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務器構建與故障排除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曹江華  頁數(shù):692  
Tag標簽:無  

前言

  隨著Linux應用的不斷普及,Linux這一昔日“寂寞高手”也已進入了更多應用領域。當然,只要有Linux網(wǎng)絡的地方就會有網(wǎng)絡故障,就像只要有計算機就會有計算機故障一樣。所不同的是,作為若干Linux計算機組合的網(wǎng)絡,在故障處理時會更加復雜、棘手,更加令人頭痛。盡管圖書市場上關于Linux服務器搭建和網(wǎng)絡應用的圖書很多,但是,這些圖書往往只介紹了如何搭建、配置與管理服務器,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部分——Linux服務器故障的排除。如果用戶使用的是不帶商業(yè)支持的免費Linux版本,那么自己學會排除Linux故障是最明智的選擇。  故障排除是系統(tǒng)管理中一個經(jīng)常被忽視的領域。如果順利地完成了設置過程,該特性卻無法正常工作,那么此時就要從一大堆癥狀中查找原因。如何才能夠快速而便捷地找到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并且進行故障修復,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用戶對系統(tǒng)版本的了解和使用經(jīng)驗。  為了給讀者或者用戶提供Linux故障排除方面的方便,我們編撰了此書。它能夠幫助讀者排除在使用Linux時可能會遇到的故障,并且為有疑問的用戶提供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以及有關故障修復方面的技巧。本書幾乎涵蓋了Linux服務器的絕大多數(shù)應用領域和環(huán)境,希望能對大家的Linux服務器搭建和故障排除有所幫助。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幾乎涵蓋了Linux服務器的絕大多數(shù)應用領域和應用環(huán)境,能夠幫助讀者排除在使用Linux時可能會遇到的故障,并且為有疑問的用戶提供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以及有關故障修復方面的技巧,希望大家能在Linux服務器搭建和故障排除能力方面大有改進?! ”緯貏e適合作為Linux網(wǎng)絡管理員、系統(tǒng)管理員、Linux應用愛好者、信息中心的從業(yè)人員,以及對故障排除方面感興趣的讀者日常工作案頭必備查詢手冊,同時也適合其他相關人員,如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師生、培訓機構作為參考教材使用。

書籍目錄

第1篇 Linux基礎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系統(tǒng)簡介1.1 Linux簡介1.1.1 Unix操作系統(tǒng)的誕生1.1.2 Minix操作系統(tǒng)1.1.3 GNU早期簡史1.1.4 POSIX標準歷史1.1.5 Linux概述1.1.6 Linux和開源軟件的商業(yè)化1.1.7 Linux和開源軟件的商業(yè)模式1.2 Linux內(nèi)核及其發(fā)行版本1.2.1 Linux發(fā)行版本概述1.2.2 Linux內(nèi)核的變遷1.2.3 Linux主要發(fā)行版本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簡介1.3.1 發(fā)展軌跡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訂閱 模式1.3.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簡介1.3.