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  作者:韓瑞發(fā)//孫保存//姚智  頁數(shù):568  

前言

在過去20年里,腎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盡管我們今天處于腫瘤分子機制有關研究、信息和臨床新技術應用成果的快速增長時代,但缺少能夠全面概括并能使泌尿外科醫(yī)師全面了解這一疾病系統(tǒng)進展的專著。有鑒于此,韓瑞發(fā)、孫保存、姚智三位教授組織一批活躍在基礎與臨床工作的專家學者編寫了《腎癌》一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腎癌在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的新理論、新概念、新技術、新成果和新的診療經(jīng)驗,是一部把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的腎癌專著。該書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思路新穎,頗具特色。其內容涉獵廣泛,論題描述深入,基礎與臨床相結合并兼具經(jīng)典理論與現(xiàn)代觀點,堪稱是一部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參考專著。為了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便于讀者閱讀,本書對遺傳性腎癌,腎囊腺癌和腎盂癌的診斷、治療與評價,腎癌的預后因素,隨訪研究與策略,腎癌數(shù)據(jù)庫的系統(tǒng)設計和腎癌網(wǎng)絡資源的應用也做了詳細介紹,反映出作者編寫思路的創(chuàng)新性和認識問題的多元性。這也是當今知識飛速發(fā)展與更新的具體體現(xiàn)。由于編寫時間較短,本書不可能涵蓋腎癌研究領域所有進展,而且對一些問題尚有不同觀點和見解。在本書起到拋磚引玉作用的同時,希望對泌尿外科醫(yī)師、進修醫(yī)師和專業(yè)研究生在從事腎癌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中能有所裨益和啟迪。

內容概要

  《腎癌》主要介紹了國內外有關腎癌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新的診療方法和隨訪策略的新進展,是一部將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的腎癌專著。全書共設44章,插圖500余幅。重點介紹了腎癌的流行病學,腎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移的分子生物學機制,腎癌的新生血管、擬態(tài)血管的形成機制與特征,腎癌細胞凋亡及腫瘤免疫逃逸;腎癌的病理組織學特征、分子病理分類;腎癌的臨床表現(xiàn)與副瘤綜合征,現(xiàn)代影像診斷、腎癌的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腹腔鏡術中超聲在小腎癌定位診斷中的應用,腎癌的分子標記物,腎癌外科治療的相關形態(tài)學,手術治療路徑,腎癌開放性根治性治療,腹腔鏡和機器人技術在腎癌外科治療中的應用,保存腎單位手術,腎癌伴腔靜脈瘤栓的外科治療與評價,腎癌的疼痛治療,腎癌化療與抗藥治療策略,中醫(yī)扶正治療的現(xiàn)代觀點,腎癌細胞因子治療原理與實踐,個體化細胞生物免疫治療,腫瘤疫苗與分子靶向治療。為了《腎癌》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便于讀者閱讀,對遺傳性腎癌,腎囊性癌和腎盂癌的診斷、治療與評價,腎癌的預后因素,隨訪研究與策略,腎癌數(shù)據(jù)庫的系統(tǒng)設計和腎癌網(wǎng)絡資源的應用也做了系統(tǒng)介紹。

作者簡介

韓瑞發(fā),男,泌尿外科學教授,醫(yī)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后,現(xiàn)任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泌尿外科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礎醫(y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基因工程/腫瘤分子遺傳學研究室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1994年獲天津市泌尿系統(tǒng)腫瘤生物治療授銜專家,2006年國務院特貼專家。已培養(yǎng)11名博士,7名碩士,2名博士后。長期從事泌尿系統(tǒng)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先后承擔國家“863”攻關課題、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藥研制專項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點基金、國家教育部重大項目、天津市科技發(fā)展重大攻關項目、天津市科委重大攻關項目、天津市科委點支撐項目等12項。