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張冬泉、譚南林、 蘇樹強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張冬泉,譚南林,蘇樹強 著  頁數:458  

前言

嵌入式技術是21世紀最具生命力的新技術之一,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fā)展,已經成為電子信息產業(yè)中最具增長力的一個分支。隨著手機、掌上電腦、GPS、機頂盒等新興產品的大量應用,嵌入式系統(tǒng)的設計正成為軟硬件工程師越來越關心的話題。面對不斷涌現(xiàn)的技術需求和發(fā)展機遇,各大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商、各科研院所的研發(fā)人員都急需一套全方位、針對性強,且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嵌入式技術類書籍;各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迫切希望了解、掌握嵌入式系統(tǒng)的開發(fā)技巧,以推動嵌入式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fā)展?!肚度胧郊夹g與應用叢書》正是針對當前技術與市場需求,由國內站在IT業(yè)前沿并有實踐開發(fā)經驗的嵌入式系統(tǒng)專家,以實用技術為主線,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他們在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中積累的大量經驗和體會有機地融于一體,以叢書的形式奉獻給廣大讀者!本叢書由基礎理論類、硬件設計類、軟件開發(fā)類、綜合應用類書籍組成,立足當前嵌入式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核心技術及其主要應用領域,將技術熱點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以實際應用為主線,融合關鍵性嵌入式設計技術,圍繞嵌入式設計理論、開發(fā)流程、嵌入式軟件驗證及測試、代碼可重構以及代碼優(yōu)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和論述。讀者群定位于高等院校相關領域的高年級學生,科研、開發(fā)人員,嵌入式相關領域設計人員等,本叢書可作為嵌入式領域學習、開發(fā)人員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的教學參考書。本叢書的出版得到了業(yè)界許多專家、學者的鼎力相助,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熱切歡迎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或者推薦更多優(yōu)秀選題(gmholife@hotmail.com),共同為嵌入式技術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內容概要

  《W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第2版)》集作者多年來從事Windows CE技術開發(fā)和認證培訓方面的經驗,系統(tǒng)總結和概括了WindowsCE的基礎理論和特點,對Windows CE開發(fā)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操作系統(tǒng)定制開發(fā)、Bootloader開發(fā)、OAL,開發(fā)、驅動程序開發(fā)以及應用程序開發(fā)的過程與方法進行了詳細論述?!禬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第2版)》輔以大量的實用源代碼,幫助讀者逐步加深理解,最終達到實用開發(fā)的目的?!禬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第2版)》以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多的Windows CE 5.O開發(fā)為目標,開發(fā)工具使用Platform Builder 5.0和eMbedded Visual C++4.O+SP4以及Visual Studio-NET 2003應用程序開發(fā)工具?!禬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第2版)》適合從事Windows CE開發(fā)的各級技術人員閱讀,并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及相關培訓機構的參考教材。