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產(chǎn)品線1.4 本章小結(jié)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系統(tǒng)安裝和故障排除2.1 硬件需求與兼容性2.1.1 Linux硬件驅(qū)動現(xiàn)狀2.1.2 主要硬件的兼容性2.1.3 收集硬件信息2.1.4 檢查系統(tǒng)硬件是否存在大的缺陷2.1.5 獲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兼容性列表2.2 安裝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2.1 使用本地光盤介質(zhì)安裝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2.2 首次啟動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的配置2.2.3 使用硬盤ISO文件安裝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3 通過網(wǎng)絡安裝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3.1 不適合本地安裝的情況2.3.2 網(wǎng)絡安裝2.3.2 PXE技術2.3.3 kickstart批量安裝技術2.3.4 網(wǎng)絡安裝實例2.3.5 網(wǎng)絡安裝總結(jié)2.3.6 在筆記本電腦中安裝Linux的注意事項2.4 安裝的常見故障及其排除2.4.1 開始安裝階段的故障及其排除2.4.2 初始安裝階段的故障及其排除2.4.3 安裝過程中的問題2.4.4 安裝后的問題2.4.5 boot引導命令2.5 Linux硬件的穩(wěn)定性檢測2.5.1 穩(wěn)定性檢測的作用2.5.2 檢測CPU2.5.3 檢測內(nèi)存2.5.4 使用整體測試工具PassMark2.6 卸載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2.7 系統(tǒng)安裝和故障排除的網(wǎng)絡資源2.8 本章小結(jié)第2篇 Linux常用服務器的  構建和故障排除第3章 DNS服務器構建和故障排除3.1 DNS服務器的工作原理3.2 域名服務的解析原理和過程3.3 DNS服務器運行中的安全問題3.3.1 DNS欺騙3.3.2 拒絕服務攻擊3.3.3 緩沖區(qū)漏洞攻擊3.3.4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3.3.5 緩沖區(qū)溢出漏洞攻擊3.3.6 不安全的DNS動態(tài)更新3.4 增強DNS安全性的方法3.4.1 選擇安全沒有缺陷的DNS版本3.4.2 保持DNS服務器配置正確且可靠3.4.3 BIND 9目錄結(jié)構3.4.4 DNS資源紀錄格式3.5 建立一個完整的DNS3.5.1 DNS分類3.5.2 安裝BIND域名服務器軟件3.5.3 named配置文件族內(nèi)容3.5.4 配置惟高速存域名服務器3.5.5 配置主域名服務器3.5.6 配置輔助域名服務器3.5.7 配置域名服務器客戶端3.5.8 DNS常用術語3.6 DNS故障排除工具3.6.1 dlint3.6.2 DNS服務器的工作狀態(tài)檢查3.7 防火墻及SELinux對DNS服務器 的影響3.8 指定DNS服務器管理端口3.9 DNS服務器日志信息3.10 DNS服務器軟件BIND的網(wǎng)絡資源3.11 本章小結(jié)第4章 Apache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故障排除4.1 Web服務器軟件Apache簡介4.1.1 Apache的發(fā)展歷史4.1.2 市場情況4.1.3 Apache的工作原理4.1.4 Apache服務器的特點4.1.5 Apache服務器的模塊4.2 安裝Apache服務器4.2.1 安裝4.2.2 啟動Apache服務器并且測試4.2.3 目前運行的Apache服務器的相關 信息4.2.4 Apache服務器默認配置的信息4.3 Apache服務器的一般配置4.3.1 基本配置選項4.3.2 配置用戶的個人Web空間4.4 Apache服務器的訪問控制、認證 和授權4.4.1 Apache服務器的訪問控制4.4.2 Apache服務器的認證和授權4.5 在Apache服務器上配置虛擬主機4.5.1 虛擬主機簡介4.5.2 虛擬主機的類型4.5.3 基于名稱的虛擬主機配置4.6 為Apache服務器配置WebDAV4.6.1 WebDAV簡介4.6.2 Wevdav技術的提出4.6.3 從HTTP到WebDAV4.6.4 WebDAV工作流程4.6.5 WebDAV工作方式4.6.6 支持WebDAV的服務器工具4.6.7 在Apache 2.X系列服務器中設置Webdav4.6.8 通過Webdav客戶端軟件訪問Apache服務器4.7 多種開發(fā)環(huán)境語言在Linux下的 整合4.7.1 