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成大先 編 頁數:567
Tag標簽:無
前言
《機械設計手冊》第五版單行本共16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guī)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機械制圖·精度設計》、《常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構》、《連接與緊固》、《軸及其連接》、《軸承》、《起重運輸件·五金件》、《潤滑與密封》、《彈簧》、《機械傳動》、《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機械振動·機架設計》、《液壓傳動》、《液壓控制》、《氣壓傳動》。本書為《氣壓傳動》。其中第1章基礎理論,主要介紹各國液壓、氣動符號對照,氣動技術特點與流體基本公式等;第2章壓縮空氣站、管道網絡及產品,主要介紹壓縮設備的組成、空氣管理網絡的布局和尺寸配備、增壓器、壓縮空氣站和增壓產品等;第3章壓縮空氣凈化處理裝置,主要介紹空氣凈化處理概述,以及各種典型空氣處理裝置(過濾器、油霧器、減壓器、溢流閥、氣源處理裝置等)的分類與功能、工作原理、性能參數、選擇與使用等;第4章氣動執(zhí)行元件及產品,主要介紹各種氣動組件和產品在夾緊工藝、送料工藝、沖壓工藝、專用設備工藝氣動肌肉、真空/比例伺服/測量工藝、包裝工藝等上的應用;第5章方向控制閥、流體閥、流量控制閥及閥島,主要介紹方向控制閥、流體閥、Namar閥、流量控制閥、閥島和幾種電磁閥產品等的工作原理、主要技術參數和選用方法等;第6章電氣比例/伺服系統(tǒng)及產品,主要介紹電氣比例伺服控制閥及系統(tǒng)的組成、原理,以及幾種氣動比例/伺服閥的外形尺寸、流量特性及工作參數等;第7章~第9章主要介紹了真空元件、傳感器和氣動輔件;第10章介紹了氣動領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如ONE型高度集成的模塊化氣源裝置、雙倍行程無桿氣缸、MGZ系列倍力氣缸、CE1系列行程可讀出氣缸、HSP高速抓取單元等;第11章氣動系統(tǒng),主要介紹氣動基本回路、典型應用回路、氣動系統(tǒng)常用控制方法及設計等;第12章介紹氣動相關技術標準及資料;第13章介紹氣動系統(tǒng)的維護及故障處理。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師生參考。《機械設計手冊》自1969年第一版出版發(fā)行以來,已經修訂至第五版,累計銷售量超過120萬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內影響力最強、銷售量最大的機械設計工具書。作為國家級的重點科技圖書,《機械設計手冊》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1983年獲化工部優(yōu)秀科技圖書獎,1995年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999年獲全國化工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獲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優(yōu)秀科技圖書一等獎,2003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2002年,連續(xù)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實現實用性、可靠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最佳結合,協(xié)助廣大機械設計人員開發(fā)出更好更新的產品,適應市場和生產需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這是《機械設計手冊》一貫堅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出版發(fā)行至今已有6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多次邀請了機械方面的專家、學者座談,傾聽他們對第五版修訂的建議,并深入設計院所、工廠和礦山的第一線,向廣大設計工作者了解《手冊》的應用情況和意見,及時發(fā)現、收集生產實踐中出現的新經驗和新問題,多方位、多渠道跟蹤、收集國內外涌現出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改進和豐富《手冊》的內容,使《手冊》更具鮮活力,以最大限度地快速提高廣大機械設計人員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適應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需要?!妒謨浴返谖灏娴木唧w修訂情況如下。一、在提高產品開發(fā)、創(chuàng)新設計方面1.開辟了“塑料制品與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設計”篇:介紹了塑料產品和模具設計的相關基礎資料、注塑成型的常見缺陷和對策。2.機械傳動部分:增加了點線嚙合傳動設計;增加了符合ISO國際最新標準的漸開線圓柱齒輪的設計;補充并完善了非零變位錐齒輪設計;對多點嚙合柔性傳動的柔性支撐做了重新分類;增加了塑料齒輪設計。