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阮加 頁數(shù):233
前言
金融學一般包括三部分:宏觀金融、微觀金融和公司金融。 宏觀金融,傾向于對貨幣經濟的總量研究,同時涉及貨幣市場、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三部分。對單一市場進行研究,比如,僅研究貨幣市場、商品市場或勞動力市場,問題會比較簡單;當我們將幾個市場放在一起進行研究時,任何一個問題的相關因素都會變得十分復雜。一般來說,在研究抽象勞動力市場時,我們無須考慮貨幣總量問題,但是,大量研究證明,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導致失業(yè)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執(zhí)行了不恰當?shù)呢泿耪?。因此,宏觀金融不僅是金融學的重要問題,也是經濟學、社會學的重要問題?! ≡诮鹑趯W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我們總會覺得,既有的理論體系并不能反映宏觀金融學的發(fā)展,甚至不能反映宏觀金融領域正在發(fā)生的事實。的確如此,在本書面世之前,國內尚沒有以宏觀金融為研究方向的著作或教材正式出版?! ≡趦热萆?,宏觀金融主要包括宏觀金融目標、基礎利率決定、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治理等?! ⌒鹿诺渚C合多元目標的宏觀經濟政策看上去很完美,但在實踐中總是相互沖突,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弗里德曼的以貨幣量為主控手段的理論體系則由于難以操作,鮮有成功實踐的案例。古典經濟學的二分法將貨幣分析和商品交易分析分裂開來,交易就是實物交換,貨幣是一層面紗,有沒有貨幣對實體經濟沒有影響。新古典經濟學在將市場競爭形式化的過程中,生產函數(shù)、效用函數(shù)等理論框架與分工沒有任何關系。凱恩斯及其追隨者在將與產權理論、分工理論、企業(yè)理論無關的“宏觀經濟學”形式化(IS-LM曲線)的過程中,強調了利率的重要作用,忽視了價格變動對利率和貨幣價值的影響,當出現(xiàn)無法克服的“凱恩斯陷阱假定”時,則轉而強調非市場因素的干預——財政政策的作用?! ”緯⒘艘粋€基于分工理論的貨幣理論框架,將斯密理論與費雪理論進行了有機結合,將產權理論、分工理論、企業(yè)理論、貨幣理論和價格理論融為一體,用總量分析代替邊際分析,用最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去解釋貨幣市場、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之間的關系。
內容概要
本書詳細介紹了貨幣理論的最新發(fā)展,建立了一個基于分工理論的貨幣理論框架,將斯密理論與費雪理論進行了有機結合,將產權理論、分工理論、企業(yè)理論、貨幣理論和價格理論融為一體,用總量分析代替邊際分析,用最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幫助讀者理解貨幣市場、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之間的關系。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金融、經濟、管理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經濟、金融、投資行業(yè)的實際工作者及研究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經濟增長過程是分工交易的演進過程 1.2 宏觀經濟中的價格 1.3 經濟學方法論 1.3.1 資本的異質性與非邊際分析 1.3.2 分裂的宏觀、微觀經濟學與一體的經濟學 1.3.3 生物進化與經濟演化 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產權與價格 2.1 動物的領地減少了同類之間的沖突 2.2 法律社會的所有權 2.3 所有權的可交易性與所有權均等 2.4 權利讓渡與價格 2.5 資產總量中租金與價格的互相影響 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使用權與價格 3.1 契約已經讓渡的使用權不屬于其所有者 3.2 沒有競爭性定價,所有的激勵都是無效的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貨幣經濟中的企業(yè) 4.1 企業(yè)是什么 4.2 成本與利潤 4.2.1 企業(yè)收入中的權利關系 4.2.2 資本所有者與利潤 4.2.3 企業(yè)控制權與利潤 4.3 企業(yè)法人:以最后責任人為核心的契約集合 4.3.1 分工經濟中的權利與責任 4.3.2 企業(yè)的最終責任人 4.3.3 上市公司和跨國公司的最后責任人問題 4.4 雇傭關系的復雜性 4.4.1 土地資本與人力資本 4.4.2 在資本雇傭勞動和勞動雇傭資本之間 4.4.3 最后責任人的契約轉換 4.5 預期商品價格對企業(yè)行為的影響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經典貨幣理論 5.1 貨幣理論 5.1.1 凱恩斯主義的視角與貨幣主義的視角 5.1.2 費雪的視角與馬歇爾的視角 5.2 利率的性質與決定 5.2.1 休謨的利率思想 5.2.2 馬歇爾的利率思想 5.2.3 魏克塞爾的利率思想 5.2.4 凱恩斯的利率思想 5.2.5 弗里德曼的利率思想 5.2.6 利率控制與貨幣供給量控制 5.3 貨幣起源與貨幣幻覺 5.3.1 貨幣的起源 5.3.2 黃金作為貨幣與“劣幣驅逐良幣”定律 5.3.3 重商主義思維的原因 5.3.4 關于凱恩斯陷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貨幣與利率的進一步討論 6.1 貨幣 6.1.1 貨幣中性 6.1.2 內生貨幣與外生貨幣 6.1.3 貼現(xiàn)率決定與作為資本租金的市場利率決定 6.1.4 債權貨幣與債務貨幣,同一個主體的兩面性 6.1.5 貨幣的總量控制與利率控制 6.1.6 存量、流量 6.2 利率 6.2.1 實物利率的決定因素 6.2.2 利率與價格關系及其矛盾 6.2.3 負(小于0)名義貨幣利率 6.2.4 貨幣利率與法定貨幣利率 6.2.5 法定利率(利率外生)中的資產結構調整 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需求、供給與價格的范疇 第8章 貨幣內生的需求理論 第9章 商品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關系 第10章 價格、貨幣與就業(yè)第11章 貨幣政策目標與中介目標 第12章 用利率水平控制價格水平第13章 貨幣政策應用中的幾個問題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1.3.1 資市的異質性與非邊際分新 在經濟學理論中,邊際分析理論首先用于對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它的理論基礎——邊際效用價值論。在今天的經濟學理論中,它已經覆蓋了經濟學分析的所有領域(如對效用、成本、產量、收益、利潤、消費、儲蓄、投資、要素效率等的分析都有邊際概念)。邊際即“額外的”、“追加的”意思,指“追加下一個自變量單位”時因變量的變化值,邊際值表現(xiàn)為兩個增量的比。 分析對象的同質性是邊際分析的前提。如果不將分析對象抽象為同質品,邊際分析就不能成為該分析對象的分析方式?! ≡诮洕饬x上,不僅具體的人與人不是同質的,即使物量單位相同,由于時空的不同,所有具體的資本也都不是同質的。 就人而言,不同的天賦、經歷使得任何兩個人都是非同質的。按照邊際理論,以一個企業(yè)為例,每增加一個人力資本的投入,其效用是遞減的。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增加一個優(yōu)秀人才有可能使一個企業(yè)獲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而增加一個無能的當權者則有可能導致一個企業(yè)的迅速消亡。原因在于,在經濟學意義上,任何兩個人都不是同質的,因此也就不能用邊際理論去分析?! ?hellip;…
編輯推薦
創(chuàng)新型國際化教育研究項目 作為貨幣政策的理論基礎,新古典綜合的多元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看上去面面俱到,但在實踐中這些目標總是難以兼得,相互沖突。弗里德曼的以貨幣量為主控手段的理論體系則因為難以操作,鮮有成功實踐的案例?!逗暧^金融:貨幣政策的理論基礎》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通貨膨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包括企業(yè)理論、價格理論,貨幣內生的供求理論等,并且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用利率水平控制價格水平的邏輯過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