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 作者:施游//桂陽 頁數:780
Tag標簽:無
前言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是一個難度很大的考試,考生平均通過率較低。主要原因是考試范圍十分廣泛,牽涉到計算機專業(yè)的每門課程,還要加上數學、外語、系統(tǒng)工程、信息化和知識產權等知識,且注重考查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考試不但注重廣度,而且還有一定的深度?! 毒W絡工程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最新版)》是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用書,分為“計算機與網絡知識篇”和“網絡系統(tǒng)設計與管理篇”兩冊,內容涵蓋了最新的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2009年修訂版)的所有規(guī)定知識點,書中詳盡分析和解答了2004年—2008年的網絡工程師試題?! 毒W絡工程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最新版)》在參考和分析歷年考試試題的基礎上,著重對新版的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有重點地細化和深化。閱讀本書,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本詳細的、帶有知識注釋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內容的分布、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等。 本書不僅對準備參加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的讀者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對從事網絡設計工作的IT從業(yè)人員、計算機教學工作的老師,以及參加其他類似考試的讀者也有很大的幫助?! 毒W絡工程師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第1版自2005年2月發(fā)行,第2版自2007年9月發(fā)行,多次重印,深受廣大讀者朋友的厚愛。國家軟考辦在2009年1月發(fā)布了考試大綱的修訂版,希賽IT教育研發(fā)中心組織有關專家,根據最新的考試大綱和網絡工程師考試的發(fā)展趨勢,以及書籍出版后讀者的反饋意見,對本書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訂,改正了原書中的一些印刷錯誤,增加了最近一年的試題詳解。 本書由希賽IT教育研發(fā)中心組編,由施游和桂陽主編?! 坝嬎銠C與網絡知識篇”共分18章,第1版的第1章由簡亮編寫,第2章由竇亞玲和于寶東編寫,第3章由陳江鴻編寫,第4章由彭世強編寫,第5章由朱勤編寫,第6、7章由殷建民編寫,第8章由戎檄編寫,第9、17、18章由施游編寫,第10章由劉智成編寫,第11章由竇亞玲編寫,第12章由王樂鵬編寫,第13章由鄭建兵編寫,第14章由沈鍵鋼編寫,第15章由朱小平編寫,第16章由劉興編寫;“網絡系統(tǒng)設計與管理篇”分為8章,第1版的第1章由于露編寫,第2章由陳貴春編寫,第3章由黃云志編寫,第4章由竇亞玲編寫,第5章由簡亮編寫,第6章由徐鋒編寫,第7章由林曉飛編寫,第8章由王樂鵬編寫。第2版由施游、朱小平、劉毅和竇亞玲進行了全面的修訂。第3版(最新版)由桂陽進行了全面修訂,施游審閱了所有稿件?! ”緯昧瞬糠挚荚囋},使本書能夠盡量方便讀者的閱讀,因此,我們要特別感謝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的命題專家們;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參考了許多相關的資料和書籍,在此恕不一一列舉(詳見本書參考文獻),我們在此對這些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本書第1版和第2版的讀者,是你們的反饋意見,使本書的內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改進;感謝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田小康編輯,他在本書的策劃、成稿等方面,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指導和幫助?! ∮捎诰幷咚接邢蓿冶緯婕暗闹R點較多,書中難免有不妥和錯誤之處,編者誠懇地期望各位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教和幫助,對此,我們將深為感激。 有關本書的意見反饋和咨詢,讀者可在學賽網論壇“書評在線”版塊中的“希賽IT教育研發(fā)中心”欄目與作者進行交流。
