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魯稚 頁數(shù):256 字數(shù):23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帶孩子最辛苦之處就在于,只要他有需要,你就要照顧他,而他的需要是事無巨細、隨時隨地的,父母的付出也就成了事無巨細、隨時隨地的,這就像個無底洞,永無止境地吸取著你的精力,讓你常常有一種快被吸干的感覺。帶孩子之辛苦、之疲勞,凡是親自帶過孩子的父母,都有感受。然而,這卻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你必然要經(jīng)歷的過程。在自然界,小動物總是跟隨著母親,直到可以獨立生存。母獸總是親自哺乳,親自保衛(wèi),親自教孩子生存的技能。母親親自養(yǎng)育孩子,可以說是動物的本能。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小獸總是能夠和母親在一起,這就是物種能夠延續(xù)的秘密。人類比其他動物進化更快,已經(jīng)占據(jù)了生物鏈的最頂端,可以支配其他動物的命運,人類自身的存在方式也比其他任何一種動物復(fù)雜得多、炫目得多。但是,人類并不一定比其他動物更幸福。世界上沒有一種動物會痛苦到想自己結(jié)束生命,而人類的自殺率卻與日俱增。據(jù)說,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動物會得憂郁癥,甚至精神分裂,但這些所謂的“特殊情況”都與人類有關(guān),譬如被常年關(guān)在籠子里供人取膽的黑熊,被常年關(guān)在籠子里供人觀賞的大猩猩,被常年關(guān)在籠子里供人做實驗的小白鼠……“被常年關(guān)在籠子里”,這是一個最容易產(chǎn)生精神疾患的條件,哪怕不被取膽、不被做實驗,只要被關(guān)在籠子里,就意味著失去自由、失去同伴、失去安全感、失去自我掌控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最悲慘的境地,然而,很多時候,我們?nèi)祟悾绕涫侨祟惖暮⒆觽?,卻恰恰就生活在這樣的境地中。那些說什么“孩子要哭就哭吧,把他關(guān)在屋子里,什么時候哭夠了,什么時候再放他出來”的人,想想籠子里的動物,就會明白,我們?nèi)祟惡芏嗖B(tài)的心理是怎么產(chǎn)生的了。生命的成長其實并不復(fù)雜,每一個物種之所以能夠延續(xù)下來,都有自己生存的本能,最好的成長模式就是順應(yīng)這個本能。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很好地解釋了這些問題,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期,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都得不到滿足,他就很難向更高的需求層次發(fā)展,其情感和歸屬需要、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都可能出現(xiàn)問題。其實,很多理論、很多觀念,不是我們不知道、不贊成,而是我們做不到。為什么做不到?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自身有心理缺陷。我發(fā)現(xiàn),凡是有耐心的父母,與自己的上一代也大多有著很好的關(guān)系。自己小時候受到很好的照料,成人后往往能和年邁的父母相處融洽,在自己也成為父母后,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會心態(tài)柔和。小時候受到漠視的女孩,長大后很難成為一個好母親,很難盡心照料自己的孩子,不是她不想給孩子溫暖,相反,其實她很想讓孩子不再重復(fù)自己的不幸,但很多時候她卻不由自主,因為孩子的哭鬧會喚起她童年的記憶,當年的焦慮感又會重現(xiàn),不知不覺就會受到“心中那個小孩”的支配,產(chǎn)生和童年一樣的反應(yīng)。有的父母能夠煩躁到失手打死孩子,或許不是他們不愛孩子,而是難以克制內(nèi)心的焦慮、恐懼、憤怒和憎恨,這些都是他們童年時期曾經(jīng)飽受的痛苦,他們不能夠再忍耐下去。更多的父母雖然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但卻會采取逃避的辦法,干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要哭你就哭去吧,哭夠了你自己就不哭了,其實他們自己小時候就是被如此對待的。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讓孩子遠離自己,讓別人幫自己完成這件煩人的事。小時候不是由父母親手帶大的孩子,自己長大成為父母后,往往也不會自己親手帶孩子。當然,理由很多,但什么事情是沒有理由的呢?帶有帶的理由,不帶有不帶的理由,就看你內(nèi)心的天平傾向哪一邊。