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守剛  頁數:450  字數:35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財政是國家的生命線,財政制度是國家權力運行的重要通道,財政的收支和管理活動是國家權力運行的重要表現?,F代國家是建立在現代社會基礎上以公共權力為核心的共同體,在財政收支和管理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現代國家制度,就是現代財政制度,也就是公共財政制度。人類生存的共同體從傳統國家轉為現代國家,財政也同時從傳統財政轉向現代財政。財政的轉型,就是在財政收入、支出和管理等領域,國家權力運行向現代化方向轉變。財政轉型是國家轉型的一個部分,但在某些時候、某些環(huán)節(jié)上,財政轉型卻可能先于國家轉型,并為國家轉型提供推動力量。    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的國家轉型顯得曲折而特別,對此已有眾多學者進行了關注與研究。本書的主題是將中國財政轉型與國家成長結合起來,以財政史料為基礎,通過中國財政轉型過程研究中國現代國家成長的意義和邏輯。    本書將以西歐的歷史經驗為參照背景,以中國帝制時期的財政為起點,從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和財政管理諸方面,探討晚清民國以來中國財政所發(fā)生的三次轉型,并特別詳細地研究1978年后中國財政的轉型,以最終概括中國現代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    本書將以時間為線索,來梳理財政領域重大變革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其影響;以重大事件為分期標志,來分析其中蘊涵的權力運行方式的變化以及國家成長的規(guī)律性。根據時間線索和事件標志,本書的框架結構大體安排如下:    導論部分,交代本書的基本概念、理論背景和基本邏輯。    第一章概述傳統帝國體系的財政基礎,說明其財政方面的權力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晚清民國時期中國近現代國家的轉型及其財政特征。    第二章闡述1949年后新中國國家構建活動中社會基礎的變化,以及在這樣的基礎上家財型財政的興起,并探討隨著政治經濟條件的變化,家財型財政的衰落,在1978年后探索類型轉向。    第三章主要探討1983—1992年間國家和社會關系在財政方面的變化,即國家通過財政契約,創(chuàng)造了社會與國家分離的條件與基礎,社會因此成長,以其財力供養(yǎng)國家,財政也從“家財型”逐步向“公財型”轉換。    第四章描述1993年后隨著國家與社會關系的變化,公財型財政在中國不斷成熟,表現為政府收入來源與支出責任方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其中體現了國家社會基礎的變化(公共性增強)與責任范圍的轉換(服務性提高)。    第五章重點探討1993年后財政制度在上下級政府分工(分稅制)和管理方式(預算制度)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以及體現出的國家制度理性化的發(fā)展。    第六章總結中國的財政轉型特別是1978年后的財政轉型及其特點,指出其中蘊涵的現代國家成長的意義,概括中國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    附錄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財政視野對西歐現代國家成長所作的透視,第二部分是對1949年后中國財政理論的演進所作的回顧。這兩個部分是對本書正文的知識補充或背景交代。

作者簡介

劉守剛,男,漢族,江蘇省建湖縣人,1971年4月生。先后就讀于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分別獲得經濟學士、法學博士學位。后在復大學政治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方向為中同當代政治。曾任職于君安證券公司,同泰君安證券公司,現任教于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財政學理論、公共生產理論,兩方立憲土義史、當代中同政治。出版專著兩種:《中國公共生產探源與政策選擇》,上海財經人學出版社,2003年版;《丙方立憲主義的歷史基礎》,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曾住《管理世界》、《財經研究》等雜志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  現代國家與現代財政研究的理論路徑  第二節(jié)  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與本書的研究安排第一章  帝國體系近代轉型的財政考察  第一節(jié)  傳統帝國體系的財政基礎  第二節(jié)  晚清現代國家構建與財政轉型   第三節(jié)  民國時期的政治與財政建設  第四節(jié)  小結第二章  新中國政治的財政基礎與轉型探索  第一節(jié)  新中國政治構建中家財型財政的形成  第二節(jié)  1978年后財政類型轉向的基礎  第三節(jié)  財政轉型前的財政試驗(—)  第四節(jié)  小結第三章  從財政契約創(chuàng)造自主社會(—)  第一節(jié)  從契約構建主體(一):企業(yè)  第二節(jié)  從契約構建主體(二):地方政府  第三節(jié)  重塑財政社會契約:稅收的曲折與復興  第四節(jié)  小結第四章  年1993后國家與社會間財政關系的變遷  第一節(jié)  稅收國家的成型  第二節(jié)  走向福利國家  第三節(jié)  小結第五章  1993年后財政制度理性化的成長  第一節(jié)  分稅制改革與政府問關系的重塑  第二節(jié)  理性化預算的成長  第三節(jié)  小結第六章  財政轉型與國家成長  第一節(jié)  財政轉型的發(fā)生  第二節(jié)  現代國家的成長附錄一  財政視野下西歐現代國家的形成附錄二  1949年后中國財政理論的演進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當然,政府獲得的財政收入,不僅僅局限于稅收和公債兩種形式,還有其他形式。不同形式的財政收入,對現代國家構建與政治制度的發(fā)展影響也不同。Tilly曾經揭示,在一些依靠自然資源出口而獲取租金收入的國家(租金國家),由于稅收制度不健全,民主化也就不可能發(fā)生。Moore比較全面地揭示了當今世界中以租金收入為主要財政收入形式的發(fā)展中國家,租金收入對國家構建和治理質量的影響,以及從租金收入轉向稅收收入對國家制度建設的可能影響。在Moore看來,租金收入對于早期歐洲政治發(fā)展作用并不大。不過,西班牙是早期西歐國家中的異類,其主要收入來自于掠奪美洲的金銀,也就是租金收入。在當今世界,由于貧富懸殊的兩極世界的出現,以及運輸和通信技術帶來的全球化,貧窮的外圍國家(第三世界國家)與富裕的核心國家(歐美國家)的區(qū)分十分明顯,外圍國家可以以租金的形式,從核心國家獲取部分經濟剩余。這樣的租金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然資源租金(因某種資源對高收入核心國家特別有價值而獲得的租金,這些資源有礦產、鉆石、木材,當然還有石油),另一種是戰(zhàn)略租金(主要是由有效的戰(zhàn)略地位而帶來的各種形式的國外軍事援助和經濟資助,所謂有效的戰(zhàn)略地位包括控制海洋運輸要害地如運河,以及在軍事聯盟中處于重要地位等等)。這些租金收入,往往是一些最貧窮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與征稅獲得財政收入相比,一個國家如果主要依靠租金而存活,那么國家機器與社會集團之間就缺乏互動、談判和交易的機會,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政府治理結構,難以創(chuàng)造人群之中的共同體(民族)意識,也不能建立起對政府權力進行強有力約束的制度。換言之,依靠租金作為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對現代國家構建不利。

編輯推薦

  中國從傳統國家走向現代國家,財政從傳統財政轉為現代財政,這一過程是極其曲折和復雜的。本書從財政轉型的視角,來透視現代國家在中國的成長,力圖通過對歷史的描摹和總結,發(fā)現中國國家轉型的規(guī)律與特征。全書的安排,以時間為線索,來梳理財政領域重大變革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其影響;以重大事件為分期標志,來分析其中蘊含的權力運行方式的變化,以及國家成長的過程與邏輯特征。書中的觀點和結論是在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得出的,形象地展現出現代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可讀性?! ”緯鴮儆谪斦螌W的研究,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論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創(chuàng)見。本書的出版有助于進一步拓寬財政學和政治學的研究范圍與方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