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天津市科技進步和自然科學三等獎3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應用專利1項,在國內外發(fā)表論文138篇,收錄15篇。主編《淺表性膀胱腫瘤的基礎與臨床》、《腎移植分子免疫基礎與臨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腎上腺外科關鍵技術》、《實踐探索》專著5部;主譯出版《免疫腎臟病學》、《血液透析原理與實踐》專著2部;參編《實用泌尿外科手術技巧》、《現(xiàn)代泌尿外科學》、《中西醫(yī)泌尿外科學》、教育部研究生教材和審?!犊藏悹栆晃质裁谀蛲饪茖W》專著6部?,F(xiàn)任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學會委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泌尿男生殖系統(tǒng)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天津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天津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泌尿外科醫(yī)師臨床培訓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美國泌尿學會(AUA)會員,美國泌尿學會基礎研究會(SBUR)會員;歐洲泌尿學會(EAU)會員;《中華泌尿外科雜志》編委,《中國腫瘤臨床雜志》編委,《天津醫(yī)藥雜志》副主任編委,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先后獲得天津醫(yī)科大學回國創(chuàng)業(yè)獎,天津市“九五”,“十五”科技立功獎章,天津市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天津市優(yōu)秀教師和天津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孫保存,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天津醫(y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主任,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第二醫(yī)院、腫瘤醫(yī)院病理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培養(yǎng)博士、碩士研究生76名?,F(xiàn)擔任“國家211工程”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天津市腫瘤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天津市精品課程病理學負責人。從事病理學專業(yè)32年,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會常委及病理學會委員、中國抗癌學會理事及病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病理學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腫瘤臨床》雜志常務副主編、《中華病理學雜志》、《診斷病理學》、《天津醫(yī)藥》等雜志編委、天津市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天津醫(yī)學會理事、民盟中央委員、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獲天津市級優(yōu)秀教師、天津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天津市教學名師、天津市十佳師德先進個人等稱號。于2001年、2006年和2007年作為高訪學者赴美國MD.Anderson癌癥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行科研合作及學術交流。多年從事腫瘤病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中瑞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省市級重大、重點及面上課題等15項,獲資助人民幣1000余萬元,近年來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28篇,主編教材4部、專著2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天津市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姚智,男,1962年出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免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現(xiàn)任天津醫(yī)科大學副校長,免疫學教研室主任,天津市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免疫微環(huán)境與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華醫(yī)學會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免疫學會理事,《中華微生物學與免疫學雜志》副主編,《中國免疫學雜志》編委,《中國檢驗醫(yī)學雜志》主編,《中國腫瘤臨床雜志(英文版)》編委。