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么吃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黃琦舫  頁數(shù):149  字數(shù):20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草根美食家,跟著他們,就能吃到這座城市最地道最正宗的美食。本書由上海草根美食達人黃琦舫帶著大家品嘗最美味的上海美食。本書分為本幫菜、四大金剛、特色面館、地方美食、甜品、特色餐廳、周邊特色美食8大主題,每個主題下推薦最受歡迎的代表店家。店家的風格特色、背后故事、招牌品嘗,一應俱全,內容豐滿,資訊豐富。本書不僅適合上海本地人閱讀,也適合外地到上海旅游的人隨身攜帶,跟著本書,展開一次美食之旅吧。

作者簡介

黃琦舫
美食品鑒家,全球權威美食評級機構——查氏餐館調查(Zagat
Survey)上海地區(qū)聯(lián)絡人,國內多個網(wǎng)站與美食雜志的上海餐廳評鑒人。
全球餐評界最受推崇的兩本美食手冊,一本是《米其林美食指南》,一本是《查氏餐館調查》,相比《米其林美食指南》有高端評鑒,《查氏餐館調查》g更加親民。因此,作為Zagat
Survey上海地區(qū)的聯(lián)絡人,作者希望能夠更多適合大眾的超級餐廳推薦給大家!
微博:@shirley飯飯

書籍目錄

【PART 01 老洋房里的克勒“飯”】
吉士酒家,本幫系富豪飯?zhí)?br />復興匯,庭院深深中的精致本幫菜
上海老站,坐在宋慶齡專列上吃飯
夜上海,新天地石庫門里暢享中式點心
【PART 02  藏于弄堂深處的本幫小館】
海金滋,鋪滿一桌子的濃油赤醬
蘭心餐廳,外公外婆的鍋香味
蘭亭餐廳,只有6張桌子的本幫小館
永興餐廳,弄堂深處有人家
【PART 03  新上海四大金剛】
古猗園餐廳,南翔小籠發(fā)源地
南翔饅頭店,城隍廟九曲橋旁的小籠包
鼎泰豐,小籠包與黑松露的Cross-Over
佳家湯包,老城廂里的小籠包故事
小楊生煎,成為旅游地標的生煎店
舒蔡記生煎,草根文化孕育的生煎老店
大壺春,沒有湯汁的生煎饅頭
和樂點心店,馬路菜場里的重油鍋貼
胡記鍋貼,吃鍋貼要趕早
大王鍋貼,霸氣外露的校門口美食
盛興點心店,老式“黑面”餛飩
特色薺菜餛飩,老城廂的深夜食堂
弄堂小餛飩,靜安別墅里的豬油小餛飩
阿大蔥油餅,20年如一日的老式蔥油餅
【PART 04 如果你也愛吃面】
香閣麗面館,縮頭和他的下水面
阿娘面,上海灘最出名的一碗黃魚面
十面埋伏,掉入海鮮高湯面的陷阱
味香齋,一碗80年不變的經(jīng)典麻醬面
頂特勒粥面館,淮海路24小時弄堂面
老地方面館,憑記憶織成的面館
狠牛獨創(chuàng)牛肉面館,后現(xiàn)代臺式牛肉面
維心,豚骨拉面的感動
屯京,東京的超人氣拉面
Pho Real,適合落單的越南河粉
【PART 05 大江南北匯上海】
南麓 碧鄉(xiāng),外灘邊的杭州小菜
興龍酒家,木材市場里的福建小海鮮
西貝莜面村,胡辣無敵的西北農(nóng)家菜
查餐廳,港劇里的茶餐廳
【PART 06  融進血液的洋餐文化】
Madison餐廳,中國制造的現(xiàn)代美式西餐
Cuivre法式餐廳,名廚Michael Wendling的得意之作
Kota's Kitchen ,廚師們下班后的夜宵地
清邁天堂,掉進泰國菜的調料盒
【PART 07 一座熱愛甜品的城市】
HoF,巧克力與芝士共瘋狂
紅寶石,超具英倫范兒的海派西點
蔡嘉法式甜品,傷不起的金牌拿破侖
COVA, 跟風香港名媛追逐甜品界的“愛馬仕”
凱司令,全城至贊栗子蛋糕
糖品TangPin,馬來西亞大排檔式的糖水鋪
【 附錄A 上海時令美食大搜索 】
【 附錄B 上海這么吃之“最”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說起生煎,老上海的腦中自然是大壺春和黃楚九的蘿春閣;而新生代則一門心思鉆進小楊生煎設下的牛角尖。即便是排隊排隊再排隊,還是心甘情愿地等待著咬開剛出爐的生煎、湯汁涌向舌尖的那一瞬。 說實話,我很少去小楊生煎,因為害怕無止盡的排隊。很顯然,吳江路的小楊生煎,已經(jīng)從最早破破爛爛的生煎攤,變身為地標性的旅游景點。 前兩年,隨著吳江路的市政改遷,小楊生煎從最初的東側搬到西側湟普匯的二樓。說它是全上海生意最好的生煎店,毫不為過。去那里吃生煎需要做好排3次隊的心理準備:排隊點單、排隊取生煎、排隊等座位……通常情況下至少歷時30分鐘。 好在當天同去的有5人,分頭行動。我負責點單,朋友們負責取生煎、取湯、等位。雖說時針已劃過下午1點,可找個空桌仍是那么地……辛苦! 這些年生煎的漲價幅度是絕對超越工資漲幅的。6元/兩(4個)。幸好個頭還是一如既往的“大”。建議女生吃4個就已足夠,再加一碗咖喱牛肉湯(7元)或肥腸粉(8元~12元):男生可以再加多一兩生煎。 皮薄、餡足、湯多、個頭大是小楊生煎成名和發(fā)家的根本。與傳統(tǒng)生煎的半發(fā)酵面皮不同,小楊生煎的面皮薄得就像小籠包!因此食用時可施行湯包原理:切記“先開窗、再喝湯”;否則受害的不僅是你的舌頭,還很有可能是周圍人的衣服。 從若干年前小楊生煎還是2.8元/兩的時候開始吃,我對它實在已經(jīng)做不出太多的評價。小楊代表的是一種流派,新的生煎流派——碩大無比的薄皮多湯生煎。同類中較受歡迎的還有飛龍生煎、金彪生煎王、阿三生煎和曉賢生煎。 如果說蛋皮湯是小籠包的絕配,那么咖喱牛肉湯自然是生煎饅頭的真命天子。用咖喱粉沖兌出的牛肉湯,雖說比不上進口咖喱的香濃,也比不上動輒熬制XX小時的牛肉高湯,但卻有小時候路邊攤的味道。

編輯推薦

《上海這么吃》不僅適合上海本地人閱讀,也適合外地到上海旅游的人隨身攜帶,跟著《上海這么吃》,展開一次姜食之旅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上海這么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上海的吃也應該了解一下
  •   這本介紹上海小吃的地方挺好的,用這本書上提供的地址,我們這次去上海找到了地方,東西不錯。
  •   送朋友的,她喜歡上海味兒
  •   本以為是海派飲食文化的盤點,看上去就是一堆小店的廣告,再加點做作的小資
  •   推薦的地點都很好真的是精心推薦,但是文字功底差了一點點如果和指間沙的舌尖上的上海比的話,就書的印刷而言性價比稍低,有興趣的話可以兩本一起買作參考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