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設計寶典叢書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姜晨光 編  頁數:225  字數:417000  

內容概要

  《土木工程設計寶典叢書:水工結構設計要點》以最新的國家規(guī)范和標準為依據,以近幾年國內外水工結構建設的最新成就為著眼點,結合我國國情,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通俗、系統(tǒng)地闡述了水工結構設計的基本程序與核心要點,包括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設計、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重力壩設計、拱壩設計、土石壩設計、水閘設計、河岸溢洪道設計、水工隧洞設計、水利樞紐設計等,對水工結構工程的勘察、規(guī)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土木工程設計寶典叢書:水工結構設計要點》可供工作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第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工程管理人員、工人作為工作或學習中的參考,也可成為各級政府涉及水工結構技術的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水利水電類企業(yè)管理人員的工作助手和工具書,還可以作為水利類、土木工程類專業(yè)本科生的輔修教材或閱讀材料。

書籍目錄

第1章 水工結構的特點
1.1水資源與水工結構的關系
1.2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
1.2.1防洪治河
1.2.2水力發(fā)電
1.2.3農田水利
1.2.4給水排水
1.2.5航運
1.3水利樞紐及水工建筑物的特點
1.3.1水利樞紐
1.3.2水工建筑物
1.3.3水利樞紐及水工建筑物的發(fā)展趨向
第2章 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設計要求
2.1河流開發(fā)規(guī)劃要求
2.1.1我國河流開發(fā)規(guī)劃的基本規(guī)定
2.1.2我國流域的開發(fā)規(guī)劃特點
2.2環(huán)境影響評價要求
2.2.1水利水電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2.2.2水利水電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基本要求及程序
2.2.3環(huán)境評價中地表水水質影響的預測方法
2.2.4環(huán)境評價中的生態(tài)影響評價方法
2.3工程水文要求
2.3.1水文學的基本問題
2.3.2水利水電工程中水文設計評價方法
2.3.3水利水電工程中水文研究的意義及應注意的問題
2.4工程地質要求
2.4.1工程地質學的基本問題
2.4.2水利水電對工程地質的基本要求
2.4.3GPS技術概貌
2.4.4GIS技術概貌
2.4.5現代工程物探技術
2.5建筑材料要求
2.6經濟評價分析要求
2.6.1水利水電工程經濟評價分析的基本要求
2.6.2水利水電工程經濟評價分析中的一些關鍵問題
2.7設計研究報告的編制要求
2.7.1水利工程設計的階段劃分及工作內容
2.7.2水電站工程設計的階段劃分及工作內容
2.7.3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研究報告應遵循的相關技術標準
第3章 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3.1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及分類
3.1.1水工建筑物作用及分類概況
3.1.2水工建筑物作用的總體規(guī)定
3.2水工建筑物的自重作用
3.2.1水工建筑物自重作用的基礎理論
3.2.2水工建筑物自重作用的具體規(guī)定
3.2.3水工建筑物永久設備自重作用的具體規(guī)定
3.2.4擋土建筑物土壓力確定的具體規(guī)定
3.2.5上埋式埋管土壓力確定的具體規(guī)定
3.2.6淤沙壓力確定的具體規(guī)定
3.3水工建筑物的溫度作用
3.3.1水工建筑物溫度作用的特點及基本計算理論
3.3.2水工建筑物溫度作用的具體規(guī)定
3.3.3水庫壩前水溫計算方法
3.3.4拱壩運行期溫度作用標準值的確定
3.4水工建筑物的滲流作用
3.4.1水工建筑物滲流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3.4.2水工建筑物滲流分析中關于揚壓力的具體規(guī)定
