡的歌。她的文字太老練了,有一種舉重若輕的力量,釋放著豐沛的感情,以屬于自己小小的視角展示壯闊的觀感。
      看著以前的人——郭大爺,只覺時光不再,記憶的那些事,像膠片慢慢倒帶,那些深深埋藏在心中的歲月,如今已是心頭難舍的愛,回憶總是如此漫長的回味不盡。
      
      “到哈薩克斯坦去”,人天性有著想過一些更好的生活的愿望,因?yàn)閷ΜF(xiàn)世的不滿足,對美好的追求,可是生活就是一個大笑話,當(dāng)你破釜沉舟,做好準(zhǔn)備迎接新的生活,未想命運(yùn)倒戈一擊,讓你的希望,蕩然無存,也許一個人在真正無可奈何的時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盡管那將是毀滅性的打擊,你也值得接受現(xiàn)實(shí)從頭再來,慢慢等待轉(zhuǎn)機(jī),當(dāng)你熬過那幾年艱難并且毫無指望的勞作和生存,逐漸過上安穩(wěn)日子,你才覺得一切又不算什么。
      
      于生活,你需要一個理由,讓自己去做以后的事情。至于意義,讓時間證明吧。
      
      作者的母親的那份不安全感一直環(huán)繞著身旁,對女兒的存在時時拉響警報,因?yàn)槭ヌ?,對生活充滿焦慮,以致有點(diǎn)杯弓蛇影,而當(dāng)母親出走尋找某種意義,自此下落不明的多年,李娟知道這遙遠(yuǎn)的路途,日后她自己獨(dú)自走過。對于流浪的母親,驚覺思念是一種病,讀著她的這份心,懇切地讓人心碎。
      
      
      2009年的冬天。她一個人的孤獨(dú) 沒有什么可以消磨。因?yàn)檫@深夜的寒冷,她覺得自己的腳,手,臉,鼻子都已經(jīng)失去知覺,可是一個人的生活,讓人慢慢懂得活著的意義,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jīng)干涸得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xùn)|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dú)的。
      
      老外婆的“戈多式”的等待,也是在敘說著等待“等待 ”,好似無意義的坐著,躺著,其實(shí)生活就是這般粘貼復(fù)制復(fù)制粘貼,我們唯有沖破那圈無形的禁錮,外婆充滿川味的語言,活潑的動作,讀來甚是親切,她是在幽默著生活,好一個可愛的外婆。
      
