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曾益新 編 頁數(shù):73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根據學科進展,在第二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新增了第四章“腫瘤表觀遺傳學”、第五章“microRNA和腫瘤”、第九章“腫瘤干細胞”;將第二版的“腫瘤多因素多步驟發(fā)病機制”、“腫瘤的遺傳易感性因素”和“腫瘤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三章內容合并成新版的第二章”基因-環(huán)境交互作用與腫瘤”;將“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合并為一章;將“細胞分化與腫瘤”與“細胞凋亡與腫瘤”合并為一章。增加了第十三章中“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第十七章中“腫瘤質子和重離子治療”及第十九章中“腫瘤個體化治療”等內容,以介紹和探討腫瘤治療的新技術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基因.環(huán)境交互作用與腫瘤
第三章 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第四章 腫瘤表觀遺傳學
第五章 MicroRNA和腫瘤
第六章 信號傳導與腫瘤
第七章 細胞周期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
第八章 細胞分化、凋亡與腫瘤
第九章 腫瘤干細胞
第十章 腫瘤轉移
第十一章 腫瘤免疫
第十二章 腫瘤的細胞與分子診斷
第十三章 腫瘤影像診斷新技術與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
第十四章 抗癌藥物發(fā)展策略
第十五章 腫瘤的內科治療
第十六章 腫瘤的外科治療
第十七章 現(xiàn)代腫瘤放射治療學及其展望
第十八章 腫瘤的生物治療
第十九章 腫瘤的綜合治療與個體化治療
第二十章 癌癥預防
第二十一章 腫瘤研究方法學
中英文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物理致癌學說起因于很早以前對長期曝曬的海員可導致皮膚癌發(fā)病率高的觀察,但直至1910年前后,Marie和Clunet等才報道了應用大劑量X線長期照射誘發(fā)大鼠腫瘤的確切證據。1928年,F(xiàn)indlay等報道用紫外線照射小鼠,成功引發(fā)皮膚乳頭狀瘤和皮膚癌。緊接著,各種放射性同位素如鐳、钚的致癌作用也得到確認。20世紀40年代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市原子彈爆炸后,在幸存者中各種癌癥,特別是白血病發(fā)病率明顯增高;接受大劑量放射治療的腫瘤患者,原發(fā)病灶控制后發(fā)生醫(yī)源性白血病,這些報道都成為物理致癌學說的有力依據。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