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驚雷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趙潤生,馬亮寬 著  頁數(shù):279  

前言

  直隸大地 慷慨悲歌  灤州兵諫與灤州起義,是武昌起義后以新軍第二十鎮(zhèn)革命官兵為主體,在近畿灤州(今河北省灤縣)發(fā)動的兩個有重大影響的革命事件。它們沉重打擊了行將土崩瓦解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持了湖北和其他各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對于清王朝的滅亡和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在北方廣泛傳播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長期以來,由于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重心主要在南方,史學界自然把南方辛亥革命作為研究的重點,而對發(fā)生在北方的灤州兵諫、灤州起義則缺乏應有的重視;又由于當年領導和參與灤州兵諫、灤州起義的志士們或犧牲或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留下來的第一手資料甚少,有些資料也未能及時地整理和出版,這就使灤州兵諫、灤州起義的研究長期處于空白狀態(tài),甚至其史實也鮮為人知。直到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灤州兵諫、灤州起義才引起了一些學者的注意,先后有幾篇研究灤州兵諫和灤州起義的論文發(fā)表,陸續(xù)出版的有關辛亥革命史的論著也逐漸增加了這方面的內(nèi)容。然而,對這兩個事件的研究始終還是薄弱的。為了推動對灤州兵諫、灤州起義展開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弘揚先人先烈為革命英勇獻身的精神,我們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在廣泛收集資料、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了《辛亥灤州兵諫與灤州起義》一書,于2003年出版,在中國近代史和辛亥革命史研究領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之后,我們又先后到南京、臺灣等地收集資料,繼續(xù)從事該專題的研究。今年適逢辛亥革命百年大慶,受天津人民出版社委托,我們以京津、直隸地區(qū)辛亥革命為對象,以灤州兵諫和灤州起義為主題撰寫了此書。經(jīng)過進一步研究和以新的視覺對京津、直隸地區(qū)辛亥革命重新審視,我們對北方地區(qū)的辛亥革命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辛亥灤州兵諫和灤州起義的社會環(huán)境、兵諫性質及影響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在此先行提出,供學術界討論和批評?! 粗荼G  灤州兵諫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它的發(fā)動者——新軍第二十鎮(zhèn)統(tǒng)制張紹曾、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吳祿貞和第二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藍天蔚,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生。在日留學期間,他們學習刻苦,成績超群,同時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三人志趣相投,過從密切,有士官三杰之稱,且一貫傾向革命,和革命黨方面素有聯(lián)系。