在Apache服務器上運行CGI4.7.2 在Apache服務器上運行PHP4.7.3 在Apache上運行JSP4.8 Apache服務器的進階配置4.8.1 Apache服務器的實時監(jiān)控4.8.2 Apache服務器的日志分析4.9 Apache服務器的安全設置4.9.1 使用SSL提高Apache服務器的 安全性能4.9.2 讓Apache服務器在"監(jiān)牢"中  運行4.9.3 保持不斷更新和升級4.9.4 ServerRoot目錄的權限4.9.5 系統(tǒng)設置的保護4.9.6 默認配置下服務器文件的保護4.10 Apache服務器的優(yōu)化4.10.1 配置MPM4.10.2 有效地使用選項和重寫4.10.3 持久連接4.11 Apache服務器的故障排除4.11.1 檢查配置文件的錯誤4.11.2 使用錯誤日志4.11.3 檢查Apache服務器模塊問題4.11.4 解決Apache服務器故障的步驟4.12 Apache服務器的網(wǎng)絡資源的  相關文檔4.13 本章小結(jié)第5章 FTP服務器的安裝和故障排除5.1 FTP的工作原理5.1.1 FTP簡介5.1.2 FTP的功能5.1.3 FTP服務器登錄方式的分類5.1.4 FTP的工作原理5.1.5 FTP的典型消息和子命令5.1.6 Linux服務器端的主要FTP軟件5.2 配置Vsftpd服務器5.2.1 快速構建Vsftpd服務器5.2.2 Vsftpd配置文件5.2.3 Vsftpd的設置選項5.2.4 通過Web瀏覽器管理Vsftpd  服務器5.2.5 分析Vsftpd服務器的日志文件5.2.6 使用BlockHosts對抗暴力破解5.2.7 在RHEL 5.0下安裝支持SSL的 最新版本的Vsftpd5.2.8 使用quota為ftpuser添加磁盤限額5.2.9 配置Linux FTP服務器vsftpd以 支持IPv65.3 使用客戶端工具5.3.1 命令行5.3.2 圖形界面5.3.3 使用Windows FTP客戶端5.4 vsftpd服務器故障排除5.4.1 日志文件5.4.2 vsftp常見故障排除5.5 本章小結(jié)第6章 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安裝和故障 排除6.1 電子郵件系統(tǒng)的組成和相關協(xié)議6.1.1 操作系統(tǒng)6.1.2 郵件傳輸代理MTA6.1.3 郵件分發(fā)代理MDA6.1.4 郵件用戶代理MUA6.1.5 電子郵件服務器協(xié)議及其相關命令6.2 電子郵件服務器的工作原理6.2.1 電子郵件的工作流程6.2.2 電子郵件的歷史6.2.3 電子郵件地址的組成6.2.4 電子郵件系統(tǒng)和DNS的聯(lián)系6.3 Sendmail服務器安裝和故障排除6.3.1 安裝Sendmail服務器6.3.2 提高Sendmail的防垃圾郵件能力6.3.3 其他保護Sendmail的安全措施6.3.4 配置基于Sendmail的Webmail6.3.5 增強Webmail郵件服務器的安全6.3.6 監(jiān)控Sendmail的日志文件6.3.7 Sendmail常見故障排除6.4 安裝Postfix服務器6.4.1 安裝過程6.4.2 保護Postfix服務器6.4.3 自動監(jiān)控Postfix郵件服務器6.4.4 Postfix的常見問題6.5 本章小結(jié)第7章 NFS服務器的安裝和故障排除7.1 NFS服務器的工作原理7.1.1 NFS簡介7.1.2 為何使用NFS7.1.3 NFS協(xié)議7.1.4 RPC7.2 安裝配置NFS服務器7.2.1 了解NFS網(wǎng)絡文件的系統(tǒng)結(jié)構7.2.2 配置/etc/exports文件7.2.3 激活服務portmap和nfsd7.2.4 exportfs命令7.2.5 檢驗目錄/var/lib/nfs/xtab7.2.6 showmount7.2.7 觀察激活的端口號7.2.8 啟動和停止NFS服務器7.3 NFS的圖形化配置7.3.1 NFS服務器配置窗口7.3.2 添加NFS共享7.3.3 常規(guī)選項7.3.4 用戶訪問7.3.5 編輯NFS共享7.4 NFS的客戶端配置7.4.1 使用mount命令7.4.2 掃描可以使用的NFS Server目錄7.4.3 卸載NFS網(wǎng)絡文件系統(tǒng)7.4.4 應用實例7.4.5 其他掛載NFS文件系統(tǒng)的方法7.5 NFS服務器的故障排除7.5.1 故障排除思路7.5.2 NFS錯誤信息7.5.3 使用nfsstat命令查看NFS服務器 狀態(tài)7.5.4 NFS典型故障排除步驟7.6 本章小結(jié)第8章 