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海濤 頁數(shù):276
內(nèi)容概要
歷史教學中的文史結(jié)合研究是關于歷史著述中文史結(jié)合問題的引申研究。引發(fā)這一研究的導因,根源于學習歷史過程中一種敬而遠之的奇怪現(xiàn)象--喜歡歷史又難于親近歷史。不少學生感嘆歷史課學習的枯燥乏味。我們的歷史教育的目的與效果出現(xiàn)了相互脫節(jié)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從事中學、大學歷史教學的教師們,已經(jīng)進行了和正在進行著種種努力,力圖改變這種情況,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文史結(jié)合?! ∥氖方Y(jié)合本是中國歷史學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被唐代史學家劉知幾稱為“或腴辭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的《左傳》,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是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杰出體現(xiàn)。對此,古今學者不斷地從理論上給予了總結(jié)。
作者簡介
李海濤,丁亥年臘月《1948年1月》生,天津葛沽鎮(zhèn)人?,F(xiàn)為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師范大學教學督導組文科組成員,天津市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
所開課程有《中國古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史記導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古代史史料學A《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管理》《文物鑒賞》等。著有《中國歷史文化名人——陳勝吳廣》,參編《中國史學史簡明教程》《中國史學史》《愛我中華愛我天津》《歷史的啟迪——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新編社會發(fā)展史》《中國歷代改革與社會發(fā)展研究》等。
書籍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回眸歷史學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史結(jié)合
第一節(jié) 歷史的本質(zhì)與文史同源
第二節(jié) “史之為務,必藉于文”——歷史的文字表述
第三節(jié) 理論家的聲音
第四節(jié) 同樣的追求——“不要讓歷史學失去詩意”,西方歷史學也曾經(jīng)歷的過程
第二章 歸來吧!文史結(jié)合之風——歷史學的反思與歷史教學的呼喚
第一節(jié) 并非一帆風順一歷史文字表述的卻步
第二節(jié) 文學的歷史乘機而進
第三節(jié) 與文學對話——歷史學的反思
第三章 開辟新的途徑——歷史教學運用文史結(jié)合手段探索
第一節(jié) 詩詞聯(lián)諺,或考或評——增學識,利分析
第二節(jié) 標題子目,新穎動人——學之始,能人勝
第三節(jié) 韻文述史,概括凝練——可吟詠,強記憶
第四節(jié) 情史交融自為詩文——訴心聲利交流
第四章 結(jié)合之花在綻放——文史結(jié)合進行歷史教學的效果見證
第一節(jié) 回應——充滿著激情與思考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新——走上工作崗位以后
結(jié)語
附錄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關于魯迅論《史記》的一點思考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由來與發(fā)展
傳承優(yōu)秀文化,提高人文素養(yǎng),走好大學人生路
詩文輯錄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引諸例向我們透露了這些神話傳說兩個重要的特征: 第一,它總與人類真實的艱難生活和頑強斗爭緊密相連,是對自己的經(jīng)歷的一種原始回憶,因而具有歷史思維的特征:“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于是“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少女“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于是以木石堙東海。 第二,它記述的內(nèi)容是鮮活生動的,既有“在人們的幻想中通過不自覺的藝術加工過的”奇幻而鮮活的神話想象,又有對現(xiàn)實生活、生產(chǎn)斗爭的真實具體的生動描述,因而具有原始的文學藝術思維的特征?!盎鹈籂f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是先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災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是先民們艱難斗爭的勝利成果;那個能“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钡奶摶蒙衿娴木l(wèi)鳥,外貌卻是自然界里活生生的鳥的形象:“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拋開“十日并出”的神話,“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正是大旱之年先民們對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實的回憶和描繪;洪水泛濫,鯀、禹兩代治水,鯀死而禹身化為熊通山治水,以及禹“沐浴淫雨,櫛扶風,決江疏河……平治水土”等種種生動描繪,也正是先民們對領導自己與洪水作斗爭的英雄的贊頌和懷念。 如此看來,這些神話既是虛幻的,又是現(xiàn)實的,既是“歷史的”,又是“文學的”。雖然這“歷史的”實質(zhì)是先民原始歷史意識的體現(xiàn),它還遠不是文明時代的歷史學,但卻是形成歷史學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的歷史意識是歷史學的源頭。這“文學的”也并非現(xiàn)代意義的一門學問的體現(xiàn),但我們從遠古的神話傳說里也看到了文學的源頭?,F(xiàn)代意義的文學概念是指關于語言藝術的一門學問,是用語言去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原始社會時代,我們的先人有沒有文學的活動,迄今為止學界說法不一。 ……
媒體關注與評論
昔夫子有云“文勝質(zhì)則史”,故知史之為務,必藉于文?! ㄌ疲﹦⒅獛住 ∈卤亟逦亩鴤鳎柿际纺还の?。 ——【清】章學誠 把我國的歷史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總結(jié)起來,我想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六個字:準確、凝練、生動。 ——白壽彝
編輯推薦
歷史本來是生動、鮮活、充滿激情的,應當還歷史以本來面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史之辯-歷史教學中的文史結(jié)合研究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