內容概要
本書由希賽IT教育研發(fā)中心組織編寫,作為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的網絡工程師級別的考試輔導指定教程。在參考和分析歷年考試試題的基礎上,著重對新版的考試大綱(2009年修訂版)規(guī)定的內容有重點地進行了細化和深化。分為“計算機與網絡知識篇”和“網絡系統(tǒng)設計與管理篇”兩冊,內容涵蓋了最新的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的所有知識點,書中詳盡分析和解答了2004年—2008年的網絡工程師試題?! ¢喿x本書,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本詳細的、帶有知識注釋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掌握考試重點和難點,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內容的分布、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等?! ‰S書所附光盤包含多媒體視頻教學?! ”緯m合于參加網絡工程師考試的人員,也可作為程序員、軟件設計師、網絡管理員、數據庫系統(tǒng)工程師,以及計算機專業(yè)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書籍目錄
上 篇 計算機與網絡知識篇第1章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31.1 計算機組成 31.1.1 運算器 31.1.2 控制器 31.1.3 存儲器系統(tǒng) 51.1.4 時序產生器和控制方式 51.1.5 指令流、數據流和計算機的分類 61.1.6 處理器性能 71.2 指令系統(tǒng) 91.2.1 尋址方式 91.2.2 指令類型 101.2.3 CISC和RISC 101.2.4 RISC結構特點 111.3 并行處理和并行處理機 121.3.1 并行性概念 131.3.2 并行性的等級 131.3.3 提高計算機并行性的措施 141.3.4 并行處理機 141.3.5 雙機系統(tǒng) 161.4 多處理機系統(tǒng) 161.4.1 訪問存儲器方式 171.4.2 互聯方式 191.5 輸入/輸出及其控制 201.5.1 主要輸入/輸出設備 201.5.2 輸入/輸出控制器 211.5.3 外設的識別 211.5.4 外設的訪問 221.5.5 常見輸入/輸出接口 261.5.6 聯機、脫機和假脫機 281.6 流水線技術 281.6.1 流水線 281.6.2 影響流水線效率的因素 301.7 例題分析 31第2章 存儲器系統(tǒng) 412.1 主存儲器 412.1.1 主要知識點 412.1.2 本節(jié)例題分析 422.2 輔助存儲器 442.2.1 磁帶存儲器 442.2.2 磁盤存儲器 452.2.3 RAID存儲器 452.2.4 光盤存儲器 472.2.5 存儲網絡 472.2.6 本節(jié)例題分析 482.3 Cache存儲器 522.3.1 Cache的實現 522.3.2 Cache的性能 552.3.3 本節(jié)例題分析 56第3章 嵌入式系統(tǒng)基礎知識 593.1 嵌入式系統(tǒng)簡介 593.2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硬件組成 603.2.1 嵌入式系統(tǒng)的處理器 603.2.2 嵌入式系統(tǒng)的存儲器 623.2.3 嵌入式系統(tǒng)的外圍元件 633.3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643.3.1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簡介 643.3.2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和組成 663.3.3 常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693.4 嵌入式網絡與通信 743.5 嵌入式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開發(fā) 783.6 嵌入式數據庫技術 843.6.1 嵌入式移動數據庫的特點和數據準確性 853.6.2 幾種嵌入式移動數據庫 863.7 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和發(fā)展 87第4章 操作系統(tǒng)知識 894.1 操作系統(tǒng)基本概念 894.1.1 操作系統(tǒng)定義、特征、功能及分類 894.1.2 多道程序設計 924.1.3 內核和中斷控制 934.1.4 進程和線程 944.2 處理機管理 944.2.1 進程的控制 954.2.2 進程互斥與同步 954.2.3 進程調度與算法 974.2.4 死鎖 984.3 存儲管理 984.3.1 存儲管理的基本概念 984.3.2 