DHCP服務器的安裝和故障排除8.1 DHCP服務器的工作原理8.1.1 DHCP簡介8.1.2 為什么使用DHCP8.1.3 DHCP的工作流程8.1.4 DHCP的設計目標8.2 安裝DHCP服務器8.2.1 DHCP配置文件8.2.2 配置實例8.2.3 啟動DHCP服務器8.2.4 設置DHCP客戶端8.3 DHCP服務器的故障排除8.3.1 客戶端無法獲取IP地址8.3.2 DHCP客戶端程序和DHCP服務器不兼容8.3.3 管理監(jiān)控DHCP服務器8.3.4 提供備份的DHCP設置8.3.5 以debug模式運行DHCP服務器8.4 本章小結(jié)第9章 Samba服務器的安裝和故障排除9.1 Samba簡介9.1.1 什么是Samba9.1.2 Samba的歷史起源9.1.3 SMB協(xié)議9.1.4 為什么使用Samba9.1.5 Samba軟件包的功能9.2 安裝配置Samba服務器9.2.1 安裝Samba服務器9.2.2 Samba配置文件9.2.3 設置Samba密碼文件9.2.4 啟動Samba服務器9.2.5 測試Samba配置文件9.2.6 在Windows環(huán)境中測試RHEL 5.0 默認配置9.3 配置Samba服務器共享文件及  打印機9.3.1 配置文件共享9.3.2 配置共享打印機9.3.3 在Linux環(huán)境下應用Samba服務9.4 其他配置Samba的方法和使用 Linux中的網(wǎng)絡鄰居9.4.1 圖形化配置工具system- config-samba9.4.2 使用SWAT管理工具管理Samba9.4.3 其他工具9.4.4 使用Linux下的網(wǎng)絡鄰居9.5 Samba服務器面臨的安全隱患9.5.1 非法訪問數(shù)據(jù)9.5.2 計算機病毒9.5.3 Samba文件服務器的安全級別9.6 提升Samba服務器的安全性9.6.1 不要使用明語密碼9.6.2 盡量不使用共享級別安全9.6.3 盡量不要瀏覽器服務訪問9.6.4 通過網(wǎng)絡接口控制Samba訪問9.6.5 通過主機名稱和IP地址列表控制Samba訪問9.6.6 使用pam_smb驗證Windows NT/2000服務器的用戶9.6.7 為Samba配置防范病毒軟件9.6.8 使用Iptables防火墻保護Samba9.6.9 使用Gsambad管理監(jiān)控Samba 服務器9.7 Samba服務器故障排除9.7.1 Samba故障排除思路9.7.2 Samba常見故障排除9.8 本章小結(jié)第10章 Linux防火墻的構建和故障排除10.1 防火墻簡介10.1.1 什么是防火墻10.1.2 防火墻的功能10.1.3 防火墻技術分類10.2 Linux防火墻10.2.1 Linux防火墻的歷史10.2.2 Netfilter/iptables系統(tǒng)如何工作10.2.3 iptables基礎10.2.4 建立規(guī)則和鏈10.3 iptables配置實戰(zhàn)10.3.1 初試化配置方案10.3.2 設置Web服務器10.3.3 設置DNS服務器10.3.4 設置郵件服務器Sendmail10.3.5 設置不回應ICMP封包10.3.6 防止IP Spoofing10.3.7 防止網(wǎng)絡掃描10.3.8 允許管理員以SSH方式連接到 防火墻修改設定10.3.9 快速構架Linux個人防火墻10.4 升級iptables控制BT10.4.1 P2P應用現(xiàn)狀10.4.2 下載軟件10.4.3 安裝10.4.4 測試10.4.5 使用方法10.5 構建Linux下的NAT服務器10.5.1 NAT基礎10.5.2 NAT的優(yōu)點和不足10.6 iptables應用問答10.7 本章小結(jié)第11章 安裝和配置Squid服務器11.1 代理服務器的工作原理11.1.1 各種代理服務器的比較11.1.2 Squid工作原理和流程11.1.3 代理服務器的優(yōu)點11.1.4 代理服務器的分類及特點11.2 配置Squid代理服務器11.2.1 Squid的啟動11.2.2 Squid的配置文件11.2.3 Squid的命令參數(shù)11.3 控制Squid代理服務器11.3.1 控制訪問客戶端11.3.2 管理代理服務器端口11.3.3 使用用戶認證11.4 監(jiān)控Squid代理服務器運行11.5 Squid代理服務器的日志11.5.1 Squid日志格式11.5.2 分析access.log日志文件11.5.3 使用Linux命令11.5.4 使用專業(yè)軟件分析11.6 Squid的常見問題11.7 本章小結(jié)第12章 SSH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12.1 