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蘇)尼查葉夫 著,夏孝順 改寫 頁數:160
前言
《元素的故事》向讀者介紹了自18世紀中期到現代、當代有關化學元素的重大發(fā)現和發(fā)展。通過科學家如何實驗,如何發(fā)現元素,又如何解答元素中的謎底,向讀者盡情演繹出元素與宇宙萬物的奧秘。并間接告訴讀者,展開夢想,探索自然,你會獲得無窮的樂趣和寶貴的知識。 書中介紹了18世紀中期瑞典化學家舍勒如何發(fā)現空氣不是單一的物質,而是氧、氮兩種氣體的混合物。不久,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又怎樣徹底否認燃素說,把氧、氮以及磷、‘碳、氫等列入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名單中。19世紀初期,英國化學家戴維如何利用電流分解了當時普遍認為是元素的兩種苛性堿和18種堿土金屬,因此發(fā)現了鉀、鈉兩種堿金屬和8種堿土金屬。19世紀中期,在元素的名單上,已經有了57種,很多人認為再沒有新元素了,可是,德國的科學家本生和基爾霍夫利用光的性質,制造了分光鏡,發(fā)明了化學元素的光譜分析技術,使元素名單進一步擴大。到了19世紀下半期,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借鑒數百年來化學家們的研究成果,創(chuàng)造了元素周期表。到19世紀末期,英國科學家又發(fā)現了稀有氣體,進一步補充了元素周期表。20世紀初期,居里夫婦發(fā)現了釙和鐳,推翻了元素永恒不變、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引起了化學領域的一場革命。 本書生動地記敘了科學家的辛勞與智慧,寫他們新的實驗,非常細致;寫他們新的理論,突出一個“新”字,見解獨到;談到分光鏡等儀器時,不是只談依據的理論,還詳細描述了怎樣探索成功的辛酸……讓你身臨其境,與科學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痛苦,從而感受到一種豪邁的勞動情趣和對知識無盡的求索。 本書創(chuàng)作手法新奇,引人入勝。原著作者將這本談論科學的書,用脫離枯燥的講義和課本的寫法,把書中的元素當成人物來寫,讓讀者耳目一新。比如,寫鉀時,寫“它跟調皮的孩子一樣,非常貪玩”;寫氬時,說“它是元素中的隱士,元素中的單身漢”。文字更是活潑生動,妙趣橫生。 本書原著作者依·尼查葉夫是一位青年作家,原名雅可夫·潘。他寫這部書時只有20多歲。他寫科普作品之前,曾經參加過蘇聯推廣新技術的宣傳運動,并先后做過特約通訊員和編輯。他筆鋒犀利,說理詳明,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后來,他進入《知識就是力量》月刊做編輯,為拓寬青少年科學視野作過不懈努力。在編輯工作中,他一絲不茍的工作風格,使《知識就是力,量》刊出的文章篇篇真實精彩。工作之余,他創(chuàng)作了《元素的故事》,在他編輯的月刊上分期發(fā)表。他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他的同事這樣評價他:“雅可夫對工作十分熱情,可他并不是用熱烈的語言,而是用熱忱的工作態(tài)度來表達他的熱情?!? 遺憾的是,這位青年作家沒能有機會為讀者寫出更多的新穎有趣的科普讀物。1941年,德國法西斯的炮火攻入莫斯科時,他已積勞成疾,可是殺敵衛(wèi)國的決心讓他隱瞞病情,加入了民兵隊伍。不幸的是,他在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中壯烈犧牲。
內容概要
墳地里的“鬼火”是怎么回事?伽伐尼對物理學的貢獻是什么?鉀為什么這么調皮?什么石頭切割后很像鉆石?焰火為什么有那么多種顏色?什么是放射性銫?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元素周期表有盡頭嗎?你知道怎樣用釷和鈾計算銀河系的年齡嗎?核反應堆里都有哪些材料?……
閱讀《元素的故事》,你就能收獲上述問題的答案。 《元素的故事》由蘇聯作家依·尼查葉夫編著。
作者簡介
依·尼查葉夫,原名雅可夫·潘。他寫這部書時只有二十多歲。他先后做過特約通訊員和編輯,筆鋒犀利,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后來,他進入《知識就是力量》月刊做編輯,工作之余,他創(chuàng)作了《元素的故事》,在他編輯的月刊上分期發(fā)表。遺憾的是這位青年作家再沒有機會為讀者寫新穎有趣的科普讀物了。1941年,法西斯的炮火攻入莫斯科時,他已積勞成疾,可是殺敵衛(wèi)國的決心讓他隱瞞病情,而加入了民兵隊伍。不幸的是,他在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中壯烈犧牲。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自然界
第二章 卡爾·舍勒和拉瓦錫的故事
第三章 會兜圈子的電流
第四章 戴維教授的故事
第五章 世上真的只有57種元素嗎
第六章 本生和基爾霍夫的故事
第七章 門捷列夫和他的周期律的故事
第八章 瑞利和拉姆賽的故事
第九章 都是X光惹的“禍”
第十章 居里夫人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基爾霍夫要石灰光做什么呢?他想把石灰光當成人造太陽光?;鶢柣舴驔Q定,讓石灰光先通過含鈉的火焰,然后進入分光鏡。他想看看鈉的黃線,在石灰光的光譜上有什么變動。是和在明亮的太陽光譜上一樣呢?還是另外一種樣子。他把石灰光直接射進隙縫,先不讓它經過黃色的含鈉火焰。分光鏡里出現了一條清潔的連續(xù)光譜,上面的明線全都沒有。他把一個含鹽的燈焰,推到隙縫前,截斷石灰光。石灰光譜的黃色部分馬上出現了一條很清楚的雙黑線D。基爾霍夫自言自語:“人造夫瑯禾費線原來是這樣。要使光譜里出現黑線,必須讓光通過另外一種能發(fā)光的物體。還必須讓這種物體通過一種熾熱的蒸氣。很明顯,鈉的火焰不但自己發(fā)射黃色光線,還能吸收外來的黃色光線,也就是來自另外一種光源的同色光線。它會截留它,不讓它進入隙縫。石灰光譜上,會有黑線出現在外來黃色光線的位置上。當然,燈焰本身所產生的黃色光線,還能射到這個位置上。但比在強烈的石灰光跟前,它就太弱。因此,我們看到的,出現在石灰光或日光的明亮光譜上的那個黑黑的空隙,好像沒有受到光的照明。”
編輯推薦
《世界科普文學經典美繪本:元素的故事》依據中小學新課程標準編選,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權威讀本。全國中小學校本課程與教材研究中心大力推薦。有趣的元素發(fā)現史,帶你游歷奇妙的化學王國。緊密配合內容的科普詞條、互動游戲,讓你立體、全面地領略科普文學經典的魅力!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