      賣豬肉的女兒的哭訴——落葉歸根,心酸不已。這般苦痛,沒有親歷的人是無法感覺的,因?yàn)檎嬲谋瘧K和痛苦,我們都還沒有真正經(jīng)歷。而這又是一種必然。
      
      一個字,一句話,已經(jīng)足夠讓李娟會覺得幸福,那個美麗聰明的新疆姑娘,我知道她會生活得很好,一點(diǎn)都不擔(dān)心。
      
      你聽起來像再悲嘆,一只如歌悲鳴的蝴蝶
      你從遠(yuǎn)處聽見我,我的聲音無法企及你
      讓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靜無聲
      并且讓我借你的沉默與你說話
      你的沉默明亮如燈,簡單如指環(huán)
      你就像黑夜,擁有寂靜與群星
      你的沉默及時星星的沉默,遙遠(yuǎn)而明亮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
      遙遠(yuǎn)且哀傷,仿佛你已經(jīng)死了 
      彼時,一個字,一個微笑,已經(jīng)足夠 
      而我會覺得幸福 , 因那不是真的
    ——聶魯達(dá)
  •   看李娟的文字,仿佛自己也跟著遷徙,在阿勒泰的角落來回游走。很想去那地方旅游,看冰雪融化,看小河細(xì)流,看繁花漸開,看深處森林,看青青野花,看悠悠牛羊……
  •   從第一次看我的阿勒泰就深深被李娟迷住了,她的文字有股子特別的氣質(zhì),清冷又迷人
  •   之前就讀過《阿勒泰的角落》,非常喜歡李娟的寫作風(fēng)格,自然、親切,不矯揉造作,從文字中就能感受到那種清新自然美麗的風(fēng)景
  •   迄今出版的李娟作品都買齊了。很難一句話說清楚,喜歡她什么?;蛟S是作品的小清新,或許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又或許,只是因?yàn)閷δ沁b遠(yuǎn)地方的渴求與眷戀?2011年有幸到過喀什地區(qū),可惜并未踏上阿勒泰的疆域。對這塊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土地,既有好奇也有抗拒,既有開心也有恐懼。記得從美麗的月亮灣看過去時,曾無限感嘆,原來人間仙境也不過如此!但我所能表達(dá)的,僅僅是我心靈感受的萬分之一,而李娟,卻把這些感受明確地指向了讀者??此奈淖?,無論你身在何處,都仿佛渾然忘我,只記得那座山,那片綠,那種復(fù)雜的心情——
  •   李娟的文字一如《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李娟從不用華麗繁復(fù)的詞語描寫景物和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期待她下一本書能早日出版。
  •   最早看李娟的文章是在烏魯木齊晚報上,看完一篇后心里產(chǎn)生了期待,等著下一篇??此P下的阿勒泰那么鮮活,姥姥那么可愛,牧民們的淳樸和幽默....
    當(dāng)當(dāng)上李娟的書除了《九篇雪》,其余都購了。某天在烏魯木齊一書店找到了這本,等結(jié)帳時標(biāo)價15的書居然售20,書店不厚道啊......
  •   從申報認(rèn)識李娟的文字,把阿勒泰的生活描寫的溫暖又有趣??偸歉C在被窩里看,卻仿佛置身阿勒泰的廣闊草原,每絲光線都觸手可及
  •   “李娟”這個名字就是這些文字的質(zhì)量的保證!
    風(fēng)格有些別于作者此前出的《阿勒泰的角落》與《我的阿勒泰》。
  •   收到書,沒想到還附贈了一本《阿勒泰的角落》,真是太超值了。李娟的文字沒得說,看完更期待她的新書了。
  •   之前看過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那里面是些看來輕松的文字,讓人有去她描述的地方的沖動。這本書的文字有些沉重,同時也告訴作為讀者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這個題目已經(jīng)非常美好了,其中的小故事更是觸動柔軟的內(nèi)心,值得一看!
  •   迷李娟,李娟迷,在李娟的文章里我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細(xì)細(xì)品味,李娟,她的媽媽和外婆、老外婆,還有她的阿勒泰。
  •   “戈壁灘上,只需一棵樹,就能把大地穩(wěn)穩(wěn)地鎮(zhèn)在藍(lán)天之下?!蹦玫綍吹竭@一句,人整個就被打動了。朋友介紹的李娟,果然沒錯。
    喜歡她純凈靈動的文字。
    喧囂的塵世中,我們以為丟掉的清純與素樸,在她的文字里都能找到。。。
  •   十分喜歡李娟的文字 向往阿勒泰的生活
  •   李娟的書是朋友推薦看的。開始的時候是看《我的阿勒泰》,字字冰雪般通透善良透著股干凈向上的勁兒。喜歡她的語言和潛藏在文字底下的人生態(tài)度。很耐讀的一本書。
  •   走夜路的日子很多 但是只要放聲高歌 拋掉一切煩躁就可以看到明亮的下個天亮 李娟正是讓我感受到那種對美好充滿希望的心境 沒什么做不到 我一定會做好
  •   這是我買的李娟的第一本書,不小心一次買了2本。待要送給朋友,人家說她早買了,而且還借了《我的阿勒泰》給我看,我看了忍不住自己也買了李娟的其它書。
  •   李娟的文字就如阿勒泰的空氣,純凈美好,不帶一絲矯揉造作。
  •   拿回來就被女兒搶走了,我只好先看阿勒泰。喜歡李娟的文字,如雨后的清風(fēng)。
  •   以前看過阿勒泰的角落,很喜歡。又買了幾本李娟的書。
  •   喜歡李娟,喜歡大地深處的語言,來自阿勒泰的歌聲
  •   之前買過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文風(fēng)清新,適合心情安寧時候讀。書里還送了好多漂亮的卡片。
  •   李娟的阿勒泰,李娟的故事。
  •   今天收到,還沒打開心里就滿滿的喜歡:“戈壁灘上,只需一棵樹,就能把大地穩(wěn)穩(wěn)地鎮(zhèn)在藍(lán)天之下。阿爾泰茫茫群山中,只需一片純真,走夜路也能無所畏懼?!薄ぁぁぁぁ?/li>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是一本好書,句子優(yōu)美。