單一連續(xù)區(qū)管理 994.3.3 分區(qū)存儲管理 994.3.4 虛擬存儲器 1004.3.5 頁式和請求頁式存儲管理 1014.3.6 段式存儲管理和段頁式存儲管理 1014.3.7 頁面置換算法 1014.4 設備管理 1024.4.1 設備管理的概念 1024.4.2 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1024.4.3 緩沖技術 1034.4.4 設備分配 1044.4.5 虛設備與SPOOLING技術 1044.4.6 即插即用技術 1054.5 文件管理 1054.5.1 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 1054.5.2 文件的結構和存取方式 1064.5.3 文件共享和安全 1074.5.4 文件的備份與恢復 1074.6 作業(yè)管理 1084.6.1 作業(yè)的狀態(tài)及轉換 1084.6.2 用戶接口 1094.6.3 作業(yè)調度算法 1094.7 例題分析 109第5章 系統(tǒng)配置方法 1215.1 系統(tǒng)配置技術 1215.2 系統(tǒng)性能 1315.3 系統(tǒng)RAS技術 1355.4 例題分析 138第6章 系統(tǒng)開發(fā)基礎知識 1436.1 需求分析和設計方案 1436.1.1 軟件工程基本知識 1436.1.2 結構化方法學概述 1456.1.3 結構化分析 1466.1.4 結構化設計 1496.1.5 面向對象方法學概述 1566.1.6 面向對象的分析 1586.1.7 面向對象的設計 1606.1.8 例題分析 1616.2 開發(fā)環(huán)境 1676.2.1 軟件工具 1676.2.2 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1686.2.3 例題分析 1696.3 軟件測試與軟件評審 1696.3.1 軟件測試基礎 1696.3.2 軟件評審 1716.3.3 測試設計和管理 1726.3.4 例題分析 1776.4 項目管理 1796.4.1 制定項目計劃 1796.4.2 質量管理與質量評估 1806.4.3 過程管理 1846.4.4 配置管理 1866.4.5 人員計劃和管理 1876.4.6 文檔管理 1896.4.7 開發(fā)組織和作用 1906.4.8 成本組織 1916.4.9 風險管理 1936.4.10 例題分析 1936.5 系統(tǒng)可審計性 1946.5.1 審計方法 1956.5.2 審計跟蹤 1956.5.3 在系統(tǒng)中納入可審計性 195第7章 系統(tǒng)運行和維護知識 1977.1 系統(tǒng)運行 1977.1.1 系統(tǒng)運行環(huán)境管理 1977.1.2 系統(tǒng)成本管理 1977.1.3 系統(tǒng)運行 1977.1.4 用戶管理 1997.1.5 設備和設施管理 1997.1.6 系統(tǒng)故障管理 2017.1.7 安全管理 2017.1.8 性能管理 2027.1.9 系統(tǒng)運行工具 2027.1.10 系統(tǒng)轉換 2027.1.11 系統(tǒng)運行服務標準 2037.1.12 例題分析 2037.2 系統(tǒng)維護 2047.2.1 維護的類型 2047.2.2 維護的實施 2047.2.3 硬件維護、軟件維護、維護合同 2057.2.4 例題分析 206第8章 網絡體系結構 2078.1 網絡拓撲結構 2078.2 OSI/RM 2098.3 應用層協議 2128.3.1 FTP 2128.3.2 Telnet 2148.3.3 SNMP 2158.3.4 DHCP 2168.3.5 電子郵件協議 2188.3.6 HTTP 2198.4 傳輸層協議 2208.4.1 TCP 2208.4.2 UDP 2248.5 網絡層協議 2248.5.1 IP地址 2258.5.2 子網掩碼 2268.5.3 IP首部 2278.6 數據鏈路層協議 2288.6.1 ARP與RARP 2288.6.2 SLIP 2298.6.3 PPP 2308.7 物理地址 2318.8 例題分析 232第9章 編碼和傳輸 2399.1 調制和編碼 2399.2 傳輸技術 2429.2.1 通信方式 2429.2.2 差錯控制 2449.2.3 同步控制 2469.2.4 多路復用 2479.2.5 壓縮和解壓縮算法 2509.3 傳輸控制 2559.3.1 邏輯鏈路層 2569.3.2 HDLC 2609.4 例題分析 265第10章 網絡分類 27310.1 網絡分類 27310.1.1 按地域范圍分類 27410.1.2 按服務分類 27510.2 LAN 27610.2.1 訪問控制系統(tǒng) 27610.2.2 高速LAN技術 27910.2.3 無線LAN 28010.2.4 VLAN 28310.3 MAN解決方案 28610.4 WAN與遠程傳輸服務 28810.4.1 ISDN 28810.4.2 VPN 28910.4.3 幀中繼 29110.4.4 ATM 29610.4.5 衛(wèi)星通信服務 30110.4.6 移動通信服務 30310.5 IP路由 30710.5.1 路由算法 30710.5.2 