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 作者:潘夏蓁 編 頁數(shù):321
Tag標簽:無
前言
自從《住院醫(yī)生日記》系列推出后,一篇篇活靈活現(xiàn)的“原生態(tài)”日記獲得廣大臨床醫(yī)務工作者的喜愛。由此我得到啟發(fā),想到忙碌于臨床一線的護理隊伍同樣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心得體會,對工作中碰到的許多在教材、操作手冊中找不到答案的疑難棘手問題進行整理與專業(yè)把關,其中或是千金難得的寶貴經驗,或是無心犯錯的真實體會,同樣能給廣大臨床護士及醫(yī)務工作者一定的借鑒,這就是編寫本書的動因。本書的稿件來源于我國各地急診室、監(jiān)護室等臨床一線護士、丁香園論壇的投稿以及澳大利亞護士的投稿。全書設經驗交流篇、警示啟發(fā)篇、風險過失篇、發(fā)明創(chuàng)造篇、實習面試篇、酸甜苦辣篇、特殊經歷篇七個篇章,其中特殊經歷篇特約了“5·12地震日記”、“甲流重病房”的稿件。每一篇日記都分為“經歷和體會”兩部分,其內容主要包括:①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教科書上不能找到現(xiàn)成的解決方案,最后運用智慧靈活地給予處理的典型事例;②經歷突發(fā)事件、特殊事件后總結的經驗體會;③工作中無心犯錯后的教訓總結;④工作中各種人際關系處理良好的心得和溝通不當?shù)姆此?;⑤護理人員的病情觀察、護理經驗對疾病診斷和治療起到關鍵作用的典型事例;⑥護理教學過程中有借鑒意義的帶教經驗。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體現(xiàn)如下特色:①原創(chuàng)性和實踐性:由臨床人員原創(chuàng),以臨床實踐為素材,采用案例形式,避免說教;②編者隊伍的專業(yè)性:編者為高年資有豐富臨床和教學經驗的護理人員以及部分臨床資深醫(yī)生,對稿件內容進行專業(yè)審核及整理;③人文性:以日記形式,反映護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貼近護士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感謝全國各地、海外的護理姐妹及臨床醫(yī)生們對本書編寫的支持,感謝丁香園論壇為投稿提供良好平臺,希望本書能為廣大臨床護士和即將走上臨床崗位的實習護士們在工作中提供一定借鑒和幫助。因初次編寫此類形式的圖書,尚無編寫借鑒,難免存在一些不足,還請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突破來源于總結。本書告訴我們在臨床工作中要努力做這樣一個“有心人”,用心去記錄、分析、討論我們遇到的每一個有意義的案例,從錯誤中學習,在思考中進步,做一名優(yōu)秀的白衣戰(zhàn)士!
書籍目錄
經驗交流篇 1 一次有準備的搶救 2 呼吸機漏氣報警的元兇 3 有嘔血現(xiàn)象就是消化道出血嗎? 4 這塊插入的玻璃能拔嗎? 5 皮下氣腫必須切開排氣嗎? 6 粗糙米中有寶貝 7 隱蔽之處大有文章 8 一封被忽視的信 9 奇怪的老頑童 10 應該由著他好好睡一覺嗎? 11 禍兮福所倚 12 地上的心肺復蘇 13 難插的胃管 14 真的是簡單的牙痛嗎? 15 正確的檢查順序很重要 16 不明原因的煩躁不安 17 搶救設備不足怎么辦? 18 做醫(yī)生的眼睛 19 僅僅是失血性休克嗎? 20 看不見肛門,怎么測肛溫?! 21 你們的叮囑對我很重要 22 急救時使用復蘇皮囊就能改善呼吸嗎? 23 低血鉀與心電圖檢查 24 細節(jié)決定成敗 25 難道今天呋塞米效果不好了嗎? 26 1例特殊病人的搶救 27 護士更需要臨床應變能力 ——搶救1 例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體會 28 做一名有專業(yè)內涵的護士 29 1例促進完善分診制度的案例 30 避其鋒芒 31 觀察、思考——優(yōu)秀護士應該具備的能力 32 燈光對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結果的影響 33 手術臺上的考驗 34 16塊紗布=14塊紗布? 35 穴位按摩幫助尿潴留早產兒排尿 36 參加全國泌尿外科學術網絡會議的收獲 37 成功搶救一名敗血癥患兒 38 經驗贏得搶救時間 39 防范醫(yī)療糾紛,從預檢分診開始 40 主動溝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1 是呼吸機出了故障? 42 如何應對野蠻家屬 43 抗過敏藥也致敏? 44 血壓90/70mmHg時你想到了什么? 45 工夫不負有心人 46 調試正常的洗胃機怎么不能正常工作?! 47 1例猝死病人的搶救 48 “胃部不適”與心肌梗死 ……警示啟發(fā)篇風險過失篇發(fā)明創(chuàng)造篇實習面試篇酸甜苦辣篇特殊經歷篇
