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外文 作者:金克水 頁數(shù):245
Tag標簽:無
前言
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1880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的一個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圓寂于泉外。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是在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jié)合方面的優(yōu)秀代表,是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享譽世界的知名文化人士。李叔同從小就博覽群書,涉獵極廣??v觀其一生,他在音樂、戲劇、美術(shù)、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出版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令世人高山仰止。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削發(fā)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從此后,他虔心向佛,在研習、傳播、弘揚佛學方面是無人能及的。尤其是對律學情有獨鐘,并且造詣深厚,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主要的佛學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地藏法門》、《晚晴集》等,這些著作都成為后世研習律學之人的必備指南。弘一的一生是從絢爛之極而歸于平淡的一生。出家之前,他過著琴棋書畫、風花雪月的生活,嘗遍了人世間的種種滋味;遁入空門以后,斷絕塵緣,超然物外,長伴青燈古佛,把全部心思都灌注在律宗禪理的鉆研與弘揚上,直至離世。出家之前的春風得意、悲歡離合與出家以后的孤獨冷清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弘一對于人生,有著比一般人更為深刻透徹的體悟,他也是對于人生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人。弘一曾經(jīng)這樣感嘆:“人如花,不久時;人如浮萍,無定處;人如煙花,現(xiàn)一時;人總歸于一己,踏五大;人至山巔無他路;自古圣賢皆寂寞,悲欣交集誰了然?”正是由于弘一對人生有著太多的體悟與感慨,而他又是一個以有助于世人為宗旨的佛教中人,所以他愿意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在人生中所得的道理告訴世人,以期對大家的人生起到引導的作用。
內(nèi)容概要
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晚號晚晴老人。祖籍浙江,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圓寂于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卓越的藝術(shù)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他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jié)合。是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知名人士。 弘一法師在詩文、詞曲、話劇、繪畫、書法、篆刻等方面都頗有造詣。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qū)者,所創(chuàng)作的《送別歌》,歷經(jīng)幾十年傳唱經(jīng)久不衰,成為經(jīng)典名曲。
書籍目錄
應趁著年少多讀書/1獨處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4人人都有仁愛之心,世界才會和諧/6欲望太多會讓人迷失本性/8心中有主見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10內(nèi)心清靜的人不會為外物所動/12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任何時候都不能丟/15浮躁的人難成大器/18懂得謙虛退讓的人才可保全自身/20做事情要循序漸進,不可一味圖快/22處事接物要有一份淡定從容/24心平氣和才能解決問題/27戰(zhàn)勝欲望才能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29強求沒有好果子,順其自然才好/32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即是落伍/35脾氣暴躁的人往往一事無成/37關(guān)鍵時刻的忍讓會讓你受益無窮/40性情暴戾的人很難得到好下場/42待人處事要有一身正氣/45善于向別人學習,以彌補自己的不足/48大的災禍往往源于一時的不能忍/50大氣度者與逆境坦然相對/53適時糊涂是智者/55凡事要有度,無度必生害/57經(jīng)常反省自己,方可避免禍端/60小過失積累多了就變成大禍患了/62一味追求享受就感覺不到幸福了/64只要你有自信,沒有人能把你打倒/66居功自傲無異于自毀前程/68事情在最得意時要防止樂極生悲/70做人要有憂患意識/72過于追求完美容易走向極端/74此走不通,不妨回頭找找別的路/76面對誘惑不動搖