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與演講教程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喻濱 編  頁數(shù):209  

內(nèi)容概要

  《寫作與演講教程》由基礎(chǔ)理論、實用文體和演講三部分構(gòu)成,共分三編十章。第一編基礎(chǔ)寫作能力,包括寫作的攝取階段、寫作的運思階段、寫作的成文階段等三章,以掌握相關(guān)的能力為核心,對基本理論進行了通俗化的解說;第二編實用文體寫作,包括常用類文體、應(yīng)用類文體、公文類文體等三章,以掌握相關(guān)的文體特征為主,介紹了各種應(yīng)用文文體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第三編演講能力訓(xùn)練,包括演講概說、演講稿的寫作、演講的實施、命題演講與即興演講等四章,介紹了演講的概念和演講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如何提高演講者自身的素質(zhì)。   《寫作與演講教程》可供非中文專業(yè)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作為寫作教學(xué)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編 基礎(chǔ)寫作能力 第一章 寫作的攝取階段 第一節(jié) 觀察能力 第二節(jié) 閱讀能力 第三節(jié) 感受能力 第四節(jié) 采集能力 第二章 寫作的運思階段 第一節(jié) 思維能力 第二節(jié) 想象能力 第三節(jié) 立意能力 第四節(jié) 謀篇能力 第三章 寫作的成文階段 第一節(jié) 表達能力 第二節(jié) 語言能力 第三節(jié) 修改能力 第二編 實用文體寫作 第四章 常用類文體 第一節(jié) 書信的寫作 第二節(jié) 日記、博客 第五章 應(yīng)用類文體 第一節(jié) 計劃 第二節(jié) 總結(jié) 第三節(jié) 消息 第四節(jié) 讀書報告、調(diào)查報告 第五節(jié) 合同 第六章 公文類文體 第一節(jié) 通知 第二節(jié) 請示 第三編 演講能力訓(xùn)練 第七章 演講概說 第一節(jié) 演講的涵義、特點與作用 第二節(jié) 演講的類型 第三節(jié) 演講者素質(zhì)、話題選擇與聽眾分析 第四節(jié) 演講的評判 第八章 演講稿的寫作 第一節(jié) 演講稿概說 第二節(jié) 演講稿的寫作與記憶 第九章 演講的實施 第一節(jié) 演講心理素質(zhì)訓(xùn)練 第二節(jié) 有聲語言的表達技巧 第三節(jié) 態(tài)勢語的表達技巧 第四節(jié) 臨場控制技巧 第十章 命題演講與即興演講 第一節(jié) 命題演講 第二節(jié) 即興演講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基礎(chǔ)寫作能力  第一章 寫作的攝取階段  第一節(jié) 觀察能力  一、觀察的含義  觀察是一種特殊的智力行為。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活動;是人對現(xiàn)實世界認識的一種主動方式;是認識事物、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 ∪藗兊拇蟛糠终J識活動往往是基于觀察,也依賴于觀察活動。通過觀察能力的表現(xiàn)、實施和能動的發(fā)揮,獲取豐富的感知材料,并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認識,才能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因此,觀察能力是人們認識事物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本領(lǐng)。從寫作活動的行為過程看,觀察是寫作活動之一,作家沒有觀察來的材料是難以從事寫作的?! 膶懽骰顒颖举|(zhì)來看,觀察是對生活的認識和反映。人的觀察力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學(xué)習(xí)中培養(yǎng)、在實踐中鍛煉起來的。觀察的對象是客觀的,觀察者卻是主觀能動的。觀察是作者有序、有目的的能力行為,而且,觀察中還時時刻刻地浸透著觀察者的知覺判斷、思維聯(lián)想等因素?! 懽髦械挠^察是人多種器官的綜合運用。根據(jù)視覺生理學(xué)的研究,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90%以上是從視覺通道輸入的;但是,很顯然,觀察雖然以視覺為主,但并不限于視覺的作用,它與各種知覺都有關(guān),與許許多多的一系列復(fù)雜的感覺都分不開。  例如王維的《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蹙S是著名的山水詩人,他的山水詩,喜歡創(chuàng)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寫的有花落、月出、鳥鳴。這些是自然界的東西,有聲音、有情狀。要寫出這些,首先要有感覺器官,要能運用眼、耳、鼻、身等去感覺,這些都是主體對客觀事物的知覺能力。只有主體先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知覺,然后才可能在這個基礎(chǔ)上引發(fā)思想深處的觸動,然后才可能有文章的產(chǎn)生。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寫作與演講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