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唐文,張華娥 著 頁數:167
Tag標簽:無
前言
多年來我仿佛是徘徊于陸地與海洋之間的兩棲動物,在建筑美術教學研究與環(huán)境設計實踐當中艱難的游弋,卻無法割舍其中任何一部分,特別是關于如何把建筑美術基礎教學與建筑相關專業(yè)實踐更緊密結合的問題,幾經困擾著我,時常讓我有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之心。但是建筑鉛筆風景寫生的無窮魅力卻讓我靜下心來不斷鉆研,用平和之心修正自己浮躁的習性,去解讀建筑歷史,吸收其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探尋不同建筑繪畫藝術的魅力,并將其努力用于自己的建筑美術教學、各類景觀及環(huán)境藝術設計實踐當中。我之所以對建筑鉛筆風景畫這門看似極為普通的基礎繪畫藝術有著無窮的迷戀,是因為她有著樸實的繪畫語言和多樣的藝術風格。在這門藝術中,不僅可以遵循和研習素描的基礎規(guī)范(包括造型、空間、結構等),又可以和設計元素相銜接,如:建筑的形質、風格、構造、裝飾和規(guī)劃設計理念等。此外她又吸引著我們對建筑基礎繪畫藝術諸多媒介技法去嘗試和探索,突出不同建筑的精神,展現各類景觀的視覺張力,特別是在寫生過程中對寬鋒技法的嘗試,更能強化建筑的內涵,迅速和設計的相關技法相銜接,從而達到凸顯設計靈感,構建設計思維、深化論證理念的作用;而在彩色鉛筆寫生訓練中其絢爛雅致的色彩語言,又能使初學者更好的增強對建筑的感知,提高創(chuàng)造藝術特色的能力。
內容概要
建筑鉛筆風景畫屬于建筑、城市規(guī)劃等設計專業(yè)美術基礎教學的課程范疇,長期以來都體現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鉛筆風景寫生畫技法與作品分析》一書,正是作者根據平時教學實踐及繪制的上百幅寫生作品所撰寫的一本技法類專著。 本書主要特點已不拘泥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素描風景寫生的模式,而是用鉛筆(包括彩色鉛筆)來重新區(qū)分風景寫生畫的范圍,加大了讀者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與設計實踐的銜接性。 本書在表現手法上主要介紹了:鉛筆表現技法中的寬鋒排線、勒線及白描等寫生方法,彩色鉛筆獨特的色性分析與典雅風格的著色方法探索,各類鉛筆運用于設計的綜合技法等內容。 本書中所列示的范畫,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很強的教學實用價值,其內容既包含了中國的各類民居、還兼顧了各類景觀植物、現代建筑、工業(yè)建筑、景觀小品等,部分圖幅還配備了局部示意圖和步驟圖,并在章節(jié)之間添加了技法說明文字,使該書在傳授技法的同時,從讀者的角度具有提高審美和藝術修養(yǎng)方面的作用。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建筑類、藝術設計類專業(yè)的教學用書,同時又是一本從事建筑、景觀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者及相關專業(yè)師生的實踐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唐文,1966年6月生,四川成都市人,1987年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大學美術系,長期從事建筑美術教學與環(huán)境藝術研究,現為昆明理工大學建工學院建筑學系教授、美術教研室主任,設計藝術學專業(yè)、少數民族文化專業(yè)、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yè)研究生導師,中國高等建筑院校美術與攝影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學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云南室內設計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云南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昆明畫院特聘畫家,主講景觀設計原理、建筑美學等研究生課程,現研究方向為: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環(huán)境藝術、建筑美術及教學。