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78即便遭受挫折打擊也要堅定自己的志向/80過于爭強好勝會給自己帶來傷害/83請管住自己的舌頭/85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助于自己進步/87潔身自好方顯君子本色/89誠信之人都心不妄念、口不妄言/92樂觀的態(tài)度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必要條件/94自己光明磊落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96心思縝密不是事無巨細/98對自己不妨嚴一些/100對別人寬容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朋友/102正視自身的缺點才能不斷得到進步/104居安思危才能長久處于安全的境地/106知道錯了就馬上改正/108留有余地才能把事情辦好/110有不足存在是一件好事/112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要及時彌補/114多疑會妨礙人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116懂得急流勇退可以免除禍患/118不要做沽名釣譽之人/120越是處理緊急的事情,情緒越是應該和緩/122做什么事都要有忍耐的毅力/124做事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126不懂裝懂的人是最愚蠢的/128庸人自擾當然會招來煩惱/130事到臨頭要避免驚慌失措/132認真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好/134處理事情太急躁容易忙中出錯/136行動之前要權(quán)衡好利弊/138心中沒有偏見,處事才會公平/141寬容是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交流/143說話不謹慎容易招災惹禍/145做事公正不偏,才是明智之舉/147做人要誠實,謊言遲早會被揭穿/149適時的沉默勝過千言萬語/151聽到別人的誹謗不必急于辯解/153想辦法去化解別人的欺侮/155有時敢于吃虧是件好事/157愛占便宜很可能會吃大虧/159暫時的忍讓并不會讓你失去什么/161學會吃虧有利于成就大事/163事情再難也要盡力去做而不要抱怨/165施恩先多后少容易前功盡棄/167恩惠若隨便施予就會失去意義/170給別人面子也就是給你自己面子/173輕信謠言害人害己/175指出別人的過錯不必大聲訓斥/177使用過激的言辭一定要慎重/179忠告也可委婉含蓄,不要把話說絕/181勸告別人要避免激起他的逆反心理/183用對方法,你的忠告才有效/185評論別人要帶著幾分厚道/187別把權(quán)威當做壓制下屬言論的工具/189勸說別人可以先從贊美他的優(yōu)點入手/191受到不公正待遇時不可氣急敗壞/193不要吝嗇你的贊美/195評論別人的過失時,要先看其做事動機/197評價別人要實事求是/199為人處世應該把說話謹慎放在第一位/201放縱自己的欲望是自尋死路/203與褊急之人相處要寬宏大量/205精明過了頭必然會招致災禍/207越是不行的人越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210多看自身的毛病就不會去指責別人了/212要求自己應該像秋風掃落葉般嚴厲/214不要隨便答應別人的要求/216在自己清醒理智的時候再做出決定/218“閑談莫論人非”,有什么話當面說/220勸導別人不能要求太高/222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妨先放一放/224做事不能都由著自己的性子/226遇到事情要多替別人想想/228在議論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樣/230別讓他人的態(tài)度左右你的言行/232給予別人恩惠貴在及時/234毋以新怨忘舊恩/236既要“善始”,又要“善終”/238獨處的時候要把持住自己的內(nèi)心/240多一分寬恕,就會多一分快樂/242知足可以常樂,知足可以不受辱/244只要肯努力,禍就可以轉(zhuǎn)化為福/246
章節(jié)摘錄
按照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說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但讀書可以教化鄉(xiāng)里,比做善事還要更上一等。很顯然,古人是極其推崇讀書的。而弘一法師一直就是一個喜歡讀書學習的人,他把這兩句話摘抄下來,目的不僅在于時刻告誡自己要勤奮讀書,還在于告誡世人要勤奮讀書,尤其是在自己年輕的時候更要如此??鬃诱f:“不知道老年已悄悄地來到了?!睗h代的蒯通對韓信說:“現(xiàn)在的時光不會再來了?!惫糯南荣t圣哲都深深感受到了時間流逝的無情,所以他們總是勉勵后人應該抓緊時間勤奮苦讀,以求日后有所得。五代十國時期的王禹就是一個因為勤奮苦讀而最終揚名立萬的人。后周世宗柴榮顯德元年(954年),王禹生于濟州巨野一個世代為農(nóng)的鄉(xiāng)村貧民家庭。他家田地不多,僅能糊口,父親開了一間小磨坊,主要以磨面為業(yè)。盡管出身于家境不寬裕的村農(nóng)之家,用王禹自己的話說“汝家本寒賤,自昔無生計”,但自嘆沒有文化而又望子成龍的父親,卻節(jié)衣縮食供王禹讀書。因此,王禹從小便專心致志地就學鄉(xiāng)里,受到了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教育和寫詩作賦的嚴格訓練。王禹天賦聰穎,自幼勤奮好學,讀起書來如饑似渴。那時,家貧油貴,讀書點不起燈,夏秋之夜他便到田野里抓螢火蟲來照明,常常通宵達旦地讀書學習。