書籍目錄

第一篇  Windows CE基礎第1章  Windows Embedded概述	(3)1.1  智能設備與微軟嵌入式系統(tǒng)	(3)1.2  Windows Embedded概述	(4)1.3  深入了解Windows Embedded	(7)1.3.1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8)1.3.2  Windows Embedded for Point of Service	(8)1.3.3  Windows Embedded Enterprise	(9)1.3.4  Windows Embedded NavReady	(9)1.4  Windows CE	(10)1.4.1  Windows CE的設計目標	(10)1.4.2  Windows CE的特征	(12)1.4.3  Windows CE的版本	(14)1.5  Windows CE與Windows XP Embedded	(16)1.6  Windows CE與Windows Mobile	(18)1.7  Windows CE與Windows Automotive	(19)1.8  Windows CE的源代碼共享	(19)本章小結	(21)第2章  深入理解Windows CE	(22)2.1  系統(tǒng)架構	(22)2.1.1  硬件層	(23)2.1.2  OEM層	(23)2.1.3  操作系統(tǒng)層	(23)2.1.4  應用層	(25)2.2  文件系統(tǒng)	(26)2.2.1  對象存儲	(27)2.2.2  文件系統(tǒng)	(28)2.2.3  數據庫	(30)2.2.4  注冊表	(31)2.2.5  文件管理器	(32)2.3  內存管理	(33)2.3.1  ROM和RAM	(33)2.3.2  虛擬內存模型	(34)2.3.3  虛擬地址映射	(35)2.3.4  用戶地址空間	(38)2.4  系統(tǒng)調度	(39)2.4.1  模塊	(40)2.4.2  進程	(41)2.4.3  線程	(43)2.4.4  纖程	(47)2.4.5  同步對象	(48)本章小結	(54)第3章  Windows CE開發(fā)平臺的構建與配置	(55)3.1  開發(fā)工作站——目標設備平臺	(55)3.1.1  Geode X86目標設備平臺	(55)3.1.2  Samsung S3C2410/Intel xScale目標設備平臺	(55)3.1.3  Pocket PC應用程序目標設備平臺	(57)3.2  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平臺	(57)3.2.1  Platform Builder簡介	(57)3.2.2  Platform Builder的安裝與配置	(59)3.3  應用程序開發(fā)平臺	(63)3.3.1  eMbedded Visual C++簡介	(63)3.3.2  eMbedded Visual C++ 4.0的安裝與配置	(64)3.3.3  Visual Studio .NET 2003簡介	(69)3.3.4  Visual Studio .NET 2003的安裝與配置	(70)3.3.5  Pocket PC應用程序開發(fā)平臺的安裝與配置	(73)3.3.6  Smartphone應用程序開發(fā)平臺的安裝與配置	(76)3.4  Windows CE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	(78)3.4.1  快速平臺開發(fā)	(78)3.4.2  并行開發(fā)	(80)3.4.3  典型開發(fā)周期	(80)3.4.4  平臺移植	(81)3.4.5  遞歸開發(fā)過程	(81)本章小結	(82)第二篇  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第4章  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創(chuàng)建	(87)4.1  創(chuàng)建一個操作系統(tǒng)映像設計	(87)4.1.1  創(chuàng)建操作系統(tǒng)平臺設計	(87)4.1.2  添加必要的特征	(91)4.1.3  創(chuàng)建基于模擬器的操作系統(tǒng)映像	(93)4.1.4  模擬器目標平臺的映像下載和調試	(95)4.1.5  創(chuàng)建Geode目標平臺操作系統(tǒng)映像	(99)4.1.6  Geode目標平臺的映像下載和調試	(100)4.2  Platform Builder的目錄結構	(102)4.2.1  Platform Builder的安裝目錄	(103)4.2.2  WINCE500目錄	(103)4.3  環(huán)境變量	(107)4.3.1  什么是環(huán)境變量	(107)4.3.2  查看環(huán)境變量	(108)4.3.3  設置環(huán)境變量	(110)4.4  Windows CE映像的創(chuàng)建過程	(111)4.4.1  系統(tǒng)編譯	(111)4.4.2  系統(tǒng)產生	(112)4.4.3  Release復制	(113)4.4.4  映像創(chuàng)建	(113)4.5  使用IDE創(chuàng)建操作系統(tǒng)映像	(114)4.5.1  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114)4.5.2  Catalog窗口	(114)4.5.3  Workspace	(120)4.5.4  Build OS命令	(123)4.6  命令行工具	(123)4.6.1  Build.exe	(125)4.6.2  Sysgen.bat	(127)4.6.3  Buildrel.bat	(127)4.6.4  Makimg.exe	(127)4.6.5  Wince.bat	(127)4.6.6  Blddemo.bat	(128)4.6.7  Cebuild.bat	(129)4.6.8  使用命令行工具創(chuàng)建運行時OS映像	(129)4.7  映像配置文件	(129)4.7.1  BIB文件	(130)4.7.2  REG文件	(133)4.7.3  DAT文件	(135)4.7.4  DB文件	(136)4.8  組件定義及應用	(137)4.8.1  CEC文件	(137)4.8.2  CEC編輯器	(140)4.8.3  添加組件定義到Catalog	(141)本章小結	(142)第5章  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映像調試	(143)5.1  內核調試器	(143)5.2  斷點	(144)5.3  遠程調試工具	(146)5.3.1  設置平臺管理器	(146)5.3.2  Remote Call Profiler	(148)5.3.3  Remote File Viewer	(150)5.3.4  Remote Performance Monitor	(151)5.3.5  Remote Registry Editor	