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 衛(wèi)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衛(wèi)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編 頁數:648
內容概要
《釋義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培訓教材》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釋義,主要是幫助醫(yī)師、藥師認真地學習《管理辦法》的內容,準確地理解《管理辦法》的要求,正確地執(zhí)行《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 〉诙糠质强咕幬锱R床應用專業(yè)知識。該部分綜合了近年來抗菌藥物發(fā)展的新理論和新的臨床實踐,詳細論述了抗菌藥物基本知識、臨床應用管理體系、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與不良反應、各系統(tǒng)抗菌藥物應用原則和細菌耐藥監(jiān)測,既有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又有實用性和指導性。 第三部分是附錄。附錄收集了2002年以來,衛(wèi)生部為加強臨床合理用藥,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醫(yī)師處方、藥師調劑行為,先后頒布的《處方管理辦法》、《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guī)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及最近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法規(guī)性文件,以便于使用者學習了解。本教材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抗茵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處方管理辦法》、《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guī)定》、《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產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感染診療指南(試用版)》等法規(guī)收入本教材,更方便醫(yī)務人員學習、查閱。
書籍目錄
第一篇《抗菌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釋義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組織機構和職責 第三章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第四章監(jiān)督管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篇抗菌物臨床應用專業(yè)知識 第一章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體系架構、技術支持體系與策略 第二章抗菌藥物應用與醫(yī)療質量控制 第三章抗菌藥物基本知識 第四章B內酰胺抗菌藥物基本知識 第五章化學合成抗菌藥物基本知識 第六章其他抗菌藥物基本知識 第七章抗真菌藥物 第八章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相互作用與應用注意事項 第九章兒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 第十章特殊人群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十一章臨床藥師與抗菌藥物合理應用 第十二章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與評價 第十三章臨床微生物檢驗的基本知識 第十四章革蘭陽性菌及其感染與抗菌藥物應用 第十五章革蘭陰性菌及其感染與抗菌藥物應用 第十六章特殊病原體及其感染抗菌治療 第十七章真菌及其抗真菌感染治療 第十八章呼吸系統(tǒng)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十九章泌尿系統(tǒng)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章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一章血流感染與感染性心內膜炎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二章皮膚軟組織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三章性傳播疾病抗菌藥物治療原則 第二十四章消化道感染抗菌藥物治療原則 第二十五章外科常見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六章婦產科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七章眼、耳、鼻、口腔科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八章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特殊病原體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二十九章重癥患者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第三十章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 第三十一章醫(yī)院感染管理 附錄:衛(wèi)生部相關法則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處方管理辦法》 《醫(y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guī)定》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產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感染診療指南(試行版)》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第三節(jié)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一、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 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血、尿常規(guī)以及病原檢查等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為細菌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由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均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 二、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主要是細菌)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原則上應根據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或耐藥,即藥物敏感試驗(以下簡稱藥敏)的結果而定。因此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住院患者必須在開始抗菌治療前,先留取相應標本,立即送細菌培養(yǎng),以盡早明確病原菌和藥敏結果;門診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送驗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 危重患者在未獲知病原菌及藥敏結果前,可根據患者的發(fā)病情況、發(fā)病場所、原發(fā)病灶、基礎疾病等推斷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結合當地細菌耐藥狀況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獲知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后,對療效不佳的患者根據藥敏結果調整給藥方案。 三、按照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藥 各種抗菌藥物的藥效學(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和人體藥動學(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特點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臨床適應證。臨床醫(yī)師應根據各種抗菌藥物的上述特點,按臨床適應證正確選用抗菌藥物。 四、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應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 根據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制訂抗菌藥物治療方案,包括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劑量、給藥次數、給藥途徑、療程及聯合用藥等。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1.品種選擇根據病原菌種類及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 2.給藥劑量按各種抗菌藥物的治療劑量范圍給藥。治療重癥感染(如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和抗菌藥物不易達到部位的感染(如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等),抗菌藥物劑量宜較大(治療劑量范圍高限);而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時,由于多數藥物尿藥濃度遠高于其血藥濃度,則可應用較小劑量(治療劑量范圍低限)。
編輯推薦
《釋義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培訓教材》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釋義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培訓教材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