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曹江華 頁數:72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匯集了Linux命令行下主要命令的功能說明、語法說明、選項介紹、典型示例和注意事項等,對每一個命令都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并列舉了大量的示例進行說明,可以使讀者對Linux下的命令有快速深入的認識。全書按照Linux命令的功能進行分類,便于讀者查詢。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Linux操作系統不斷完善,得到了更多的應用。現在,Linux桌面已經相對成熟,但是命令行技術仍然是Linux 的核心技術?! ¢喿x《L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之前不需要讀者掌握太多的背景知識,無論讀者是UNIX用戶還是Linux新手,甚至是從未接觸過Linux的Windows用戶,都可以輕松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并可以快速了解和使用各個發(fā)行版的Linux系統?!禠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使用RHEL 5.0所涉及的命令,同時也適用于其他Linux發(fā)行版,是所有Linux用戶必備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曹江華:作者長期工作在LinuX網絡教學與管理第一線,既有一定程度的理論積累,又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在IT168、天極、賽迪、51 CTO、0BM開發(fā)者、計算機世界、《網管員世界》、《開放系統世界)等報刊發(fā)表Linux文章二百余篇,并長期擔任《網管員世界》、《開放系統世界》“網絡故障應用問答”的撰稿人,主要作品《Linux服務器安全策略詳解》、《Red HatEnterprise Linux 5.0服務器構建與故障排除》。
書籍目錄
第1部分 Linux基礎第1章 LINUX簡介1.1 Linux簡介1.1.1 UNIX操作系統的誕生1.1.2 MInix操作系統1.1.3 GNU早期簡史1.1.4 POSIX標準歷史1.1.5 Linux概述1.1.6 Linux和開源軟件的商業(yè)化1.1.7 Linux和開源軟件的商業(yè)模式1.2 Linux內核和Linux發(fā)行版本1.2.1 Linux發(fā)行版本概述1.2.2 Linux內核的變遷1.2.3 Linux主要發(fā)行版本1.3 Linux的優(yōu)勢1.4 小結第2部分 從系統管理角度學習Linux命令第2章 LINUX文件系統及其相關處理命令2.1 Linux的文件系統介紹2.1.1 文件系統定義2.1.2 Linux文件系統的體系結構2.1.3 Linux文件系統結構2.1.4 /proc文件系統2.1.5 Linux文件系統的組成2.1.6 文件類型2.1.7 文件系統的特性2.1.8 Linux主流文件格式2.2 查看當前Linux支持的文件類型2.2.1 Is:顯示文件名2.2.2 cat:顯示文本文件內容2.2.3 rm刪除文件2.2.4 less:分屏顯示文件2.2.5 cp:復制文件2.2.6 mv:更改文件名2.2.7 grep:查找字符串2.2.8 head:顯示文件頭部2.2.9 tail:顯示文件尾部2.2.10 sort:按順序顯示文件內容2.2.11 uniq:忽略文件中的重復行2.2.12 diff:比較兩個文件2.2.13 diffstat命令:diff結果的統計信息2.2.14 file:測試文件內容2.2.15 echo:顯示文本2.2.16 date:顯示日期和時間2.2.17 script:記錄Linux會話信息2.2.18 apropos:搜索關鍵字2.2.19 locate:搜索文件2.2.20 rmdir:刪除目錄2.2.21 basename:顯示文件或者目錄的基本名稱2.2.22 cl;chaattr:改變文件的屬性2.2.23 cksum:文件的CRC校驗2.2.24 cmp:比較文件差異2.2.25 