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jīng)典藏本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金濤 外文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金濤 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四書五經(jīng)典藏本》是中國儒家經(jīng)典書籍?!八臅敝浮墩撜Z》、《孟子》、《大學》和《中庸》四部儒家經(jīng)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和儒家先哲的思想與智慧。“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和《春秋》,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jīng)典書籍的合稱?!八臅碧N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和儒家先哲的思想與智慧,也是儒家知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拔褰?jīng)”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jīng)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jīng)過儒家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

書籍目錄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詩經(jīng)》 《書經(jīng)》 《禮記》 《易經(jīng)》 《左傳》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 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于其閑,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由設也。 三代之隆,其法寢備,然后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人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jié)所以分也。 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其次第節(jié)目之詳又如此;而其所以為教,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倪焉以盡其力。此古昔盛時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賢圣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俗頹敗。時則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后世。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則因小學之成功,以著大學之明法,外有以極其規(guī)模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jié)目之詳者也。三千之徒,蓋莫不聞其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于是作為傳義,以發(fā)其意。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 自是以來,俗儒記誦辭章之習,其功倍于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于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shù),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閑。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復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

編輯推薦

《四書五經(jīng)典藏本》代表儒家學說思想主張的精髓,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巧的華章,它以其博大恢弘的思想性、深刻精辟的哲理性和濃郁的文學性,對中國的文化價值取向乃至生活行為產(chǎn)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四書五經(jīng)典藏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質量很好,給男友買的,硬殼包裝,物流很快。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