養(yǎng)育孩子是人生的一部分,怎樣對待孩子,實際上就是怎樣對待人生,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又塑造著孩子的人生。很多人,在他的童年時期,沒有學(xué)會以更好的方式與人相處,沒有學(xué)會以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感、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中的各種矛盾,他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學(xué)會的是一種錯誤的方式,他自己成人后也只會以同樣的方式處理自己面臨的問題。我一再說過,幸福是可以遺傳的,同樣,不幸福也是可以遺傳的,很多時候,無論我們多么不愿意,都總是在重復(fù)上一輩的命運,這種復(fù)制效應(yīng),不只是源于生物意義的基因,也源于精神層面的遺傳。性格決定命運,父母決定性格??梢赃@么說,孩子的命運源于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
內(nèi)容概要
人的一生,無論是在工作、學(xué)習(xí)還是生活中,時時處處離不開導(dǎo)師。做媽媽,是一項長期而復(fù)雜的事業(yè),媽媽們更是需要有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導(dǎo)師,來幫助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育兒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媽媽學(xué)院”首席導(dǎo)師魯稚結(jié)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子心得和百萬網(wǎng)友的真實經(jīng)歷,傾情推出四部教子力作,旨在提升媽媽們的教子水平,為媽媽們指點迷津,是媽媽們研習(xí)教子的必修課。
愛孩子,看似每個父母都會,但會并不代表著正確。有的愛,因為姿勢不對,往往擋住了孩子成長所必需的陽光雨露,讓孩子在陰暗的路上越走越遠。愛,需要去蕪存精;愛,需要改變提純;愛,需要溝通交流;愛,需要修煉。與孩子煉愛的過程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次沖刺。書中,魯稚對父母們?nèi)绾握_地愛孩子的那些溫柔叮嚀和提示,就像愛的分解動作,讓家長們能夠在起跑前就做好愛的預(yù)備式。
這將是一場值得努力和期待的賽跑,本書正是這場賽跑的起點。
作者簡介
魯稚,亞洲極具影響力的親子教育專家,新浪親子頻道、少兒頻道特聘專家。她以兒童參與未來國際化競爭的前瞻性視野,關(guān)注中國普通家庭中平凡孩子的養(yǎng)育與成長問題,著述頗豐。同時,她還是一位知性而智慧的媽媽,全職養(yǎng)育兒子十多年,培養(yǎng)出一個具有強大心靈和健康體魄、適應(yīng)力極強的兒子。專家和母親的雙重角色使魯稚在育兒方面有著獨到的感悟與體驗,而作家的身份又使她的表述優(yōu)美、雋永,充滿人文關(guān)懷和哲理意趣。
魯稚在兒童成長力培養(yǎng)、性格養(yǎng)成、綜合能力提升、作文與表達的提高等多方面有著專業(yè)的修為和切身的體會,其博客點擊量已超過100萬次,是無數(shù)媽媽心目中溫柔而親切的導(dǎo)師和朋友。她的教育專著《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等長期暢銷加拿大、韓國、新加坡及中國港臺地區(qū),在全亞洲引起極大反響,被媒體譽為“當代家庭教育的理性回歸之作”。
書籍目錄
自 序 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
第一章 無條件的愛
只有他自己的媽媽,才會那樣溫柔地叫他,那樣毫不猶豫地親他、抱他。在媽媽眼里,那塊難看的胎記根本就不存在,他就是她的兒子,不需要任何理由。
第二章 種什么,收什么
你怎樣對待孩子,孩子也會完完整整地還給你,和你給他的一模一樣!不僅會還給你,還會傳遞給他的孩子、他的家人。
第三章 愛是溫柔陪伴
只有柔軟的、正在生長中的樹根,才會去抱住一塊石頭。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你沒有和他在一起,也許兩顆心就永遠失去了彼此抱住的機會。
第四章 愛是平等尊重
他在乎的不僅是那包零食,更是我的態(tài)度、我的尊重。孩子雖然說不出很多道理,但所有的事情,其實他都明白,他能感受。要尊重孩子,只有你尊重他,你才能得到他的尊重。
第五章 愛是恒久忍耐
孩子失敗、受挫,大多有他自身的原因,往往他確實有錯,確實不該,有時候甚至確實很可恨。這就像我們的身體,確實有病毒,確實有細菌,確實長了些不該長的東西,我們生病,往往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保養(yǎng)好。但我們希望醫(yī)生因此來教訓(xùn)一頓嗎?
