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2012(中)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張雯 等著  頁數(shù):189  

前言

人,是這個世界的主體。    胡錦濤同志曾經(jīng)說過,“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0多年過去,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到如今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新中國的發(fā)展速度令世界驚嘆,這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下不斷探索的成果。    2012年即將迎來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guān)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繼續(x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本書將視角落在中國人身上,因為,中國的發(fā)展與中國人民是不可分割的一體,是中國人民推動了中國的發(fā)展,也是中國人民在享受著中國發(fā)展的成果。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和正在經(jīng)歷的2012年,我們尋找了18位中國人,在這本書中記錄他們的光榮與夢想、歡笑與淚水。雖然他們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人,但是,在這一年多時間里,他們所經(jīng)歷的事件,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確實有吸引鎂光燈聚焦的魅力。    有這樣一位航天人,他是“天宮一號”目標發(fā)行器的總設計師,他叫張柏楠。作為中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天宮一號”的發(fā)射標志著中國邁入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而這些,都離不開張柏楠的艱辛付出。    有這樣一位醫(yī)生,他是世界上90歲高齡仍然工作在手術(shù)臺前的唯一一位醫(yī)生。人們將他譽為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創(chuàng)始人,他身上的榮譽、頭銜、職務,可以羅列好幾頁紙。他就是肝膽外科臨床醫(yī)學家吳孟超。    有這樣一位男孩,他今年24歲,10歲那年他失去雙臂,19歲學習用腳彈鋼琴,22歲成為世界上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從意外觸電失去雙臂到獲得全國游泳總冠軍,從第一次用腳趾彈鋼琴到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那些身體有殘缺的人,不要放棄,不要抱怨,要善用自己擁有的,并且將它們發(fā)揮到極致。他就是劉偉。    有這樣一位法官,她叫詹紅荔,她從事少年審判工作已9年多時間,審結(jié)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無一發(fā)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她說,法槌落下,伴隨的是沉甸甸的責任。很多未成年犯稱她為“媽媽”,她確實把這些失足少年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傾心關(guān)愛幫扶。她用柔情與母愛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失足少年,用公平與正義讓一個又一個痛苦的家庭重新?lián)碛袣g樂。    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只有22歲,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教授”。他叫劉路,是中南大學的一名大學生,2010年,他因解決了國際數(shù)學難題“西塔潘猜想”而引發(fā)各界關(guān)注。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學破格聘任他為教授級研究員。年僅22歲的他用中國“80后”所特有的自信與創(chuàng)新告訴人們:這是一個因創(chuàng)造而精彩、因奮斗而輝煌的時代。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除了自己親生的9個兒女以外。還收養(yǎng)了漢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4個民族的10個孤兒。如今已經(jīng)72歲高齡的她擁有了包括維吾爾族、漢族、回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烏茲別克族6個民族180多口人在內(nèi)的一個幸福大家庭。她用含辛茹苦講述了一份超越親情的真愛,用無私奉獻譜寫了56個民族親如一家的民族大團結(jié)贊歌。    有這樣一位軍人,他叫馬軍武,是中國最西北端中哈國境線上32號界碑的無名衛(wèi)士。那里四周是孤寂的荒山、雪嶺、莽原,馬軍武和他的妻子在這里已經(jīng)守候23年了。23年來,他們在極端艱苦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甘于清貧,甘于寂寞,在戈壁巡邊里程達29-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7圈多。他們用理想和信念鑄就著中國軍人高尚的品格和敬業(yè)奉獻的精神。    ……    當這些面孔一一在眼前浮現(xiàn),他們的榮耀與輝煌,快樂與憂愁,定格成一個個清晰的片斷——那是中國人所共同經(jīng)歷的生活。在這些故事背后,我們一同見證中國的發(fā)展,感受中國人的價值追求。