split:分割文件2.2.26 dirname:顯示文件除名字外的路徑2.2.27 find:查找目錄或者文件2.2.28 findfs:通過列表或用戶ID查找文件系統2.2.29 In:鏈接文件或目錄2.2.30 Indir:鏈接目錄內容2.2.31 Isattr:顯示文件屬性2.2.32 od:輸出文件內容2.2.33 paste:合并文件的列2.2.34 slat:顯示inode內容2.2.35 tee:讀取標準輸入到標準輸出并可保存為文件2.2.36 tmpwatch:刪除臨時文件2.2.37 touch:更新文件或日錄時間2.2.38 tree:以樹狀圖顯示目錄內容2.2.39 urnask:指定在建立文件時預設的權限掩碼2.2.40 chmod:設置文件或者目錄的權限2.2.41 chgqa:改變文件或者目錄所屬的群組2.2.42 chown:改變文件的擁有者或者群組2.3小結第3章 LINUX磁盤管理及其相關命令3.1 硬盤相關的概念3.1.1 硬盤及其組成3.1.2 硬盤的性能指標3.1.3 硬盤接口方式3.1.4 Linux服務器硬盤的選擇3.2 Linux磁盤分區(qū)3.2.1 df:磁盤信息3.2.2 du:顯示目錄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盤空間3.2.3 dd:磁帶驅動操作3.2.4 fdisk:磁盤分區(qū)3.2.5 mount:加載文件系統3.2.6 umount:卸載文件系統3.2.7 mkfs:建立各種文件系統3.2.8 lmkfsext2:建立一個ext2/ext3文件系統3.2.9 mkbootdisk:建立啟動盤3.2.10 fsck:檢查文件系統3.2.11 fsckext2:檢查文件系統3.2.12 hdparm:設置磁盤參數3.2.13 mkswap:建立交換分3.2.14 dump:備份文件系統3.2.15 restore:還原文件3.2.16 sync:寫入磁盤3.2.17 e21abel:設置卷標3.2.18 badblock:檢查磁盤3.2.19 quota:顯示磁盤已使用的空間與限制3.2.20 quotacheck:檢查磁盤的使用空問與限制3.2.21 quotaoff:關閉磁盤空問限制3.2.22 quotaon:開啟磁盤空間限制3.2.23 quotastats:顯示磁盤空間的限制3.2.24 repquota:檢查磁盤窯問限制的狀態(tài)3.2.25 mdadm:RAID工具3.2.26 parted:磁盤分區(qū)工具3.3 Linux磁盤操作實戰(zhàn)3.3.1 為Linux添加新硬盤3.3.2 Linux服務器磁盤配額配置3.3.3 優(yōu)化Linux系統硬盤3.4 RAID和LⅣM3.4.1 LinuxF軟件RAID配置3.4.2 LVM基礎3.4.3 LVM配置實戰(zhàn)3.4.4 LVM和RAID配合使用3.5 小結第4章 LINUX進程及其管理命令4.1 Linux進程的基礎4.1.1 進程的基本概念4.1.2 進程的屬性4.1.3 理解Linux下進程的結構4.1.4 進程狀態(tài)4.1.5 Linux進程的創(chuàng)建4.1.6 進程的管理4.1.7 Linux的第一個進程4.1.8 Linux的線程簡介4.2 理解Linux守護進程4.2.1 守護進程簡介4.2.2 查看守護進程的方法4.2.3 100個最常見Linux守護進程簡介4.2.4 Linux守護進程工作原理和方式4.3 Linux進程管理命令詳解4.3.1 at:定時運行命令4.3.2 bg:后臺運行命令4.3.3 fg:掛起程序4.3.4 jobs:顯示后臺程序4.3.5 kilh終止進程4.3.6 crontab:安裝、刪除或列出任務表4.3.7 ps:查看權限4.3.8 pstree:列出當前進程的樹狀結構4.3.9 top:顯示進程4.3.10 nice:改變權限優(yōu)先級4.3.11 reaice:修改優(yōu)先級4.3.12 sleep:暫停進程4.3.13 nohup:用戶退出系統之后繼續(xù)工作4.3.14 pgrep:查找當前進程并列出匹配給定條件的進程4.3.15 chkconfig:設置系統的各種服4.4小結第5章 LINUX網絡體系及其相關命令5.1 Linux網絡體系簡介5.1.1 OSI模型5.l.2 OSI七層功能說明5.1.3 TCPflP模型5.1.4 IP尋址、子網和路由5.2 Linux網絡基礎5.2.1 