第六章 溺愛不是真愛
給植物澆水太多,植物會死亡,因為這超出了它的需要。父母如果給孩子太多的幫助,超過了他的需要,也會窒息他自己的活力。
第七章 控制不是真愛
家長不能太正確,處處都是你對,孩子一無是處,最后結(jié)果往往是雙輸。孩子他說不贏你,卻會用行動來證明你是錯的。
第八章 責罰不是真愛
很多時候,我們受自己情緒的影響,在對孩子做出負面評價時,不是客觀、公正、善意、平和的?!澳銖膩怼薄澳憧偸恰薄澳阋回灐?,凡是用這種句式來評價一個人的,都是指責,都帶著強烈的情緒色彩,都違背了就事論事的原則。
第九章 溝通需要真愛
心里怎么想的,要讓孩子知道,憋在心里不說,生悶氣,發(fā)脾氣,讓孩子去猜,都于事無補,反而更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敞開心扉才能彼此了解,才能知道真實的想法,孩子才不會迷茫,才知道該怎樣做。
第十章 巧妙化解沖突
弗洛伊德說,再完美的父母,他的小孩也是傷痕累累。沖突不可避免,但沖突并不可怕,關(guān)鍵是沖突之后的交流和修復(fù)。在關(guān)愛中長大的孩子,即使挨了打,也不會記仇,擦掉眼淚很快就會露出笑容。
第十一章 管好自己的情緒,多多反省
快樂是可以傳染的,不快樂也是可以傳染的。可以想象,假如我以這樣的呵斥對待他——“這么晚了還不起來?!喊你早點睡你不睡,每天這么晚才起來,還做不做作業(yè)了?”他的心情會怎樣?
第十二章 母愛、父愛和父母之間的愛
男人和女人,性格不同,對世界的著眼點不同,行為的方式也不一樣,男孩的世界里只有女性教育者,無論如何是件遺憾的事。讓男孩子接觸父親,就是接觸男性的思維、男性的方式,就是在完善孩子的人格,讓他更好地成為男人。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沒有任何理由買菜回來,剛走到樓下停車,一個女人也在旁邊停車。單元門里出來一位老奶奶,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小孩只有二三歲大,看見停車的女人,嘴里叫著媽媽,像小鳥一樣搖搖晃晃撲過來。女人立刻接住他,溫柔地叫著“哎喲我的寶貝”,在他臉上不停地親。我扭頭看了一下,一下就看見那小孩脖子上長著很大一片胎記,脖子、耳后,甚至一小半臉,都是那種暗紅色,觸目驚心。我的心顫了一下。他并不可愛,他很丑!然而他的媽媽仍然愛他!在媽媽心中,不管怎樣的孩子,永遠都是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會把他抱在懷里不停地親。只有他自己的媽媽,才會那樣溫柔地叫他,那樣毫不猶豫地親他、抱他。在媽媽眼里,那塊難看的胎記根本就不存在,他就是她的兒子,不需要任何理由,她就是愛他,不管美還是丑,他就是她的寶貝,是她唯一的最最親愛的心肝。還有什么愛比母愛更偉大呢?想一想,其實我們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了,每一個人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們都有母親,至少都有過母親,我們都享受過如此的愛。真是難以承載啊,那是怎樣的分量!我們唯有感激。想起魯魯小時候,他爸常和他開玩笑:“我想把你送給別人!”“不會的!”魯魯很肯定地說?!盀槭裁??”“不告訴你?!薄笆且驗槟愫芄裕俊薄安皇?。”“是因為你很有用?”“不是?!薄澳鞘菫槭裁??”“簡單得很,因為我是你的兒嘛!”他爸瞪大了眼睛。想想倒真是,哪怕別的任何理由都不存在,就憑這一點,他是你的兒,所有的一切,就都包含在其中了。血緣之愛,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而這份愛給人生帶來的飽滿,也是無法言喻的。人的性格千差萬別,有的敏感,有的遲鈍,有的悲觀,有的豁達,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差異呢?