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董麗華,范春華,孫偉 著 頁數:17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網絡化制造技術與應用》在介紹網絡化制造技術基礎概念、內涵及實現網絡化制造平臺的若干關鍵技術和基于ASP的網絡化制造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實例詳細介紹了網絡化制造具體應用的實現過程與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網絡的汽車發(fā)動機工藝系統構建、基于網絡的加工過程幾何仿真應用、MATLAB在基于網絡的加工過程物理仿真中的應用、基于網絡的加工過程優(yōu)化以及射頻技術在生產過程網絡監(jiān)控中的應用?! 毒W絡化制造技術與應用》結合生產實際情況,詳細介紹了網絡化制造技術及其應用,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和中等技術學校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工廠、院、所從事先進制造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1.1 制造業(yè)信息化進程1.2 網絡化制造的概念及內涵1.2.1 網絡化制造的概念1.2.2 網絡化制造的內涵1.3 網絡化制造的意義1.4 網絡化制造研究現狀第2章 網絡化制造的若干關鍵技術2.1 網絡基礎技術2.1.1 OSI參考模型2.1.2 常用協議簡介2.1.3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簡介2.2 數據庫技術2.2.1 數據庫的概念2.2.2 分布式數據庫原理簡介2.2.3 常用的分布式數據庫2.3 數據安全技術2.3.1 數據存儲安全2.3.2 網絡安全2.4 網絡化制造平臺集成技術2.4.1 網絡化制造平臺的概念2.4.2 網絡化制造平臺集成的若干關鍵技術第3章 基于ASP的網絡化制造系統3.1 ASP模式的概念及其發(fā)展歷程3.1.1 ASP模式的概念3.1.2 ASP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現狀3.2 基于ASP的網絡化制造體系結構3.3 基于ASP的網絡化制造應用案例3.3.1 面向區(qū)域的ASP網絡制造系統3.3.2 面向行業(yè)的ASP網絡制造系統第4章 基于網絡的汽車發(fā)動機工藝系統構建4.1 汽車發(fā)動機工藝系統模塊結構4.1.1 系統管理模塊4.1.2 工作流程與應用設計管理模塊4.1.3 電子倉庫與電子圖檔管理模塊4.2 系統活動模塊分析4.3 系統資源數據庫設計4.4 系統安全體系設計4.4.1 系統本身的安全體系4.4.2 網絡層安全體系4.5 發(fā)動機工藝網絡化制造實例4.5.1 用戶注冊及登錄4.5.2 系統的使用第5章 基于網絡的加工過程幾何仿真應用5.1 加工過程仿真的研究現狀5.1.1 制造業(yè)對加工過程仿真的需求5.1.2 需要解決的建模問題5.1.3 加工過程仿真的研究現狀5.2 基于網絡的加工過程幾何仿真實現技術5.2.1 ActiveX技術5.2.2 基于Internet客戶端控件開發(fā)的技術要求5.2.3 ATL技術簡介5.2.4 OpenGL技術簡介5.3 基于網絡的幾何仿真實現5.3.1 仿真參數提交表單的實現5.3.2 客戶端控件設計5.3.3 動態(tài)仿真過程的實現5.3.4 去材加工過程仿真的實現第6章 MATLAB在切削網絡化物理仿真中的應用6.1 加工過程數學模型的建立6.1.1 鉆削過程數學模型的建立6.1.2 銑削過程數學模型的建立6.2 Matlab簡介6.2.1 Matlab的組成和特點6.2.2 Matlab的Web功能實現原理6.3 基于B/S的鉆削過程物理仿真的實現6.3.1 向MATLAB提交鉆削參數的HTML界面設計6.3.2 建立鉆削仿真模型的M文件第7章 基于Web的加工過程優(yōu)化第8章 射頻技術在生產過程網絡監(jiān)控中的應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緒論 1.1 制造業(yè)信息化進程 半個多世紀以來,特別是近30年來,信息革命已經滲透至各個經濟部門,迅速改變著傳統產業(yè)和整個經濟的面貌。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極大地拓展了制造業(yè)的廣度和深度,產生了一批新的制造哲理和制造技術,使制造業(yè)正發(fā)生著質的飛躍。縱觀制造業(yè)信息化進程,可將其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功能自動化階段 20世紀70年代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為生產領域實現自動控制提供了可能,更使得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的制造自動化技術成為可能,由此出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劃(CAPP)、物料管理計劃(MRP)等自動化系統。但它們基本上屬于單項功能的自動化,著重于個人的活動提供需求計算機輔助手段?! ?.信息集成階段 20世紀80年代針對設計、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動化孤島問題,世界各國致力于解決各個制造業(yè)分系統之間信息的共享和交換,形成了一系列以接口方式和數據庫系統為主要方式的信息集成系統,如CAD/CAPP/CAM集成系統、CAD或CAPP與MRP的接口開發(fā),以及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我國大力研究的CIMS技術?! ?.過程優(yōu)化階段 20世紀90年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在知識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處于中心地位。企業(yè)意識到除了信息集成外,還需要對生產過程進行優(yōu)化,協同多個相關的應用以實現更高層次的系統功目標,如果用并行工程(CE)方法,在產品設計時考慮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裝配性等,重組設計過程,提高產品開發(fā)能力;或采用企業(yè)經營過程重構(BPR)的思想,調整企業(yè)過程,通過簡化與集成達到過程的整體優(yōu)化。于是相應地出現了產品數據管理(PDM)、工作流管理等團隊在整體業(yè)務流程中的技術支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