Linux網絡結構的特點5.2.2 Linux下端口號分配5.2.3 Linux的TCP/IP網絡配置5.3 Linux網絡管理命令詳解5.3.1 arp:管理系統中的ARP高速緩存5.3.2 arpwatch:監(jiān)聽ARP記錄5.3.3 ADSL:調制解調器命令5.3.4 ifconfig:設置網絡接口5.3.5 iwconfig:設置無線網卡5.3.6 hostname:顯示主機名5.3.7 ifup:激活設備5.3.8 ifdown:禁用網絡設備5.3.9 mii-tool:調整網卡模式5.3.10 route:設置路由表5.3.11 netstat:查看網絡連接5.3.12 ping:檢測網卡接口5.3.13 minicom:設置調制解調器5.3.14 pppd:建立PPP連接5.3.15 pppstats:顯示PPP連接狀態(tài)5.3.16 chat:撥號命令5.3.17 traceroute:顯示數據包到主機間的路徑5.3.18 rcp:遠程復制5.3.19 finger:查找并顯示用戶信息5.3.20 tcpdump:網絡數據分析器5.3.21 ip:網絡集成命令工具5.3.22 yum:軟件包管理5.3.23 apt:管理套件的工具5.4 通過Linux命令行進行網絡操作5.4.1 配置Linux的TCP/IP配置5.4.2 Linux服務器的靜態(tài)路由配置5.4.3 Linux異構網絡共享ADSL連接及其故障排除5.4.4 Linux命令行下發(fā)送帶有附件的郵件5.4.5 掌握Linux命令行下載工具5.4.6 掌握Linux命令行網絡監(jiān)控工具5.5 掌握Linux命令行嗅探器工具5.5.1 Linux嗅探器簡介5.5.2 使用Tcpdump5.5.3 嗅探器的防范第6章 LINUX用戶管理及其相關命令6.1 Linux用戶管理簡介6.1.1 Linux多用戶、任務系統6.1.2 Linux用戶(user)和用戶組(group)概念6.1.3 Linux用戶、組及私有用戶組6.1.4 理解Linux用戶配置文件6.1.5 理解Linux用戶組配置文件6.1.6 Linux用戶相關配置文件6.1.7 定制Linux系統環(huán)境變量6.2 Linux用戶管理命令6.2.1 useradd:建立用戶6.2.2 userdeh刪除用戶6.2.3 usermod:修改已有用戶信息6.2.4 passwd:設置密碼6.2.5 chage:密碼老化6.2.6 groupadd:添加組6.2.7 groupdeh刪除組賬戶6.2.8 groupmod:修改組6.2.9 vipw:編輯/etc/passwd文件6.2.10 vigr:編輯/etc/group文件6.2.11 newgrp:轉換組6.2.12 groups:顯示組6.2.13 gpasswd:添加組6.2.14 whoami:顯示當前用戶名稱6.2.15 who:顯示登錄用戶6.2.16 id:顯示用戶信息.6.2.17 su:切換身份6.2.18 pwck:檢測賬戶6.2.19 grpck=檢測用戶組賬號信息完整性6.2.20 chsh:設置shell6.2.21 chfn:修改用戶信息6.3 Linux用戶管理實例6.3.1 Linux用戶管理小技巧6.3.2 配置sudo讓Linux用戶管理更加安全6.3.3 為Linux用戶配置PAM6.3.4 Linux用戶安全策略第7章 LINUX的備份和壓縮及其相關命令7.1 Linux備份恢復基礎7.1.1 什么是備份7.1.2 備份的重要性7.1.3 備份前需考慮的因素7.1.4 選擇備份介質7.1.5 Linux備份策略7.1.6 確定要備份的內容7.2 Linux下壓縮文件格式簡介7.2.1 arc格式7.2.2 arj格式7.2.3 Izh(.lha)格式7.2.4 rat格式7.2.5 都格式7.2.6 壓縮文件相關網址7.3 Linux的備份和壓縮及其相關命令7.3.1 tar:備份文件7.3.2 dump:備份文件系統7.3.3 cpio(copyin/out):備份文件7.3.4 restore:還原備份下來的文件或整個文件系統(一個分區(qū))7.3.5 af:建立、修改或從檔案文件中提取文件7.3.6 bunzip2:解壓縮bz2文件7.3.7 bzip2:解壓縮bz2文件7.3.8 unzip:解壓縮z|p文件7.3.9 bzip2recover:損壞bz2文件的修復7.3.10 gzip:壓縮文件7.3.11 icompress:壓縮、解壓文件7.3.12 