SSH服務器的工作原理12.1.1 傳統(tǒng)遠程登錄的安全隱患12.1.2 SSH保護的對象12.1.3 SSH服務器和客戶端工作流程12.2 安裝配置OpenSSH服務器12.2.1 安裝與啟動OpenSSH12.2.2 配置文件12.3 應用SSH客戶端12.3.1 SSH客戶端工具12.3.2 生成密鑰對12.3.3 命令測試12.3.4 使用Windows SSH客戶端登錄OpenSSH服務器12.4 SSH常見問題12.5 本章小結(jié)第13章 配置Linux NTP服務器13.1 NTP概述13.1.1 為何需要NTP服務器13.1.2 網(wǎng)絡時間服務的實現(xiàn)方式13.1.3 NTP及其選擇13.1.4 NTP的網(wǎng)絡體系結(jié)構和工作原理13.1.5 NTP如何工作13.1.6 NTP的工作模式13.1.7 選擇NTP服務器13.2 配置Linux網(wǎng)絡時間服務器13.2.1 配置Linux異構網(wǎng)絡下的NTP 時間服務器13.2.2 NTP服務的配置文件13.3 NTP客戶端應用13.3.1 使用Linux NTP客戶端13.3.2 在Windows2000/2003/XP系統(tǒng)中 使用NTP校時13.4 本章小結(jié)第14章 流媒體服務器的構建和故障排除14.1 初識流媒體14.1.1 流媒體簡介14.1.2 流媒體技術工作流程14.1.3 多媒體數(shù)據(jù)流的技術協(xié)議14.1.4 流媒體發(fā)布文件14.1.5 流媒體傳輸?shù)幕A14.1.6 單播和多播流14.1.7 主要流媒體廠商14.2 構建Helix流媒體服務器14.2.1 安裝、啟動和停止Helix服務器14.2.2 Helix流媒體服務器的Web管理 頁面登錄管理14.2.3 Helix流媒體服務器的基本管理14.3 構建Helix流媒體代理服務器14.3.1 作用14.3.2 安裝14.3.3 啟動和停止監(jiān)控14.3.4 設置流媒體客戶端軟件14.3.5 使用瀏覽器管理流媒體代理  服務器14.4 Helix流媒體服務器和代理服務器 常見故障排除14.5 本章小結(jié)第15章 Linux系統(tǒng)的日志管理15.1 日志管理15.1.1 重要性15.1.2 日志管理簡介15.1.3 制定日志管理策略15.2 Linux日志簡介15.2.1 主要的日志子系統(tǒng)15.2.2 日志管理工具和命令15.3 建立Linux syslog日志服務器15.3.1 syslog簡介15.3.2 配置syslog守護進程15.3.3 建立一臺中央日志服務器15.4 使用Stunnel保護syslog-ng服務器15.4.1 下載安裝syslog-ng15.4.2 下載安裝stunnel15.4.3 建立證書系統(tǒng)15.5 Linux日志管理技巧15.5.1 使用logrotate工具15.5.2 搜索日志文件的策略和技巧15.5.3 手動搜索日志文件15.5.4 使用logwatch工具搜索日志文件15.5.5 使用shell腳本向syslog日志文件 寫入信息15.5.6 其他日志工具15.6 防止日志信息過載的準則15.6.1 使用合適的工具15.6.2 以合理的規(guī)范組織日志信息15.6.3 訂立可度量的評估規(guī)則15.6.4 對攻擊和異常活動做出反應15.7 本章小結(jié)第16章 防范嗅探器攻擊和Linux病毒對服務器造成的故障16.1 防范嗅探器攻擊16.1.1 嗅探器攻擊原理16.1.2 嗅探器的檢測技術16.1.3 嗅探器的安全防范16.2 Linux系統(tǒng)病毒防治16.2.1 Linux病毒的歷史16.2.2 Linux平臺下的病毒分類16.2.3 Linux病毒的防治16.2.4 Linux防病毒軟件16.3 反病毒軟件配置實例16.3.1 為Samba配置防范病毒軟件16.3.2 安裝配置f-prot16.4 本章小結(jié)第3篇 Linux高級應用第17章 Linux常見設備的安裝和故障排除17.1 Linux設備驅(qū)動概述17.1.1 設備驅(qū)動程序及驅(qū)動模塊17.1.2 設備文件17.1.3 系統(tǒng)初始化過程中安裝驅(qū)動程序17.1.4 Linux自動配置安裝驅(qū)動程序17.1.5 Linux設備號17.1.6 Linux設備驅(qū)動程序的特點17.2 IDE、SCSI設備安裝17.2.1 IDE設備的驅(qū)動過程17.2.2 SCSI設備的驅(qū)動過程17.3 Linux服務器網(wǎng)卡驅(qū)動安裝及故障排除17.3.1 網(wǎng)卡設備概述17.3.2 