有先天的原因,但更多來自后天的教養(yǎng)。如果一個人總是很樂觀,說明他喜歡自己,相信自己,對未來有把握。悲觀的人則相反。有的人總是很憤怒,那是因為他總是感到受傷,他眼中的世界是不友好的,他總是感到自己被拒絕、被否定。同樣面對一個世界,為什么不同的人會有如此不同的感受?一個人假如三歲前能獲得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就會形成牢固的安全感,對世界的感覺就有了友善的基調(diào)。安全感是建立在“無條件接納”的基礎(chǔ)上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是美是丑,也無論你說什么做什么,你都會被接納、被愛,沒有任何條件,唯一的原因就是:你是我的孩子?!澳闶俏业暮⒆印?,這個原因是永遠不會變的,生來就有,永不消失,誰也無法割斷,既然如此,我獲得的愛也永遠不會消失。人一旦有了這樣的信念,還有什么可以讓他絕望呢?他永遠有一個停靠的港灣。成全孩子的好意客廳里只有我一人,坐在茶幾前的小板凳上,邊吃瓜子邊看電視。魯魯做完作業(yè)出來了,也來吃瓜子、看電視。他站著,茶幾矮,每撿一顆瓜子就要彎一次腰。“魯魯,你坐板凳吧!”我把自己坐的板凳推給他,魯魯坐下,津津有味地繼續(xù)吃。我想去做飯了,暫時蹲著,把面前幾顆瓜子吃完,沒注意魯魯悄悄站起來,走了。我以為他不想看了,見板凳空著,我就拉過來坐上去,沒注意魯魯又回來了。當我扭頭看見他時,他正端著個小板凳,站在沙發(fā)邊,看著我發(fā)愣。我突然明白了:“魯魯,你是去給我拿板凳去了?!”他點點頭,還是不說話?!昂呛?,我還以為你不看了呢!來來來,我要坐魯魯給我搬的板凳!”我起身把剛才坐的板凳移開,魯魯趕緊把手里的板凳遞過來。我接過來坐上去,摸著魯魯?shù)念^:“謝謝魯魯!好舒服喲!謝謝!”魯魯?shù)哪樞Τ闪艘欢浠?,再沒有比這更燦爛的了。成全孩子的好意,會讓他有價值感,他會感到幸福。其實,孩子們不是想不到,也不是不愛我們,而是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他們的表達,使得他們心中那顆愛的種子沒有機會蓬蓬勃勃地生長。孩子懂得你的愛大概在魯魯七歲那年,有一次我看報紙上說,現(xiàn)在很多孩子自私、冷漠,不懂得愛,就問魯魯:“你覺得我愛你嗎?”“愛!”“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多了?!薄澳悄阌X得我什么時候最愛你?”“你說apple時?!甭犃诉@話,我心里很感動。那時候我經(jīng)常捧著魯魯笑盈盈、紅彤彤的臉,邊輕輕地搓揉著,邊說:“好乖!apple!apple!真像個大紅蘋果!”那一刻,我的眼里必定是滿含著愛意的。但我真沒想到他會這么說。我原以為他會說是給他買玩具的時候,或者說是給他買零食的時候,因為每到那時,他都會高呼著“媽媽”,沖過來親一口。我以為那才是他最高興的時候,也是他最能感受到愛的時候。其實不然。我的愛縱然是表現(xiàn)在每時每刻,但他感受最深的卻是在我說apple的時候。的確,一雙溫暖的手捧著他的臉,一雙含笑的眼睛看著他的眼睛,一句無比贊美的話發(fā)自肺腑,這一切就足以構(gòu)成愛的含義了。孩子并不是不懂愛,他知道什么是幸福。而我們,并不一定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不要以為掙錢養(yǎng)了他,就等于是愛了;也不要以為給了他玩具和糖果,他就應(yīng)該永遠感激。我們能夠給孩子的更寶貴的東西不是物質(zhì),而是時間,只有時間是金錢買不到的,必須親身去付出。如果你舍得從電腦桌前走開,從麻將桌前走開,從電視機前走開,從你自己所沉迷的事情里走出來,笑盈盈地,暖洋洋地,耐耐心心歡歡喜喜地和孩子玩一會兒游戲、說一會兒話,你的愛就有了更實在的表達,也許會讓他牢記一生?,F(xiàn)在的孩子冷漠,是因為現(xiàn)在的大人就冷漠。