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  作者:馬德星  頁數:194  字數:295000  

前言

獸醫(yī)病理解剖學是獸醫(yī)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在獸醫(yī)臨床疾病診斷和獸醫(yī)科學研究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課程中大體標本觀察和組織切片觀察是獸醫(yī)病理解剖學的重要教學手段。《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正是根據獸醫(yī)病理解剖學理論與實驗教學要求編寫的,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獸醫(yī)學,畜牧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生實驗教材和研究生參考教材。既適合本學科配套教學使用,又為各專業(yè)研究生從事與病理相關的研究課題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同時該書也適用于獸醫(yī)基層人員的培訓和作為實際從事畜禽疾病剖檢診斷人員的參考書籍。全書共分兩篇,即基礎篇(上篇)和實驗篇(下篇),基礎篇共七章,實驗篇共十六章,根據教學、科研和實際生產需要,分別從基本病理、器官系統病理、傳染病病理、寄生蟲病理四個大方面安排一些基本的和實用性強的實驗項目。在獸醫(yī)教學、臨床診療及科學研究工作中,圖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的附圖部分,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組織學病變彩色圖片,圖片清晰,病變典型,并且相應地對病理組織學變化進行了具體描述,便于學生掌握和記憶。此外,考慮到《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編寫的前瞻性,我們補充了一些近年來獸醫(yī)病理學診斷及實驗研究技術的新進展,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好地滿足學生、教師和獸醫(yī)臨床工作者的需要?!东F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編寫人員均為多年從事獸醫(yī)病理工作的一線人員,由東北農業(yè)大學馬德星主編,其他參編人員有張瑞莉(東北農業(yè)大學)、宋春林(東北農業(yè)大學)、危延武(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唐雨順(遼寧醫(yī)學院)、賀文琦(吉林大學),具體撰寫分工如下。上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唐雨順),第四章(馬德星),第五章(賀文琦),第六章(危延武),第七章(賀文琦)。下篇:第八章至第十七章(馬德星),第十八章(宋春林),第十九章(張瑞莉),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馬德星),第二十二章(張瑞莉),第二十三章(張瑞莉)。附錄l(宋春林),附錄2(馬德星)。馬德星負責全書統稿以及附錄圖片的采集與整理,與參編人員共同對全書進行了校對和修改。全書由國家重點學科基礎獸醫(yī)學一獸醫(yī)病理學教研室李廣興教授進行主審。在此書的編寫過程中,參編人員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反復討論和修改后定稿,旨在使《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特色鮮明,在教學和實踐工作中發(fā)揮作用。相信《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出版后會受到國內各農業(yè)院校同行及師生們的歡迎。因近十年來,國內尚無公開發(fā)行的關于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方面的書籍,加之編寫人員水平有限,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同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使《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在使用中不斷完善和提高。

內容概要

本書分兩篇。上篇介紹了獸醫(yī)解剖學的實驗基礎知識。下篇介紹了獸醫(yī)解剖中各種器官、組織的創(chuàng)傷、損害、炎癥、病變等標本觀察和組織切片觀察。本書緊密貼合獸醫(yī)解剖學實驗、研究和實際工作需要,病例典型,并提供了大量組織學病理彩圖,方便學習和記憶。     本書可供本學科配套教學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師生的參考用書,還可作為獸醫(yī)基層人員和實際從事畜禽疾病剖檢診斷人員的學習、指導用書。

書籍目錄

緒論 上篇 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基礎知識  第一章 光學顯微鏡與顯微攝影技術  第二章 獸醫(yī)病理剖檢術式和順序  第三章 病理眼觀標本制作與觀察 第四章 病理組織切片的制作與觀察 第五章 組織病理學染色技術  第六章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第七章 病理學實驗技術進展 下篇 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基礎病理  第八章 局部循環(huán)障礙  第九章 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第十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性反應  第十一章 炎癥  第十二章 腫瘤  第十三章 心臟血管系統病理 第十四章 呼吸系統病理  第十五章 消化系統病理  第十六章 泌尿系統病理  第十七章 造血和淋巴系統病理 第十八章 神經系統病理 第十九章 代謝病及中毒病病理 第二十章 病毒性傳染病病理  第二十一章 細菌性傳染病病理 第二十二章 寄生蟲病病理 第二十三章 支原體性疾病病理 附錄 剖檢記錄 附錄 組織學彩色圖片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上篇 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基礎知識 第一章 光學顯微鏡與顯微攝影技術 第二節(jié) 常用特殊光學顯微鏡在光學顯微鏡中,除了普通光學顯微鏡外還有幾種特殊光學顯微鏡,主要應用于一些特殊情況的觀察,如暗視野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等?,F代特殊顯微鏡很多為集多功能為一體,如倒置相差顯微鏡、熒光倒置顯微鏡、相差生物顯微鏡等。一、暗視野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又稱為暗場顯微鏡,不具備觀察物體內部的細微結構的功能,但可以分辨0.02~0.004m的微粒的存在和運動。因而常用于觀察活細胞結構和細胞內微粒運動等。 暗視野顯微鏡基本原理是丁達爾效應。當一束光線透過黑暗的房間,從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可以觀察到空氣里出現的一條光亮的灰塵“通路”,這種現象稱為丁達爾效應。喑視野顯微鏡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上換裝暗視野聚光鏡后,由于該聚光器內部拋物面結陶的遮擋,照射在待檢物體表面的光線不能直接射人物鏡和目鏡,而是照射標本后,在標本中微粒作用下發(fā)生散射,散射光中一部分進入物鏡,因而在黑暗的背景上見到標本中微粒的閃爍光點。缺點是只能看到物體表面的輪廓和運動狀態(tài)。

編輯推薦

《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是由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獸醫(yī)病理解剖學實驗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朋友買的,不知道看沒有看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