網(wǎng)卡故障排除的思路17.4 在Linux下安裝ADSL設備和故障排除17.4.1 ADSL配置上網(wǎng)17.4.2 ADSL共享網(wǎng)絡連接17.4.3 排除Linux ADSL連接故障17.5 配置打印機17.5.1 Linux打印系統(tǒng)發(fā)展路線17.5.2 查詢和安裝打印機驅(qū)動程序17.5.3 配置CUPS打印系統(tǒng)17.5.4 管理CUPS打印系統(tǒng)17.5.5 使用Redhat Linux配置管理工具17.5.6 配置管理網(wǎng)絡打印機17.5.7 管理打印作業(yè)17.5.8 管理打印機的常用命令17.6 安裝使用掃描儀17.6.1 支持情況17.6.2 檢測掃描儀17.6.3 使用圖形化應用程序掃描17.6.4 使用Xsane實現(xiàn)網(wǎng)絡掃描17.7 安裝使用數(shù)字相機17.7.1 支持情況17.7.2 使用USB數(shù)字相機17.8 使用DVD刻錄機17.8.1 刻錄軟件17.8.2 命令行下刻錄17.8.3 圖形界面下的刻錄17.9 自動掛載USB存儲設備17.9.1 即插即用17.9.2 USB盤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第18章 Linux數(shù)據(jù)備份恢復技術18.1 Linux備份恢復基礎18.1.1 什么是備份18.1.2 備份的重要性18.2 Linux備份恢復策略18.2.1 備份前需考慮的因素18.2.2 選擇備份介質(zhì)18.2.3 Linux備份策略18.2.4 確定要備份的內(nèi)容18.2.5 Linux常用備份恢復命令18.3 Linux常用備份恢復工具18.3.1 Xtar18.3.2 Kdat18.3.3 Taper18.3.4 Arkeia18.3.5 Ghost for Linux18.3.6 mkCDrec18.3.7 NeroLINUX18.3.8 K3b18.3.9 KOnCD18.3.10 CD Creator18.3.11 X-CD-Roast18.3.12 webCDcreator18.3.13 rsync18.3.14 mirrordir18.3.15 partimage18.3.16 dvdrecord18.3.17 DVD+RW-Tools18.3.18 Amanda18.4 Linux備份恢復實例18.4.1 用mirrordir做硬盤分區(qū)鏡像18.4.2 使用partimage備份恢復Linux 分區(qū)18.4.3 在Linux異構網(wǎng)絡中共享光盤 刻錄18.4.4 使用ASB備份中小用戶數(shù)據(jù)18.4.5 使用afio命令18.4.6 在RHEL 5中使用Amanda實現(xiàn) 服務器及客戶端備份18.4.7 Amanda配置實例18.5 本章小結(jié)第19章 使用Linux構建Web 2.0應用19.1 初識Web 2.019.2 在Linux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搭建博客系統(tǒng)19.2.1 博客的定義19.2.2 搭建WordPress博客系統(tǒng)19.2.3 WordPress博客系統(tǒng)管理19.3 在Linux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搭建Wiki 系統(tǒng)19.3.1 Wiki基礎19.3.2 使用獨立工作軟件MediaWiki 建立wiki網(wǎng)站19.4 提高博客和Wiki系統(tǒng)的安全性19.5 RSS技術在Linux中的應用19.5.1 RSS簡介19.5.2 RSS閱讀器軟件19.6 在Linux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應用BT技術19.6.1 BT技術簡介19.6.2 架設BitTorrent服務器19.6.3 使用客戶端BT軟件Azureus19.6.4 使用P2P軟件19.6.5 使用Gtk-Gnutella軟件19.7 本章小結(jié)第20章 Linux服務器的性能和硬件監(jiān)控 方法20.1 服務器性能監(jiān)控的重要性和方法20.1.1 性能監(jiān)控方法20.1.2 proc文件系統(tǒng)的特點20.1.3 proc文件系統(tǒng)的功能20.1.4 監(jiān)測系統(tǒng)負載20.1.5 使用phpsysinfo20.1.6 監(jiān)測Linux進程運行20.1.7 監(jiān)測內(nèi)存使用情況20.1.8 監(jiān)測中央處理器20.1.9 