他們秘密加入了同盟會,同盟會遼東支部成立時,一同被舉為該支部的負責人?! ∵€在武昌起義前,吳、張、藍三人便密謀利用率部參加永平秋操的機會,私帶子彈,相機起義,消滅禁衛(wèi)軍,進攻北京,推翻清王朝。因武昌起義爆發(fā),秋操停止,各部隊返回原防,其計劃未能實現(xiàn)?! ∥洳鹆x震動全國,張紹曾和第二十鎮(zhèn)革命官兵深受鼓舞,此時張奉命率參加秋操部隊暫駐灤州。灤州靠近京畿,地處京奉鐵路線灤河北岸,為聯(lián)結華北與東北的戰(zhàn)略要地。張令部隊“架浮橋于河上,張成據(jù)河為陣之勢”準備起事,“始擬直取北京”,企圖與藍天蔚聯(lián)合第三鎮(zhèn)護理統(tǒng)制盧永祥,武力“贊助”湖北革命。張紹曾將留在奉天的第二十鎮(zhèn)部隊調至灤州集中,并堅決拒絕清廷一次次催他南下鎮(zhèn)壓革命的命令。  但是,張紹曾并沒有武力“直取北京”,而是和藍天蔚發(fā)動兵諫要求立憲,以此響應革命。為什么發(fā)生了這種變化呢?這中間經(jīng)過了十多天時間,可以肯定,在此極為關鍵的時刻,這絕不會是盲目的舉動,而應是審慎的選擇。根據(jù)我們所掌握的資料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張紹曾準備聯(lián)合“直取北京”的盧永祥,是袁世凱一手提拔起來的舊軍官,與北洋派關系最深,善審利害,詭計多端,對武力進攻北京持反對意見,而第三鎮(zhèn)又是相當強的一支軍事力量。其二,“素抱革命主義”的藍天蔚,“誠恐急則生變,事無成功”,主張“因利順導,以俟其機”。也不同意立即反正。其三,武昌起義后,第二十鎮(zhèn)內(nèi)部出現(xiàn)分歧,劉一清、馮玉祥、王金銘、施從云等革命派要求馬上反正,進攻北京,而握有實權的上層軍官潘榘楹、蕭廣傳等多屬?;逝?,主張聽從清命,南下鎮(zhèn)壓革命,兩派對立,勢同水火,張紹曾很難把他們統(tǒng)一起來,直接發(fā)動革命。其四,從整個北方形勢看,敵我力量過于懸殊。在北方,特別是直隸,清王朝控制地方的兵力仍相當雄厚,北京并非兵力空虛。政治思想方面,由于長期處于封建專制主義統(tǒng)治淫威之下。絕大多數(shù)人封建主義思想濃厚,偏重保守,革命派一方的力量,遠不及清軍。藍天蔚與部下兩個標統(tǒng)聶汝清等“素不相洽”,下層官兵雖有革命黨人,亦難有作為。吳祿貞的第六鎮(zhèn)已有一協(xié)編入第一軍南下,另一協(xié)又不完全聽他指揮。張、吳、藍與地方革命黨人雖有聯(lián)系,但不緊密,而且在北方的革命黨人人數(shù)也很有限,相比之下,革命力量要小得多?! ∶鎸@種局勢,張紹曾認為響應武昌起義的方式應分兩步走:第一步進行兵諫,以造成“非起義不可的局面”;第二步即發(fā)動武裝起義。可以看出,張紹曾發(fā)動兵諫的本意并非是要求改革政治,實行君主立憲,而是實行武裝革命的一個策略?! ∵@時,武昌起義的革命烈火越燒越旺,湖北、湖南、陜西、江西等省相繼獨立,其他各省也紛紛醞釀脫離清王朝的統(tǒng)治。清廷焦頭爛額,束手無策,沒想到肘腋之下的灤州新軍又起火了。清廷對灤州兵諫極為恐懼,但又不便使用過激手段,以招致北方更嚴重的“禍變”,權衡再三,決定首先實行安撫的策略,派吳祿貞前往“宣慰”。  吳祿貞是“士官三杰”中的激進者,時任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接受清王朝委任后,于10月28日趕赴灤州與張紹曾進行了密談。張?zhí)岢鲴v灤、奉新軍組合為“立憲軍”,以立憲軍的名義與第六鎮(zhèn)會師北京。吳對張的這一意見完全贊同。  正當吳祿貞與張紹曾等人在灤州“最后議決”進逼北京之時,山西新軍起義,推舉閻錫山為都督,宣告獨立。吳祿貞、張紹曾根據(jù)山西獨立的新形勢,重又調整了行動計劃和軍事部署,從此,灤州兵諫迅速轉入武裝起義階段。張紹曾和革命黨人加快了籌劃進軍京津的步伐。  11月4日,清廷任命吳祿貞為山西巡撫,并令迅速赴任。清廷這一舉動,除了以高官拉攏吳外,就是離間其與閻錫山的關系,達到使之相互殘殺的目的。吳祿貞深知清廷的用心。他到娘子關會見閻錫山等晉軍將領,雙方商定成立燕晉聯(lián)軍。吳祿貞抓緊與張紹曾聯(lián)絡,按原計劃立即準備進擊北京?! ?1月5日,張紹曾令所部公開打出白底加一道紅線的立憲軍旗幟,官兵佩戴立憲軍標志,拋棄了清王朝的龍旗,草擬了“立憲軍義條”,表示獨立,厲兵秣馬,準備與吳祿貞等部會師北京。  