內(nèi)容概要

《我們中國人(2012)》由張雯、楊磊編著。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和正在經(jīng)歷的2012年,我們尋找了18位中國人。在《我們中國人(2012)》這本書中記錄他們的故事。雖然他們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人,但是,在這一年多時間里,他們所經(jīng)歷的事件。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確實有吸引鎂光燈聚焦的魅力。
當這些面孔一一在眼前浮現(xiàn),他們的光榮與夢想,快樂與憂愁,定格成一個個清晰的片斷——那是中國人所共同經(jīng)歷的生活。在這些故事背后。我們一同見證中國的發(fā)展,感受中國人的價值追求。

書籍目錄

阿尼帕·阿力馬洪:180多口人的大家庭
蔡洪平:中國版“蘇珊大媽”
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黃建新:電影往事
李娜:網(wǎng)壇女杰
李彥宏:用搜索改變世界
李英強:鄉(xiāng)村圖書館
劉路:22歲的教授
劉偉:要么死,要么精彩地活
羅紅:氣候英雄
馬軍武:32號界碑的無名衛(wèi)士
王德志:“打工春晚”
王文忠:億萬富豪回鄉(xiāng)當村支書
魏家福:“船長”
吳孟超:90高齡不離手術(shù)臺
楊麗萍:不老的舞者
詹紅荔:法外有情
張柏楠:為“神八”與“天宮”對接