掙錢養(yǎng)家也許只是一個借口,就像很多借口應(yīng)酬的人,其實并不都是在應(yīng)酬。很多人把孩子推給學(xué)校,推給老人和保姆,并不完全因為太忙。如果你都把自已看得那么重要,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自由、自己的所謂人生意義放在高于一切的地方,你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無私地愛你、愛別人、愛這個世界呢?有些媽媽認為我之所以能為魯魯付出那么多時間,是因為我的閑暇比較多,我可以不用去上班。確實,這是一個重要條件,但并不是答案的全部。我雖然可以不外出上班,但并非不工作,只不過工作的地點是在家里而已。如果我白天陪了兒子打球,那么晚上就得工作到更晚。但我從來不認為這是損失,陪兒子玩,對我何嘗不是一種調(diào)劑?和兒子交談,我自己不也得到了很多快樂和啟迪嗎?兒子并不只是我施恩的對象,我們在付出的同時,就已經(jīng)得到了回報。把孩子看成什么,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付出,這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成長的過程,就是送行的過程剛上幼兒園時,魯魯不樂意,哭,到了門口硬是不進去。我就抱著他在小區(qū)里逛,一邊走,一邊編故事給他聽。記得編的是一個熊媽媽要出門去打獵,熊寶寶不讓媽媽走,媽媽就告訴它為什么自己必須要離開,還鼓勵它與別的小動物們一起玩……反正故事很長,盡管漏洞百出,魯魯還是聽得津津有味。等我們在小區(qū)里逛了一大圈,再次來到幼兒園時,兒子雖然還是不舍,但情緒已經(jīng)緩和了很多。我親自將他送到教室門口,并不急于推他進去,直到他淚水盈盈地說“早點兒來接我”,我才松開了手,讓老師把他領(lǐng)進去。到北京,該上中班了,好不容易落實了幼兒園,面對新老師、新同學(xué)、新環(huán)境,還有他不熟悉的普通話,魯魯感到很不安。雖然遲疑,不愿意去,但已經(jīng)不需要我編故事了。魯魯坐在我自行車的后座上,我們一路說著話,說的什么已經(jīng)忘了,反正從那天開始,每天接送的路上,我們就這樣一路聊著。到了門口,他仍然會說“早點兒來接我”,我也仍然會站在門口,目送他直到背影完全消失。上小學(xué),還是我送他,每次進校門,都會說聲“再見”,囑咐他“多喝點兒水”,在他背上輕輕一拍,目送他向教學(xué)樓走去。他也總是會在進樓前的最后幾步停下來,回過頭,向我揮一揮手。魯魯?shù)搅诵W(xué)高年級,在校門口經(jīng)常會遇到他的同學(xué),同學(xué)的個子有的已經(jīng)快要趕上我了。小伙子們說說笑笑,一起走進校門。偶爾,他還是會回過頭來向我揮手,但更多的時候,是我站在門口,默默地望著他們熱鬧的背影。到了初中,他讀寄宿學(xué)校,每次送他去校車??奎c,看他背著書包,拎著裝滿換洗衣服的旅行包踏上校車,我和他爸在下面,跟著窗內(nèi)的兒子從前門往后走,看他找到座位,放好行李,開始和同學(xué)說笑。同學(xué)都穿著校服,十多歲的少年,臉上已英氣勃勃。車窗緊閉,聽不見他們在說什么。車外的家長們?nèi)齼蓛缮⒃谒闹?,直到開車,車上車下互相揮手。要再見他們,就得等到下周了。這一周之內(nèi),孩子和家長,各忙各的。沒有兒子的家里,特別冷清。突然之間意識到,我已經(jīng)成了空巢的留守者。也不過只有幾年時間啊,那個當年緊抓著我不愿松手的孩子、那個眼淚汪汪要我早點兒去接他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自己提著行囊上路了。他已經(jīng)一米六幾,和我差不多高。成長的過程,就是送行的過程,就是我們慢慢松手的過程。