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 作者:毛炳秋//田衛(wèi)軍//李云霞//張俊 頁數(shù):245
Tag標簽:無
前言
UG軟件是美國LIGS公司推出的CAD/CAE/CAM一體化軟件,它的功能覆蓋了產(chǎn)品設計開發(fā)的整個過程,擁有集成的產(chǎn)品開發(fā)環(huán)境。除具有強大的實體造型、曲面造型、模擬裝配、工程圖生成等設計功能外,還具有機構運動分析、動力學分析、有限元分析、仿真運行等功能;可對建立的三維模型直接生成數(shù)控加工代碼,用于產(chǎn)品的實際加工;通過網(wǎng)絡可以實現(xiàn)設計人員之間數(shù)據(jù)相關、資源共享,實現(xiàn)多人異地協(xié)同工作;利用UG軟件提供的參數(shù)化設計功能,可對常用零部件建立部件族,建模時可直接通過輸入控制參數(shù)進行調(diào)用;利用UG軟件內(nèi)嵌的Open GRIP語言等可實現(xiàn)二次開發(fā);UG軟件還支持C++、Java等常用編程語言,實現(xiàn)面向?qū)ο蟮某绦蛟O計。因此,UG軟件廣泛應用于機械、汽車、航空、電器等眾多領域。本書介紹的是最新版本的中文版UG NX 7.0軟件的基本功能模塊,以產(chǎn)品設計開發(fā)的一般過程為主線,通過大量詳盡的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uG軟件的CAD功能。通過學習本書,能使初學者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UG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運用于實際工作中。本書編著的指導思想是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在此基礎上以建模為主線,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從曲線和草圖入手,逐步向曲面和三維實體延伸:從建立基本形體起步,不斷向結構復雜的零件級實體模型深入,最終以靈活掌握常用機械零部件的設計建模、裝配建模和工程圖生成方法為目的,注重應用性和工程化。參加本書編著工作的有:毛炳秋(第l、3、7、8章)、田衛(wèi)軍(第5、6章)、李云霞(第4章)、張?。ǖ?章),由毛炳秋負責全書的統(tǒng)稿和校核。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針對美國UGS公司最新推出的CAD/CAE/CAM一體化軟件——中文版UG NX 7.0編寫的教科書。全書共8章,內(nèi)容包括UG NX 7.0基礎知識、繪制曲線、繪制草圖、實體建模、曲面造型、裝配設計、工程圖和綜合實例。每一章的最后一節(jié)均為操作實例,最后一章通過綜合實例完整地介紹零件設計和裝配設計等內(nèi)容。同時,采用本書作為教科書和培訓用書的教師,可通過華信教育資源網(wǎng)(www.hxedu.com.cn)免費下載與本書配套的全部實例文件及習題中全部操作建模題的答案,詳見本書前言。 本書面向UG軟件的初級和中級用戶,除了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相關專業(yè)開設的UG軟件課程的教材使用外,還可以作為各種培訓機構的培訓教材,以及企事業(yè)單位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從事三維建模工作的理想?yún)⒖紩?/pre>書籍目錄
第1章 中文版UG NX 7.0基礎知識/1 1.1 UG NX 7.0界面/1 1.1.1 UG NX 7.0軟件的啟動與退出/1 1.1.2 UG NX 7.0軟件的主要功能模塊介紹/2 1.1.3 UG NX 7.0軟件的界面/3 1.1.4 工具條的定制/5 1.2 UG NX文件管理/6 1.2.1 新建部件文件/6 1.2.2 打開與保存部件文件/7 1.2.3 關閉部件文件/8 1.2.4 導入與導出部件文件/9 1.3 UG NX 7.0的基本操作/10 1.3.1 鼠標與鍵盤操作/10 1.3.2 視圖操作/11 1.3.3 首選項設置/13 1.3.4 圖層設置/14 1.3.5 編輯對象顯示/16 1.3.6 顯示與隱藏對象/16 1.4 UG NX 7.0常用工具/17 1.4.1 點構造器/17 1.4.2 矢量構造器/19 1.4.3 類選擇器/20 1.4.4 坐標系/20 1.5 信息查詢與幫助系統(tǒng)/21 1.5.1 信息查詢/21 1.5.2 幫助系統(tǒng)/22 思考題與操作題/22第2章 繪制曲線/23 2.1 繪制點/23 2.1.1 點/23 2.1.2 點集/23 2.2 繪制曲線/27 2.2.1 基本曲線/27 2.2.2 矩形/33 2.2.3 正多邊形/34 2.2.4 橢圓/35 2.2.5 樣條曲線/36 2.2.6 螺旋線/39 2.3 編輯曲線/41 2.3.1 曲線倒斜角/41 2.3.2 編輯圓角/43 2.3.3 修剪曲線/44 2.3.4 分割曲線/45 2.3.5 偏置曲線/47 2.3.6 橋接曲線/49 2.3.7 連接曲線/51 2.3.8 投影曲線/52 2.3.9 鏡像曲線/53 2.3.10 相交曲線/53 2.3.11 抽取曲線/54 2.3.12 剖切曲線/57 2.4 操作實例/59 思考題與操作題/61第3章 繪制草圖/63 3.1 草圖界面與參數(shù)預設置/63 3.1.1 草圖平面的確定/63 3.1.2 草圖參數(shù)設置/65 3.2 草圖曲線繪制/66 3.2.1 輪廓/66 3.2.2 基本曲線/69 3.2.3 矩形、樣條線與派生直線/70 3.3 草圖曲線編輯/71 3.3.1 