著有《景觀設計徒手表現技法》、《建筑室內外設計徒手表現技法》、《建筑水彩畫作品與技法》、《建筑鋼筆畫作品與技法》、《當代藝術家作品系列叢書——唐文》等4部專著和1部教材,主持《云南歷史文化在建筑美學思想環(huán)境藝術當中的具體運用》等省橫向科研項目,參與《云南新平縣嘎灑鎮(zhèn)特色規(guī)劃研究》等省橫向科研項目4項,其中《云南新平縣嘎灑鎮(zhèn)特色規(guī)劃研究》獲“2005年云南省中小城鎮(zhèn)規(guī)劃二等獎”,建筑美術作品十余次參加國家美術作品展與國家級出國交流展,部分作品獲獎,公開發(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十余篇,教學曾榮獲“校優(yōu)秀教學獎”、“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等榮譽。
書籍目錄
上部技法篇 建筑鉛筆風景畫寫生技法綜述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一)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二)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三)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四)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五)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六)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七) 鉛筆風景局部畫法分析與示意圖(八) 中部賞析篇 一、唐文明暗風格鉛筆風景寫生作品賞析 有棕櫚和榕樹的風景 搖弋的枧樹 小黃槐寫生 小桉樹林 擬單性木蘭與木棉花組成的點景綠化 初春的滇樸 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qū)老桉樹 雜樹林的寫生 小槐樹速寫 校園小樹林 松樹寫生 晨曦中的桉樹 林蔭道下 小雜樹叢寫生 昆明翠湖公園芭蕉樹群 校園冬天的落葉樹群寫生 云南大學起鳳牌坊(含記憶圖、步驟圖一、二)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實驗樓外部一角(含步驟圖一、二)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實驗樓內部一角(含步驟圖一、二) 滇西老橋(含步驟圖一、二) 昆明官渡妙湛寺古塔(含步驟圖一、二) 昆明同仁街一角(含步驟圖一)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老食堂一角(含局部圖一、二) 昆明官渡古寺速寫(含局部圖一、二) 昆明東寺步行街一角(含局部圖一、二) 云南石屏縣鄭氏宗祠一角(含局部圖一、二) 云南大學明代貢院(含局部圖一、二) 昆明珠磯街黃良臣老診所(含局部圖一、二) 云南大學物理館(含局部圖一、二) 昆明白龍寺醋酸廠工棚(含局部圖一、二) 昆明陸軍講武堂內院步兵操場(含局部圖一、二、三) 云南大學會澤院一角(含局部圖一、二)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小景(寬鋒明暗技法)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小景(線條為主結合一定明暗表現技法) 云南大學老鐘樓(含局部圖一、二) 瑞麗傣族寺廟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學系門廳 大理嬉洱河邊明代商鋪人家 大理永平縣一中舊址 昆明翠湖傍盧漢公館 昆明翠湖初冬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老圖書館一角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老圖書館庭院一角 昆明陸軍講武堂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教學主樓內部大廳 暮靄中的昆明真慶觀 昆明東郊白沙河水泥廠 云南大學歐式建筑廊 昆明袁嘉谷故居速寫 昆明北郊蒜村小景 云南大學文津樓 昆明庾家花園內部園門 昆明東寺步行街老城樓 滇越鐵路云南蒙自碧色寨火車站 分鐘小景速寫 昆明理工大學新迎校區(qū)校辦工廠速寫 黑井老街 云南元陽棕坯寨哈尼民居 昆明庾家花園別墅 白龍寺康復醫(yī)院小景 云南建水柯里樓 昆明白龍寺長堤埂村小景 山鄉(xiāng)小型汽車修理工棚 