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國防工業(yè)  作者:張藝寧  頁數:253  

前言

  張藝寧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以下簡稱《課堂教學》)全書共分八章,設計了十五個課堂案例,每個案例的設計都有理論依據,各有特色,啟發(fā)思維,令人信服,是值得我們大學英語教師細讀的好書。《課堂教學》所選用的教材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該教材被許多院校使用,使用過的教師無數,而且有很多教師也曾用其來做示范課。選用眾人熟悉的教材進行課堂設計探討,力圖脫穎而出,是很不容易的。她能作這樣的選擇,說明她對于教學法的研究和課堂模式的設計,是經過了反復的探討和多次實踐的,在驗證了它的有效性之后,才匯集成書出版的。使用或熟知該教材的人更能夠鑒別該書的價值?! ∽屑氶喿x《課堂教學》后不難發(fā)現,其中的每個課堂案例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這里有對學生的導入、啟發(fā)、交互活動,又有貼切、充分的語言素材,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吸引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交流,在提高語言能力、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開拓了思路、提高了素養(yǎng)。一邊看她的案例,我不禁問自己,她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多么大的范圍里進行挑選,才能選出如此精妙絕倫的素材,她又花了多少時間來策劃每個案例的課堂模式,并廣征博引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教學理論和經典說法,為課堂教學服務。我想答案應該是這樣的:只有真心愿意把教學事業(yè)當作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的人,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才會以滿腔熱情策劃好每一堂課,才會不計成本,只要對學生有利的就去做,這樣的老師怎么會不提高課堂效果,怎么能不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學生就是喜歡她的課,學生說“兩年時間,見識到了不一樣的英語課,生動、有趣、快樂”(楊思強),稱她是一位“永遠記在心里的英語老師”(張?。?。

內容概要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以應惠蘭編著的《新編大學英語(第二版)》為教材文本,八個章節(jié)中設計了十五個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和應用了十幾種古今中外的教學法和教學模式。在探討語言學與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以及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重點研究了文學交感、先行組織者、沙漏模式、深層傳譯等理論;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在研究教學理論時,對中國的歷代外語教學理論也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探討,并以情境教學法與逆向思維教學法等設計了不同內容的英語教學課堂?!洞髮W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科研成果,對于一線教師可起到拋磚引玉的教學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張藝寧,遼寧丹東人,1977年出生。2002年獲中國礦業(yè)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2006年獲校第四屆青年教師現代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并于同年獲浙江省青年教師現代教學技能比賽優(yōu)勝獎。近年來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及教師行為研究。2005年至2008年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審美閱讀——調動內驅力的技巧  【理論與模式】文學交感理論:ATE閱讀模式  【設計案例之一】《人與動物》(B3U6)  【設計案例之二】《愛》(B2U1)  【教學反思:關注心靈的窗口】第二章 沙漏模式——展示直觀教學的模板  【理論與模式】交際理論:沙漏模式  【設計案例】《語言》(B3155)  【教學反思:沙漏模式——教學模式中的一顆新星】第三章 逆向思維——柳暗花明的蹊徑  【理論與方法】認知主義理論:逆向思維教學法  【設計案例之一】《生而成功》(B2U3)  【設計案例之二】《神秘的世界》(B1IJ6)  【教學反思:創(chuàng)造性教學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的有效方法】第四章 創(chuàng)設情境——讓課堂走進生活  【理論與方法】建構主義理論:情境教學法  【設計案例之一】《社會問題》(B3U3)  【設計案例之二】《職業(yè)規(guī)劃》(B3U4)  【教學反思:情境教學給學生一個“完形”的空間】第五章 深層傳譯——攻克“文化冰山”  【理論與模式】發(fā)現學習理論:交互模式  【設計案例】《文化》(B2U7)  【教學反思:“交互模式”是攻克“文化冰山”的利劍】第六章 ESA拼盤——使課堂活色生香  【理論與模式】ESA理論:雜拼型教學模式  【設計案例之一】《旅行的樂趣》(B3[J7)  【設計案例之二】《神話與傳說》(B3[J2)  【教學反思:ESA理論——一套強化記憶的教學技巧】第七章 課文導入——課堂教學的固定點  【理論與方法】先行組織者理論:課文導人  【設計案例之一】《性別差異》(B4I-13)  【設計案例之二】《運動員》(B4U5)  【設計案例之三】《浪漫的故事》(B1U8)  【設計案例之四】《創(chuàng)造力》(B4U4)  【教學反思:“固定點”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第八章 教書育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任  【理論與方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與教書育人  【設計案例】《大學生活》(B4IJ7)  【教學反思:寓德育于英語教學課堂的構想】附錄一 堂課的啟示后記