3.“氣壓傳動”篇全面更新:強調更新、更全、更實用,盡可能把當今國際上已有的新技術、新產品反映出來。匯集的新技術、新產品有:用于抓取和卸放的模塊化導向驅動器、氣動肌肉、高速閥、閥島、氣動比例伺服閥、壓電比例閥、氣動軟停止、氣動的比例氣爪、雙倍行程無桿氣缸、無接觸真空吸盤、智能三聯件等。第一次把氣動驅動器分成兩大類型,即普通類氣缸和導向驅動裝置。普通類氣缸實質上是不帶導向機構的傳統(tǒng)氣缸及新型開發(fā)的各種氣缸,如低摩擦氣缸、低速氣缸、耐高溫氣缸、不含銅和四氟乙烯的氣缸等。所謂導向驅動裝置是讓讀者根據產品技術參數直接選用,不必再另行設計導軌系統(tǒng)。它將成為今后的發(fā)展趨勢,強調模塊化,即插即用。另外還增補了與氣動應用密切相關的其他行業(yè)標準、技術的基礎性介紹,如氣動技術中靜電的產生與防止、各國對凈化車間壓縮空氣的分類等級標準;氣動元件的防爆等級分類;食品行業(yè)對設備氣動元件等的衛(wèi)生要求;在電子行業(yè)不含銅和四氟乙烯產品等。4.收集了鋼絲繩振動的分析資料。二、在促進新產品設計和加工制造的新工藝設計方面1.進一步擴充了表面技術,在介紹多種單一表面技術基礎上又新增了復合表面技術的基本原理、適用場合、選用原則和應用實例等內容。2.推薦了快速原型制造技術。該技術解決了單件或小批量鑄件的制造問題,大大縮短了產品的設計開發(fā)周期,可以預見,它必將受到普遍的重視,得到迅速的發(fā)展。3.節(jié)能的形變熱處理。如鑄造余熱淬火,它是利用鍛造的余熱淬火,既節(jié)省了熱處理的重新加熱,而且得到了較好的力學性能的組合,使淬火鋼的強度和沖擊值同時提高。三、為新產品開發(fā)、老產品改造創(chuàng)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面1.左右螺紋防松螺栓:生產實踐證明防松效果良好,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是防松設計的一種新的、好的設計思路。2.集成式新型零部件:包括一些新型的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帶減速器的電機等,這種集成式零部件增加了產品功能,減少了零件數,既節(jié)材又省工。3.節(jié)能產品:介紹了節(jié)能電機。4.新型材料:在零部件設計工藝性部分和材料篇分別闡述了“蠕墨鑄鐵”和“鎂合金”的工藝特性和主要技術參數。“蠕墨鑄鐵”具有介于灰鑄鐵和球墨鑄鐵之間的良好性能。其抗拉強度、屈服強度高于高強度灰鑄鐵,而低于球墨鑄鐵,熱傳導性、耐熱疲勞性、切削加工性和減振性又近似于一般灰鑄鐵;它的疲勞極限和沖擊韌度雖不如球墨鑄鐵,但明顯優(yōu)于灰鑄鐵;它的鑄造性能接近于灰鑄鐵,制造工藝簡單,成品率高,因而具有廣泛的條件,如:(1)由于強度高,對于斷面的敏感性小,鑄造性好,因而可用來制造復雜的大型零件;(2)由于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并具有較好的導熱性,因而常用來制造在熱交換以及有較大溫度梯度下工作的零件,如汽車制動盤、鋼錠模等;(3)由于強度較高、致密性好,可用來代替孕育鑄鐵件,不僅節(jié)約了廢鋼,減輕了鑄件重量(碳當量較高,強度卻比灰鑄鐵高),而且成品率也大幅度提高,特別是鑄件氣密性增加,特別適用于液壓件的生產等?!版V合金”的主要特點是密度低、比剛度和比強度高。鑄造鎂合金還有高的減振性,因此能承受較大的沖擊振動載荷,而且在受沖擊及摩擦時不會起火花。鎂的體積熱容比其他所有金屬都低,因此,鎂及其合金的另一個主要特性是加熱升溫與散熱降溫都比其他金屬快;所有金屬成形工藝一般都可以用于鎂合金的成形加工,其中,壓鑄(高壓鑄造)工藝最為常用,鎂壓鑄件精度高、組織細小、均勻、致密,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鎂合金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交通運輸、計算機、通信器材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紡織和印刷等工業(yè)。鎂合金由于它的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等以及材料回收率高,符合環(huán)保要求,被稱為21世紀最具開發(fā)應用前景的“綠色材料”。四、在貫徹推廣標準化工作方面1.所有產品、材料和工藝方面的標準均全部采用2006年和2007年公布的最新標準資料。2.在產品設計資料的編寫方面,對許多生產廠家(如氣動產品廠家)進行了標準化工作的調查研究,將標準化好的產品作為入選首要條件。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在介紹產品時,在備注中增加了產品生產廠名。由于市場經濟的實際變化較快,讀者必須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作深入調查,了解產品實際生產品種、規(guī)格及尺寸,以及產品質量和用戶的實際反映,再作選擇。借《機械設計手冊》第五版出版之際,再次向參加每版編寫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給我們提供大力支持和熱忱幫助的單位和各界朋友們!特別感謝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袁學敏、劉金庭、陳雨田,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的劉美瓏、劉翔等同志給我們提供幫助!
