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孫建民,單金緩 主編 頁數(shù):270
前言
根據(jù)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意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化學專業(yè)規(guī)范》等相關要求,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zhì)提高、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和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的實驗教學觀念指導下,在研究化學實驗教學與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將實驗內(nèi)容整合為基礎型實驗、綜合型實驗和研究創(chuàng)新型實驗三大模塊,形成“基礎—綜合—研究創(chuàng)新”交叉遞進式三階段實驗教學新體系。學生在接受系統(tǒng)的實驗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操作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訓練,而后通過創(chuàng)新實驗進入畢業(yè)論文與設計環(huán)節(jié),完成實驗教學與科研的對接。 《基礎化學實驗》系列教材是在上述實驗教學體系框架下,以強化基礎訓練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實驗規(guī)范為主要教學目標,以化學實驗原理、方法、手段、操作技能和儀器使用為主要內(nèi)容,逐步培養(yǎng)學生文獻查閱、科研選題、實驗組織、實驗實施、實驗探索、結果分析與討論、科研論文的撰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綜合化學實驗和研究創(chuàng)新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驗教學內(nèi)容上增加現(xiàn)代知識、現(xiàn)代技術容量,充分融合化學實驗新設備、新方法、新技術、新手段,將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優(yōu)質(zhì)實驗教學資源,從宏觀上本著寬領域、漸進式、交互式、創(chuàng)新式、開放式來編排,將原隸屬于《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和《化工基礎實驗》的相關內(nèi)容按照新的實驗教學體系框架綜合整編為《基礎化學實驗 1——基礎知識與技能》、《基礎化學實驗 2——物質(zhì)制備與分離》、《基礎化學實驗 3——分析檢測與表征》、《基礎化學實驗 4——物性參數(shù)與測定》、《基礎化學實驗 5——綜合設計與探索》五個分冊,力爭實現(xiàn)基礎性和先進性的有機結合,教學、科研和應用的結合。 本系列教材可作為高等學?;瘜W、化工、應用化學、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藥學、醫(yī)學、生命科學、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農(nóng)林、師范院校等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基礎化學實驗教材,也可作為有關人員的參考用書。在使用時各校可結合具體的教學計劃、教學時數(shù)、實驗室條件等加以取舍,也可根據(jù)實際需要增減內(nèi)容或提高要求。 本書是《基礎化學實驗》系列中的第1分冊——基礎知識與技能。內(nèi)容包括實驗室規(guī)則、實驗室安全知識和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誤差理論,無機、有機、物化和分析等化學基礎實驗的基本技術、知識與技能,包括必要的基礎理論與儀器使用知識,化學實驗室經(jīng)常用到的儀器設備與正確的使用方法,與化學實驗有關的分子式、結構式、化學反應式以及實驗裝置圖等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知識。最后編寫了十六個各專業(yè)化學實驗中的基礎操作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化學實驗基本儀器的使用與實驗思路和方法,為進一步獨立開展化學實驗打好基礎。 本書的編寫,參考了相關教材、國家標準和期刊文獻等有關內(nèi)容,在此深表謝意。 感謝河北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和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給予的大力支持。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和欠妥之處在所難免,懇切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基礎化學實驗系列教材中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篇,共有六章,第1章介紹了化學實驗基礎,包括實驗室規(guī)則、實驗室安全知識和化學實驗基本知識。第2章介紹了化學實驗基礎理論,主要是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方面的基礎知識。第3章介紹了化學實驗基本技術,主要涉及無機、有機、物化和分析等基礎實驗知識與技能,包括必要的基礎理論與儀器使用知識。第4章介紹了化學實驗室經(jīng)常用到的儀器設備與正確的使用方法。第5章簡要介紹了與化學實驗有關的計算機軟件知識,如關于分子式、結構式、化學反應式以及實驗裝置圖等軟件使用知識。第6章為各專業(yè)化學實驗中的基礎實驗操作,通過這十六個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化學實驗基本儀器的使用與實驗思路和方法,為進一步獨立開展化學實驗打好基礎。 