章節(jié)摘錄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zhí)的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边@是201 1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給劉偉的頒獎詞。他在10歲那年因為意外而失去雙臂,但憑著生命的韌性,他找到了游泳和鋼琴,并最終通過鋼琴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命運開了個不能翻臉的玩笑    “如果說老天曾以10萬伏的高壓電置我于死地,確實夠殘酷,我算是一個苦命人;但萬分幸運的是,它又幫助我搭乘了一輛又一輛順風車,奇跡般地逃離了死亡。所以我更愿意把那場變故當成命運跟我劉偉開的一個重口味玩笑?!痹谧詡鳌痘钪阎档脩c?!返拈_頭,劉偉用戲謔的口吻調(diào)侃了命運對他的捉弄,把命運和幸運當作自己生命中的關(guān)鍵詞。    1998年初,劉偉還是個無憂無慮的10歲小孩,新年剛過,學校還沒開學,還有足夠的時間和小伙伴玩樂,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然而,一次普通的捉迷藏,卻把他帶到了人生的轉(zhuǎn)折點。變壓器的爆炸聲讓他差點丟了命,大夫?qū)λf,你的傷口非??植溃高^它甚至能看到心臟,一萬個人遇到你這樣的事情,也未必有一個人能活下來。他幸運地活了下來,但不幸地失去雙臂。    躺在病床上,看著心疼的媽媽和周圍那些在流淚、絕食,或是在發(fā)脾氣的病友,劉偉暗暗發(fā)誓,不要哭,也不要讓愛自己的人再哭了。要像鳳凰烏一樣,每一次火的折磨,都將開啟一段更加燦爛的生命旅程。    意外發(fā)生前,劉偉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足球踢得很好,從三年級開始就是學校足球隊的隊長,同學在給他的賀年卡片上寫著“希望你將來能帶領(lǐng)國足沖出亞洲”的祝福??僧斔匦抡驹诰G茵場上時,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足球的一切都已經(jīng)離他遠去了,他甚至可能連學業(yè)也無法繼續(xù)完成,學校因為擔心他的特殊情況不能寫作業(yè)、記筆記,希望他能去特殊學校學習或者降級。但是,憑著一股子倔勁,劉偉說服校長讓他進行一次考試,只要能通過,就讓他繼續(xù)學業(yè)。剛剛重新學會生活自理的劉偉玩命學了一個暑假,終于為自己爭取了繼續(xù)讀下去的機會。    住了三個月醫(yī)院,又在康復中心復健兩年,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劉偉每天不斷地進行康復訓練,身體一天天健康起來。在康復中心,劉偉見到了許許多多堅強的人,很多人在創(chuàng)造著生命的奇跡,這些都鼓舞著他盡快適應沒有雙臂的生活。    游泳,離奧運冠軍只差一步    失去雙臂后,劉偉第一次重新找到奮斗的目標,是在康復中心的水療池里。在康復的療程中,每天都會安排水療的環(huán)節(jié),而善于“折騰”的劉偉就在水療池中發(fā)現(xiàn)了樂趣,他開始拿下巴勾著游泳圈,來來回回地用各種姿勢撲騰,游泳的動作也越來越熟練。沒過多久,劉偉成了水療池里游泳最快的人,“游泳健將”的名聲就傳了出去。他的主治醫(yī)師幫他聯(lián)系了一個北京市殘疾人游泳隊的教練,讓他進入了選訓隊,一出院就開始游泳訓練。劉偉在分級時被歸在了最嚴重的級別——“完全失去勞動能力”。由于跟別人不是一個級別的,訓練的方式也不一樣,正如教練說的那樣:“劉偉太辛苦了,別人在練下肢的時候,他在練下肢,別人在練習上肢的時候,他還在練習下肢?!?   劉偉是個好強的人,訓練時,他每天基本上要在水里泡3個多小時。沒有雙臂的人要游泳,雙腿的運動強度非常大。除了游泳,還有必不可少的陸上訓練。每天的高強度訓練讓劉偉筋疲力盡,但他還是咬著牙堅持著。    瘋狂的付出有了回報,兩年后,劉偉獲得了參加在武漢舉行的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的資格,那是他的第一次正式比賽。他站在出發(fā)臺上默默對自己說:“生和死都過來了,還有什么豁不出去的,肯定是我贏。拼了,我就是王者,我一定是王者……”在那屆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他一共收獲了兩金一銀。那是2002年,北京已經(jīng)獲得了舉辦奧運會的資格。在舉國歡騰的時候,劉偉也滿懷信心地向母親“夸下??凇保骸拔乙?008年的殘奧會上拿一枚金牌回來!”    為了2008年的北京殘奧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劉偉幾乎是拼了命地訓練著。每天游4500到5000米,特訓時增加到12000米,同時還要做很多激發(fā)性的練習,如在練習游泳的起始速度時就先咬住一根繩子,由教練拉著,然后再反身躍入水中,這一躍要盡可能躍得遠,才能保證起始速度更快,起始距離更遠。經(jīng)過高強度的訓練,劉偉很快就在全國錦標賽拿到名次,獲得奧運選拔賽的入選資格,進入備戰(zhàn)奧運的集訓。    