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之死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李定國 主編  頁數(shù):187  

前言

本書講述了一些古今名人的病與死,從他們患病的經(jīng)過或死亡的情節(jié),可以給我們某些健康方面的啟迪和警示。當你打開書本翻閱目錄時,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的患者是你的“熟人”,他們或許還是你的“偶像”。當然,你可能熟悉他的名字,了解他的生平,知道他的業(yè)績。然而,你可能并不知曉跟他們生死攸關的疾病和促使他離開人世的死因。那么,就讓我“紙上談病”,通過文字告訴你。當你知道了他們的疾病和死因后,我這個老醫(yī)生還會從某個角度講解與其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當你獲得這些相關知識的同時,如果你正患有跟他同樣的疾病,你可能覺得你跟他“同病相憐”而備加關注。那么,我又會進一步提醒你對這種疾病如何防治。如果你沒有罹患這些疾病,了解這些疾病的相關知識,對預防這些疾病的發(fā)生也頗有裨益。當書中所講述的某位患者是你的偶像,作為他的“粉絲”,那你就更應該關心他是被哪種病魔所困擾,是哪些險疾把他“開除了人籍”。人的一生,從“人之初”到“人之終”不免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而佛教謂“生老病死”為“四苦”。其實,生有何苦?老有何苦?死有何苦?疾病才是真正的“苦”。所謂疾病就是身體不適。你去看病,醫(yī)生問你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哪里不舒服?”沒有生病的人會感到身心舒泰,精神、食欲、情緒俱佳。患了病,身體自然“不舒服”了。這一點,外國人跟我們有“共同語言”?!凹膊 币辉~的英文是disease,這個詞匯也是“不舒服”的意思。disease由dis加ease組成。dis是失去、離開的意思,ease是安樂、快活、自在的意思。失去“自在”,當然就“不舒服”了。一生一世從來沒有患過病的人是絕對沒有的,人類是在與疾病的不懈斗爭中獲得生存和健康的。世界上,疾病對名人和凡人都是“一視同仁”的。這本書里所談的名人疾病,其實在平民百姓中發(fā)生得更多,必須引起人們的注意。由于筆者不是這些名人的經(jīng)治醫(yī)生,自然不可能得到他們的原始病歷。為了使他們所患疾病的診療經(jīng)歷和死亡過程比較準確地轉述,筆者查閱了他們的傳記和相關資料。而對于有些古代名人的疾病和死亡過程,則是依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作出客觀推斷的。為的是讓列位“看官”能從這本書里吸取某些知識和教訓。相信翻閱了這本書的人,讀后會感到“開卷有益”的。

內(nèi)容概要

發(fā)生在名人身上的疾病,是否有一天也會降臨到我們的身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預防或才控制各種各樣的常見疾?。俊 ”緯怨适碌男问较蛉藗冎v述了日常生活中各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癥狀,語言生動、輕松,在不知不覺中教你掌握常見疾病的預防、控制方法。使讀者在惋惜名人過世的同時,提高個人對各種疾病的重視程度,珍視自己的生命。

書籍目錄

魯迅病逝,大文豪死于氣胸手指感染,白求恩以身殉職迷信“放血”,華盛頓窒息身亡酒后服藥,卓別林中毒長眠赴宴噎食,宋子文一命歸西過“河”拆“橋”,葉利欽心衰逝世大師心梗,華羅庚隕落東京門脈高壓,陳逸飛嘔血辭世哮喘發(fā)作,鄧麗君客死泰國病毒逞兇,“金嗓子”魂斷腦炎C型性格,“林妹妹”身喪乳癌病魔偷襲,侯耀文橫遭“暗算”雙星謝世,英年遭遇宮頸癌賽場猝死,海曼命喪動脈瘤終身帶菌,傷寒瑪麗播“腸熱”喝杯生水,柴可夫斯基喪生巴豆中毒,林則徐峻瀉致死一杯橙汁,康有為中毒身亡名角暴卒,混合用藥遭災殃烏頭暗箭,關云長刮骨療毒凡·高黃視,緣起徉地黃中毒激素“助選”,肯尼迪入主白宮康熙罹瘧,金雞納霜護龍體賦詩訴病,杜甫死于糖尿病豁達樂觀,啟功笑對眩暈癥“膽”戰(zhàn)“心”驚,姜伯約宮中自刎“鞠躬盡瘁”,痛惜孔明“過勞死”忘我探索,立克次染病獻身“虎騎龍背”,笑死牛皋留佳話三聲雷吼,張飛嚇死夏侯杰考察回歸,劉復命喪回歸熱滿口病牙,豐子愷“口中剿匪”心肌梗死,古月猝死桑拿間相如消渴,卓文君嘗尿辨癥肥姐病逝,名嘴蓋因“饞嘴”誤無痛“心?!保咝忝魤糁兄x世“一號事故”,馬季猝死衛(wèi)生間調(diào)侃疾病,當代名人妙語錄