本書可作為綜合性大學化學實驗基礎知識教材,也可供高等師范院校和工科院校有關院系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第1章 化學實驗基礎知識 1.1 實驗室規(guī)則 1.2 實驗室安全知識 1.2.1 安全用電常識 1.2.2 試劑安全常識 1.2.3 傷害類安全常識 1.2.4 易燃易爆類安全常識 1.2.5 實驗室滅火 1.3 三廢處理 附實 驗室常見“三廢”處理措施 1.4 化學試劑基本常識 1.4.1 化學試劑規(guī)格 1.4.2 試劑的取用規(guī)則 1.5 各種容器材料的使用和維護 1.5.1 玻璃 1.5.2 瓷 1.5.3 熔凝石英(透明石英) 1.5.4 金屬 1.5.5 石墨 1.5.6 高分子聚合物 1.6 常用低值易耗儀器設備 1.6.1 玻璃及瓷器類儀器 1.6.2 常用玻璃及瓷器儀器 1.6.3 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其他器具 1.6.4 小型機電儀器 1.7 標準知識介紹 1.8 實驗預習、記錄和實驗報告 第2章 化學實驗基礎理論 2.1 誤差理論 2.1.1 基本概念 2.1.2 誤差的分類 2.2 提高實驗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2.3 有效數(shù)字及數(shù)據(jù)運算規(guī)則 2.4 數(shù)據(jù)處理及實驗結果的正確表示 2.4.1 可疑值的檢驗 2.4.2 實驗結果的表示 2.4.3 隨機誤差的正態(tài)分布 2.5 作圖方法簡介 2.6 正交實驗設計方法 2.6.1 術語介紹 2.6.2 正交實驗的程序與要求 2.6.3 應用正交實驗法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條件)示例 第3章 化學實驗基本技術 3.1 加熱和冷卻技術 3.1.1 加熱用的裝置 3.1.2 常用加熱操作 3.1.3 冷卻技術 3.2 玻璃儀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3.2.1 玻璃儀器的洗滌和干燥 3.2.2 塞子鉆孔 3.3 基礎玻璃工操作 3.4 純水的制備 3.4.1 天然水中的雜質(zhì) 3.4.2 水的純化方法 3.4.3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實驗方法 3.5 分析試樣的采集和制備 3.5.1 采樣的目的和基本原則 3.5.2 采樣方案和采樣記錄 3.5.3 采樣技術 3.5.4 固體化工產(chǎn)品的采樣 3.5.5 液體化工產(chǎn)品的采樣 3.5.6 其他產(chǎn)品的采樣 3.5.7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3.5.8 生物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3.5.9 其他固體試樣的采集與制備 3.5.10 水樣的采集與制備 3.5.11 氣體樣品的采集 3.6 化學藥品的取用與存放 3.7 常用試紙的使用 3.8 稱量技術 3.8.1 托盤天平 3.8.2 分析天平 3.9 液體體積的量度 3.10 溫度的測量 3.10.1 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3.10.2 溫度測量儀表 3.11 壓力測量與真空技術 3.11.1 壓力單位及測壓儀表 3.11.2 真空計 3.12 流量測量 3.13 光學測定方法 3.14 電化學測定方法 3.15 攪拌方法 3.15.1 手工攪拌方法 3.15.2 機械攪拌方法 3.16 溶液的配制 3.16.1 一般溶液的配制 3.16.2 飽和溶液的配制 3.16.3 按照國標配制的溶液 3.16.4 緩沖溶液的配制 3.17 溶解與沉淀 3.18 蒸發(fā)、濃縮與結晶 3.19 固液分離技術 3.19.1 傾析法 3.19.2 過濾法 3.19.3 離心分離法 3.20 固體的干燥 3.21 氣體的發(fā)生與收集 3.22 有機化學實驗常用裝置 3.23 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3.23.1 重結晶及過濾 3.23.2 蒸餾 3.23.3 升華 3.23.4 萃取 3.23.5 干燥 3.23.6 色譜法 3.23.7 外消旋體的拆分 3.24 有機化合物的物理常數(shù)測定及結構表征 3.24.1 熔點測定及溫度計校正 3.24.2 沸點及其測定 3.24.3 折射率的測定 3.24.4 旋光度的測定 3.24.5 紅外光譜 3.24.6 核磁共振譜 3.24.7 紫外與可見光譜 3.25 滴定分析 3.25.1 滴定分析的基本術語 3.25.2 滴定分析法的分類 3.25.3 滴定分析法對滴定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25.4 基準物質(zhì) 3.25.5 標準滴定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3.25.6 滴定分析儀器規(guī)范操作 3.26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3.26.1 樣品的溶解 3.26.2 沉淀 3.26.3 過濾和洗滌 3.26.4 沉淀的包裹和烘干 3.26.5 濾紙的炭化和灰化 3.26.6 沉淀的灼燒 3.27 化學實驗綠色化技術 第4章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與使用 第5章 常用化學軟件簡介 第6章 實驗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化學實驗基礎知識1.1 實驗室規(guī)則化學實驗室是開展化學實驗的場所,不得在實驗室內(nèi)進行與實驗無關的其他活動。實驗者必須穿實驗服,并佩帶個人識別卡,進入實驗室前必須認真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實驗操作技術和基本儀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實驗內(nèi)容以及注意事項,寫好預習報告。遵守紀律,不遲到、早退,不在實驗室大聲喧嘩,保持室內(nèi)安靜。實驗前,先清點所用儀器,如發(fā)現(xiàn)破損、缺少,立即向指導教師申明補領。如在實驗過程中損壞儀器,應及時報告并折價賠償。實驗時聽從教師的指導,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正確操作,集中思想,仔細觀察,如實、及時、正確地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保持實驗室和實驗桌面的整潔,實驗儀器合理放置,紙屑、廢品等投入廢物桶內(nèi),廢酸、廢堿等倒人指定的地點,嚴禁投放在水槽中,以免腐蝕和堵塞水槽及下水道。公用儀器和試劑瓶用畢立即放回原處,不得擅自拿走。按量取用試劑,注意節(jié)約。嚴禁將藥品任意混合。實驗后需對實驗現(xiàn)象認真分析總結,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及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按要求格式寫出實驗報告,及時交給指導教師批閱。實驗完畢,將實驗桌面、儀器和藥品架清洗、整理干凈。值日生負責做好整個實驗室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并關好水、電開關及門窗等,經(jīng)指導教師檢查同意后方可離開實驗室。實驗室一切藥品不得帶離實驗室。
編輯推薦
《基礎化學實驗1:基礎知識與技能》可作為綜合性大學化學實驗基礎知識教材,也可供高等師范院校和工科院校有關院系參考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