集訓剛剛開始,意外卻又再一次降臨了。劉偉突然間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出現(xiàn)大面積的淤血斑點——他患上了過敏性紫癜。他說:“生活這哥們打了我一巴掌,給我一個甜棗,看我吃得正美的時候,又給了我一巴掌?!庇忠淮危疫\地從病魔手中逃了出來,3個月后,劉偉康復了。但是醫(yī)生的診斷書里明確寫著:出院之后,不能再進行劇烈運動。他說:“一張薄薄的紙,就把游泳毫不留情地排斥在了我的生活之外,把我7年的努力排除在了我的生活之外,連一點申辯和討論的機會都沒有。”    劉偉說:“對于生活,我的原則是,該笑的時候一定要笑,該哭的時候也一定要笑?!睆牡弥约阂艞売斡鹃_始,他沒有掉過一滴淚,也沒有一蹶不振或者郁郁寡歡。他只是默默地尋找到一個新的方向,然后向著它繼續(xù)奮斗。這次他找到的方向,是鋼琴。    鋼琴師,一舉成名天下知    受媽媽的影響,劉偉對音樂有著感性的理解和熱愛。但他從來沒有系統(tǒng)地學過任何樂器,而且,沒有了雙臂,想學鋼琴,怎么可能呢?    不管想起來如何匪夷所思,媽媽理解他,并且盡一切努力幫兒子達成心愿。她幫劉偉聯(lián)系了一家私立音樂學校,在跟校長說明了劉偉的情況之后,校長想也沒想就拒絕了。臨走時,她聽見校長小聲嘟囔:“他要是能學鋼琴,那我還能當國家主席呢!”    但是,劉偉還是毅然開始了鋼琴的練習。沒有了雙臂,他只能用腳來彈鋼琴。腳和手的不同讓他一開始就比別人多了很多困難。一來,腳趾彈奏的距離最多只有5度,也就是5個鍵,而正常人用手指是可以達到8度的。這樣一來,就只能用很快的速度來切換才能獲得正常的彈奏效果。二來,大腳趾的寬度要比琴鍵寬,按下一個鍵,就會非常容易帶到另一個鍵,只有把大腳趾立起來彈,才能避免帶音的出現(xiàn)。為了讓大腳趾立起來,劉偉經(jīng)常把大腳趾頂在一個地方,使勁掰腳趾,讓它們盡量分開。    開始練琴以后,劉偉每天彈琴時間都超過7小時,從早到晚都是坐在鋼琴面前。大量的練習讓他的腳趾一次次被磨破,而且經(jīng)常腿腳抽筋。但他從來沒覺得累,仿佛一頭扎了進去,在音樂中尋找屬于自己的自由世界。3個月后,當一首磕磕巴巴的《雪絨花》從頭到尾地演奏完后,他終于憑自己的努力敲開了音樂殿堂的大門。6個月后,他彈奏出了《夢中的婚禮》。    2008年奧運前夕,劉偉作為神秘嘉賓參加了北京電視臺“唱響奧運”節(jié)目的錄制。這個節(jié)目每期邀請著名音樂人唱響奧運經(jīng)典歌曲,講述奧運歌曲背后的故事。這期請來的嘉賓是劉德華。就在節(jié)目上,他演奏了《夢中的婚禮》,并為劉德華伴奏。當劉德華知道他會作曲之后,還主動向他邀歌,兩人最終合作了一首《最美的回憶》。    2010年,劉偉終于來到東方衛(wèi)視新開的一檔真人秀節(jié)目《中國達人秀》的舞臺。當他在海選時彈奏完那曲《夢中的婚禮》,評委和觀眾全體起立,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響起,很多人都熱淚盈盈。劉偉順利地進入決賽,決賽在上海8萬人體育場舉行,當天,整個體育場座無虛席。劉偉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盛典,主持人道出了他的心聲:“我要拿冠軍,今天晚上我不想征服這個舞臺,我要征服的是你們的心。”他做到了,他用堅持的毅力,他用刻苦的排練做到了。即使7天只睡了15個小時,他還是精神奕奕地上臺,并且笑到了最后。    2011年1月,劉偉參加了“慶祝中奧建交40周年維也納金色大廳音樂盛典暨2011年中國年開幕式”。表演結(jié)束后,劉偉謝幕,鞠躬,感謝樂團和指揮,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觀眾的掌聲一直在持續(xù),一直到他走下臺,觀眾的掌聲都沒有停。    成名之后,劉偉的生活被各種各樣的活動充斥著,可他依然有自己堅定的目標——做一個常青的音樂制作人。所以,不管是簽約,還是選擇參加活動,他都有自己的堅持。在簽約時,他得到了公司的承諾——“不以造星為目的,多把勵志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家,大多會安排出席公益、慈善活動?!?   P82-89

編輯推薦

2012年即將迎來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guān)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jié)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繼續(x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張雯、楊磊編著的《我們中國人(2012)》將視角落在中國人身上,因為,中國的發(fā)展與中國人民是不可分割的一體,是中國人民推動了中國的發(fā)展,也是中國人民在享受著中國發(fā)展的成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們中國人2012(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