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戲劇中的悲劇精神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齊欣  頁數(shù):232  
Tag標簽:無  

前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似乎越來越有理由相信,人類社會的悲劇將會越來越少,最后幾至于消失不見;而人類的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舒適、健康、幸福和快樂,最后遠離了所有的不幸和災難。如果真有這么一天,悲劇就不存在了。悲劇精神也更無由存在了。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然而,事實似乎并非如此,進入20世紀以來,人類的悲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濃、愈演愈烈,并在人類心靈上留下了永久的創(chuàng)痛和記憶。打開電視看新聞,世界上正在發(fā)生的事往往悲劇居多,喜劇極少。20世紀的悲劇顯然不同于古典悲劇、中世紀悲劇、近現(xiàn)代悲劇,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悲劇精神和品格。譬如,在當代思想家漢娜·阿倫特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希特勒實施的大屠殺計劃既不是出于軍事目的,也不是由于經(jīng)濟原因,相反,為了設立機構和派遣人員實施此計劃還需要巨額資金,而且最終對戰(zhàn)爭的繼續(xù)又產生了嚴重的破壞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納粹統(tǒng)治空前絕后的特性恰恰存在于這種純粹無意義之中。①美國當代理論家桑塔格的觀點與此相似:“現(xiàn)時代最大的悲劇性事件,是六百萬歐洲猶太人被屠殺。

內容概要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似乎越來越有理由相信,人類社會的悲劇將會越來越少,最后幾至于消失不見;而人類的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舒適、健康、幸福和快樂,最后遠離了所有的不幸和災難。如果真有這么一天,悲劇就不存在了。悲劇精神也更無由存在了。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然而,事實似乎并非如此,進入20世紀以來,人類的悲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濃、愈演愈烈,并在人類心靈上留下了永久的創(chuàng)痛和記憶。打開電視看新聞,世界上正在發(fā)生的事往往悲劇居多,喜劇極少。20世紀的悲劇顯然不同于古典悲劇、中世紀悲劇、近現(xiàn)代悲劇。

作者簡介

齊欣,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文化、英國當代戲劇。近年來發(fā)表論文近20篇,包括發(fā)表于《文學理論與批評》中的“文學的自律與責任”;《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的“后現(xiàn)代之后——論品特戲劇”和《名作欣賞》的“品特戲劇中的對白藝術及其語言悲劇”。近年主持了《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資助項目》“品特戲劇研究”。譯著有《講故事、習英語》(南開大學出版社),參編《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在讀博士學位期間,受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的聘請擔任了外國文學國家級精品課的主講教師的任務。于2008年在美國海德堡大學講學一年。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悲劇及現(xiàn)代悲劇第一節(jié) 悲劇第二節(jié) 悲劇發(fā)展簡史第三節(jié) 悲劇精神的美學內涵第四節(jié) 悲劇的現(xiàn)代演進第二章 品特戲劇創(chuàng)作分期第一節(jié) 早期:威脅劇第二節(jié) 中期:回憶劇第三節(jié) 后期:政治劇第三章 社會悲劇第一節(jié) 威脅悲劇第二節(jié) 權力悲劇第三節(jié) 爭奪悲劇第四節(jié) 背叛悲劇第四章 人的悲劇第一節(jié) 性愛悲劇第二節(jié) 虛無悲劇第三節(jié) 失落悲劇第四節(jié) 孤獨悲劇第五章 語言悲劇第一節(jié) 品特戲劇中語言運用的技巧第二節(jié) 言說:說出的秘密第三節(jié) 隱藏:語言成為“防護衣第四節(jié) 語言的暴力第五節(jié) “品特式的第六章 品特戲劇的悲劇精神第一節(jié) 對現(xiàn)代社會的思考第二節(jié) 對傳統(tǒng)悲劇的消解第三節(jié) 對異化人生的抗爭和自嘲結語附錄品特作品中英文對照表參考文獻國內論文國外論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于英國文化背景和現(xiàn)代主義背景下的政治和美學問題,討論了諸如“大眾文化是如何影響戲劇美學的?”、“一位劇作家是如何既投身又逃避政治現(xiàn)實的?”、“娛樂能否成為藝術或藝術能否成為娛樂?”①作者認為仔細閱讀品特的著作和作家充滿爭議的劇作生涯將會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此書作者探討了品特與大眾媒體的關系紐帶,將其荒誕性看作是娛樂性;從現(xiàn)代主義角度解讀其政治性以及從政治角度看待其現(xiàn)代主義作品。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品特就是一個過渡:他的劇作生涯在美學和政治領域跨越了文化分界(cultural divide)。因為,他可以像卡夫卡、貝克特和尤內斯庫一樣被解讀為經(jīng)典現(xiàn)代作家。然而品特在商業(yè)方面的成功和多媒體方面的嘗試又使其文學地位復雜化。其寫作生涯跨現(xiàn)代主義后期和后現(xiàn)代曙光已現(xiàn)的歷史時期。因此,此書在文本分析中既有使其成名的早期作品,也有70年代的回憶劇和80年代的政治劇。為了形成鮮明對比,此書以兩部后現(xiàn)代劇本作為開始和結束。以“月光:現(xiàn)代性主題的挽歌”開始,以“灰燼歸于灰燼:作為政治劇結束的后現(xiàn)代”為最后一章。此書獨特的觀點在于,作者認為《月光》就像一面后視鏡,可以使我們總體性地反觀后現(xiàn)代性;品特是一位典范,他使我們了解了現(xiàn)代主義后期一些最實質性的東西??傊?,有關品特的研究成果已經(jīng)不少,尤其是在國外。筆者正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自己英語專業(yè)的特長,廣泛而細致地閱讀了品特戲劇以及有關研究的英文原著,通過對新批評文本細讀的方法,對品特作品進行分析、闡釋和研究。