章節(jié)摘錄

  3.攻克“冰山”  發(fā)現“冰山”、明了“冰山”,還不能達到攻克“冰山”的完整認識。要攻克“冰山”還要溯本求源。因為文化理念是一個民族長久的文化積累的結果,是一個民族理念形成的根源。在“‘文化冰山’鉤沉”的教學設計中,師生共同鉤起了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鉤起了西方國家的文化延續(xù)根脈。從而明了我們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農業(yè)古國,在科學文化尚未發(fā)達的時代,崇尚天命,遵循天人合一,為了戰(zhàn)勝災害而提倡群體精神。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更是禮儀繁多,“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接人待物、送客迎賓,都講究禮儀。所以,有“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之美譽。而西方文明和文化的發(fā)祥地是古希臘,經商的需要使他們注重數學、重視邏輯,尊崇“人本主義”。通過“鉤沉”,不僅明了“冰山”的顯性部分,更明了“冰山”的隱性部分,還明了“冰山”的形成淵源。以此,對攻克“文化冰山”形成了完整的認識和理念?! ?.“冰山”感悟  通過“交互模式”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教學實踐,有三點感悟,希望與大學英語教師共同商榷?! ?)重視語言文本的選擇  首先,教師應增強對課文中文化現象的敏感度。大學英語課文中不乏關于時間、金錢、愛情等主題的文章,這些都與文化現象相關聯(lián),善于發(fā)現課文中的文化現象是成功進行文化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其次,教師應注意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具有真實文化背景的課外材料。與課文相比,課外材料的語言表現形式豐富,會促進對課文的有效深層傳譯,彌補課文在文化教學方面的局限性。

媒體關注與評論

  仔細閱讀本書不難發(fā)現,每個課堂案例都經過精心設計,這里有對學生的導入、啟發(fā)、交互活動,又有貼切、充分的語言素材,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吸引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交流,在提高語言能力、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開拓了思路、提高了素養(yǎng)?!挥姓嫘脑敢獍呀虒W事業(yè)當作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的人,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才會以滿腔熱情策劃好每一堂課。才會不計成本,只要對學生有利的就去做,這樣的老師怎么會不提高課堂效果,怎么能不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  獞萏m  精心組織、嚴格要求、方法創(chuàng)新、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張藝寧老師課堂教學的這些特點體現了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方向,這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和以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為主的教學目標。如果我們的每堂課,都有這么大的練習量、這么高的學習效率,大學英語課對于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就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獎⑿旅瘛 ∥蚁矚g春天,更喜歡秋天。秋天是個金黃的季節(ji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那麥田里的金燦燦的麥穗,在迎著秋日的陽光微笑,春天的桃李搖落了花瓣結出一樹樹豐碩的果實。我期待著這本書的出版,因為這是我的教學和科研的果實。也期望這本書出版以后,能拋磚引玉,與更多的同仁站在三尺講臺,看著明春的桃李盛開?!  獜埶噷?/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個案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好書。理論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案例鮮活。對實際教學非常有啟發(fā)!獲益匪淺
  •   內容詳實,例子生動,作者寫的課堂資料都是經過深入研究的,不錯,很喜歡!
  •   大學英語值得大家思考。
  •   還好吧,能學到一點東西,但是例子已經不新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