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Eric S. Raymond 頁數:525 字數:650000 譯者:姜宏,何源,蔡曉俊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介紹了Unix系統(tǒng)領域中的設計和開發(fā)哲學、思想文化體系、原則與經驗,由公認的Unix編程大師、開源運動領袖人物之一Eric S. Raymond傾力多年寫作而成。包括Unix設計者在內的多位領域專家也為本書貢獻了寶貴的內容。本書內容涉及社群文化、軟件開發(fā)設計與實現,覆蓋面廣、內容深邃,完全展現了作者極其深厚的經驗積累和領域智慧。
作者簡介
姜宏,軟件工程師,目前從事協(xié)同應用平臺之設計與開發(fā)。技術興趣包括Windows 驅動程序開發(fā)﹑泛型編程。和侯捷、榮耀共同翻譯了《C++ Templates 中文版》。
書籍目錄
序Part 1 第1章 哲學 1.1 文化?什么文化? 1.2 Unix 的生命力 1.3 反對學習Unix 文化的理由 1.4 Unix 之失 1.5 Unix 之得 1.5.1 開源軟件 1.5.2 跨平臺可移植性和開放標準 1.5.3 Internet 和萬維網 1.5.4 開源社區(qū) 1.5.5 從頭到腳的靈活性 1.5.6 Unix Hack 之趣 1.5.7 Unix 的經驗別處也可適用 1.6 Unix 哲學基礎 1.6.1 模塊原則:使用簡潔的接口拼合簡單的部件 1.6.2 清晰原則: 清晰勝于機巧 1.6.3 組合原則:設計時考慮拼接組合 1.6.4 分離原則: 策略同機制分離,接口同引擎分離 1.6.5 簡潔原則:設計要簡潔,復雜度能低則低 1.6.6 吝嗇原則: 除非確無它法,不要編寫龐大的程序 1.6.7 透明性原則:設計要可見,以便審查和調試 1.6.8 健壯原則: 健壯源于透明與簡潔 1.6.9 表示原則: 把知識疊入數據以求邏輯質樸而健壯 1.6.10 通俗原則:接口設計避免標新立異 1.6.11 緘默原則:如果一個程序沒什么好說的,就保持沉默 1.6.12 補救原則: 出現異常時,馬上退出并給出足量錯誤信息 1.6.13 經濟原則: 寧花機器一分,不花程序員一秒 1.6.14 生成原則: 避免手工hack,盡量編寫程序去生成程序 1.6.15 優(yōu)化原則: 雕琢前先得有原型,跑之前先學會走 1.6.16 多樣原則:決不相信所謂“不二法門”的斷言 1.6.17 擴展原則: 設計著眼未來,未來總比預想快 1.7 Unix 哲學之一言以蔽之 1.8 應用Unix 哲學 1.9 態(tài)度也要緊 第2章 歷史——雙流記 2.1 Unix 的起源及歷史,1969-1995 2.1.1 創(chuàng)世紀:1969-1971 2.1.2 出埃及記:1971-1980 2.1.3 TCP/IP 和Unix 內戰(zhàn):1980-1990 2.1.4 反擊帝國:1991-1995 2.2 黑客的起源和歷史:1961-1995 2.2.1 游戲在校園的林間:1961-1980 2.2.2 互聯(lián)網大融合與自由軟件運動:1981-1991 2.2.3 Linux 和實用主義者的應對:1991-1998 2.3 開源運動:1998 年及之后……Part 2Part 3Part 4附錄A 縮寫詞表附錄B 參考文獻附錄C 貢獻者附錄D 無根的根:無名師的Unix 心傳Colophon索引
編輯推薦
作者不僅給出了很多在程序設計方面的寶貴經驗,還講述了UNIX的歷史,預測未來的唯一方法就是研究歷史.而在目前的計算機領域,關于計算機歷史的書籍和資料真是少的可憐.而且閱讀此書時讓人感覺正在同你講話的是一位長者,而不僅僅是一位教師,所以這《UNIX編程藝術》我一定要買?! 〃D―網友 正所謂"功夫在詩外",并不能為了編程而編程(更多地為了求生,嘻嘻),而應該為了藝術而編程,這樣才能從編程之外發(fā)現許多可以借鑒并讓編程成為藝術的靈感,例如,當前來自于建筑學的設計模式就是一例?;蛟S,當我們真正為藝術而編程的時候,也就往往開始邁出了從普通工匠到藝術家大師的征途,這大概就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Knuth大師的本意之所在吧。 ――何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