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毒性理論與安全性評價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趙軍寧,葉祖光 主編  頁數(shù):698  

內容概要

  本書包括上篇“理論篇”、中篇“方法篇”、下篇“應用篇”三部分。其中,上篇理論篇,涉及傳統(tǒng)中藥毒性理論、現(xiàn)代中藥毒理學基本原理、中藥毒性相關物質基礎與質量控制、中藥靶器官毒理學、有毒中藥的開發(fā)利用與風險效益評估等內容。中篇方法篇,涵蓋中藥毒理學研究和安全性評價的一般原則、基本方法,以及中藥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及毒性的試驗方法、靶器官毒理學研究方法和中藥毒性控制及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并適當介紹了國際毒理學最新技術和方法。下篇應用篇,對重點有毒中藥的化學、藥理毒理和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進行系統(tǒng)總結和歸納。

書籍目錄

上篇 理論篇
 第一章 中藥毒性理論概述
  第一節(jié) 中藥毒性、毒性分級的基本概念與科學內涵
  第二節(jié) 中藥毒性與藥性、藥效相互關系
  第三節(jié) 中藥毒性與科學制備
  第四節(jié) 中藥毒性與科學應用
  第五節(jié) 中藥毒性的現(xiàn)代研究與發(fā)展趨勢
 第二章 中藥毒理學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中藥毒理學研究的目的、意義
  第二節(jié) 中藥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及毒性的生物學特性與機制
  第三節(jié) 機體生理學上的生物利用度屏障因素與中藥毒性的關系
  第四節(jié) 中藥的毒性效應及影響因素
  第五節(jié) 中藥中毒機制與防治
  第六節(jié) 中藥-中藥(化藥、食物)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中藥毒性相關物質基礎與質量控制
  第一節(jié) 中藥化學與藥效、毒性相互關系
  第二節(jié) 中藥毒性相關物質基礎
  第三節(jié) 中藥質量控制的化學方法
  第四節(jié) 中藥質量控制的生物學方法
 第四章 中藥靶器官毒理學概述
  第一節(jié) 中藥的胃腸道毒性
  第二節(jié) 中藥的肝臟毒性
  第三節(jié) 中藥的腎臟毒性
  第四節(jié) 中藥的呼吸系統(tǒng)毒性
 ……
中篇 方法篇
下篇 應用篇

章節(jié)摘錄

 ?。ㄒ唬┒拘燥嬈瑐€性化炮制的可行性  中藥原藥材來源復雜,不同地區(qū)、不同種植區(qū)生態(tài)條件、不同生長時間的差異,致使毒性藥材內在質量的不穩(wěn)定性,藥材的物理性質及毒性成分含量差異較大,這是原藥材天然存在的不可控因素。以附子為例,四川江油出產的附子加工培育精細,絞根、打尖、追肥、排水的時間與次數(shù)都有嚴格的控制,所以,江油附子品質優(yōu)異、質量上乘;而陜西漢中、南鄭等地的引種栽培品,管理粗獷,質量遠遜于江油附子,化學成分差異明顯。因此,根據(jù)某一個品種,一個產地的樣品研制的一套規(guī)范化炮制工藝及固定的工藝技術參數(shù),對不同來源的原藥材,不會都是最佳的,特別是毒性作用峻猛的中藥,炮制機制又是通過降低毒性成分含量而達到解毒目的的,炮制品中毒性成分含量稍有偏差,就容易引起安全性事故。因此,在制定加工炮制工藝技術參數(shù)時,有必要根據(jù)藥材不同的理化特征嘗試個性化的炮制工藝參數(shù),保證每批飲片的安全有效性。筆者認為:在炮制機制研究清楚的前提下,通過對不同產地、不同來源的多批藥材理化性質的測定,篩選、建立炮制關鍵工藝參數(shù)與毒性成分、藥效成分含量的相關性,通過對炮制過程的調控實現(xiàn)對炮制終點的調控,實現(xiàn)個性化炮制。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藥毒性理論與安全性評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書的內容比較新,有些新的觀點和研究進展,看了部分感覺很好
  •   比較有用,具有指導意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