使用iostat監(jiān)測I/O性能20.1.10 監(jiān)測網(wǎng)絡性能20.1.11 sar20.2 服務器硬件監(jiān)控的重要性和方法20.2.1 實時監(jiān)控Linux加載硬件信息20.2.2 在Linux中監(jiān)控硬件溫度20.2.3 監(jiān)控存儲及網(wǎng)絡設備20.3 本章小結(jié)第21章 建立Linux下的版本控制服務器21.1 版本控制入門21.1.1 什么是版本控制21.1.2 版本控制的關鍵術語21.1.3 CVS簡介21.1.4 Subversion簡介21.1.5 其他版本控制系統(tǒng)21.2 在Linux中建立CVS服務器21.2.1 CVS服務器配置21.2.2 創(chuàng)建CVS數(shù)據(jù)倉庫21.2.3 高級設置21.2.4 客戶端訪問CVS 數(shù)據(jù)倉庫的方法21.3 Linux建立Subversion服務器21.3.1 安裝Subversion服務器21.3.2 使用Apache模塊方式運行Subversion21.3.3 使用suvserver方式運行 Subversion21.3.4 客戶端訪問服務器的方法21.4 本章小結(jié)第22章 Linux集群應用22.1 集群技術簡介22.1.1 集群計算IEEE工作組22.1.2 集群系統(tǒng)22.1.3 集群的作用22.2 Linux集群簡介22.2.1 Linux集群的作用22.2.2 Linux集群體系結(jié)構22.2.3 Linux集群分類22.2.4 高性能計算集群簡介22.2.5 主要Linux平臺的高可用集群軟件22.2.6 Linux集群發(fā)展趨勢22.3 創(chuàng)建一個集群22.3.1 選擇硬件22.3.2 選擇軟件22.3.3 創(chuàng)建步驟22.4 Heartbeat系統(tǒng)簡介22.4.1 HA Heartbeat系統(tǒng)簡介22.4.2 Heartbeat雙機熱備邏輯系統(tǒng)架構22.4.3 HA集群中的通信機制22.5 配置Linux下的高可用集群實例22.5.1 準備工作22.5.2 下載安裝軟件包22.5.3 配置主服務器的Heartbeat22.5.4 配置備份服務器的Heartbeat22.5.5 設置主服務器和備份服務器時間 同步22.5.6 啟動主服務器的Heartbeat22.5.7 啟動備份服務器的Heartbeat22.5.8 查看主服務器日志信息22.5.9 停止主服務器的Heartbeat22.5.10 配置ipfail22.6 維護Heartbeat22.6.1 配置Stonith22.6.2 配置內(nèi)核watchdog支持Heartbeat22.6.3 修改Heartbeat配置文件22.7 配置Linux低成本且高性能的并行計算集群22.7.1 高性能并行計算集群MPI簡介22.7.2 硬件選擇22.7.3 費用統(tǒng)計22.7.4 搭建Linux MPI集群22.7.5 搭建Linux PVM環(huán)境步驟22.8 成功配置Linux集群的建議22.8.1 使用虛擬化工具模擬22.8.2 盡量使用相同的硬件22.8.3 使用高性能網(wǎng)絡22.8.4 為硬件瘦身22.8.5 盡量讓集群與Internet隔離22.8.6 關閉不需要的服務22.8.7 編寫完善的文檔22.8.8 合理選擇Linux發(fā)行版本22.8.9 選擇集群硬件建議22.8.10 關注集群硬件的可靠性22.9 本章小結(jié)第23章 Linux虛擬化應用23.1 虛擬化歷史23.1.1 硬件虛擬化23.1.2 處理器虛擬化23.1.3 指令集虛擬化23.1.4 主流虛擬化硬件廠商技術23.1.5 存儲虛擬化23.1.6 網(wǎng)絡虛擬化23.2 Linux虛擬化簡介23.2.1 Linux虛擬化類型23.2.2 Linux虛擬化項目23.2.3 Linux服務器虛擬化的重要性23.2.4 Linux中虛擬機的主要用途23.3 配置Linux下輕型虛擬機  VirtualBox23.3.1 VirtualBox簡介23.3.2 VirtualBox系統(tǒng)要求和支持系統(tǒng)23.3.3 下載安裝軟件23.3.4 在Linux的虛擬機中運行其他 Linux系統(tǒng)23.4 在Linux中配置VMware Server23.4.1 VMware公司的虛擬化產(chǎn)品體系 結(jié)構23.4.2 軟件注冊、下載及安裝23.4.3 安裝VMware Server Management Interface on Linux23.4.4 在VMware Server中創(chuàng)建虛擬 計算機23.4.5 理解并設置虛擬磁盤的磁盤模式23.4.6 