然而,就在此時,形勢急轉直下,一直高度注視直隸灤州事態(tài)的清廷和袁世凱,已經(jīng)得到間諜密報,他們抱成一團,兇相畢露,下令免去張紹曾第二十鎮(zhèn)統(tǒng)制,并于11月7日凌晨一時將吳祿貞暗殺于石家莊火車站。稍后,因藍天蔚策動奉天獨立,屬下告密,被迫出走。至此,灤州兵諫宣告失敗。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灤州兵諫是“士官三杰”長期從事革命活動的繼續(xù),它既是一個革命策略,又是一次革命實踐。 灤州起義  灤州起義是灤州兵諫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兵諫失敗后,以第二十鎮(zhèn)七十九標營長王金銘、施從云和八十標營長馮玉祥為首的下層革命官兵,在天津等地方革命黨人的大力支持下,堅決地發(fā)動了灤州起義,在北方辛亥革命的歷史上描繪出一幅極為壯烈的畫卷。  早在第一混成協(xié)時期,王金銘、施從云、馮玉祥就以組織“武學研究會”、“山東同鄉(xiāng)會”為掩護,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在張紹曾等利用永平秋操發(fā)動灤州兵諫的過程中,他們是積極的鼓動者和參與者。吳祿貞被暗殺,張紹曾被削去兵權,灤州兵諫失敗。王金銘等人非常憤慨,立即召集七十余同志會議,決定恭請張紹曾拒絕受命離任,率領第二十鎮(zhèn)革命官兵即刻起義,對此張紹曾非常感動,但他不同意馬上起義進行冒險。同時,王金銘等致電清廷,要求收回成命,清廷當然不允所請。張紹曾處境已很危險,吳祿貞前車可鑒,于是,張離灤赴津避難,行前,看同志起義之心已決,張紹曾勉勵全體同志“仍本前旨,繼圖大舉”。  潘榘楹就任第二十鎮(zhèn)統(tǒng)制后,秉承袁世凱的旨意,加緊破壞革命,將第二十鎮(zhèn)各部分調往新民、錦州、海陽鎮(zhèn)、秦皇島等地,分散駐扎,灤州只留駐七十九標,革命力量受到削弱,給第二十鎮(zhèn)革命官兵舉義造成了很大困難。潘榘楹的倒行逆施,進一步暴露了他們的反革命面目,激化了同革命官兵的矛盾,從而加快了王金銘等發(fā)動起義的步伐。11月上旬,全國革命形勢發(fā)展迅猛,上海、貴州、浙江、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八省市又宣布獨立。王金銘、施從云等認為,發(fā)動起義響應南方革命已經(jīng)刻不容緩,遂召集七十九標革命官兵進行動員說:“國事本非一人所能獨任,亦不能以一人之去留,將國事遽行停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況革命事業(yè),須以犧牲精神,與惡劣環(huán)境奮斗,我輩軍人,尤應本此主義,地獄當前,我請先入,拿破侖字典無難字,我亦云然,同志相處,匪依朝夕,愿共以鐵肩擔當革命,竟厥全功。”這番意志堅定、情理并茂的講話,深深打動了七十九標革命官兵,“聞者感泣,全體肅然”。張之江、鹿鐘麟、石敬亭等提議,推舉王金銘、施從云、馮玉祥為革命領導人,得到大家的一致?lián)碜o?! √旖蚴歉锩h人云集之地。不少同盟會員和革命團體把策動灤州新軍起義作為發(fā)動北方革命的重點。兵諫期間革命黨人王葆真即曾赴灤州鼓動張紹曾發(fā)動武裝革命,并為灤軍籌餉和進攻北京盡力奔走,與郭鳳山、孫諫聲接洽后,11月下旬,再次到灤州運動下層官兵起義。因潘榘楹等對革命黨緝拿極嚴,同行者何任之被捕,王無果而返,這反映了天津革命黨人對發(fā)動灤州起義的極大關注?! 『避娬畬Ρ狈礁锩种匾?,應京津、直隸革命黨人之請,派全權代表胡鄂公等人到京津、直隸地區(qū)進行指導。胡聯(lián)絡京津等地革命黨人和革命團體,先后在天津成立了京津保灤通石指揮處及北方革命協(xié)會,協(xié)調和組織京津、直隸等地革命黨人進行革命活動,對灤州革命官兵與京津、通州、任丘等地革命力量互通聲氣起了積極作用?! ?2月30日,王金銘、施從云召集周文海、石敬亭、鹿鐘麟、李滋懋、白雅雨、凌鉞、孫諫聲等,在師范學堂營部舉行會議,決定于12月31日起義?!笆侨?,軍隊及灤州機關人員左臂均纏白布,城內(nèi)外商民門首盡懸白旗”,以示反正,灤州人民一片歡騰。