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分析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董文賓,徐穎 編  頁數(shù):246  

內容概要

  《生物工程分析》是根據(jù)生物工程領域常用分析檢測方法的原理而分類編寫的。全書共14章,具體內容包括緒論、生物工程分析基礎知識、物理分析法、化學分析法、紫外一可見吸收光譜法、熒光分光光度法、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電泳法和高效毛細管電泳法、生物檢定法、酶法分析、免疫分析、生物傳感器。  《生物工程分析》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專業(yè)的大學生及研究生有關分析檢測技術課程的教學或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技術監(jiān)督、質量檢驗、衛(wèi)生防疫、食品及藥品質量管理部門的質檢技術人員,從事化學化工、生物制藥、微生物工程、生化制品生產、環(huán)境保護與監(jiān)測等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的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1.1 生物工程的含義及其研究領域1.1.1 生物工程及其學科基礎1.1.2 生物工程的主要研究領域及其相互關系1.2 生物工程分析的任務、作用、內容及特點1.2.1 生物工程分析的任務與作用1.2.2 生物工程分析的內容及特點思考題第2章 生物工程分析的基礎知識2.1 概述2.1.1 樣品前處理在生物工程分析中的地位2.1.2 樣品前處理的目的2.1.3 樣品前處理的評價準則2.2 分析樣品的采集、制備及保存2.2.1 樣品的采集2.2.2 樣品制備2.2.3 樣品的保存2.3 生物樣品預處理的一般方法2.3.1 溶解法2.3.2 蒸餾法2.3.3 有機物破壞法2.3.4 氧瓶燃燒法2.3.5 超聲波法2.4 生物樣品預處理的特殊方法2.4.1 生物活性物質的分離和純化2.4.2 細胞破碎和固一液分離2.4.3 液-液萃取2.4.4 超臨界萃取2.4.5 沉淀2.4.6 膜分離2.4.7 色譜分離技術2.5 誤差及分析方法的選擇2.5.1 誤差2.5.2 分析方法的選擇思考題第3章 物理分析法3.1 密度與相對密度法3.1.1 密度的意義3.1.2 生物樣品相對密度的測定方法3.1.3 應用舉例3.2 折光法3.2.1 折光法基本原理3.2.2 測定折射率的意義3.2.3 折光儀的結構、原理及使用方法3.2.4 應用舉例3.3 旋光法3.3.1 旋光法基本原理3.3.2 應用舉例思考題第4章 化學分析法4.1 概述4.2 酸堿滴定法4.2.1 白酒中總酸、揮發(fā)酸、非揮發(fā)酸的測定4.2.2 電位滴定法測定啤酒的總酸度4.2.3 白酒中總酯的測定4.2.4 甲醛滴定法測定總氨基酸含量4.2.5 微量克氏(Kjeldahl)定氮法4.2.6 水楊酸類藥物測定4.3 氧化還原滴定法4.3.1 還原糖的測定——直接滴定法4.3.2 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鈣4.3.3 白酒中總醛的測定4.3.4 啤酒花中單寧的測定……第5章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第6章 熒光分光光度法第7章 薄層色譜法第8章 氣相色譜法第9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第10章 電泳法和高效毛細管電泳法第11章 生物檢定法第12章 酶法分析第13章 免疫分析第14章 生物傳感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2章 生物工程分析的基礎知識  2.1 概述  生物樣品千差萬別,包括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等各種形態(tài);其組成又十分復雜,樣品包含幾十甚至幾百種組分;各組分的濃度不但很低,而且相互之間的差別很大;有的物質往往以多種形態(tài)存在,有單質及化合態(tài),化合態(tài)中又有無機態(tài)和有機態(tài)之分,無機態(tài)中又以不同價態(tài)出現(xiàn),而有機態(tài)中又有各種異構體或同系物之別。同時,生物樣品在自然條件下,受光、熱、電磁輻射、微生物等外界條件的作用,會發(fā)生諸如氧化、還原、光解、水解、生物降解等一系列變化,體系不穩(wěn)定。所以,對生物樣品在采樣、保存、運輸、處理、分析等操作過程中均有一系列特殊的要求。生物樣品不同于一般樣品,通常需要進行預處理后才可以進行各種儀器分析,否則,得到的數(shù)據(jù)不但不可靠,而且還會污染測試系統(tǒng),影響儀器的性能及使用。因此,樣品預處理已成為生物工程分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代生物工程分析的一個前沿課題?! ?.1.1 樣品前處理在生物工程分析中的地位  一個完整的生物樣品分析,包括從采樣開始到出報告五個階段,樣品分析流程如下:  采樣-樣品處理-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處理-整理報告  五個階段中,樣品處理所需的時間最長,約占整個分析時間的2/3。這是因為,在過去幾十年中,分析科學的發(fā)展集中在研究方法本身,例如,如何提高靈敏度、選擇性及分析速度;如何應用物理與化學中的理論來發(fā)展新的分析方法與技術,以滿足高新技術對分析科學提出的更高更新的目標與要求;采用高新技術的成果改進分析儀器的性能、分析速度及自動化程度,因而忽視了對樣品前處理方法與技術的研究。這造成以下不利影響:①目前花在樣品前處理上的時間,比樣品本身的分析測試所需的時間多一個數(shù)量級,通常測試一個樣品只需幾分鐘至幾十分鐘,而樣品前處理的時間多達幾小時甚至幾十小時;②樣品前處理有大量的溶劑消耗,特別像二氯甲烷、氯仿等有毒溶劑,對環(huán)境及操作者本人造成二次污染;③由于處理時間長,消耗大量溶劑,使測試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前處理方法與技術的研究引起了廣大分析工作者的關注,各種新技術與新方法的探索與研究已成為當前分析科學的重要課題與發(fā)展方向之一。快速、簡便、自動化的前處理技術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可以減少由于不同人員的操作及樣品多次轉移帶來的誤差,對避免使用大量溶劑及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也有深遠的意義。樣品前處理研究的深入開展同樣將對生物工程分析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并使之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物工程分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