3.4.3改進阻力系數法確定水閘的揚壓力
3.5水工建筑物的流體作用
3.5.1水工結構流體作用的基本理論
3.5.2水工結構流體作用中靜水壓力的具體規(guī)定
3.5.3水工結構流體作用中動水壓力的具體規(guī)定
3.5.4水工結構流體作用中冰壓力和凍脹力的具體規(guī)定
3.5.5水工結構流體作用中浪壓力的具體規(guī)定
3.5.6簡單管路的水錘壓力計算
3.5.7波浪要素和爬高計算
3.6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
3.6.1水工結構地震作用的基本理論
3.6.2水工結構地震作用的具體規(guī)定
3.6.3設計地震加速度及設計反應譜
3.6.4地震作用的水庫計算水位
3.7水工建筑物的其它作用
3.7.1地應力及圍巖壓力
3.7.2風荷載和雪荷載
3.7.3樓面及平臺活荷載
3.7.4橋機和門機荷載
3.7.5灌漿壓力
3.8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效應組合
3.8.1作用效應組合的基本原則
3.8.2水工結構作用效應組合的具體規(guī)定
3.8.3主動土壓力系數Ka和靜止土壓力系數K0的計算
第4章 水工結構作用效應分析方法
4.1水工結構作用效應主要分析方法的特點
4.1.1虛擬仿真技術的技術方案
4.1.2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方法
4.2物理模擬分析
4.2.1水工結構物理模擬分析的特點與基本要求
4.2.2拱壩結構整體模型的物理模擬分析
4.3數學模擬分析
4.4監(jiān)測數學模型
第5章 重力壩設計
5.1重力壩的基本特點
5.1.1混凝土重力壩的特點
5.1.2混凝土重力壩設計的主要內容
5.1.3混凝土重力壩的分類
5.2重力壩的荷載及組合
5.2.1重力壩的荷載計算
5.2.2重力壩的荷載組合
5.3重力壩的穩(wěn)定分析要求
5.3.1沿壩基面的抗滑穩(wěn)定分析
5.3.2深層抗滑穩(wěn)定分析
5.3.3提高壩體抗滑穩(wěn)定性的措施
5.4重力壩的應力分析要求
5.4.1重力壩應力分析的目的與方法
5.4.2用材料力學法計算壩體應力
5.4.3重力壩的應力控制標準
5.5重力壩的剖面設計要求
5.5.1非溢流重力壩剖面設計
5.5.2溢流重力壩剖面設計
5.6重力壩構造及壩體材料選擇方法
5.6.1重力壩的構造
5.6.2溢流壩壩頂的結構布置
5.6.3重力壩的材料
5.7重力壩對地基的要求及地基處理方法
5.7.1重力壩對建壩地基的要求
5.7.2壩基的開挖和清理
5.7.3壩基的固結灌漿
5.7.4帷幕灌漿
5.7.5壩基排水
5.7.6斷層破碎帶和溶洞的處理
第6章 拱壩設計
6.1拱壩的特點、適用條件與分類
6.1.1拱壩的特點
6.1.2拱壩的適用條件
6.1.3拱壩的分類
6.2拱壩的基本尺寸和拱冠梁剖面設計
6.2.1拱壩的半中心角的選擇
6.2.2拱壩的基本尺寸和拱冠梁剖面確定
6.3拱壩的荷載與應力計算方法
6.3.1拱壩的荷載
6.3.2荷載組合
6.3.3拱壩變位
6.3.4拱壩的應力計算
6.4拱壩的泄洪設計
第7章 土石壩設計
7.1土石壩的特點與類型
7.1.1土石壩的特點
7.1.2土石壩的類型
7.1.3土石壩的設計原則及要求
7.2土石壩的剖面尺寸設計要求
7.2.1壩頂高程設計
7.2.2壩頂寬度的確定
7.2.3壩坡確定
7.2.4土石壩的構造設計內容
7.2.5防滲體設計
7.2.6排水設施設計
7.2.7反濾層設計
7.3土壩的滲流分析及滲流控制方法
7.3.1土石壩中的滲流特性
7.3.2土石壩滲流分析的基本方法
7.3.3土石壩滲流計算的水力學法
7.3.4土石壩滲透變形及防止措施
7.4土壩壩坡穩(wěn)定分析要求
7.4.1土壩壩坡穩(wěn)定分析的基本理論
7.4.2土壩滑坡的型式
7.4.3圓弧滑裂面法壩體穩(wěn)定分析
7.4.4拆線法穩(wěn)定分析
7.4.5土料的抗剪強度指標的選取
7.4.6計算工況和安全系數設計
7.5土壩的材料要求
7.5.1土壩壩體各組成部分對材料的基本要求
7.5.2土石料的壩筑標準
7.6土石壩的地基處理方法
7.6.1土石壩砂礫石地基處理
7.6.2細砂和淤泥層地基處理
7.6.3淤泥地基處理
第8章 水閘設計
8.1水閘的特點
8.1.1水閘的分類及作用
8.1.2水閘的組成
8.2水閘閘址的選擇和閘孔尺寸確定方法
8.2.1水閘閘址選擇
8.2.2水閘閘孔尺寸設計
8.3水閘的消能防沖設計
8.3.1水閘下游發(fā)生沖刷的原因
8.3.2消能防沖的工程措施
8.3.3防沖加固措施
8.4水閘的防滲設計
8.4.1滲流對水閘的危害及防滲設計內容
8.4.2水閘地下輪廓線布置
8.4.3滲流計算
8.5閘室的布置及構造要求
8.5.1閘底板
8.5.2閘墩
8.5.3胸墻
8.5.4工作橋
8.5.5交通橋
8.6閘室的穩(wěn)定計算方法
8.6.1荷載計算與組合
8.6.2基底壓力計算
8.6.3閘室的抗滑穩(wěn)定計算