長期從事腫瘤骨轉移免疫學機制研究、細胞因子的基因工程表達及調控、抗腫瘤藥物的研究。1998-2004年先后在Cancerand Geriatric center,The University of Miehigan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參編專著9部,主譯1部,國內外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其中64篇為收錄。作為課題負責人已承擔并完成多項科研項目,現(xiàn)在研究美國NIH子課題、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天津市攻關項目等6項。先后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榮獲衛(wèi)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F(xiàn)已培養(yǎng)博士生36名,碩士生46名。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腎癌流行病學與研究方法第一節(jié) 腎癌的流行特征與趨勢一、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二、發(fā)病率時間趨勢三、發(fā)病率地區(qū)分布四、發(fā)病率與性別、年齡的關系五、死亡率趨勢六、生存率與預后第二節(jié) 腎癌的病因學一、吸煙因素二、飲食因素三、生育因素與荷爾蒙四、其他因素第三節(jié) 腎癌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二、隊列研究三、病例對照研究四、實驗研究五、腎癌流行病學研究中的相關問題第二章 腎癌發(fā)生的分子機制第一節(jié) 腎癌發(fā)生相關基因一、特異性基因二、非特異性基因三、輔助性基因第二節(jié) 腎癌分子信號的傳導通路一、VHL/HTF通路二、VEGF通路三、EGFR通路四、PD-ECGF通路五、P13K/Akt/mTOR信號轉導通路第三節(jié) 腎癌細胞增殖和周期調控的相關基因一、細胞周期素二、p27三、p53四、p16五、端粒酶六、Ki67和PCNA七、Survivin八、bcl-2第三章 腎癌轉移的分子生物學第一節(jié) 概論第二節(jié) 腎癌侵襲與轉移的調節(jié)基因一、編碼基因二、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三、腎癌轉移和轉移抑制的相關基因第三節(jié) 細胞黏附分子和腎癌轉移一、整合素二、鈣黏素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四、選擇素五、CD44及其他第四節(jié) 細胞外基質降解與腎癌轉移一、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二、尿激酶纖溶酶原激活物與腎癌轉移三、肝素酶與腎癌轉移第五節(jié) 腫瘤血管生成與腎癌轉移第六節(jié) 癌細胞運動與腎癌轉移第四章 腎癌的血管與形成機制第一節(jié) 腎血管的解剖學基礎一、腎外血管的解剖學特點二、腎內血管的解剖學特點第二節(jié) 腎癌血管的多普勒超聲特征一、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基本原理二、腎癌多普勒超聲的血流特征三、多普勒超聲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第三節(jié) 超聲造影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一、超聲造影的基本原理二、超聲造影劑的類型三、超聲造影在腎癌中的應用第四節(jié) 腎癌的微血管密度一、微血管密度的判定方法二、微血管密度與預后評價第五節(jié) 腎癌血管形成的分子機制一、概述:二、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四、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五、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六、結語第五章 腎癌血管生成擬態(tài)與形態(tài)特征第一節(jié) 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發(fā)現(xiàn)與背景第二節(jié) 腎癌組織中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形態(tài)學第三節(jié) 