王金銘、施從云等向全國發(fā)出通電,聲言“全體官長兵士,主張共和”。這個電報充分表達了灤州起義軍徹底推翻封建專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強烈愿望?! ⊥踅疸?、施從云、白雅雨等原定于1月2日成立軍政府,正式宣告獨立,因岳兆麟、王懷慶事拖延一天。1月3日,北方革命軍政府隆重成立,推舉王金銘為大都督,第三營管帶張建功為副都督,施從云為總司令,馮玉祥為總參謀長,白雅雨為參謀長,凌鉞為外交部長兼敢死隊長,朱佑葆為民政部長,還推舉了其他軍政部門的一些主要負責人,改州衙為軍政府所在地,廢除宣統(tǒng)年號,以黃帝紀兀。  王金銘、施從云等于1月4日召開大會,誓師直取京津。下午,正當起義軍出發(fā)之際,陽奉陰違的第三營管帶張建功率部叛變。叛軍據(jù)城頑抗,一時難以攻下。王金銘、施從云恐耽誤時機,決定放棄灤州,當晚率一、二營官兵七百余人,登車西進。臨行,王金銘激勵官兵說:“吾已決定登車西進,與反革命決一死戰(zhàn),無論勝敗,均于革命有利,勝固可喜,敗亦足寒清廷之膽,縱犧牲亦不過吾輩數(shù)百人同死爾,人孰不死,為革命而死,為民族國家而死,雖死猶生,有革命意志,愿與吾同死者,請即登車!”聞者悲壯感奮,紛紛登車西進?! ‘斊鹆x軍所乘火車開至雷莊時,火車突然脫軌。王金銘、施從云立即意識到敵軍在此必有重兵埋伏,遂令全軍下車,準備戰(zhàn)斗。在此伏擊的清軍陳文遠部,立即槍炮齊鳴,向起義軍猛烈攻擊。黑夜中,王金銘、施從云指揮起義軍奮勇還擊,與敵軍展開激戰(zhàn)。雙方激戰(zhàn)數(shù)小時,清軍吹號停戰(zhàn),邀請王金銘、施從云等人到清營談判,不意中了王懷慶奸計,王金銘等人被捕,英勇就義,白雅雨等革命黨人和起義官兵也慘遭殺害,灤州起義失敗?! 粗萜鹆x和灤州兵諫一樣,由于敵我力量的懸殊及革命者自身的弱點和失誤最終失敗了。王金銘、施從云、白雅雨等革命先烈,以其鮮明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立場,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發(fā)動起義。他們勇于獻身的崇高品格和熾熱的革命精神,驚天地泣鬼神,讀之使人靈魂凈化升華,從而激勵我們?yōu)樽鎳母粡姾臀拿鞫鴬^斗不息。

內(nèi)容概要

  辛亥灤州兵諫與灤州起義合稱灤州革命,是清末新軍第二十鎮(zhèn)革命官兵為響應武昌起義在京畿灤州發(fā)動的兩個有重大影響又密切聯(lián)系的革命事件。灤州革命沉重打擊了正處于土崩瓦解狀態(tài)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持了湖北和其他各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國民政府表彰令曾評價說:“辛亥光復,發(fā)軔于武昌,而灤州一役,實促其成?!睘粗莞锩鼘τ谇逋醭臏缤龊唾Y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書籍目錄

直隸大地 慷慨悲歌(代序)第一章 山雨欲來一、民變迭起二、泣血立憲三、革命潮興第二章 灤州兵諫一、士官三杰二、倒清密謀三、兵諫發(fā)動四、燕晉聯(lián)軍第三章 兵諫失敗一、政局詭變二、吳祿貞殉難三、張紹曾離灤四、藍天蔚南下第四章 新軍起義一、起義醞釀二、武昌使者三、龍山結盟四、聯(lián)絡四方五、海陽密議六、起義發(fā)動七、北方軍政府第五章 壯烈千秋一、內(nèi)部驚變二、雷莊血戰(zhàn)三、血雨腥風四、失敗原因第六章 革命繼續(xù)一、關內(nèi)呼應二、關外烽火三、鐵血復仇四、南北戰(zhàn)和余論 辛亥泣血革命未央

章節(jié)摘錄