深入理解VMware Server常用的 網(wǎng)絡類型23.4.7 VMware Server高級應用23.4.8 VMware Server的性能優(yōu)化23.4.9 VMware Server常用快捷鍵23.4.10 小結(jié)23.5 在RHEL 5.0中使用Xen虛擬機23.5.1 Xen簡介23.5.2 在RHEL 5.0中配置Xen虛擬機23.5.3 Xen虛擬機的故障及其排除23.6 在SUSE Linux 10中配置Xen虛擬服務器23.7 主要在線網(wǎng)絡文檔23.8 本章小結(jié)附錄A 全面解讀開源相關協(xié)議附錄B 為Linux配置IPv6附錄C 編寫Linux文檔

章節(jié)摘錄

  第1篇 Linux基礎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5.0系統(tǒng)簡介  1.1 Linux簡介  Linux操作系統(tǒng)是UNIX操作系統(tǒng)的一種克隆系統(tǒng),它誕生于l991年的10月5日(這是第1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時間)。以后借助于Internet網(wǎng)絡,并經(jīng)過全世界各地計算機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它已成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UNIX類操作系統(tǒng),并且使用人數(shù)還在迅猛增長之中。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誕生、發(fā)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幾個重要支柱,即UNIX操作系統(tǒng)、M礬Ⅸ操作系統(tǒng)、GNU計劃和POSIX標準?! ?.1.1 Unix操作系統(tǒng)的誕生  UNIX是一個多用戶、多任務的操作系統(tǒng),最初由AT&T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于1969年開發(fā)成功。UNIX當初設計的目標是允許大量程序員同時訪問計算機,共享其資源。它非常簡單,但是功能強大、通用,并且可移植,可以運行在從微機到超級小型計算機,以及大型機上。  UNIX系統(tǒng)的心臟是內(nèi)核,即一個系統(tǒng)引導時加載的程序。內(nèi)核用于與硬件設備打交道,調(diào)度任務,并且管理內(nèi)存和輔存。正是由于UNIX系統(tǒng)這種精練特性,所以眾多小而簡單的工具和實用程序被開發(fā)出來。因為這些工具(命令)能夠很容易地組合起來執(zhí)行多種大型的任務,所以UNIX迅速流行起來。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shell,即一個讓用戶能夠與操作系統(tǒng)溝通的程序,本書將剖析當今主流shell的特性。最初UNIX被科學研究機構和大學采用,其費用微不足道,后來慢慢擴展到計算機公司、政府機構和制造業(yè)領域。1973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啟動一項計劃,研究使用UNIX將跨越多個網(wǎng)絡的計算機透明地連接在一起的方式。這個計劃和從該研究中形成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導致了Internet的誕生?! ≡?0世紀70年代后期,許多在大學期間接觸并體驗過UNIX的學生投身工業(yè)界并要求工業(yè)界向UNIX轉(zhuǎn)換,聲稱它是最適合復雜編程環(huán)境的操作系統(tǒng)。

編輯推薦

  《曹江華作品系列:Red Hat Enterprise Linux5.0服務器構建與故障排除》(曹江華作品系列)特別適合作為Linux網(wǎng)絡管理員、系統(tǒng)管理員、Linux應用愛好者、信息中心的從業(yè)人員,以及對故障排除方面感興趣的讀者日常工作案頭必備查詢手冊,同時也適合其他相關人員,如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師生、培訓機構作為參考教材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務器構建與故障排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