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崔政斌,王明明 編 頁數(shù):254
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居民的燃料結構也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方便經(jīng)濟的液化石油氣正在逐步替代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傳統(tǒng)燃料,盛裝液化石油氣的液化石油氣鋼瓶已成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用產品。由于鋼瓶結構簡單、市場容量大、且鋼瓶生產投資少,見效快,因而生產廠數(shù)量迅速增長,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氣瓶生產廠家最多、產量最高的國家。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沖擊下,鋼瓶的價格也大幅度下降。面對這種局面,一些企業(yè)采取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導致產品安全質量下降,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同時,由于在用鋼瓶流動性大,絕大多數(shù)都分散在個人手中,給安全監(jiān)督和檢驗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在用鋼瓶定期檢驗率低,安全狀況極其嚴重。面對嚴峻的氣瓶安全狀況,我們按照《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定》和《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要求,將2004年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現(xiàn)代生產安全技術叢書》中《壓力容器安全技術》一書中的第八章“氣瓶安全”拿出來,經(jīng)整理、充實,單獨成冊,寫成這部《氣瓶安全技術》、作為新版《現(xiàn)代生產安全技術叢書》(第二版)中的一個分冊。本書共分為七章,即:第一章基礎知識;第二章氣瓶概述;第三章氣瓶的設計與制造;第四章氣瓶的充裝;第五章氣瓶的定期檢驗與評定;第六章氣瓶的安全使用;第七章氣瓶事故調查分析。我們編寫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氣瓶的安全使用、杜絕或減少氣瓶事故的發(fā)生,全書本著“少而精”的原則,注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為氣瓶的安全使用提供一定的安全技術支持。為構建氣瓶和諧安全的市場貢獻一點微薄之力。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有關領導和編輯的指導和幫助,他們對本書傾注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出現(xiàn)不妥和疏漏之處,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氣瓶安全技術(第2版)》為《現(xiàn)代生產安全技術叢書》(第2版)中的一個分冊?!稓馄堪踩夹g(第2版)》共分七章,從基礎知識、氣瓶概述、氣瓶的設計與制造、氣瓶的充裝、氣瓶的定期檢驗與評定、氣瓶的安全使用、氣瓶事故的調查分析等方面,對氣瓶的安全使用等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理論上的闡述和實踐中的應用介紹。為預防氣瓶事故的發(fā)生提出對策和措施。主要特點是實用性強,為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氣瓶安全技術(第2版)》可供氣瓶使用單位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安全技術人員在工作中使用,也可供氣瓶的設計、制造、檢驗、充裝、安監(jiān)及其他有關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人員的培訓教材。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 熱力學基礎知識一、物態(tài)二、基本狀態(tài)參數(shù)三、氣體狀態(tài)變化基本定律四、熱量和比熱容五、體積和重量六、氣液相變第二節(jié) 分子的組成和分子運動一、分子的組成及性質二、物質相平衡圖三、氣體熱力性質圖第三節(jié) 幾種常用氣體的主要性質一、幾種常用壓縮氣體的特性二、幾種常用液化氣體的性質三、溶解氣體(如C2H2)第二章 氣瓶概述第一節(jié) 氣瓶的分類一、按公稱壓力和公稱容積分類二、按臨界溫度分類三、按結構分類第二節(jié) 氣瓶附件及安全監(jiān)察一、瓶閥二、安全附件三、各類氣瓶的安全監(jiān)察四、氣瓶的鋼印標志五、顏色標記第三章 氣瓶的設計與制造第一節(jié) 氣瓶對主體材料的要求一、機械性能二、對鋼材的特殊要求三、對鋼材化學成分的要求第二節(jié) 設計計算一、符號說明二、設計計算第三節(jié) 制造工藝一、鋼管成型法二、鋼錠成型法三、焊接成型法第四章 氣瓶的充裝第一節(jié) 永久氣體的充裝一、永久氣體充裝的工藝流程二、充裝前后氣瓶操作流程圖及安全充裝三、永久氣體的計量四、工業(yè)氣體的輸送方法五、永久氣體的充裝安全第二節(jié) 液化氣體的充裝一、液化氣體充裝工藝流程圖二、液化氣體的充裝三、安全注意事項第三節(jié) 乙炔氣瓶的充裝一、溶解乙炔的生產及充裝工藝流程圖二、充裝前后的氣瓶操作流程及安全充裝三、溶解乙炔充裝安全性質第五章 氣瓶的定期檢驗與評定第一節(jié) 定期技術檢驗的目的和周期一、目的二、周期第二節(jié) 檢驗前的準備工作一、送檢氣瓶的接收二、排除瓶內剩余氣體三、拆卸瓶閥四、清理氣瓶的內外表面五、登記氣瓶的原始標記第三節(jié) 檢驗一、無縫氣瓶二、鋼質焊接氣瓶三、液化石油氣鋼瓶四、溶解乙炔氣瓶第四節(jié) 壓力試驗與容積變形的測定一、乙炔瓶的氣壓試驗及評定二、氣瓶水壓試驗及評定三、檢驗后的處理四、氣瓶改裝第六章 氣瓶的安全使用第一節(jié) 氣瓶的運輸一、裝卸規(guī)則二、注意事項第二節(jié) 儲存一、庫房的設置二、入庫儲存前的檢查三、入庫儲存第三節(jié) 銷售第四節(jié) 安全使用一、基本要求二、使用和維護第五節(jié) 氣瓶充裝站的要求一、營業(yè)執(zhí)照及相關批準文件二、組織機構和技術力量三、質量管理體系及規(guī)章制度四、充裝站建站資格和職責第七章 氣瓶事故調查分析第一節(jié) 典型事故實例分析一、爆炸二、燃燒第二節(jié) 氣瓶事故調查分析一、現(xiàn)場調查二、事故發(fā)生過程的調查三、氣瓶歷史情況的調查四、氣瓶破壞形式的鑒別第三節(jié) 氣瓶事故報告附錄一 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定附錄二 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附錄三 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附錄四 溶解乙炔生產安全管理規(guī)定(試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分子、原子的組成、結構及計量單位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組成中,質量最大的是中子、質量最小的是電子。在原子組成中,中性不帶電的是中子,帶正電性的是質子,帶負電性的是電子。從原子結構分析,惰性氣體原子是最外層電子形成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金屬原子的特點是最外層電子是1~2個電子結構,非金屬原子的特點是最外層電子是5~7個電子結構。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構成物質的微粒是分子、原子等,單個這樣的微粒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也難稱量,但是實際上必須要稱量,所以,要建立一個物理量,叫“物質的量”,單位為摩爾。在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的組合。它與質量單位在概念上是有根本區(qū)別的,當然也就不能稱為質量,但與該基本單元數(shù)的原子量又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它不是質量單位,而是數(shù)量單位。摩爾的分子或原子,它的總質量相當于該物質以克為單位時的分子量或原子量,任何物質1摩爾的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都是相等的,1摩爾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態(tài)下都是22.4L。例如氮的原子量為14,N2的分子量為28;氧的原子量為16,碳的原子量為12,c02的分子量為44。標準狀態(tài)下,1摩爾N2與1摩爾c02都是22.4L,也就是28g的N2與44g的C02都是22.4L。
編輯推薦
《氣瓶安全技術(第2版)》:現(xiàn)代生產安全技術叢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