昆明庾家花園歐式洋房 昆明庾家花園大門寫生 昆明市政府公共花園速寫 云南宣威板橋鎮(zhèn)民居 云南石屏縣一中大門 校園春色 大理巍山縣城老街 昆明醋酸纖維廠 昆明呈貢郎家營村小景 曇華寺古塔 昆明世博生態(tài)城別墅 雨后黑井古牌坊 昆明呈貢郎家營村老宅 昆明呈貢朗家營古寺 曇華寺旁夢漣漪 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qū)建筑系門前回廊 古塔春秋 云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園弧形長廊 大理白族小村 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園一角 歲月潺潺 瑞麗江畔 溪水淙淙昆明世博生態(tài)城 菩提樹下有人家 云南建水某土司府 白龍寺農村小景 二、張華娥純線描風格鉛筆風景寫生作品賞析 高黎貢山抒懷 梅里雪山下的藏居 瓜棚小景 景頗族的草料房 金沙江畔的納西民居 高黎貢山回眸 瀘沽湖畔 綠蔭庇護下的小亭 思茅一茶農小院 烏蒙山底的田莊 田園人家 云南滄源的傈僳族小院 臨滄云縣某茶農小院 思茅萬畝茶山速寫 三、唐文、張華娥彩色鉛筆風景寫生作品賞析 下部實踐篇 鉛筆風景寫生技法用于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項目當中的范例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上部技法篇建筑鉛筆風景畫寫生技法綜述提起建筑鉛筆風景畫,人們自然會聯想起它在“素描”范疇內充當的基礎作用,許多人會把它歸納為打打草稿,畫畫草圖等簡單的定義。然而建筑鉛筆風景畫無論是在其繪畫的藝術價值上,還是在建筑及其他設計領域的實用價值上,都有其重要意義。本書在建筑鉛筆風景畫中加入了“寫生”一詞,其目的是為了強調對景寫生在初級美術訓練當中更為重要的作用。一、學習建筑鉛筆風景畫的意義建筑鉛筆風景畫,顧名思義,是以各種類型的建筑及環(huán)境為表現的中心,運用鉛筆為主要作畫工具的一種繪畫形式。它以工具簡單、表現性強、風格清新明快、便于制版和印刷等優(yōu)點麗備受美術工作者和其他人文、歷史方面研究人員的青睞。建筑鉛筆風景畫按其繪畫的種類劃分,可歸結在素描之中;按其與建筑的關系,又可歸結到建筑畫的范疇內。建筑鉛筆風景畫和建筑學科緊密相連,它融入在建筑院校的建筑初步、建筑設計和美術課之中,成為學生鍛煉建筑表現能力,提高建筑繪畫的綜合素養(yǎng),收集建筑素材,研究建筑知識和快速表現建筑設計意圖的一種重要手段。
編輯推薦
《建筑鉛筆風景畫寫生技法與作品分析》:《后漢書》云:“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細嚼此句,感慨萬千……建筑風景鉛筆寫生.這門看似極為普通極為平常的繪畫藝術,卻給我?guī)砹嗽S許多多的快樂.她不僅撫平了我一次次躁動,還開啟了我心靈的平靜之門。隨著不倦的寫生,我逐漸感到大自然與建筑之間神奇的和諧之美、文化之美。在一次次的與之對話當中.我逐漸為之所感化、物化直至造化……當然,造化的結果是自己更感到象一個無知的孩子在進行一次次的旅行,但目的地卻是那樣的神秘和未知。在面對紛繁物質誘惑、承負繁碎的生活事業(yè)壓力時、是建筑鉛筆風景的寫生過程教會了我釋然困境、參學悟道,在擺脫功利欲望的糾纏中,逐漸體驗到了“蠶旅人生、化念為羽”的人生境界。我從事建筑美術教學工作和研究多年,一路上走來有苦有樂,這其中有獨自的旅行孤獨,又有抵達目的地后與摯友的心靈狂歡。最后在此書能擱筆之時,那在編著過程中一個個不眠之夜所帶來的疲憊,頃刻都轉化為了無窮的謝忱:忱謝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又一次給予我出版專著的機會,讓我又一次能與廣大青年朋友進行心靈的交流。感激責任編輯張建茹老師嚴謹的敬業(yè)精神和寬仁豁達的為人品質,讓我一生享用!欣慰我的導師張華娥教授為本書提供了精彩的彩色鉛筆范畫,使其平添了藝術色彩的視覺魅力。感謝我的研究生張偉、項貞、曲翔宇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致謝云南師范大學覃輝教授為本書書名所作的翻譯。感動于性格淡定的陸穎默默的為本書作的部分文字校對。對于廣大熱愛建筑與繪畫藝術的青年朋友,我還有一句話:素描永遠是一切繪畫包括設計藝術的基礎,而所謂基礎,其不是前期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而是我們一生都要復習補充的一門課程,研修這門課程會讓我們一生受用無窮……讓我們共同去進行建筑風景鉛筆寫生的旅行吧.相信我們都能尋找到心靈的家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