(152)5.3.6  Remote Kernel Tracker	(152)5.3.7  Remote Process Viewer	(154)5.3.8  Remote System Information	(155)5.3.9  Remote Zoom-in	(155)5.3.10  Remote Heap Walker	(155)5.3.11  Remote Spy	(156)5.4  IDE調試命令	(157)5.4.1  Run Programs	(157)5.4.2  CE Debug Zones	(157)5.4.3  CE Target Control	(162)5.4.4  CE Processes	(163)5.4.5  CE Threads	(163)5.4.6  CE Modules and Symbols	(164)5.4.7  CE Exceptions	(164)5.5  其他調試技術	(165)5.5.1  邏輯分析儀	(165)5.5.2  調試LED	(166)5.5.3  JTAG	(166)本章小結	(167)第三篇  Windows CE BSP開發(fā)第6章  Windows CE的Bootloader	(171)6.1  什么是Bootloader	(171)6.1.1  PC與嵌入式系統(tǒng)的引導過程	(171)6.1.2  Bootloader的概念	(172)6.2  操作系統(tǒng)的引導模式	(172)6.2.1  Bootloader引導模式	(172)6.2.2  非Bootloader引導模式	(173)6.3  特殊的Bootloader	(174)6.3.1  X86 BIOS Bootloader	(174)6.3.2  X86 Serial Bootloader	(176)6.3.3  X86 ROM Bootloader	(176)6.4  引導選項	(177)6.4.1  Bootloader通信	(177)6.4.2  Bootloader的功能菜單	(178)6.4.3  Bootloader的典型特征	(178)6.5  Bootloader的控制流程	(180)6.5.1  Bootloader的架構	(180)6.5.2  Bootloader的組件	(181)6.5.3  Bootloader的控制流程	(182)6.6  Bootloader開發(fā)中的幾個關鍵技術	(186)6.6.1  Bootloader的開發(fā)調試方法	(186)6.6.2  Bootloader的BIB文件	(187)6.6.3  Bootloader的啟動參數與全局緩沖區(qū)	(192)6.6.4  Bootloader對Flash存儲器的支持	(196)本章小結	(202)第7章  Windows CE的OAL	(203)7.1  OAL與PQOAL	(203)7.1.1  OAL與PQOAL的概念	(203)7.1.2  PQOAL的目錄結構	(204)7.1.3  PQOAL的配置文件	(205)7.1.4  PQOAL的架構	(206)7.1.5  PQOAL的組件	(207)7.2  Windows CE操作系統(tǒng)的啟動順序	(208)7.3  OAL開發(fā)概覽	(210)7.3.1  必要的OAL功能	(211)7.3.2  可選的OAL功能	(234)7.4  OAL的電源管理	(245)7.4.1  電源管理器	(245)7.4.2  系統(tǒng)電源狀態(tài)到設備電源狀態(tài)的映射	(246)7.4.3  電源狀態(tài)間的切換	(247)7.4.4  掛起狀態(tài)的GWES控制	(248)7.4.5  OAL中的電源管理函數	(249)7.5  OAL的開發(fā)流程與實踐	(249)7.5.1  創(chuàng)建OAL文件夾	(250)7.5.2  實現(xiàn)OAL的Startup函數	(250)7.5.3  創(chuàng)建sources和makefile文件	(250)7.5.4  編譯Startup源文件	(251)7.5.5  創(chuàng)建Kernel文件夾	(251)7.5.6  創(chuàng)建CPU特定的OAL函數的框架	(251)7.5.7  創(chuàng)建必要的OAL函數的框架	(252)7.5.8  創(chuàng)建OAL電源管理函數的框架	(252)7.5.9  創(chuàng)建OAL中斷處理函數的框架	(252)7.5.10  創(chuàng)建OAL實時時鐘函數的框架	(252)7.5.11  創(chuàng)建OEMIoControl函數的框架	(253)7.5.12  創(chuàng)建OEMAddressTable	(253)7.5.13  創(chuàng)建內核可執(zhí)行映像	(254)7.5.14  實現(xiàn)OEMCacheRangeFlush函數	(254)7.5.15  創(chuàng)建內核配置文件	(255)7.5.16  創(chuàng)建Cesysgen文件夾	(255)7.5.17  創(chuàng)建Dirs文件	(255)7.5.18  創(chuàng)建Nk.bin映像	(255)7.5.19  實現(xiàn)串口調試函數	(255)7.5.20  再次創(chuàng)建Nk.bin映像	(256)7.5.21  實現(xiàn)OEMInit函數	(256)7.5.22  實現(xiàn)中斷相關的函數	(256)7.5.23  實現(xiàn)電源管理函數	(259)7.5.24  三次創(chuàng)建Nk.bin映像	(266)7.5.25  為OEMInit添加KITL初始化代碼	(266)7.5.26  為運行時映像添加目標控制Shell	(266)7.5.27  四次創(chuàng)建Nk.bin映像	(266)7.5.28  實現(xiàn)RTC函數	(266)7.5.29  定制內存的用法	(266)7.5.30  實現(xiàn)OEMIoControl函數	(267)7.6  創(chuàng)建OAL和內核	(267)本章小結	(268)第8章  Windows CE的驅動程序	(270)8.1  驅動程序的分類	(270)8.1.1  驅動程序的概念	(270)8.1.2  內建的驅動程序與可安裝的驅動程序	(270)8.1.3  分層的驅動程序與不分層的驅動程序	(271)8.1.4  本地驅動程序與流接口驅動程序	(272)8.2  驅動程序源代碼	(274)8.3  設備管理器	(274)8.4  驅動程序的資源	(275)8.4.1  資源管理器	(275)8.4.2  設備驅動的中斷處理和IST模型	(276)8.4.3  設備驅動程序的內存管理	(281)8.5  驅動程序的加載機制	(286)8.5.1  驅動程序的加載過程	(286)8.5.2  ActivateDeviceEx	(287)8.5.3  總線枚舉器	(287)8.6  總線驅動	(290)8.6.1  Bus Agnostic驅動	(291)8.6.2  PCI總線驅動	(293)8.6.3  PC Card總線驅動	(295)8.7  流接口設備驅動	(296)8.7.1  流接口設備驅動的架構	(296)8.7.2  流接口驅動的實現(xiàn)	(296)8.7.3  