快速修剪與快速延伸/72 3.3.2 圓角與拐角/74 3.3.3 偏置曲線、投影曲線與鏡像曲線/75 3.3.4 參考曲線轉(zhuǎn)換/77 3.4 草圖約束/77 3.4.1 幾何約束/77 3.4.2 尺寸約束/79 3.5 操作實例/81 思考題與操作題/83第4章 實體建模/85 4.1 基本成形特征/85 4.1.1 長方體/85 4.1.2 圓柱/86 4.1.3 圓錐/87 4.1.4 球/88 4.2 布爾運算/89 4.2.1 求和/89 4.2.2 求差/90 4.2.3 求交/90 4.3 參考特征/91 4.3.1 基準軸/91 4.3.2 基準平面/94 4.4 掃描特征/97 4.4.1 拉伸/97 4.4.2 回轉(zhuǎn)/99 4.4.3 沿引導線掃掠/100 4.4.4 管道/101 4.5 編輯成形特征/102 4.5.1 孔/102 4.5.2 凸臺/106 4.5.3 腔體/108 4.5.4 墊塊/111 4.5.5 鍵槽/112 4.5.6 開槽/115 4.6 特征操作/116 4.6.1 拔模/116 4.6.2 邊倒圓/118 4.6.3 倒斜角/120 4.6.4 抽殼/121 4.6.5 螺紋/121 4.6.6 縫合/123 4.6.7 修剪體/123 4.6.8 鏡像特征與鏡像體/124 4.6.9 實例特征/126 4.7 操作實例/129 思考題與操作題/132第5章 曲面造型/136 5.1 由點構建曲面/136 5.1.1 通過點構造面/136 5.1.2 從極點構造面/138 5.1.3 從點云構造面/139 5.2 由線構造面/140 5.2.1 直紋面/140 5.2.2 通過曲線組構造面/142 5.2.3 通過曲線網(wǎng)格構造面/144 5.2.4 掃掠面/145 5.3 編輯曲面/146 5.3.1 偏置曲面/147 5.3.2 修剪和延伸曲面/148 5.3.3 圓角曲面/150 5.4 操作實例/152 5.4.1 頭盔模型/152 5.4.2 酒瓶模型/158 5.4.3 魚缸模型/163 思考題與操作題/167第6章 裝配設計/169 6.1 裝配結構與建模方法/169 6.1.1 裝配結構/169 6.1.2 裝配建模方法/170 6.1.3 添加組件/171 6.1.4 新建組件/172 6.1.5 創(chuàng)建組件陣列/172 6.1.6 替換組件/174 6.1.7 移動組件/175 6.1.8 WAVE幾何鏈接器/176 6.1.9 裝配導航器/177 6.2 裝配約束/178 6.2.1 接觸對齊/179 6.2.2 角度/180 6.2.3 中心/180 6.2.4 同心/181 6.2.5 距離/182 6.2.6 平行/182 6.2.7 垂直/182 6.3 爆炸圖/183 6.3.1 創(chuàng)建爆炸圖/183 6.3.2 自動爆炸組件/183 6.3.3 編輯爆炸圖/184 6.3.4 取消爆炸組件/184 6.3.5 刪除爆炸圖/184 6.4 裝配查詢與分析/184 6.4.1 部件信息查詢/185 6.4.2 干涉檢查與間隙分析/185 6.5 操作實例/186 思考題與操作題/190第7章 工程圖/191 7.1 圖紙管理/191 7.1.1 新建圖紙頁/191 7.1.2 編輯圖紙頁/193 7.1.3 打開圖紙頁/193 7.1.4 刪除圖紙頁/193 7.1.5 制圖界面的參數(shù)設置/194 7.2 建立視圖/194 7.2.1 建立基本視圖/195 7.2.2 建立投影視圖/197 7.2.3 建立剖視圖/198 7.2.4 建立局部放大圖/201 7.2.5 編輯視圖/202 7.3 圖樣標注/204 7.3.1 尺寸標注/204 7.3.2 文字及符號標注/207 7.4 工程圖樣/211 7.5 操作實例/212 7.5.1 零件圖/212 7.5.2 裝配圖/219 思考題與操作題/222第8章 綜合實例/225 8.1 螺旋千斤頂結構與工作原理/225 8.2 千斤頂零件設計/227 8.2.1 底座1建模/227 8.2.2 螺套2建模/228 8.2.3 緊定螺釘3建模/232 8.2.4 螺桿4建模/233 8.2.5 絞杠5建模/236 8.2.6 壓蓋6建模/236 8.2.7 緊定螺釘7建模/239 8.3 千斤頂裝配設計/239 8.3.1 導入底座1/240 8.3.2 安裝螺套2/240 8.3.3 安裝緊定螺釘3/241 8.3.4 安裝螺桿4/242 8.3.5 安裝絞杠5/243 8.3.6 安裝壓蓋6/244 8.3.7 安裝緊定螺釘7/244 思考題與操作題/245參考文獻/246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建立了零部件的三維模型后,可以對其進行運動分析、受力分析、應力分析、強度計算、加工設計等。最后,還需要繪制相應的工程圖,以便交流和使用。UG NX 7.0的制圖模塊功能非常強大,它能根據(jù)建模中生成的三維模型創(chuàng)建二維圖形,并與三維圖形相關聯(lián)。當三維圖形發(fā)生任何變化時,其二維圖形也會隨之改變,使二維圖形與三維模型之間保持一致。制圖模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操作環(huán)境,它不僅可以通過投影獲得零部件的基本視圖,而且還可以自動生成投影視圖、剖視圖、局部放大圖等輔助視圖,并可以對視圖進行編輯、標注等操作。本章將介紹UG NX 7.O制圖模塊的常用功能,零件工程圖和裝配工程圖的繪制,工程圖的定制、編輯和標注,最后通過實例介紹工程圖的繪制過程。編輯推薦
《中文版UG NX 7.0基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十二五”規(guī)劃系列教材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