  相對京津地區(qū),東北三省尤其是奉天由于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銳,廣大士紳直接感受到嚴重的民族危機,要求立憲救國的愿望更加激烈。延續(xù)的時間也最長,其基本特點是民族矛盾與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要求立憲與救亡緊密結合。東北人民既飽受列強壓榨掠奪之苦,又目睹列強的侵略野心,心懷亡國之憂。因此他們更激切地希望改革國家政治,實行立憲,振興國家,挽救民族危亡。所以各界愛國人士都積極投身于國會請愿運動?! ?909年11月,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咨議局成立,奉天議員53人,議長為吳景濂,副議長為耿百斛、袁金凱;吉林省議員30人,議長為慶康,副議長為慶山、趙學臣;黑龍江省議員30人,議長為王鳴鶴,副議長為戰(zhàn)殿臣、李品堂。相對于內(nèi)地,東三省立憲派雖然形成較晚,但是由于立憲救國的意識相當強烈,所以在推動立憲、參與新政、培育人才等方面做了許多實際工作?! ≡缭?908年7月,東北立憲派響應內(nèi)地立憲派請愿速開國會的號召,為制造迅速召開國會、進行立憲的輿論,在《盛京時報》發(fā)表《東三省人民宜聯(lián)合上書請愿速開國會公啟》,強調指出:“列強引矢的吾中國,其亡之機,近在眉睫,而大勢之所趨,乃謀改造專制政體為立憲政體,立憲必開國會?!痹谝院蟮娜珖螄鴷堅高\動中,東三省的立憲派都曾積極參與,其代表人物有吳景濂、劉興甲等人?! 》钐炝椗扇耸吭诜e極參與全國請愿運動失敗后,不僅沒有停止要求立憲的活動,反而愈挫愈勇,他們對清廷“勿得再行瀆請”的上諭表示極大憤慨,在《盛京時報》發(fā)表“社說”,要人們以極端的手段進行反抗?!吧缯f”指出:“外患之逼迫則如彼,而上下情意之不相符則又如此,誠不知稅駕之何所矣!”“彼以其憑借之崇隆而厄我,我亦不妨以極單純之暗殺手段對付之,非為亂也,有逼之者也?!薄 ×椗烧J為立憲是救亡、強國的重要途徑,他們對清廷拒絕立即召開國會表示強烈的不滿,在三次全國性請愿召開國會的運動失敗以后,奉天咨議局立即邀集商農(nóng)紳學自治各界開會集議國會期限辦法。到會者數(shù)千人共同決定:議會各界公舉代表,“赴京聯(lián)合各省,為第四次之請愿”。  11月13日,學生代表30余人到咨議局討論赴京請愿日期,在討論有關事項時,許多學生情緒激動,遼陽學生金毓黻,抽刀斷指,血書“至誠感人”;承德學生李法權,持刀割股,血書“請速開國會”,表現(xiàn)了廣大學生急切希望迅速召開國會、挽救民族危亡的心情。經(jīng)商定,奉天各界人士推吳景濂為首先到東三省總督衙門請愿?! 蔷板ィ?873—1944),字蓮伯,號述磨,奉天海城人,畢業(yè)于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7年出任奉天師范學堂監(jiān)督,后被選為奉天咨議局議長。他積極參與奉天的立憲運動,是奉天立憲運動的領袖人物,辛亥革命后,曾擔任國民政府臨時參議院議長?! ?2月17日,各界代表一萬余人,在吳景濂等人的率領下,從咨議局出發(fā),高舉“奉天全體人民請愿即開國會”的旗幟,吳景濂手捧請愿書走在隊伍前面。請愿書陳述了要求立即召開國會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項是為挽救東北的危亡,請愿書深刻地指出:東北形勢危急“已岌岌不可終日,誠俟至宣統(tǒng)五年,而此土尚為我有與否,已不可知”。對東北地區(qū)存亡危機的憂慮躍然紙上,請愿書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上面簽名者達一萬多人,其中包括咨議局、教育、商務等各方面人士。  當吳景濂集聚各界人士準備赴總督衙門請愿時,《商務時報》編輯張進臺,當場咬破左手食指,用鮮血書寫了“請開國會”的請愿大旗,極大地提高了各界請愿人士的激情?! 蔷板ヂ暑I各界代表到達總督衙門,得到總督錫良的接見,但錫良拒絕將請愿書代奏。吳景濂聞言大哭,許多代表跪地痛哭不起,吳景濂對錫良說:“與其將來死于他人之手,請即飭陸軍將我們兩萬人打死倒痛快!”在場人皆痛哭失聲,錫良沒有辦法,不得不表示“三日內(nèi)準代奏,絕不咨送他處”。第二天,錫良即將請愿書上奏清廷,并在代奏折中陳述了奉天各界人士請愿的情形及原因?! ≌堅笗痛嗾蹧]有被清廷接受,錫良反而因此遭到朝廷的申斥。奉天的各界請愿人士聞知后非常憤怒。決定派代表赴京請愿,直接上書朝廷。同時各界團體組成“請愿國會同志會”,派人到各地,周邊各省宣傳國會請愿活動,其中部分人到天津聯(lián)系,取得天津學生及各界立憲派人士的支持和響應,共同推舉代表到北京請愿,形成歷史上著名的第四次請愿高潮?! ?2月11日,董之威、劉煥文等赴京請愿代表,肩負著奉天等地立憲派國會請愿群眾的重托,乘車赴京。