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屈延 等主譯 頁數:297
前言
一臺成功的神經外科手術不只取決于先進的手術設備,更要求主刀醫(yī)師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及敏銳的洞察力。優(yōu)秀的臨床神經外科工作者,應具備良好的神經解剖基礎,利用相應知識在術前、術中進行三維立體模擬構像。沒有扎實的顱腦局部解剖學和斷層解剖學知識,在臨床工作中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一本好的斷層解剖圖譜無疑是神經外科醫(yī)師不斷進步的基礎。關于神經外科斷層解剖的書籍無論是譯本還是自編的在國內已有不少,而這一部分內容也是神經外科醫(yī)師和關心顱腦解剖的醫(yī)學生感到最難學、最難懂的部分。博采眾長、融會貫通無疑是有益的。很高興能夠看到這本由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匯同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和四川省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的臨床醫(yī)師共同翻譯的顱腦解剖圖譜。它系統地將不同角度的顱腦影像繪制成圖譜,詳實地區(qū)分和記錄了顱腦各區(qū)域的細致解剖定位,提供了不同斷面的顱腦解剖,繪制了精美的血管圖像,具有較強的臨床實用價值。而譯者豐富的臨床經驗加上對顱腦解剖的深人領悟,也是對神經外科解剖圖譜最好的注解,相信對于臨床神經外科醫(yī)師特別是青年神經外科醫(yī)師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有鑒于此,本書主譯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屈延主任請我為該譯著作序時,我欣然應允。希望更多的神經外科年輕醫(yī)師能夠從中獲益,也希望有更多的神經外科醫(yī)師能夠更專注于某一領域,不斷提高神經外科專業(yè)水平。
內容概要
顱腦放射影像學診斷對于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有著不可或缺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因其解剖結構的復雜以及各層次影像學特點的多變,使得初學者對影像學資料的閱讀與理解頗具難度。本書以近900幅影像學圖片為讀者提供了正常頭部影像解剖資料,可供臨床應用時借鑒與參考;以重要的解剖部位為引導,收集了該部位的臨床常用的多種影像學方法,如平片、CT、MRI等,并對其進行三維影像重建,以利于讀者從整體上理解與掌握其位置與構成;對臨床上極其重要的解剖結構予以特殊標記,醒目而簡明;輔以簡要的說明與陳述,以幫助讀者掌握其影像學及解剖學精髓。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Massimo Gallucci (英國)Silvia Capoccia (英國)Alessia Catalucci 譯者:屈延 匡永勤
書籍目錄
第1章 表面解剖 A 顱骨:平片 B 顱骨:三維計算機斷層掃描 C 腦:三維磁共振第2章 端腦斷層解剖 A 矢狀切面 B 冠狀切面 C 水平切面第3章 腦干及小腦 A 矢狀切面 B 冠狀切面 C 水平切面第4章 腦神經及相關系統 A 嗅神經(Ⅰ)和嗅覺系統 B 視神經(Ⅱ)、視覺通路 C 眼眶 D 動眼神經(Ⅲ)、滑車神經(Ⅳ)、展神經(Ⅵ) E 三叉神經(Ⅴ) F 面神經(Ⅶ)和前庭蝸神經(Ⅷ)、聽覺及前庭系統 G 巖錐區(qū):計算機斷層掃描 H 舌咽神經(Ⅸ)、迷走神經(Ⅹ)、副神經(Ⅺ)、舌下神經(Ⅻ)第5章 功能系統 A 運動系統:錐體系統 B 運動系統:錐體外系(基底核、丘腦)——矢狀切面 C 運動系統:錐體外系(基底核、丘腦)——冠狀切面 D 運動系統:錐體外系(基底核、丘腦)——水平切面 E 感覺系統:軀體感覺系統 F 感覺系統:味覺系統 G 語言系統 H 腦干傳導通路及核團 I 邊緣系統及海馬 J 連合及聯絡通路 K 神經內分泌系統 L 腦脊液系統第6章 血管解剖 A 顱內動脈 B 動脈血管分布 C 顱內靜脈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顱骨顱骨可分為兩部分:腦顱骨和面顱骨。腦顱骨由額骨、頂骨、顳骨、枕骨、蝶骨、篩骨6塊骨組成,面顱骨由8塊不同的骨組成。本章將對其進行簡要介紹,然后綜合介紹顱縫及顱底孔。1.顱骨·額骨額骨形似扇貝,由垂直部分(鱗狀部,構成前額區(qū))和水平部(眶部,延伸構成眼眶和鼻腔的頂)兩部分構成?!ろ敼琼敼菢嫵娠B的邊和頂,形狀為不規(guī)則四邊形?!わD骨顳骨位于顱底,由鱗部、巖部、乳突、鼓室部、莖一突構成。·枕骨枕骨為不等邊四邊形,位于頭顱的后部和下部,包括一個大的卵圓孔(枕大孔),顱腔通過其與椎管相通。枕骨大孔后彎曲延伸的平板部稱為鱗狀部,枕骨大孔前較厚的部分則稱為基底部?!さ堑俏挥陲B底,在顳骨與枕骨基底部之前,形似翅膀展開的蝙蝠,分為中央部(體部)、兩翼(大翼和小翼,由體部兩邊伸出)和兩側翼狀突(向下伸出)?!ずY骨篩骨位于鼻頂,將鼻腔與腦分開,為海綿狀結構,重量很小,由以下四部分組成:◆水平篩狀板(篩板),為顱底的一部分◆直立的垂直板(正中板),為鼻中隔的一部分◆兩個側塊(迷路)
編輯推薦
《顱腦放射影像解剖圖譜》是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