章節(jié)摘錄

魯迅病逝,大文豪死于氣胸1936年10月19日早晨5時25分,一代文豪、最富戰(zhàn)斗性的作家魯迅,因肺病醫(yī)治無效,病逝于上海大陸新村9號寓所。魯迅的病逝如巨星隕落,黑暗中熄滅了一盞明燈。   魯迅的死因是肺結核,這種病在今天不難治愈,但在20世紀30年代卻不是小病。為魯迅治病的是一個叫須藤的日本人,但須藤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軍醫(yī),并非肺病專家。1936年下半年,魯迅高熱不退、病情加劇、飲食困難。魯迅之弟周建人和夫人許廣平等人非常著急,在宋慶齡的積極敦促和協(xié)助下,美國友人史沫萊特請來美國肺病專家鄧韋醫(yī)生為魯迅會診。鄧韋醫(yī)生診斷魯迅患有結核性肋膜炎(胸膜炎),病情嚴重,肋膜(胸腔)大量積水,須馬上抽掉,這樣才會退熱、恢復胃口,病情才會出現(xiàn)轉機。鄧韋還說:“如果現(xiàn)在抓緊治療和休養(yǎng),至少可活10年;否則恐怕活不到半年了。”而須藤卻并未采納鄧韋醫(yī)生的意見,直到一個月后才同意抽肋膜積水(胸腔積液),但此時魯迅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關于魯迅之死,最具權威的人士、上海魯迅博物館館長王錫榮和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林非,對魯迅死于誤診誤治作了肯定的答復。王錫榮介紹了專家們對魯迅之死的會診情況。①X線胸片顯示魯迅死于肺氣腫:1984年,上海魯迅紀念館組織了一批著名的肺科專家對魯迅的X線胸片進行會診。這些X線片拍于魯迅逝世前4個月。專家們會診后一致認為,魯迅確實患有肺結核、肋膜炎,但這不是魯迅的直接死因,直接死因是肺氣腫造成氣胸,壓迫心臟,造成心力衰竭。②須藤沒有及時采取搶救措施:經(jīng)過仔細研究,須藤的診斷報告確實與魯迅.日記有關治療的記載不符,疑點并非沒有。另外,須藤誤診這一事實基本上可以確定。至少在魯迅肺氣腫發(fā)作后,須藤沒有及時采取搶救措施。此外.須藤在最后階段的治療措施也不恰當。很顯然,魯迅的死因是由于肺結核合并肺氣腫,最后引起氣胸,由于沒有及時抽氣和引流,胸腔內(nèi)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心臟和肺部受壓而致死亡。肺結核大家都比較熟悉,中醫(yī)和過去民間皆稱為肺癆,中醫(yī)還稱之為“癆瘵”。所謂“癆”乃久病消瘦之疾病。  《正字通》日:“癆,今俗以積勞瘦削為癆疾?!蔽鞣桨逊伟A稱為“肺結核”,那是因為肺部病理和X線攝片在肺部見有“結節(jié)”病灶而得名。結核病的英文是tuberclosis,源自“tubercle”(結節(jié))。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病情發(fā)展后可引起咯血(大咯血可致死亡)、肺氣腫、氣胸及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從我們所能了解到的資料可以得出的診斷是:肺結核合并肺氣腫、滲出性胸膜炎(舊稱肋膜炎)和氣胸。魯迅在20世紀30年代罹患肺結核,當時還沒有異煙肼、利福平等特效抗結核藥物,因此,病情未能得到控制。他在1936年下半年高熱不止,顯然是結核病的全身毒血癥的表現(xiàn)。結核病患者必然長期咳嗽、咳痰,加上魯迅吸煙成癖,必然同時又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支),使魯迅長期咳嗽而引起肺氣腫。

編輯推薦

《名人之死:健康警示錄》由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名人之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