12月21日他們至資政院呈遞了請愿書,然后又分別拜謁了奕勖、那桐等權貴,要求拜見載灃,面呈上監(jiān)國書。清廷不顧代表們的一再吁請,斷然拒絕。24日,發(fā)布上諭稱:  開設議院縮改于宣統(tǒng)五年,乃系廷臣協(xié)議請旨定奪,并申明一經(jīng)宣示萬不能再議更張?!裼钟袞|三省代表名詞來京遞呈,一再瀆擾,實屬不成事體,著民政部,步軍統(tǒng)領衙門,立即派員將此項人輩迅速送回原籍,各安生業(yè)。不準在京逗留?! ‘斖砩脐葞е娋链碓⑺?,命令代表立即出京,代表不肯。第二天,軍警強將董之威等人架于車上,押回奉天。至此,以奉天、直隸為中心的國會請愿運動慘遭失敗?! 【┙蚍畹貐^(qū)的立憲運動首先是一場政治改革,是全國立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憲運動興起于1909年,其目的就是主張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并發(fā)起國會請愿運動,要求速開國會,頒布憲法,縮短預備立憲期限等。針對清政府的預備立憲,1909年全國16個省的代表共51人齊聚上海,經(jīng)多次磋商決定組成由33人組成的請愿代表團,定名為“各省咨議局請愿聯(lián)合會”,以直隸咨議局代表孫洪伊為領銜代表,方還、羅杰、劉興甲、劉崇佑四人為干事,赴京請愿。經(jīng)過連續(xù)三次請愿后,清廷當局終于同意提前三年召開國會,請愿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次請愿運動,京津奉地區(qū)均是積極的參與者,在清廷當局同意提前召開國會、立憲派發(fā)生分化的時刻,京津奉地區(qū)立憲派和廣大愛國青年學生不為所動,毅然發(fā)動第四次請愿運動,更是將其推向高潮,意義重大?! ∑浯巍_@次立憲運動又是一場比較深入的思想啟蒙運動,京津地區(qū)地處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奉天是當時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最為激烈、復雜的地區(qū),因此對立憲救國要求相對比較強烈,發(fā)動的層面較為寬廣,激發(fā)了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豐富和提高了各層民眾尤其是士紳和學生的政治參與意識與國家民族意識,應當給予充分肯定?! ≡趪鴷堅高\動前后,先進的國人利用報刊、圖書等方式開展啟蒙動員工作,宣傳立憲及救國、強國學說,通過多種形式的啟蒙宣傳,立憲救國思想逐步深入到社會各階層,如天津“一般勞力家”親到請愿同志會簽名的“日必數(shù)十起”;廣立順洋貨莊年僅18歲的店員王金魁在致請愿同志會要求簽名的信中寫道:“現(xiàn)觀我國政府之腐敗,專制之酷烈,官場之舞弊,交涉之棘手,無一非速亡之現(xiàn)象。惟諸公組織請愿國會,誠為救亡要圖?!碧旖蛄x昌新洋廣貨店店員黃輯五等人的信寫道:“不才等憤民權之不伸,懼國運之危厄,是以連袂而起,愿附諸大君子之末,爭吾輩天賦之權利,雖粉身碎骨,亦所不惜。”這些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士有如此深刻的認識,與立憲派的思想啟蒙宣傳和教育是分不開的。  再次,北方激烈的立憲運動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北方立憲運動激烈而持久,清政府對立憲活動的敷衍和鎮(zhèn)壓,使廣大立憲派人士認清了清政府的腐朽和不可救藥,許多激進人士對用立憲改革政治失望,逐步轉向了革命,而革命派人士也從中得到啟示,更加堅定了革命救國的思想意識,立憲運動的失敗促進了革命救國運動的迅速發(fā)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方立憲運動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直隸驚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