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研究現(xiàn)狀第四節(jié) 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相關分子機制一、基質金屬蛋白酶類與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形成二、細胞分泌黏附分子與血管生成擬態(tài)三、腫瘤細胞去分化與血管生成擬態(tài)四、腫瘤細胞局部微環(huán)境變化與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形成第五節(jié) 血管生成擬態(tài)形成的信號轉導通路一、上游啟動分子二、樞紐性信號分子三、下游效應分子第六節(jié) 組織因子通路抑制物在血管生成擬態(tài)中的作用第七節(jié) 血管生成擬態(tài)形成的臨床意義及相關治療策略第八節(jié) 尚待解決的問題第六章 內源性腫瘤血管內皮生成抑素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Tumstatin的分子結構與生物學作用一、Turnstatin的發(fā)現(xiàn)、分子結構與分布二、Tumstatin的生物學特性與作用機制第三節(jié) Tumstatin抗腫瘤血管生成活性肽段的研究一、Tumstatin抗腫瘤血管生成活性肽段二、Tumstatin的應用前景與展望第四節(jié) 其他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一、內皮抑素二、癌抑素第七章 腫瘤免疫逃逸與治療新策略第一節(jié) 腫瘤抗原與免疫一、弱抗原性和抗原調變二、腫瘤抗原誘導免疫耐受三、腫瘤細胞的“漏逸”和“免疫刺激”四、免疫選擇五、腫瘤抗原被覆蓋第二節(jié) 腫瘤細胞MHC分子表達異常一、MHCI類抗原分子的表達異常二、MHCⅡ類抗原分子的表達異常三、非經(jīng)典MHCI類抗原分子的表達第三節(jié) 腫瘤缺乏共刺激信號與產(chǎn)生免疫抑制物一、腫瘤細胞缺乏共刺激信號二、腫瘤細胞產(chǎn)生免疫抑制物第四節(jié) 免疫細胞凋亡與免疫治療新策略一、腫瘤細胞介導的免疫細胞凋亡二、腫瘤免疫治療的新策略第八章 腎癌細胞凋亡機制與相關治療的研究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腎癌細胞凋亡機制一、促凋亡因子在RCC細胞凋亡中的作用二、凋亡抑制蛋白在RCC細胞凋亡中的作用第三節(jié) 腫瘤浸潤T淋巴細胞的凋亡一、Fas/FasL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二、Bcl-2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三、NF-KB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四、苷脂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五、CD70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第四節(jié) 腎癌細胞凋亡的相關治療研究一、針對TRAIL的治療二、針對NF-KB的治療三、針對線粒體細胞色素一C釋放的治療第九章 腎癌組織學來源與病理特征第一節(jié) 腎臟的組織學來源第二節(jié) 腎癌的病理組織學特征一、腎透明細胞癌二、多房囊性腎細胞癌三、乳頭狀腎細胞癌四、嫌色性腎細胞癌五、集合管腎癌六、腎髓質癌七、Xpll-2易位性癌八、神經(jīng)母細胞瘤相關性腎細胞癌九、黏液小管狀和梭形細胞癌第三節(jié) 未分類腎癌的病理組織學特征一、腎母細胞瘤二、透明細胞肉瘤三、平滑肌肉瘤四、血管肉瘤五、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第四節(jié) 腎臟其他類型腫瘤一、類癌二、神經(jīng)內分泌癌三、小細胞癌四、惡性黑色素瘤五、惡性淋巴瘤第十章 腎癌分子病理與分類的意義第一節(jié) 分子病理研究概念與內容一、分子病理學概念二、分子病理學研究內容第二節(jié) 分子病理學研究相關技術一、聚合酶鏈反應二、DNA分子克隆技術三、核酸序列測定技術四、核酸分子雜交技術五、熒光原位雜交六、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七、生物芯片技術八、流式細胞技術九、激光捕獲顯微切割技術十、其他技術方法第三節(jié) 腎癌分子病理與分類一、概述二、腎癌的分子病理學第四節(jié) 腎母細胞瘤分子病理學和分類一、概述二、腎母細胞瘤的分子病理學三、結語第十一章 腎癌超微病理研究第一節(jié) 超微結構的研究方法一、透射電鏡和超薄切片制備技術二、掃描電子顯微鏡及標本制備三、分析型電鏡四、超高壓電鏡五、掃描隧道顯微鏡第二節(jié) 腫瘤超微結構的特征一、質膜與特化物的超微病理二、細胞質的超微病理結構三、細胞核的超微病理結構四、細胞問質第三節(jié) 腎臟的超微結構基礎一、腎小球二、腎小管三、集合小管四、腎小球旁器五、腎間質第四節(jié) 腎細胞癌的超微病理研究一、透明細胞性腎細胞癌二、顆粒細胞性腎細胞癌三、混合性腎細胞癌四、嫌色性腎細胞癌五、腎癌的血管特征第五節(jié) 其他腎臟腫瘤的超微病理研究一、腎大嗜酸粒細胞腺瘤二、腎母細胞瘤三、腎橫紋肌樣瘤四、結語第十二章 