網絡協議 30810.6 QoS 31110.6.1 QoS技術 31210.6.2 QoS管理和測量 31310.7 CGI 31410.7.1 CGI的工作原理 31410.7.2 CGI與其他WWW技術的關系 31510.8 VoIP 31610.8.1 VoIP的基本傳輸過程 31610.8.2 VoIP協議 31710.9 例題分析 318第11章 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32711.1 接入網的概念 32711.2 xDSL接入 32711.3 HFC接入 32911.4 高速以太網接入 33011.5 寬帶無線接入 33111.5.1 主要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 33111.5.2 WiMax 33211.5.3 CDMA2000 33311.5.4 WCDMA 33611.6 X.25接入 33811.7 DDN接入 34111.8 光纖接入技術 34211.9 例題分析 344第12章 網絡通信設備 34712.1 傳輸介質和通信電纜 34712.1.1 有線介質 34712.1.2 無線介質 35112.1.3 配線架 35212.2 各類通信設備 35312.2.1 多路設備 35312.2.2 交換設備 35412.2.3 轉接設備 35712.2.4 線路連接設備 35712.3 網絡連接設備 35912.3.1 網卡 35912.3.2 網橋 36012.3.3 路由器 36412.3.4 中繼器 36612.3.5 集線器 36612.3.6 交換機 36712.4 例題分析 370第13章 網絡軟件系統(tǒng) 37513.1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37513.1.1 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分類和特點 37513.1.2 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37813.1.3 網絡設備驅動程序 37813.1.4 網絡通信的系統(tǒng)功能調用 37813.1.5 遠程過程調用 37913.1.6 交易處理中間件 37913.1.7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38013.1.8 網絡設備共享 38113.2 網絡管理 38113.2.1 網絡管理的功能域 38113.2.2 網絡管理協議 38213.2.3 網絡管理工具 38413.2.4 網絡管理平臺 38713.2.5 分布式網絡管理 38813.3 網絡應用與服務 38913.3.1 WWW萬維網 38913.3.2 DNS域名服務 39013.3.3 代理服務器 39213.3.4 搜索引擎 39313.3.5 視頻點播 39613.3.6 網絡會議 39713.3.7 遠程教育 39713.3.8 CSCW和群 39813.4 例題分析 398第14章 網絡安全 40714.1 保密性和完整性 40714.1.1 私鑰和公鑰加密標準 40714.1.2 認證 40914.1.3 完整性 41114.1.4 訪問控制 41214.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護 41414.2.1 防火墻 41414.2.2 入侵檢測 41614.2.3 安全協議 41614.2.4 硬件安全性 42214.2.5 計算機病毒防護 42314.3 可用性 42414.3.1 文件的備份 42414.3.2 在線恢復 42514.3.3 災難恢復 42614.4 安全保護 42614.4.1 個人信息控制 42714.4.2 匿名 42814.4.3 不可跟蹤性 42814.5 LAN安全 42914.5.1 網絡設備可靠性 42914.5.2 應付自然災害 42914.5.3 環(huán)境安全性 43014.5.4 UPS 43114.6 風險管理 43214.6.1 風險分析和評估 43214.6.2 應付風險對策 43314.6.3 內部控制 43414.7 例題分析 436第15章 標準化知識 44115.1 標準化概述 44115.2 標準的層次 44315.3 編碼標準 44415.4 信息安全標準 44615.4.1 國際信息安全等級標準 44615.4.2 BS7799標準 44715.4.3 國際信息技術安全標準 44815.4.4 中國的信息安全標準 45015.5 開放系統(tǒng) 45015.6 數據交換標準 45215.7 標準化機構 45415.8 例題分析 456第16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45916.1 信息與信息化 45916.1.1 信息的定義及其特性 45916.1.2 信息化 46016.1.3 信息化對組織的意義 46116.1.4 組織對信息化的需求 46216.2 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 46316.