他刻苦讀書的精神,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和推崇,對此王禹在《謫居感事》詩中說:“收螢秋不倦,刻鶻夜忘疲。流輩多相許,時賢亦見推?!鼻趭^苦讀,造就了這個天才般的少年,他5歲就會作詩,9歲便能為文。小小年紀,王禹的文學才名便在鄉(xiāng)里傳播開來。人們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會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贊。5歲時,地方太守設“文會”酒宴,邀請當?shù)匚氖啃蕾p府中的碧池白蓮。聽說王禹小小年紀就才學不凡,于是就特意派人招來一試。太守指著池中白蓮,要王禹以此為題作一首詩。他思索片刻,便脫口吟出一首《詠蓮》的五言絕句:昨夜三更后,嫦娥墮玉簪。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此詩一出,太守與在座客人都大為驚奇,連連稱贊:“出口不凡,果真奇才!”9歲那年,王禹隨父親去給濟州從事畢士安送面粉。路過畢大人的客堂時,聽見畢士安正在與客人品詩聯(lián)對,他不禁停下腳步仔細聆聽起來。這時,畢士安出了“鸚鵡能言怎比鳳”的上聯(lián),要在座的客人對出下聯(lián)。在座者苦思冥想,沒有一人能夠?qū)Φ蒙蟻怼G牧㈤T外的王禹樂而忘形,高聲出對:“蜘蛛雖巧不如蠶?!碑吺堪惨娨粋€村童打扮的少年竟能應對如流,非常吃驚,忙把他叫進來,問他叫什么名字、家里是干什么的、讀了什么書等等。王禹從容不迫,一一作答。最后,畢士安說:“子經(jīng)綸滿腹,將且名世。真乃棟梁之材!”從此,畢士安便稱王禹為“小友”,并與之結(jié)為忘年之交,常常在詩文方面對他進行點撥。難能可貴的是,王禹并沒有因為自己已經(jīng)名聲在外就不再學習,反而更加勤奮刻苦了??梢哉f,王禹在宋代文士之中以才華橫溢著稱,行高輩尊,頗受后代學人推崇,推究起來,他的才華與他少年時的刻苦求學是分不開的。古代靠勤奮刻苦有所建樹的人非常多,司馬光也是其中之一。司馬光出生時,父親司馬池已有51歲。他兄弟3人,次兄司馬望幼小夭亡,長兄司馬旦比他大13歲。司馬池對這個老來所得的幼子十分疼愛,但卻從不溺愛,從小就嚴格地培養(yǎng)、教育他。司馬光6歲那年,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并常常給他講一些少年有為的人勤奮好學的故事,勉勵他以此為榜樣,刻苦讀書。司馬光一家住在壽州安豐時,當?shù)赜幸粋€姓丁的青年,十分勤奮好學,學問和文章在全縣聞名。司馬池便以這個青年的事跡教育司馬光,并對他說:“他日得如丁君矣!”學有榜樣,又得到父親的指點,司馬光果然倍加努力。他讀書跟父親一樣,力求理解,不僅僅只是背熟,還要弄懂意思。所以,往往同伴們背會了書去游玩,他卻獨自放下帷幔,苦苦思考,直到把文意弄懂并把書背得爛熟為止,正因為如此,司馬光的學問進步得很快。出身書香門第、官儒世家的司馬光,自幼就對歷史故事興趣特別濃厚。7歲那年開始學《左氏春秋》,他就愛不釋手。剛剛聽完先生的課,他就領(lǐng)悟出了書的大意,回家便講給家人聽。讀書使他已達到廢寢忘食、“不知饑渴寒暑”的地步。為了不浪費光陰,抓緊時間讀書,司馬光自己設計用木頭做成了一個圓形枕,取名“警枕”,夜里睡覺便把它枕在頭下。木頭是圓的,床鋪又是硬板,晚上睡覺只要一動彈,“警枕”便會滾落在地,他隨即驚醒,披衣起床,挑燈夜讀,不至于一覺睡到大天亮了。這樣刻苦學習到15歲,司馬光就“于書無所不通,文辭醇深,有西漢風”了。而且他學的東西很扎實,以致“終身不忘”。無論在何時何地,他都始終保持著這種自幼養(yǎng)成的刻苦學習的習慣。成年后或在馬上,或在官轎中,抑或在夜不能寐的時候,他也抓緊點滴時間來讀書。聰慧敏悟的司馬光,在童蒙時期就勤奮苦讀,不僅養(yǎng)成了優(yōu)秀的品格,更積累了淵博的知識。他曾聲稱:“家世為儒,臣自齔髫至于弱冠,杜門讀書,不交人事?!闭撬倌陼r代的苦讀奠定了堅實的經(jīng)史、文學基礎,才使他能編撰不朽的巨著《資治通鑒》;也正因他童年便養(yǎng)成了正直、誠實、質(zhì)樸、仁厚的品格,所以才能入朝為相,成為北宋一代名臣?!盀樯谱顦罚x書便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學習看作一項終身事業(yè),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更要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lǐng)悟?! 簩嵡?、林語堂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nèi)外清凈,菩提之因?! 撊藥煙o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w樸初在弘一法師寺院圍墻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獜垚哿?/pre>編輯推薦
《跟弘一法師學做人》編輯推薦:走進大師的精神世界。解悟人師的做人智慧。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生經(jīng)歷頗豐,從一個翩翩公子,到老師,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門,可以說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傳奇的經(jīng)歷讓他對人生有著深刻的體悟與見解,也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其思想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br〉看名人眼中的弘一法師,知其地位與影響。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