內容概要
《機械設計手冊》第五版單行本共16分冊,涵蓋了機械常規(guī)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別為:《常用設計資料》、《機械制圖·精度設計》、《常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構》、《連接與緊固》、《軸及其連接》、《軸承》、《起重運輸件·五金件》、《潤滑與密封》、《彈簧》、《機械傳動》、《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機械振動·機架設計》、《液壓傳動》、《液壓控制》、《氣壓傳動》。 本書為《氣壓傳動》。其中第1章基礎理論,主要介紹各國液壓、氣動符號對照,氣動技術特點與流體基本公式等;第2章壓縮空氣站、管道網絡及產品,主要介紹壓縮設備的組成、空氣管理網絡的布局和尺寸配備、增壓器、壓縮空氣站和增壓產品等;第3章壓縮空氣凈化處理裝置,主要介紹空氣凈化處理概述,以及各種典型空氣處理裝置(過濾器、油霧器、減壓器、溢流閥、氣源處理裝置等)的分類與功能、工作原理、性能參數、選擇與使用等;第4章氣動執(zhí)行元件及產品,主要介紹各種氣動組件和產品在夾緊工藝、送料工藝、沖壓工藝、專用設備工藝氣動肌肉、真空/比例伺服/測量工藝、包裝工藝等上的應用;第5章方向控制閥、流體閥、流量控制閥及閥島,主要介紹方向控制閥、流體閥、Namar閥、流量控制閥、閥島和幾種電磁閥產品等的工作原理、主要技術參數和選用方法等;第6章電?氣比例/伺服系統(tǒng)及產品,主要介紹電?氣比例伺服控制閥及系統(tǒng)的組成、原理,以及幾種氣動比例/伺服閥的外形尺寸、流量特性及工作參數等;第7章~第9章主要介紹了真空元件、傳感器和氣動輔件;第10章介紹了氣動領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如ONE型高度集成的模塊化氣源裝置、雙倍行程無桿氣缸、MGZ系列倍力氣缸、CE1系列行程可讀出氣缸、HSP高速抓取單元等;第11章氣動系統(tǒng),主要介紹氣動基本回路、典型應用回路、氣動系統(tǒng)常用控制方法及設計等;第12章介紹氣動相關技術標準及資料;第13章介紹氣動系統(tǒng)的維護及故障處理。 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第23篇 氣壓傳動 第1章 基礎理論 1 各國液壓、氣動符號對照 2 氣動技術特點與流體基本公式 2.1 氣動基礎理論的研究與氣動技術特點 2.1.1 氣動基礎理論、氣動技術的研究內容 2.1.2 氣動技術的特點 2.1.3 氣動與其他傳動方式的比較 2.1.4 氣動系統(tǒng)的組成 2.1.5 氣動系統(tǒng)各類元件的主要用途 2.2 空氣的性質 2.2.1 空氣的密度、比容、壓力、溫度、黏度、比熱容、熱導率 2.2.2 氣體的狀態(tài)變化 2.2.3 干空氣與濕空氣 2.2.4 壓縮空氣管道水分計算舉例 2.3 空氣熱力學和流體動力學規(guī)律 2.3.1 閉口系統(tǒng)熱力學第一定律 2.3.2 閉口系統(tǒng)熱力學第二定律 2.3.3 空氣的熱力過程 2.3.4 開口系統(tǒng)能量平衡方程式 2.3.5 可壓縮氣體的定常管內流動 2.3.6 氣體通過收縮噴嘴或小孔的流動 2.3.7 充、放氣系統(tǒng)的熱力學過程 2.3.8 氣阻和氣容的特性及計算第2章 壓縮空氣站、管道網絡及產品1 壓縮空氣設備的組成 1.1 空壓機 1.2 后冷卻器 1.3 主管道過濾器 1.4 主管道油水分離器 1.5 儲氣罐 1.6 干燥器 1.7 自動排水器 2 空氣管道網絡的布局和尺寸配備 2.1 氣動管道最大體積流量的計算因素 2.2 空氣設備最大耗氣均值的計算 2.3 氣動管道網絡的壓力損失 2.3.1 影響氣動管道網絡的壓力損失的主要因素 2.3.2 氣動管道網絡的壓力損失的計算舉例 2.4 泄漏的計算及檢測 2.4.1 在不同壓力下,泄漏孔與泄漏率的關系 2.4.2 泄漏造成的經濟損失 2.4.3 泄漏率的計算及舉例 2.4.4 泄漏檢測系統(tǒng) ……第3章 壓縮空氣凈化處理裝置第4章 氣動執(zhí)行元件及產品第5章 方向控制閥、流體閥、流量控制閥及閥島第6章 電?氣比例/伺服系統(tǒng)及產品第7章 真空元件第8章 傳感器第9章 氣動輔件第10章 新產品、新技術第11章 氣動系統(tǒng)第12章 氣動相關技術標準及資料第13章 氣動系統(tǒng)的維護及故障處理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機械設計手冊:氣壓傳動(第5版)(單行本)》權編輯推薦:威實用,內容齊全,簡明便查。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