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義 46416.2.2 我國政府信息化的歷程和策略 46516.2.3 電子政務的概念、內容和技術形式 46716.2.4 電子政務的應用領域 46916.2.5 電子政務建設的過程模式和技術模式 47016.3 企業(yè)信息化與電子商務 47316.3.1 企業(yè)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規(guī)劃、方法 47316.3.2 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的結構和功能 47616.3.3 客戶關系管理在企業(yè)的應用 47816.3.4 企業(yè)門戶 48116.3.5 企業(yè)應用集成 48316.3.6 供應鏈管理的思想 48516.3.7 商業(yè)智能 48716.3.8 電子商務的類型、標準 48916.4 信息資源管理 49116.5 信息化的有關政策、法規(guī)和標準 49316.6 例題分析 494第17章 軟件的知識產權保護 49717.1 著作權法及實施條例 49717.1.1 著作權法客體 49717.1.2 著作權法主體 49817.1.3 著作權 49817.2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49917.2.1 條例保護對象 50017.2.2 著作權人確定 50017.2.3 軟件著作權 50017.3 商標法及實施條例 50217.3.1 注冊商標 50217.3.2 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 50217.3.3 注冊商標使用的管理 50317.4 專利法及實施細則 50317.4.1 專利法的保護對象 50317.4.2 確定專利權人 50317.4.3 專利權 50417.5 反不正當競爭法 50517.5.1 什么是不正當競爭 50517.5.2 商業(yè)秘密 50617.6 例題分析 506第18章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 51118.1 綜述 51118.2 試卷分析 51118.3 例題詳解 512下 篇 網絡系統(tǒng)設計與管理篇第19章 網絡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 52119.1 應用需求分析 52119.1.1 應用需求調研 52119.1.2 網絡應用的分析 52219.2 現有網絡系統(tǒng)分析 52319.2.1 現有網絡系統(tǒng)結構調研 52319.2.2 現有網絡體系結構分析 52419.3 需求分析 52619.3.1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務和基本原則 52619.3.2 初步需求獲取技術 52719.3.3 收集需求的方法及產生需求歧義性的主要原因 52719.3.4 需求分析的主要技術指標 52819.3.5 需求規(guī)格說明與評審 53119.4 例題分析 532第20章 網絡系統(tǒng)的設計 53520.1 技術和產品的調研和評估 53520.1.1 網絡產品 53520.1.2 網絡技術 54020.2 網絡設計的目標和原則 54120.2.1 網絡設計目標 54120.2.2 網絡設計原則 54220.2.3 網絡設計標準 54320.2.4 層次模型 54420.3 網絡系統(tǒng)的設計 54520.3.1 確定協議 54520.3.2 確定拓撲結構 54620.3.3 確定連接 54820.3.4 確定結點 54920.3.5 確定網絡的性能 54920.3.6 確定可靠性措施 55020.3.7 確定安全性措施 55120.3.8 網絡設備的選擇 55120.3.9 機房工程設計 55220.3.10 安全平臺方案設計 55220.4 新網絡業(yè)務運營計劃 55320.4.1 計劃的制定 55320.4.2 計劃的實施 55520.5 設計評審 55520.5.1 評審內容 55520.5.2 評審的形式 55620.5.3 評審的過程 55620.6 備份路由設計 55720.7 例題分析 558第21章 網絡系統(tǒng)的構建和測試 56721.1 物理層測試設備 56721.1.1 電纜測試儀 56721.1.2 網線測試工具 56821.2 光纖測試技術 57021.2.1 測試儀器 57021.2.2 光纖布線系統(tǒng)測試 57121.2.3 光纖連接與鏈路損耗估算 57221.2.4 光纖測試儀 57621.3 網絡監(jiān)視器和分析儀 57621.3.1 概述 57621.3.2 微軟的網絡監(jiān)視器 57721.3.3 網絡分析軟件 57821.4 過程監(jiān)督 57821.5 測試標準 57921.6 連接測試 58121.6.1 概述 58121.6.2 電纜的2種測試 58221.6.3 物理連接測試 58321.6.4 邏輯連接驗證測試 58421.7 性能測試 58421.7.1 性能指標 58421.7.2 測試工具 58521.8 其他測試技術 586第22章 網絡系統(tǒng)的運行和維護 58722.1 概述 58722.2 