  •   最初看的是《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被里面那個堅(jiān)強(qiáng)女孩的文字深深打動,她呈現(xiàn)出與我們不一樣甚至無法想象且真實(shí)存在的生活,而這本書里面,給我的感覺是比前兩本的內(nèi)容多了許多經(jīng)過思考和深深感悟之后的精華,非常值得去愛
  •   更偏愛《我的阿勒泰》那本書,這本后面的散文看不太懂,可能跟經(jīng)歷較少有關(guān)吧。
  •   聽了名字就喜歡上了,有多少人一直在走著夜路而不自知,但我們要好好地放聲歌唱,生命是美妙的,美好的,哪怕是夜路
  •   快樂留在阿勒泰,黑暗鋪延在夜路上
  •   我是偶然發(fā)現(xiàn)李娟的,就喜歡上她了。難得她有這么天然的文字,沒有被污染,純粹,直入心靈。貧窮顛簸的生活在她筆下幻化成內(nèi)心生活的背景,竟有一種我們無法企及的生動。希望她不要被外面的世界弄臟。
  •   李娟,和塞壬一樣,年輕的散文作者,每有新作,我必讀之。不是無病呻吟強(qiáng)賦新詞,更不是唯美的華麗的文字堆砌,生活的苦難,點(diǎn)滴的幸福。
  •   一直關(guān)注李娟的文字。我認(rèn)為李娟是最近十年來中國最好的散文作家,沒有之一。
  •   李娟的書我是第一次買,是看別人推薦的。
    事實(shí)上這是很明智的一本書,很好看的書。
    里面很有赤子之情的散文和小故事,清新自然。
  •   這本書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李娟,以前總感覺她是個積極、樂觀、傻呵呵的孩子,從這本書里才知道她也有內(nèi)心的孤獨(dú),酸楚。
  •   買過作者的《阿勒泰的角落》,感覺確實(shí)讀起來比這本要輕松,從她身上我看到文字是有力度的~
  •   李娟的最新散文集。好。
  •   就差阿勒泰的角落了
  •   喜歡她的文字從阿勒泰系列開始,這本書的名字我很喜歡,所以單獨(dú)買來。一定不會失望。
  •   《我的阿勒泰》就很喜歡,文字讓人欣喜平靜。
  •   不知道阿勒泰那點(diǎn)事還能寫多久。這樣清新不做作的文風(fēng)還是很難得的。
  •   想去阿勒泰地區(qū)很久了,先看看文字一飽眼福吧~
  •   2011年的最偶然最感動的發(fā)現(xiàn),就是李娟。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她就在那里,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著新疆這塊土地,用自己隨性而靈動的筆寫出這些最優(yōu)美的文字,怎么能不感動。強(qiáng)烈推薦大家看看這些至真至純的文字,才知道什么是人生和生活。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阿勒泰,那么純凈
  •   雖然之前那本阿勒泰的角落我早就買了,還是買了這個套裝,非常超值,決定回頭把那本新的送給朋友!
  •   這本書是她的悲傷,不像之前的阿勒泰角落的幽默,但是還是很喜歡她。
  •   預(yù)訂的這本,最近正好想買阿勒泰的角落,就看到這本書預(yù)訂送,太開心了 趕快下了訂單~
    送的書,和這一本,質(zhì)量都很好
  •   我還沒看,我就是想說,這本書還贈送 阿勒泰的角落 不知道是不是都贈,我還又買了一遍,悲了劇的
  •   清純.真誠的姑娘,很好看的書,買了幾本送人,讓她掙點(diǎn)稿費(fèi)買房子,呵呵??戳擞X得生活美好,憧憬阿勒泰。
  •   一天就看完了全本,哎,真是意猶未盡,沒想到她的童年也這么心酸,這是我買的她的第三本書,了解她越多越喜歡她。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非常精致的32開紙,裝訂很結(jié)實(shí),紙質(zhì)也很好,而且賣家送了幾張明信片,是阿勒泰的景色,特別喜歡,滿五分。
  •   故事不虛構(gòu),真實(shí)。文字不華麗,但有內(nèi)涵。一個生活條件比我們南方差很多,卻有著如此精彩的故事與我們分享。感謝李娟,此次是第三次買下她的作品。
  •   不錯的文字。讀著好像自己也走在戈壁、沙漠上,放聲歌唱。
  •   阿勒泰一直是我的夢啊
  •   胸腔里刮最大的風(fēng),嗓子眼開最美的花, 唱歌吧!!
    李娟的文字,總能讓人看了心里很安靜。
    這個世上從來不缺少熱鬧犀利的時事評論員,缺少的只是滿心熱愛、純凈安靜的生命書寫者,李娟就是其中一個……
  •   不如阿勒泰系列驚艷
  •   李娟的文字,就像一棵綠色的樹,在風(fēng)里長得自在坦然。
    這樣的清新自然是哪一個學(xué)校教不出來的。
    讀膩了中規(guī)中矩的文字的人,可以讀讀看,李娟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   最終,我會成為自己的樣子~~~~是的,李娟告訴了我們,她是如何在遼闊的曠野里,用那顆細(xì)膩而敏感的心,將自己的生活變得真實(shí)美麗
  •   跟阿勒泰一起買的,但是明顯不如那一本。
  •   一口氣買了四本,還沒來得及開始看這本,但剛看到《我的阿勒泰》已經(jīng)感覺很不錯了。值得推薦
  •   遇見阿勒泰的純真與美好。
  •   向往阿勒泰
  •   我愛阿勒泰。喜歡這本書。
  •   同時買了我的阿勒泰,更喜歡我的阿勒泰
  •   我的心飛到了遙遠(yuǎn)的阿勒泰
  •   好書!向往阿勒泰!
  •   朋友推薦的,我的 阿爾泰,很不錯,就買了一系列的書。李娟的文字在這喧囂的文字世界里,能讓人安靜下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下去,很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