8.6.4提高閘室穩(wěn)定性的措施
8.6.5閘基的沉降
8.6.6地基處理
8.7閘室的結構計算方法
8.7.1平面閘門閘墩的應力計算
8.7.2整體式底板的結構計算
8.7.3底板內力計算的簡化方法
8.8對兩岸連接建筑物的基本要求
8.8.1水閘兩岸連接建筑物的布置
8.8.2擋土墻的結構計算
8.9閘門與啟閉機設計
8.9.1平面閘門的結構組成和結構布置
8.9.2門槽的埋固件
8.9.3啟閉機的形式及選擇
第9章 河岸溢洪道設計
9.1泄水建筑物的類型及特點
9.2河岸式溢洪道設計要求
9.3正槽式溢洪道設計要求
9.3.1正槽式溢洪道的位置選擇
9.3.2正槽式溢洪道組成與布置
9.3.3水力計算
9.3.4結構計算及構造要求
第10章 水工隧洞設計
10.1水工隧洞的特點
10.2泄水隧洞的布置、類型和構造要求
10.2.1泄水隧洞布置與選線
10.2.2水工隧洞的類型
10.2.3水工隧洞的總體布置
10.3隧洞襯砌的設計計算
10.3.1水工隧洞襯砌的計算方法
10.3.2水工隧洞襯砌上的荷載
10.3.3圓形有壓隧洞的襯砌計算
第11章 水利樞紐設計
11.1水利樞紐設計的基本內容
11.2水利樞紐的設計階段劃分要求
11.3水利樞紐工程的布置要求
11.3.1水利樞紐工程布置的基本特點
11.3.2我國典型水利樞紐工程概況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5)集成化程度低 目前的許多資源環(huán)境管理GIS功能相對單一、系統(tǒng)結構開發(fā)性差,沒有實現與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遙感RS信息的集成應用,因此,難以滿足現代資源環(huán)境管理向集成化、綜合化方向發(fā)展的需要。 GIS與其他幾種信息系統(tǒng)密切相關,但由于其處理和分析地理數據的能力使其與它們有所區(qū)別,盡管沒有什么硬性的和快速的規(guī)則來給這些信息系統(tǒng)分類,但下面的敘述可有助于區(qū)分GIS和桌面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遙感、DBMS以及GPS技術。桌面制圖系統(tǒng)用地圖來組織數據和用戶交互,這種系統(tǒng)的主要目的是產生地圖(地圖就是數據庫),大多數桌面制圖系統(tǒng)只有極其有限的數據管理、空間分析以及個性化能力,桌面制圖系統(tǒng)在桌面計算機上進行操作(例如PC機,Macintosh以及小型UNIX工作站等)。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系統(tǒng)促進了產生建筑物和基本建設的設計和規(guī)劃,這種設計需要裝配固有特征的組件來產生整個結構,這些系統(tǒng)需要一些規(guī)則來指明如何裝配這些部件并具有非常有限的分析能力,盡管CAD系統(tǒng)目前已經擴展到可以支持地圖設計但其管理和分析大型地理數據庫的工具仍很有限。遙感(RS)是一門使用傳感器對地球進行測量的科學和技術(比如,飛機上的照相機),這些傳感器以圖像的格式收集數據并為利用、分析和可視化這些圖像提供專門的功能,由于它缺乏強大的地理數據管理和分析作用,所以不能叫作GIS。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則主要具備地理空間信息采集能力,其數據分析能力非常有限。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則是專門研究如何存儲和管理所有類型數據的(其中包括地理數據)。DBMS則善于使存儲和查找數據最優(yōu)化,許多GIS為此而依靠它。相對于GIS而言,它們沒有分析和可視化的工具。 2.4.4.3 GIS的發(fā)展趨勢 GIS在水利水電地質及資源環(huán)境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以下從技術、地理信息、經濟社會的需求等方面分析該領域的發(fā)展趨勢。 (1)作用更大結合國家信息化推進工作,以電子政務相關工程為基礎,推動GIS在資源環(huán)境管理中的推廣應用。信息化建設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及企業(yè)的重要任務,GIS在以資源、能力、生產、資金等空間綜合配置、優(yōu)化組合為目的的信息化建設中可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應結合相應的應用工程推動GIS的發(fā)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土木工程設計寶典叢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總體還不錯,跟預期稍微有點差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