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劉長貴 頁數(shù):78 字數(shù):100000
內容概要
全書分三章,第1章對勾線水彩表現(xiàn)基本技法及步驟進行了簡單描述,第2章是規(guī)劃設計前的效果圖與項目建成之后的實景照片,第3章是部分規(guī)劃設計效果圖。書中文字簡明扼要,經驗總結到位,通過效果圖與實景圖對比,更能傳達設計思想。本書是作者數(shù)十年工作的總結,可參考性很強。該書可供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與風景園林學專業(yè)師生以及設計單位技術人員,政府城鄉(xiāng)建設部門工作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劉長貴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41年出生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1954年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現(xiàn)東南大學)建筑系,有幸接受著名水彩畫家、導師李劍晨教授的哺育和教導,得到深深的敦益。畢業(yè)后在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從事設計工作,獲得四個省部級設計一等獎,退休后,認真總結研究技術問題和服務社會近五十年的工作實踐、探索,取得一定的功底、深切的體會,并完成一批作品。
書籍目錄
第1章 勾線水彩表現(xiàn)基本技法及步驟
1.1 水彩手繪簡介
1.2 基本技法
1.2.1 透視規(guī)律和透視分類
1.2.2 勾線圖繪制
1.2.3 圖紙的雙層裱法
1.2.4 用水彩色給勾線圖上色
1.2.5 成果轉換成電子文件
第2章 工程實例圖
2.1 標志及小品類
2.2 建筑類
第3章 方案設計圖
3.1 入口及標志類
3.2 景觀小品及綠化類
3.3 建筑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1.2.2勾線圖繪制 (1)工具及材料 黑色細中性筆,黑色中粗中性筆,鉛筆,橡皮,三角板,曲線板,復印紙,透光臺面(可用帶玻璃的茶幾或玻璃臺面的餐桌),涂改液。 (2)勾線圖繪制 用中性筆概括地勾畫形體,對表現(xiàn)對象要提煉,用簡練的線條表現(xiàn)形體,是一種簡化了的鋼筆畫,勾線圖要符合透視規(guī)律。采用中心透視,兩滅點透視,三滅點透視。輪廓,比例,透視要準確,構圖要均衡。創(chuàng)意要表達充分。 (3)各要素的繪制 建筑:先用鉛筆畫出透視滅點和輔助透視線,用中性筆勾畫輪廓線,明暗交界線,特征線,門窗外輪廓和分格線,陽臺輪廓線,欄桿線,雨棚面的交界線,壁柱線,踏步、花臺等面交界線,裝飾線和色帶邊線,落影邊線等。用線方式根據(jù)建筑特征用直線,弧線,曲線等。 樹木:勾畫外輪廓線,特征線。樹冠用線方式有:亂麻線,概括的葉形線,短直線,變化的曲折線等。暗處線的密度可略大,要根據(jù)植物特征分別使用,如針葉樹用針形線,小葉闊葉樹用亂麻線,大葉闊葉樹用葉形線等;樹枝、樹干根據(jù)樹特征用筆,自由形線和短直、短曲線;手繪圖的圖形有規(guī)律,又不是拷貝,這是區(qū)別于計算機繪圖的特征。 山石:勾畫外輪廓線,明暗交界線,重要節(jié)理線等;根據(jù)不同石材,分別用直線,弧線等。 道路和鋪裝:勾畫道路邊線,分格線,鋪裝特征簡化線等。 汽車及人物配景:勾畫外輪廓線,特征線;注意所在位置的尺度。 人工雕塑:勾畫外輪廓線,特征線,暗處加點。 配景:山,外輪廓線,明暗交界線,特征線等。 天空,水面,可不勾線; 人造水景的瀑布、噴泉:可畫簡潔的水流線,跌落處畫波紋線。 圍墻:勾繪輪廓線,材質分格線,特征線。 近山:輪廓線,特征線。 除草圖外,繪制建筑要用直尺和曲線板靠線。 總之,勾線圖的用筆要因物而異,富有變化。線形為表達質感服務。線服務于對象的形。為了表現(xiàn)嚴謹,可把出頭線用涂改液覆蓋,然而再復印。在景觀設計圖中可把植物名稱用計算機打出來,剪貼到圖上,加引線,再通過復印完成勾線圖。 (4)勾線圖繪制步驟 ①根據(jù)平面功能和構思繪制構思草圖,通過草圖繪制深化理念。 ②根據(jù)視角確定滅點,繪制透視線。 ③繪制主體外輪廓線。 ④繪制細部。 ⑤繪制陰影。 ⑥畫配景:樹木、車、人、路及其他環(huán)境。 ⑦圖面修改,用涂改液覆蓋出頭線和多余線。 ⑧復印,通過復印可調整圖幅的大小。
編輯推薦
《手繪圖:勾線水彩表現(xiàn)技法》可供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與風景園林學專業(yè)師生以及設計單位技術人員,政府城鄉(xiāng)建設部門工作人員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