章節(jié)摘錄
1一次有準備的搶救2008年1月2日星期三陰轉多云一次有準備的搶救潘夏蓁經過今天是輪轉到呼吸科重癥監(jiān)護室(RICU)的第一個夜班,一打聽恰巧主任值班,早聽說這位主任對護士要求極為嚴格,科室大部分護士都被訓過,緊張!接班后一位86歲的老年患者引起我的注意,精神極軟,半臥位,呼吸較淺促,喉嚨發(fā)出奇怪的聲音,8L/min鼻塞給氧下。監(jiān)護儀顯示Sp0295%-96%??赡軇倧腎CU輪轉出來,之前一直與重病人打交道,心里總預感這個病人晚上會出事,于是便再搬了個氧氣筒在旁邊備著,準備好兩路給氧,備好吸引器,并仔細檢查了氣管插管盤里的用物。準備就緒后,就重點關注著這個病人。夜里4點,患者氧飽和度突然很快下降至84%,立即上前,呼之不應,難道是痰液堵塞或舌根后墜或二氧化碳潴留?我趕緊放平床頭,開放患者氣管,并經鼻下氣管吸痰,痰液中等量,吸完后患者氧飽和度為88%,于是趕緊報告主任。并同時做血氣分析,通知患者家屬。主任出來后,血氣分析結果也已經出來,PaO250mmHg,準備插管!在主任與家屬談話簽字的功夫,我立即把呼吸皮囊、氣管插管的物品,呼吸機全部準備就緒。之后便默契地配合主任進行氣管插管操作,但因患者聲門下梗阻,插管無法插入,這時天差不多亮了,便聯(lián)系五官科行氣管切開術。心得體會患者很少突然病情變化,而往往是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了。在這次搶救配合中,我因有搶救的心理準備,用物準備齊全,當真的發(fā)生緊急情況時便能沉著應付,得到了主任的贊賞。事后我總結了以下經驗:①患者喉嚨發(fā)出異樣的聲音,應引起重視和關注;②護理患者時應有預見意識,事先將所有可能用到的搶救設備置于緊急備用狀態(tài);③對極可能出現(xiàn)的緊急突發(fā)事件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才能做到臨危不亂,提高搶救成功率。2008年1月3日星期四多云轉晴呼吸機漏氣報警的元兇包向燕經過今天早班,中午接班后,我所管的兩位患者生命體征都較穩(wěn)定。我與護工給2床機械通氣患者翻身拍背,擦洗身體后予右側臥位墊翻身枕,并予氣管切開處吸痰1次,吸痰后SpO299%,接著呼吸機開始出現(xiàn)低分鐘通氣量報警,我于是立即檢查。再次旋緊集水杯、管道接口處等易漏氣的部位,仍舊報警,予更換集水杯后還是如此。我仔細查看管道與延長管,沒破損啊!再次檢查氣管切開套管的氣囊壓力也是正常,但呼吸機仍然一直報警。求助旁邊護士,予以分段檢查呼吸機管路是否漏氣,檢查后發(fā)現(xiàn)每段管路均有報警,有兩條還是新的管道怎么會漏氣呢?而且機器顯示漏氣量達每分鐘1L,但觸摸管道并沒感覺到氣流。帶著疑惑又請教了另一位高年資護士,檢查后還是找不出原因,報警期間患者SpO2一直波動于正常范圍,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斷開呼吸機予接膜肺,病人氣管切開處予簡易呼吸皮囊輔助通氣。結果,接膜肺后呼吸機就不再出現(xiàn)分鐘通氣量報警了,再接回氣管切開處呼吸機后又開始報警。難道是病人原因?于是再次查看氣囊與氣管切開套管,還是未發(fā)現(xiàn)任何異樣,只是感覺患者頭部向右偏的比較厲害。因為是昏迷患者,翻身拍背右側臥位后,患者的頭部就無意識地順著往右側,看著不舒服,于是將患者頭部盡量擺正,結果頭部位置一動,呼吸機就不報警了,也不再顯示漏氣了。心得體會要重視呼吸機的任何報警,當出現(xiàn)呼吸機報警懷疑管道或呼吸機原因時,首先應斷開機器與病人的連接,氣管切開套管或氣管插管處予呼吸皮囊輔助通氣,保證患者安全,管道予接膜肺,便可判斷是呼吸機、管道的問題還是患者自身的原因?;杷俨∪朔韨扰P位后頭部自然側向一邊,我們應妥善安置患者頭部位置,否則可因頭部過度偏側,氣管套管移位進一步導致氣囊位置改變,使氣囊與氣管壁存在一定空隙造成漏氣而不易被發(fā)現(xiàn)。2009年1月6日星期日陰轉多云有嘔血現(xiàn)象就是消化道出血嗎?金小慧經過夜靜悄悄。而急診科大廳燈火通明,護士們正在緊張忙碌著。我突然聽到門外一位家屬大叫:“護士,護士,救救我媽,她吐血了!”立即跑出去,發(fā)現(xiàn)病人正在嘔血,地上一大片咖啡色胃內容物,此時病人臉色蒼白。馬上拉推車給病人躺上,并告訴她頭偏向一側,立即推入復蘇室,一邊建立靜脈通路,一邊通知醫(yī)生有“消化道出血”病人。同時讓其他護士幫忙準備三腔二囊管。醫(yī)生詢問病史后發(fā)現(xiàn),病人今天中午曾出現(xiàn)鼻腔出血,因害怕就把流出的血液吞入,到夜間胃部不適才嘔吐,導致大量嘔血現(xiàn)象。后經五官科診斷為“鼻出血”,使用止血海綿等塞入其鼻腔收斂止血。心得體會從此次分診失誤中得出:有嘔血現(xiàn)象不一定就是消化道出血,經驗豐富的護士應該重視詢問病史,根據(jù)病史特點綜合分析判斷,緊急情況下可以先對癥處理,但不能急于下診斷。
編輯推薦
《臨床護士日記》是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