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給他依靠,不需要的時候,就靜靜地退到一旁。鳥兒飛了,還會歸巢。這就是人生吧,有許多悵然,也有許多歡欣,明暗交織,構(gòu)成美麗的圖案。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真誠的語言是最有力量的。這本書即使不作為一本教育書,作為一本散文,也是具有相當價值的。作者仿佛能洞悉生命的微妙之處,將每一件日常小事寫得興味盎然而又富于哲理?!襟w專評
編輯推薦
《與孩子一起煉愛:媽媽導(dǎo)師魯稚談?wù)鎼叟c成長》編輯推薦:“她有親身經(jīng)歷,她不避諱自己的弱點,她是一位鼓勵者,她用行動影響他人,她有真正的智慧?!彼菬o數(shù)媽媽的育兒導(dǎo)師,她用細節(jié)、以感悟來啟迪每一位媽媽的愛子之心。愛孩子,是連老母雞都會的事,但只是會就可以了嗎?愛,需要去蕪存精;愛,需要改變提純;愛,需要溝通交流;愛,需要修煉。愛到真愛,只有一小步的距離。父母跨出這關(guān)鍵的一小步,孩子就能成長一大步。與孩子一起煉愛,做會愛的父母,用真愛滋養(yǎng)孩子的成長。作者魯稚為亞洲極具人氣的親子教育專家,新浪親子中心特聘專家,其多部作品暢銷加拿大、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本次四部作品是作者關(guān)于家教理論、家教實務(wù)乃至家教常識的一次完美收納。知性智慧的全職媽媽,專業(yè)作家的表述功底,前瞻性的國際視野,十余載的成功教子經(jīng)驗,書寫最真實、最細節(jié)、最快樂的教子書。
名人推薦
偶然看到魯稚的書《與孩子一起煉愛》,一下就被深深地折服和震撼。讀完之后酣暢淋漓的快感讓我愛不釋手,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深意切,好些章節(jié)竟讓我噙滿淚水,感慨萬端!作為同齡人,魯稚給我們奉獻了她飽含智慧的饕餮大餐,讓我們分享,這是我們的福分!“愛”似乎人人都懂,人人都會,但看過魯稚的書后,我開始懷疑我們對“愛”這個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情感是否具有正確的理解。比如“溺愛”,這是媒體上分析各種問題兒童產(chǎn)生的原因時最愛用的一個詞。但什么是溺愛?溺愛就是愛得太多嗎?溺愛就是“無條件地愛”?不對。魯稚告訴我們,“溺愛并非是過度(過多)的愛,而是錯誤的愛,是孩子不需要的愛。溺愛真正的問題不是愛的‘量’太多,而是愛的‘質(zhì)’不對?!庇直热?,我們說“愛”就是包容和尊重,要呵護孩子的自尊,寬容孩子的錯誤,用自由培植他的創(chuàng)造性,用鼓勵作為他成長的動力。但是,我也常有一些擔心,在如此呵護的環(huán)境里長大,孩子會不會自尊心特別強,受不得一點委屈,不能適應(yīng)社會?讀了魯稚的書,我豁然開朗,魯稚說:“從小得到愛和尊重的孩子,更容易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對事物的理解和接納,不偏激,不絕對,可以相互融洽,因而他不容易和世界沖突。即使沖突,他能理解這個世界的因果關(guān)系,看到萬事萬物的合理性,因而能處之泰然,不易陷入憤怒和絕望。即使陷入憤怒和絕望,因為他是個能包容、能尊重他人的人,他必定有比較好的人際關(guān)系,身邊有值得信賴的親人和朋友,他的情緒也容易找到人傾訴和排解,因而不容易走上絕路。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受不得一點委屈的人,可能恰恰就是在高壓下長大的人,是暴力澆灌的結(jié)果。通情達理者,往往出自通情達理的家庭。而通情達理,恰恰是承受力強的關(guān)鍵所在!”不禁拍案叫絕!