流接口函數	(297)8.8  驅動程序的電源管理	(302)8.8.1  電源管理的架構	(302)8.8.2  電源狀態(tài)	(303)8.8.3  電源管理接口	(304)8.8.4  在驅動程序中添加電源管理	(305)8.9  CEDDK	(306)8.9.1  地址映射函數	(306)8.9.2  總線訪問函數	(307)8.9.3  DMA函數	(307)8.9.4  I/O操作函數	(308)8.10  驅動程序實例分析	(308)8.10.1  源代碼分析工具	(309)8.10.2  ES1371聲卡的驅動程序架構	(309)8.10.3  ES1371聲卡驅動程序分析	(310)8.10.4  ES1371聲卡驅動程序注冊表設置	(317)8.10.5  ES1371聲卡驅動程序的sources文件	(318)8.11  USB設備驅動程序	(319)8.11.1  USB系統(tǒng)的架構	(319)8.11.2  USB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	(321)8.11.3  USB設備驅動程序分析	(322)8.12  USB設備驅動程序開發(fā)實例	(331)8.12.1  獲取USB設備信息	(332)8.12.2  創(chuàng)建一個操作系統(tǒng)設計平臺	(332)8.12.3  創(chuàng)建驅動程序框架	(333)8.12.4  編寫驅動程序代碼	(336)本章小結	(358)第四篇  Windows CE應用程序開發(fā)第9章  定制Windows CE Shell	(361)9.1  可定制的Windows CE Shell	(361)9.1.1  什么是Shell	(361)9.1.2  Shell模塊和組件	(361)9.2  Windows CE提供的Shell選項	(362)9.2.1  命令行Shell	(363)9.2.2  標準Shell	(363)9.2.3  Windows瘦客戶端Shell	(364)9.2.4  任務管理器例Shell	(366)9.3  Shell定制開發(fā)的選項	(367)9.3.1  應用程序作為Shell	(367)9.3.2  瀏覽器作為Shell	(367)9.4  必要的Shell功能	(367)9.4.1  Shell應用程序	(368)9.4.2  桌面窗口	(368)9.4.3  任務條窗口	(368)9.4.4  任務相關的消息處理器	(369)9.5  Shell組件	(370)9.5.1  Shell相關的API	(370)9.5.2  常用對話框和常用控件	(371)9.5.3  控制面板	(371)9.6  安裝運行一個定制的Shell	(372)9.7  處理用戶界面的旋轉	(373)9.7.1  創(chuàng)建一個操作系統(tǒng)設計	(373)9.7.2  修改注冊表設置	(373)9.7.3  創(chuàng)建屏幕旋轉應用程序	(374)9.7.4  創(chuàng)建并下載操作系統(tǒng)運行時映像	(376)9.7.5  運行屏幕旋轉應用程序測試屏幕旋轉	(377)9.8  定制用戶界面	(377)9.8.1  創(chuàng)建一個皮膚	(377)9.8.2  可以被換膚的用戶界面元素	(378)9.8.3  附加的用戶界面定制選項	(379)9.9  Shell定制實例:IEShell	(382)9.9.1  創(chuàng)建一個MyShell操作系統(tǒng)設計	(382)9.9.2  創(chuàng)建、下載并測試操作系統(tǒng)運行時映像	(382)9.9.3  創(chuàng)建并測試IEShell應用程序	(382)9.9.4  設置IEShell為目標設備的Shell	(384)本章小結	(386)第10章  智能設備應用程序開發(fā)	(387)10.1  本地應用程序與可托管應用程序	(387)10.2  本地應用程序開發(fā)	(387)10.2.1  從Platform Builder導出SDK	(387)10.2.2  安裝SDK	(391)10.3  Windows CE下的Win32編程	(393)10.3.1  Unicode	(393)10.3.2  Unicode轉換	(394)10.3.3  字符串輸出	(395)10.3.4  文件I/O	(396)10.4  eMbedded Visual C++應用程序開發(fā)	(396)10.4.1  探索eMbedded Visual C++ 4.0	(396)10.4.2  在模擬器上開發(fā)調試	(398)10.4.3  eVC與Platform Builder的聯(lián)合開發(fā)調試	(403)10.5  .NET Compact Framework應用程序開發(fā)	(406)10.5.1  智能設備應用程序開發(fā)	(406)10.5.2  添加目標設備對.NET的支持	(408)10.5.3  創(chuàng)建一個C#智能設備應用程序	(409)10.5.4  在模擬器上部署Windows CE應用程序	(411)10.5.5  在目標設備上部署智能設備應用程序	(412)10.6  Pocket PC應用程序開發(fā)	(414)10.6.1  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Pocket PC應用程序	(414)10.6.2  在模擬器上部署Pocket PC應用程序	(416)10.6.3  在Pocket PC設備上部署Pocket PC應用程序	(416)10.7  Smartphone應用程序開發(fā)	(418)10.8  在Windows CE設備上運行Pocket PC應用程序	(420)本章小結	(421)第11章  SQL Server CE應用程序開發(fā)	(422)11.1  SQL Server CE簡介	(422)11.1.1  SQL Server CE的客戶端-服務器環(huán)境	(422)11.1.2  SQL Server CE的開發(fā)環(huán)境	(424)11.2  安裝和配置SQL Server CE開發(fā)環(huán)境	(425)11.2.1  SQL Server CE安裝概述	(425)11.2.2  安裝SQL Server 2000	(426)11.2.3  安裝IIS	(426)11.2.4  安裝SQL Server CE 2.0	(427)11.2.5  配置IIS服務對SQL Server CE 2.0的支持	(429)11.3  編制遠程數據庫復制應用程序	(431)11.3.1  創(chuàng)建SQL Server 2000數據庫	(433)11.3.2  創(chuàng)建SQLCECF數據庫復制應用程序	(441)11.3.3  部署并測試SQLCECF應用程序	(451)11.3.4  SQL Server CE的數據庫查詢分析器	(452)11.4  編制遠程數據訪問應用程序	(452)11.4.1  RDA的架構	(453)11.4.2  使用Pull方法	(454)11.4.3  使用Push方法	(455)11.4.4  使用SubmitSQL方法	(455)本章小結	(456)參考文獻	(457)