后記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正是抱著這樣一種信念,三年前,我報名參加了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博士入學考試,并最終被幸運地錄取,終于可以走進自己夢寐以求的文學殿堂。入學之初我激動不已,然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文學功底有所不逮的我逐漸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吃力和不安:我的學術之路注定要充滿荊棘,我也注定要在棘叢里求索。品特是英國出色的劇作家,也是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然而國內對于他的研究卻不多,甚至沒有品特作品的單行本,而我是英語專業(yè)出身,同時主持著一項天津市社科研究項目“品特戲劇研究”,在和導師商量后,就確定了論文選題方向。在書稿的寫作過程中,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曾艷兵教授,感謝他多年來對我的悉心指導。曾先生是很有才學的人,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有著獨到的體悟與研究,能夠投在他的名下,我感到的是無盡的榮幸與歡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感覺壓力越來越大,有時甚至讓人艱于呼吸,那是籠罩在巨大影子下的壓力。所謂“名師出高徒”,我怕自己這個劣徒會砸了先生的招牌。自身功底的薄弱,國內研究資料的匱乏,英語材料翻譯的進展緩慢,都使我好幾次產生過放棄寫作的念頭。幸好,曾先生沒有放棄我,給我提供了許多研究資料。

媒體關注與評論

像卡夫卡、普魯斯特以及格雷厄姆·格林一樣,品特擁有自己的一塊領地,其作品充滿著恐懼又充滿著神秘感?!  Z貝爾文學獎頒獎詞在所有荒誕派戲劇大師中,品特是獨具代表性的先鋒派和傳統(tǒng)因素的結合。由于受卡夫卡和喬伊斯影響,他的想象世界是詩人般的想象。但他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將其想象的世界移植到戲劇舞臺?!  R丁·艾斯林品特的對話完成了以前的劇作家不能完成的——事實是,真實生活中的對話不會順利進行,也不會是符合邏輯的,最重要的是,他讓我們去感受——我們只能去感受——這些劇本,去聆聽他作品中的日常語言是如何轉變的,及如何去離間相互的講話者?!  B八膽騽“l(fā)現(xiàn)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并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2005年,瑞典皇家文學院授予哈羅德·品特 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詞

編輯推薦

《品特戲劇中的悲劇精神》品特·品特戲劇·品特式的哈羅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200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之后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當代西方荒誕派戲劇在英國最重要的代表。品特戲劇品特的戲劇思想和表現(xiàn)手段,與貝克特、尤內斯庫等第一代荒誕派戲劇大師不盡相同。他繼承了前一代大師們對戰(zhàn)后西方社會的認識,同時又洞察到尖銳的社會矛盾和人的絕望、悲觀,并以一種獨特的手法對社會與人性、現(xiàn)代人的精神空虛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探討,使其作品具有更多的英國特色以及獨具品特風格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品特作品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早期的威脅劇、中期的回憶劇和后期的政治劇。其作品始終表現(xiàn)一個重要的主題:心理焦慮和相互之間深藏不露的緊張關系。品特式的(Pinteresque)該詞已被英國最權威的《牛津英語字典》所收入。最早出自1960年9月28日《泰晤士報》的一篇評論。最先給出定義的是1965年10月6日的《笨拙》畫報:“那種一天到晚的言語或行為的荒謬,現(xiàn)在被廣泛稱為‘Pinteresque’。”品特的劇本中總是充滿著一種無形的恐懼:人物困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內,外界似乎有什么東西潛伏著,或等候著,隨時進入這個本已狹小的空間。人物相互之間相互猜疑,為自己的身份問題而焦灼。生存意義的空缺,導致語言乏味、枯燥、毫無邏輯。作品人物盡說些反復又短促、破碎、毫無意義的話——語言不是為了交流,而是為了表達孤獨。品特的語言簡約、幽默,并常通過“停頓”(pause)來制造懸念、加強暗示。由于將真實的對白和荒誕的內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觀眾有種置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切身感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品特戲劇中的悲劇精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