讀魯稚的書,處處是質(zhì)樸的洞見,直抵人心。她對家庭教育中一些常見的誤區(qū),從心理、文化、傳統(tǒng)、社會因素等不同角度作了深入分析,有著深厚的理論功底,讀起來卻又毫無學(xué)究氣,文風鮮活,賞心悅目,這本《與孩子一起煉愛》實在是我近年來所見的不可多得的一本家庭教育著作。然而,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愛不釋手,更重要的原因還不是作者寫得好,我真正好奇的是,魯稚為什么做得到?現(xiàn)在,介紹各種先進教育理念的書籍、講座、網(wǎng)絡(luò)文章、電視節(jié)目等等已經(jīng)多如牛毛,新一代父母對于怎樣養(yǎng)育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觀念和知識,但遇到具體情況時,明明知道該怎么做,卻往往做不到。魯稚卻能夠知行合一,在養(yǎng)育自己兒子的過程中親自踐行這些理念,真正培養(yǎng)出了一個內(nèi)在強大,外在優(yōu)秀,身心健康的兒子,這實在是很不簡單。魯稚的教育書其實都不單單在講教育,很多時候她是在講她自己的成長。從書中我看到她的童年,她的父母,她的家庭。不錯,正是她的原生家庭給了她豐沛的愛,她才成長為一個睿智而溫暖的人。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心理邏輯,它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在那個非常年代,作者竟然接受到了良好的教養(yǎng),養(yǎng)成了知書達理的性情,這與她的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她的父母都是文革前的大學(xué)生,同班同學(xué)相戀而組成家庭,魯稚是他們唯一的女兒,從小備受珍愛,整個家庭氛圍和諧而溫馨。作為同齡人,我很羨慕魯稚在那個年代,父親就能帶她去名山大川旅游,就能給她買一書柜的書,她那一向節(jié)儉的母親,就能省吃儉用給她做兩件的確涼襯衣,她就擁有了一雙皮鞋——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誰穿過皮鞋??!每一個人的幼年時期,由于他自身太脆弱,都必須依賴父母(養(yǎng)育者)才能生存,這使得他與父母結(jié)成了天然的依戀關(guān)系。依戀質(zhì)量不僅決定他生理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還決定著他對父母的價值觀的認同。魯稚說:“回想起來,我這一生,有父母呵護的時候,真的沒有吃過多少苦。我從來不是一個憤怒的人,我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和善,就因為感到自己幸運,上帝是青睞我的,我沒什么可抱怨。從小到大,父母給了我很多,這是我一生幸福的基礎(chǔ)。所以我并不相信什么‘苦難教育’,我愿意以同樣的付出去對待兒子,像父母對我一樣,給他很多很多。”幸??梢赃z傳。孩子的價值觀是從哪里來的?是從父母那里來的!孩子的命運是從哪里來的?也是從父母那里來的!良善知性的父母,養(yǎng)育出同樣睿智溫柔的女兒,當女兒做了母親之后,她又把同樣的能量傳遞給了兒子,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循環(huán)。這也是魯稚之所以為魯稚的原因。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煉愛”呢?去除愛的雜質(zhì),提煉愛的精華,讓自己的人生,以及孩子的人生,世世代代的人生,都開始一個美好的循環(huán)?!犊〗?/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