章節(jié)摘錄

插圖:5.3.2 Remote Call ProfiIerRemote Call Profiler(遠程調用評測工具)將高性能的數據收集分析工具、易于使用的圖形界面與一個強大的報告引擎結合起來,使開發(fā)者能很容易地識別自己應用程序中算法的瓶頸。遠程調用評測工具包含一系列接口函數,為了使用Remote Call Profiler,開發(fā)者必須編譯一個含有Profiling鉤子的應用程序,并在想要評測的應用程序代碼中調用這些接口函數,然后將該應用程序下載到目標設備,并將Remote Call Profiler連接到目標設備,最后在目標設備上運行這個應用程序。在應用程序運行的過程中,遠程調用評測工具就能夠接收開發(fā)者編寫的程序數據并記錄這些數據,最后利用圖形顯示數據分析結果。在默認情況下,當包含Profiling的指定模塊開始運行時,Remote Call Profiler開始收集數據并將收集的數據記錄到一個.icp文件中,直到這個指定的模塊卸載時,CE CallProfiler才停止收集數據。但是,開發(fā)者也可以在自己的代碼中,應用Remote Call Profiler數據收集函數來啟動或者停止數據的收集過程。

編輯推薦

《W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第2版)》: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叢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Windows CE實用開發(fā)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講解的知識點比較到位,不過實踐指導作用還是欠缺些,總體上來說值得購買。
  •   不過還應該可以更好點
  •   有用!經典的書籍!買了好幾本相關書籍,這本WINCE最經典!
  •   耐心看完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   剛拿到手,感覺還可以,主要介紹系統(tǒng)級別的,像os定制,驅動開發(fā)介紹等等。應用程序開發(fā)介紹的不多,總的來看還是不錯的。
  •   挺滿意的,對卓越,也對這本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