gzexe:壓縮執(zhí)行文件第8章 LINUX系統管理命令第9章 LINUX服務器管理命令第10章 LINUX打印系統及其相關命令第3部分 Linux開發(fā)編程中需要使用的命令第11章 LINUX庫應用及其相關命令第12章 LINUX開發(fā)常用命令GCC和MAKE第13章 LINUX編輯器VI和EMACS第14章 使用SHELL第4部分 附錄附錄A 解讀LSB標準命令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1部分 Linux基礎 第1章 LINUX簡介 1.1 Linux簡介 Linux操作系統是UNIX操作系統的一種克隆系統。它誕生于1991年的10月5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時間)。之后借助于Internet網絡,并經過全世界各地計算機愛好者的共同努力,現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UNIX類操作系統,并且使用人數還在迅猛增長。Linux操作系統的誕生、發(fā)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于以下幾個重要支柱:UNIX操作系統、Minix操作系統、GNU計劃、POSLX標準、互聯網?! ?.1.1 UNIX操作系統的誕生 UNIX操作系統的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十幾載。回顧其發(fā)展史,將會對學好UNⅨX操作系統有很大的幫助?! ?965年,貝爾電話實驗室和通用電氣公司及麻省理工學院的MAC課題組合作研發(fā)Multics操作系統,其設計目標是: (1)向大的用戶團體提供對計算機的同時訪問?! 。?)支持強大的計算能力與數據存儲。 ?。?)在需要時,用戶能夠很容易地共享他們的數據。 1969年,原始版的Multics操作系統在GE645計算機上運行了,但是沒有達到預定的設計目標。由于系統只能在GE645計算機上運行,沒能提供預定的綜合計算服務,因此動搖了研發(fā)目標,結果使貝爾實驗室退出了這一項目。 于是,新的研發(fā)開始了: ?。?)在貝爾實驗室退出Multics工程后,貝爾實驗室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的成員們處于缺乏“方便的交互式計算服務”的境況中,為了改善他們的設計環(huán)境,K.湯普遜(Ken:r:hompson)、D.里奇(Dennis.Ritchie)及其他人勾畫出一個紙面上的文件系統設計方案,它后來就演化成為UNIX文件系統的早期版本?! 。?)此后,湯普遜編寫了有關程序,該程序模擬了這個文件系統及請求分頁環(huán)境中程序的行為?! 。?)與此同時,他們借助GECOS計算機的程序開發(fā)環(huán)境為UNIX操作系統的開發(fā)在PDP-7機上建立了更好的開發(fā)環(huán)境。
編輯推薦
針對最新版LinuX內核,匯集最常用命令和新增命令,提供最新命令行參考 結合大量應用實例,力求將每個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功能介紹清楚 從使用方便性上為讀者考慮,功能相近的命令放在一起,便于讀者查閱 對于初、中級用戶,《L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是一本字典式工具書供查閱 《L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中介紹的重點命令通用于其他Linux發(fā)行版,是所有Linux用戶必備參考書 《L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結構: 《L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的每一章都建立在前面章節(jié)所介紹知識的基礎之上,這樣就形成了自始至終的一個自然的學習路徑。讀者從《Linux系統最佳實踐工具:命令行技術》獲得了足夠的知識之后,也會獲得相應的信心,同時會發(fā)現章節(jié)的順序和結構就是一個很有用的參考工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