激光捕獲顯微分離技術在腎癌研究中的應用第一節(jié) LCM的發(fā)展歷史與優(yōu)越性第二節(jié) LCM的工作原理第三節(jié) LCM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一、DNA分析二、蛋白質組學三、基因表達分析四、單細胞分析第四節(jié) LCM在腎腫瘤研究中的應用進展第十三章 流式細胞技術在腎癌研究中的應用第一節(jié) 流式細胞術發(fā)展歷史第二節(jié) 流式細胞儀的基本知識一、流式細胞儀的基本結構二、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三、流式細胞儀的類型與特性四、流式細胞儀的主要技術指標五、FCM測量數(shù)據(jù)的顯示和分析第三節(jié) FCM腎癌組織樣本的制備一、腎癌新鮮組織樣本的制備二、單細胞懸液的制備三、石蠟包埋腎癌組織樣本的制備第四節(jié) FCM在腎癌研究中的應用一、FCM在腎癌細胞凋亡中的應用二、流式細胞術在腎癌多藥耐藥研究中的應用三、FCM在腎癌細胞周期檢測中的應用四、FCM在腎癌免疫研究中的應用五、問題與展望第十四章 CT、MR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與評價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影像學檢查技術與方法一、螺旋CT檢查方法二、MR檢查方法三、增強分期與命名四、CT灌注成像五、MR彌散加權成像第三節(jié) 腎癌的影像學表現(xiàn)一、腎癌病灶的影像學特征二、腎癌侵犯和轉移的影像學特征三、腎癌的影像學分型四、腎癌的影像學分期五、腎癌的影像學鑒別第四節(jié) 腎癌的術前影像學評價第十五章 多普勒超聲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第一節(jié) 超聲技術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與進展一、B型超聲的原理與特點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三、超聲造影的原理與特點第二節(jié) 腎臟腫物的超聲特征及鑒別診斷一、腎臟囊性腫物的超聲分型二、特殊類型良性腎囊性病變的超聲表現(xiàn)三、腎癌的超聲特征四、腎臟實性腫物的超聲鑒別第三節(jié) 超聲在腎癌介入治療與隨訪的應用一、超聲在腎癌介入診斷和治療的應用二、超聲在腎癌隨訪的應用三、結語第十六章 腹腔鏡術中超聲在小腎癌定位中的應用與評價第一節(jié) 腹腔鏡超聲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第二節(jié) 腹腔鏡超聲相關設備的結構功能特點、使用及維護第三節(jié) 腹腔鏡術中超聲在小腎癌定位中的應用第四節(jié) 術中超聲在小腎癌定位中的意義與評價第十七章 腎癌的相關分子標記物與評價第一節(jié) 腎癌發(fā)生與進展的相關標記物一、腎癌發(fā)生的相關標記物二、腎癌血管形成的分子標記物三、腎癌分期與病理分型的分子標記物第二節(jié) 腎癌浸潤與轉移分子標記物一、MMP(MMP2,MMP9,MMfy7)二、Fas與FasL三、Pax-2四、CD44五、P選擇素六、黏蛋白七、COX-2八、cadherin-6第三節(jié) 腎癌預后的相關標記物一、Ki-67二、MCMs三、nIn23基因四、Survivin五、丙酮酸激酶M2型同工酶六、結語第十八章 腎癌臨床表現(xiàn)與副瘤綜合征第一節(jié) 概論第二節(jié) 腎癌的臨床表現(xiàn)一、臨床表現(xiàn)二、腎癌分期與臨床表現(xiàn)第三節(jié) 副瘤綜合征一、副瘤綜合征的概念二、副瘤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其產(chǎn)生機制第十九章 腎癌外科治療的相關形態(tài)學第一節(jié) 腎的發(fā)生第二節(jié) 胚胎腎的組織培養(yǎng)第三節(jié) 極化上皮形態(tài)發(fā)生的細胞培養(yǎng)模型第四節(jié) 腎的形態(tài)第五節(jié) 腎的位置和毗鄰一、腎的位置二、腎的體表投影三、腎與腹壁肌肉和胸膜腔的位置關系四、腎的毗鄰關系第六節(jié) 腎的被膜一、纖維囊二、脂肪囊三、腎筋膜……第二十章 腎癌外科治療的手術途徑第二十一章 開放性根治性腎切除術及評價第二十二章 腎癌合并腔靜脈癌癥栓的手術治療與評價第二十三章 腎癌保留腎單位手術與評價第二十四章 腹腔鏡在腎癌外科治療中的應用第二十五章 機器人在腎癌外科治療中的應用第二十六章 腎癌消融治療與相關問題第二十七章 腎癌介入治療與相關問題第二十八章 腎癌晚期疼痛治療與評價第二十九章 腎細胞癌化學治療與評價第三十章 腎癌術后中醫(yī)扶正治療與現(xiàn)代觀點第三十一章 腎癌抗藥性研究與治療對策第三十二章 干擾素治療腎癌的原理與實踐第三十三章 白細胞介素-2在腎癌治療中的原理與實踐第三十四章 LAK在腎癌過繼免疫治療中第三十五章 樹突狀細胞在腎癌治療中的作用第三十六章 腎癌腫瘤疫苗的研究進展第三十七章 腎癌分子靶向治療原理與實踐第三十八章 家族性腎癌第三十九章 囊性腎癌第四十章 腎盂癌診斷治療與評價第四十一章 腎癌預后的相關因素第四十二章 腎癌術后的隨訪研究與評估策略第四十三章 腎癌數(shù)據(jù)庫的設計與應用第四十四章 腎癌網(wǎng)絡資源與應用中英文名詞對照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三節(jié)腎癌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腎癌流行病學同其他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目的一樣,主要是研究人群中腎癌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并研究。