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秦永超 頁數(shù):281 字數(shù):13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一座人文古城,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滄桑,究竟發(fā)生過怎樣生死攸關的歷史變遷,明清兩朝帝后,伴隨五世紀風云變幻,到底演繹了幾多激蕩人心的命運悲歌。圖書圖文并茂,以兩條線索介紹京城皇家遺跡,一條線索引導游客參觀游覽;另一條線索介紹典故傳聞、建筑特色。
書籍目錄
故宮 故宮漫談 故宮漫游 外朝中路 內廷中路 外朝東路 內廷東路 外朝西路 內廷西路 宮墻及護城河 旅游咨詢天壇 天壇漫談 天壇漫游 旅游咨詢頤和園 頤和園漫談 頤和園漫游 宮廷區(qū) 萬壽山前山景區(qū) 昆明湖景區(qū) 后山后湖景區(qū) 旅游咨詢景山公園 景山公園漫談 景山公園漫游 旅游咨詢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漫談 北海公園漫游 瓊島景區(qū) 東岸景區(qū) 北岸景區(qū) 團城景區(qū) 旅游咨詢園明園 圓明園漫談 圓明園漫游 旅游咨詢雍和宮 雍合宮漫談 雍合宮漫游 旅游咨詢附一:明、清朝皇帝一覽表附二: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區(qū)中心,是中國最后兩個封建王朝——明、清兩代的皇宮,在公元1420—1911年這近500年中,從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儀,共有24位皇帝(明代14位,清代10位)先后居住在這座宮殿內,對全國實行封建統(tǒng)治。中國明清兩朝歷史上的許多驚天動地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附:“紫禁城”名字的來由“紫禁城”這個名字和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有關。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因此故宮的結構是模仿傳說中的“天宮”構造的。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其中紫微垣(北極星)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宮”,皇宮冠以“紫”字,以表示皇宮為人間的“紫宮”,為人間至尊之所。另外,自秦漢以來,人們還習慣稱皇宮為“禁中”,即“門戶有禁,尊嚴無比”之意。“紫”字與“禁”字結合,故皇宮稱“紫禁城”。故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明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就下詔營造北京紫禁城。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備料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建成,前后歷時14年。附:故宮星誰設計的?故宮這樣宏偉的建筑、如此浩大的工程是由誰負責設計的呢?又是誰主持施工的呢?這的確是個歷史謎團,因為故宮的建筑上沒有如現(xiàn)代建筑那樣明確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設計等字樣。目前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故宮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師,姓蒯名祥,人稱“蒯魯班”的人設計的。但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高級工程師、年近古稀的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于倬云先生認為,曾經(jīng)參加建造南京宮殿的蒯祥是故宮的設計者這個說法不確切,其實蒯祥只是故宮的施工主持人,故宮真正的設計人應該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蔡信。永樂十五年(1417年)紫禁城宮殿開始進入大規(guī)模施工高潮時,蒯祥才隨朱棣從南京來到北京,開始主持宮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宮和北京城的規(guī)劃、設計和建造了。
編輯推薦
《京城皇跡》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