用戶措施 58822.3 制定維護和升級的策略和計劃 58822.4 備份與數據恢復 59022.4.1 網絡備份系統(tǒng) 59122.4.2 網絡備份存儲管理系統(tǒng) 59222.4.3 存儲的體系結構 59222.4.4 備份策略 59222.4.5 災難恢復措施 59322.5 網絡系統(tǒng)的配置管理 59422.6 實例配置 59422.6.1 配置路由器 59422.6.2 主要命令介紹 59522.6.3 PIX防火墻配置命令 59622.7 例題分析 597第23章 網絡系統(tǒng)的管理 60523.1 網絡管理概述 60523.1.1 網絡管理系統(tǒng)組成元素 60523.1.2 網絡管理的功能 60523.2 網絡管理協議 60623.2.1 SNMP 60623.2.2 MIB 60723.2.3 RMON 60923.3 網絡性能管理 61023.3.1 網絡性能分析 61023.3.2 利用工具監(jiān)視網絡性能(LAN控制器) 61123.4 網絡故障管理 61323.4.1 常見的網絡故障 61323.4.2 網絡故障的判斷和恢復 61423.4.3 常見網絡故障診斷工具 61523.5 網絡安全管理 61823.5.1 常見的危害安全分析 61823.5.2 構建安全的防護 61923.5.3 安全機制 62023.5.4 網絡防病毒措施 62323.5.5 利用工具監(jiān)視網絡安全 62423.6 例題分析 625第24章 網絡系統(tǒng)的評價 62724.1 系統(tǒng)評價 62724.1.1 系統(tǒng)能力的限制 62724.1.2 潛在的問題分析 62824.1.3 系統(tǒng)評價的要點 62924.2 改進系統(tǒng)的建議 63324.2.1 系統(tǒng)生命周期 63324.2.2 系統(tǒng)經濟效益 63424.2.3 系統(tǒng)的可擴充性 63624.2.4 建議改進系統(tǒng)的要點 636第25章 網絡系統(tǒng)實現技術 63925.1 商用網絡協議 63925.1.1 SNA/APPN 63925.1.2 IPX/SPX 64125.1.3 AppleTalk 64325.2 商務協議 64525.2.1 擴展標記語言XML 64525.2.2 CORBA 64925.2.3 COM/DCOM 65425.2.4 EJB 65725.3 Web服務 66025.3.1 Web 服務相關技術 66025.3.2 Web 服務的特點 66225.4 可靠性設計 66225.4.1 硬件高可靠性技術 66325.4.2 軟件高可靠性技術 66625.4.3 系統(tǒng)維護高可靠性技術 66625.4.4 容錯技術 66825.5 遠程訪問服務器 67025.6 多協議共存 67225.7 地址服務 67525.7.1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議 67525.7.2 IP協議 67625.7.3 IPv6技術 67725.8 DNS系統(tǒng) 67925.9 電子郵件 68025.9.1 SMTP協議 68025.9.2 POP3郵局協議 68125.9.3 多用途互聯網郵件擴展協議MIME 68325.9.4 互聯網消息訪問協議IMAP 68425.9.5 LDAP協議 68525.9.6 郵件列表 68625.9.7 WebMail 68725.10 電子新聞 68825.11 WWW服務 68925.12 負載均衡 69025.13 電子身份認證 69225.14 服務機制 69525.14.1 服務供應商 69525.14.2 供應商漫游服務 69625.14.3 撥號IP連接 69725.14.4 CATV連接 69825.14.5 IP電話 70025.15 因特網廣播 70225.16 移動通信 70625.17 EZweb 70825.18 電子數據交換 70925.19 電子商務 71025.19.1 電子商務概念 71125.19.2 B2B 71225.19.3 B2C 71425.20 電子政務 71625.21 主機服務提供者 71725.22 ASP 71925.23 數據中心 72025.24 例題分析 721第26章 網絡新技術 72726.1 光纖接入 72826.1.1 FTTH接入 72826.1.2 無源光網 72926.2 無線接入 73526.2.1 移動電話系統(tǒng) 73526.2.2 無線局域網接入 74026.2.3 微波接入 74326.2.4 衛(wèi)星接入 75026.2.5 藍牙接入 75026.3 主干網絡 75126.3.1 IPoverATM 75126.3.2 IPoverSONET/SDH 75326.3.3 IPoverWDM 75526.4 通信服務 75726.4.1 全天候IP連接服務 75726.4.2 本地IP網 75826.4.3 IPv6 75926.5 網絡管理 76226.5.1 基于TMN的網絡管理 76226.5.2 基于CORBA的網絡管理 76326.6 網格計算 76526.7 NGN下一代網絡 76726.8 光以太網 76926.9 例題分析 769附錄A 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 773參考文獻 779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1.2 指令系統(tǒng) 指令系統(tǒng)是中央處理器所有指令的合集,也是高級語言編程的基礎。