腎癌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流行病學本身是一門方法學,以觀察法、實驗法和數(shù)理法為基本,尤以觀察法為最重要。那么具體到腎癌研究,則以描述腎癌的流行特征和趨勢為首要任務,即首先通過描述流行病學來揭示腎癌在人群中的分布情況,然后采用分析流行病學方法進一步找出原因,最后利用人群實驗流行病學來提供防治措施。隨著近年來腎癌發(fā)病率不斷增高,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不斷改善,人群中腎癌的患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而目前國內外腎癌流行病學資料相對不多,因此開展腎癌相關的流行病學、病因學和三級預防研究十分必要,而唯有運用正確的實驗設計和人群研究方法,才能獲得真實可靠的結果。本節(jié)按照傳統(tǒng)的設計類型分類,介紹經(jīng)典的流行病學科研方法、特點和類型,并概括簡要的實施步驟,然后針對腎癌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研究工作以及適用的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項,為今后能夠更廣泛地開展腎癌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些許線索。一、描述性研究1.概述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已有的或對專門調查的資料,按不同地區(qū)、不同時間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組,把疾病的分布情況真實地描繪、敘述出來。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關系的探索過程中是最基礎的步驟,對任何因果關系的確定,無不始于描述性研究。當對疾病的情況了解不多的時候,往往總是從描述性研究著手,取得該病的分布特征,從而獲得有關的研究假設的啟發(fā),為下一步分析性研究提供線索。2.描述性研究的類型腫瘤的描述性研究包括腫瘤登記報告系統(tǒng)相關的研究、現(xiàn)況研究以及篩檢和生態(tài)學研究等方法。其中以全人群為基礎的腫瘤登記報告系統(tǒng)積累的資料代表性最好,能全面反映當?shù)氐膼盒阅[瘤發(fā)病水平。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擁有完善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登記報告系統(tǒng),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的匯編《五大洲癌癥發(fā)病率》收錄了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各部位腫瘤發(fā)病率的信息,目前即將出版第九卷(1998-2002)。我國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上海開始建立人群腫瘤發(fā)病登記起,陸續(xù)有江蘇啟東、天津、北京、南京、廣東中山、廣西扶綏、河南林縣等開展了類似的腫瘤登記工作,為腫瘤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了基礎的描述性資料?,F(xiàn)況研究包括人群普查和抽樣調查兩種方法,它是研究特定時點或時期與特定范圍內人群中的有關變量與疾病或健康狀況的關系,因此又稱為橫斷面研究。通過現(xiàn)況研究來揭示目標群體中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在不同人群特征上的分布狀態(tài)是最常見的用途。另外,在腫瘤研究中根據(jù)已知的危險因素,采用現(xiàn)況研究方法可將目標人群中的具有罹患腫瘤的高危險性的人鑒別出來,從而確定高危人群,是腫瘤預防中一項極其重要的措施,是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的首要步驟。此外,對疾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監(jiān)測對象的隨機樣本進行復核檢測時,采用現(xiàn)況研究方法用以評價該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資料完整性、可靠性和正確程度。

編輯推薦

《腎癌》是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腎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作專業(yè)科普書籍還是不錯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