指令系統(tǒng)的選擇和確定涉及很多方面,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ǔR粋€指令可分解為操作碼和地址碼兩個部分。操作碼確定指令的類型,地址碼確定指令所要處理的數據,根據地址碼的個數可以有四址指令、三址指令,甚至0址指令。 根據指令的長度特點,一個指令系統(tǒng)可能是定長指令字結構,即指令系統(tǒng)中所有的指令的長度都相同,特點是控制簡單。如果指令的長度不固定,復雜的指令長度較長,就是變長指令字結構,這個結構的指令很容易擴展,但是增加了解碼系統(tǒng)的復雜度。 1.2.1 尋址方式 根據地址碼代表的地址類型,指令系統(tǒng)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立即尋址 地址碼就是操作數,這種尋址方式不必再次訪問內存去取操作數,當然,也無法修改操作數?! ?.直接尋址 地址碼就是主存內數據的絕對地址,不必做任何換算。不足之處在于尋址范圍有限,地址碼的位數限制了尋址空間,而計算機的發(fā)展趨勢是計算機擁有越來越大的內存。使用變長指令結構可以突破限制,但是該指令會變得臃腫?! ?.寄存器尋址 地址碼的地址是寄存器的地址。和內存尋址比較而言,訪問寄存器的速度是非??斓?,所以使用寄存器尋址有非??斓乃俣?。不足之處在于寄存器的數量和數據寬度有限?! ?.間接尋址 地址碼指向主存中的數據,這個數據仍然是一個地址。這種方式提高了尋址的靈活性,擴大了尋址的范圍。但由于要多次讀主存,速度大為降低?! ?.寄存器間接尋址 地址碼保存的是寄存器地址,相對應的寄存器中保存的是數據的地址,這樣既速度快又有靈活性,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尋址方式?! ?.變址尋址 變址尋址,是將地址碼和變址寄存器內容相加后形成數據的地址,由于變址寄存器能自動修改,這種方式對數組運算、字符串操作等批量數據的處理非常有效?! ?.基址尋址 和變址尋址類似,是將變址寄存器改成基址寄存器,不同之處在于基址寄存器的內容是基本不變的,改變的是指令中地址碼部分內容,主要作用是擴大尋址空問和再定位。 8.頁面尋址 頁面尋址是將主存分成若干個區(qū),尋址時使用區(qū)碼加區(qū)內偏移的方式確定位置?! ?.相對尋址 相對尋址也和變址尋址類似,這里變址寄存器換成了程序計數器?! ?.2.2 指令類型 從功能而言,常用的指令有以下幾種?! ?.數據傳送指令 這些指令負責數據在寄存器和主存之間的傳遞,其中數據交換指令使數據雙向移動,而堆棧操作指令是專門對堆棧進行PUSH和POP操作的?! ?.運算類指令 包括算術運算、邏輯運算、移位運算方面的指令,這類指令一般會改變標志寄存器的狀態(tài)?! ∫莆贿\算是一種特殊的運算,分算術移位、邏輯移位和循環(huán)移位三類。算術移位中左移則在空位補0,右移補符號位。邏輯移位無論左移右移都補0。循環(huán)移位是把移動空位由移出的位來填補的移位,又分帶符號位移動的大循環(huán)和不帶符號位移動的小循環(huán)。
編輯推薦
網絡工程師考試輔導指定教材,基于前兩版再度精心修訂,精研最新版考綱,涵蓋最新網絡工程師考試所有知識點,深入歷年考試真題,詳盡分析近年最新考題中的重點和難點?! √貏e制作: 歷年考點分布大表,高度概括考試要點,幫助您歸納、總結、記憶。 特別提醒: 書中特殊標記考試關鍵點、重點、難點,引起考生高度注意?! √貏e贈送: 隨書光盤免費贈送大量網絡工程師考試培訓和串講視頻?! 矔厣骸 ∪娣从承麓缶V:在參考和分析歷年考試試題的基礎上,著重對最新版的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有重點地進行細化和深化。閱讀本叢書,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本詳細的考試大綱的精解。 試題最新最全:將近幾年考試的試題一網打盡,從而便于讀者摸清考試新趨向,緊跟考試動態(tài),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了解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內容的分布。 名師精心錘煉:由名師主筆,親授解題技巧。內容全面翔實,文字表達簡潔明了,層次清晰,結構嚴謹,特別突出了解題方法,強調知識的綜合運用與提高,導向準確?! ☆}型分析透徹:重點定位在考試知識點的介紹和解題方法與技巧上,不僅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對例題進行了細致深入的分析、完整的解答和點評擴展,能讓讀者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之功效?! ∪嬖囶}實戰(zhàn):不但配有例題分析,并給出了詳細的試題分析與解答,便于讀者實戰(zhàn)演練,自測與提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