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胡效坤 等主編 頁數:1050
前言
CT介入技術可追溯到1976年,當時Haage首次報道了CT引導下的介入技術,開辟了以CT作為引導方法的先河。1985年,張雪哲首先在我國將CT導引技術應用于臨床工作。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已成為成熟的診斷手段,正在被廣泛應用。近20年來,CT導引技術隨著CT機的升級換代、穿刺針的改進、CT立體定向技術的建立、病理診斷技術的提高和介入方法的改進而不斷提高和發(fā)展,可用于全身各部位介入技術的導引,使它由原來的輔助診斷方法發(fā)展為主要的診斷治療手段之一?! {借CT的優(yōu)勢,由此推廣開來,以CT作為引導手段進行的各種介入治療,是疾病治療的重要補充手段,符合疾病治療的多樣化、微創(chuàng)化原則?! “袰T引導下的各種介入技術匯總起來,是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情。原因有三:首先,涉及部位廣泛,如該書包括的頭及頜面部、頸部、胸部、腹部、盆部、骨骼和軟組織,涉及病種眾多,該書包括一百余種病種。其次,診斷和治療的技術手段多樣,如經皮穿刺活檢、置管治療、放射性粒子組織問近距離治療腫瘤、腫瘤氬氦刀治療、椎問盤治療、腫瘤多極射頻消融治療、腫瘤化學消融原位滅活治療、放射性粒子與化學性粒子聯(lián)合微創(chuàng)治療惡性腫瘤等。再次,與之交叉的學科多,如影像學、介入學、腫瘤學、內科學、外科學、放療學等?! ♂槍T介入的特點,該書系統(tǒng)總結了穿刺技術和方法、選擇適應證、術前準備、術前簽字、體位選擇、引導方法的選擇、分步進針、CT引導方法、角度調整、針尖位置的確定、術中即刻觀察、術后處理、并發(fā)癥及處理、CT引導的穿刺技巧、特殊部位的穿刺技巧、設備、器械和藥品,使之成為較完整的體系——CT介入學,這必將對其廣泛應用和推廣起到指導和規(guī)范作用,實屬難能可貴,可喜可賀?! ”緯缮綎|大學齊魯醫(yī)院平邑合作醫(yī)院胡效坤、中山大學腫瘤醫(yī)院張福君兩位年輕主任牽頭,組織國內相關領域的60余位中青年專家集體完成,全面闡述了CT介入的方法及其在各個系統(tǒng)的應用,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圖文并茂、注重實用,基本代表了目前該領域的國內水平。是一本介入醫(yī)師、影像學醫(yī)師、臨床醫(yī)師值得一讀的好書?! ∥沂指吲d作為此書的評閱者先讀為快,并為之作序。
內容概要
全書簡要介紹了CT介入治療學的發(fā)展、地位、應用概況,詳細介紹了在各種疾病治療領域的應用,并且以疾病為線索,分別闡述了每種方法的概況、適應證、禁忌證、術前準備、操作過程、術后發(fā)癥及處理、治療評價。本書附有大量的臨床病例資料為佐證,堅持“圖文茂、講究實用、實事求是”的撰寫風格,力爭全面、準確、客觀地反應目前CT介入領域的現狀和水平。
作者簡介
胡效坤,1967年生,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平邑合作醫(yī)院影像中心主任、介入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委員會委員,全國粒子治療規(guī)范起草專家組成員,世界疼痛醫(yī)師協(xié)會中國分會臭氧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全國常委,山東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影像診斷及CT導向下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腫瘤射頻消融治療、椎間盤消融治療等非血管介入治療。曾獲山東省“青春立功”先進個人、臨沂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7年獲得“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專業(yè)委員會突出貢獻獎"。共獲得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發(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40余篇。主編著作2部。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概況 第二章 設備 第三章 器械和藥品 第四章 經皮穿刺活檢 第五章 置管治療 第六章 放射性粒子組織間近距離治療腫瘤 第七章 腫瘤氬氦刀治療 第八章 椎間盤治療 第九章 腫瘤多極射頻消融治療 第十章 腫瘤化學消融原位滅活治療 第十一章 放射性粒子與化學性粒子聯(lián)合微創(chuàng)治療惡性腫瘤第二篇 穿刺技術和方法 第十二章 術前準備 第十三章 引導方法及體位的選擇 第十四章 CT引導過程 第十五章 CT引導的穿刺技巧 第十六章 特殊部位的穿刺技巧第三篇 頭及頜面部 第十七章 頭及頜面部相關解剖基礎 第十八章 頜面部穿刺活檢術 第十九章 顱內異物清除術 第二十章 顱內血腫抽吸引流術 第二十一章 腦膿腫穿刺抽吸引流術 第二十二章 顱內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二十三章 頜面部復發(fā)性腫瘤的粒子植入治療術第四篇 頸部 第二十四章 頸部相關解剖基礎 第二十五章 頸部淋巴結活檢穿刺術 第二十六章 甲狀腺腺瘤硬化術 第二十七章 頸部淋巴管水瘤抽吸引流硬化術 第二十八章 頸部淋巴結轉移性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二十九章 喉、舌部、鼻咽復發(fā)性腫瘤的粒子植入治療術第五篇 胸部 第三十章 胸部相關解剖基礎 第三十一章 胸壁穿刺活檢術 第三十二章 乳腺腫瘤穿刺活檢術 第三十三章 肺部穿刺活檢術 第三十四章 縱隔穿刺活檢術 第三十五章 胸壁膿腫引流術 第三十六章 氣胸引流術 第三十七章 胸腔穿刺置管術 第三十八章 肺膿腫引流術 第三十九章 心包積液穿刺抽吸術 第四十章 胸壁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四十一章 肺部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四十二章 縱隔腫瘤及淋巴轉移癌的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四十三章 肺部腫瘤的微波消融聯(lián)合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四十四章 肺部腫瘤氬氦刀治療術 第四十五章 經皮穿刺肺部腫瘤多極射頻消融治療術 第四十六章 氬氦刀冷凍消融聯(lián)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肺癌第六篇 腹部 第四十七章 腹部相關解剖基礎 第四十八章 肝臟活檢穿刺術 第四十九章 腎及腎上腺穿刺活檢術 第五十章 胰腺穿刺活檢術 第五十一章 肝囊腫抽吸引流及硬化術 第五十二章 肝膿腫抽吸引流術 第五十三章 腎囊腫穿刺抽吸與硬化劑治療術 第五十四章 腎周圍血腫與積液穿刺抽吸術 第五十五章 腎膿腫穿刺抽吸引流術 第五十六章 胰腺囊腫引流術 第五十七章 胰腺膿腫引流術 第五十八章 腹腔膿腫抽吸引流術 第五十九章 內臟神經和腹腔神經叢阻滯術 第六十章 少血供肝內腫瘤粒子植入結合藥物局部化療術 第六十一章 肝部腫瘤多極射頻消融治療術 第六十二章 射頻消融術在肝癌微創(chuàng)治療與多學科綜合治療中的作用 第六十三章 肝癌微創(chuàng)治療與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 第六十四章 激光消融術在肝癌微創(chuàng)與多學科綜合治療中的作用 第六十五章 微波在肝癌微創(chuàng)與多學科綜合治療中的應用 第六十六章 肝門區(qū)肝癌及匯管區(qū)腫瘤的微創(chuàng)治療 第六十七章 肝內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六十八章 胰腺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六十九章 肝部腫瘤氬氦刀治療術 第七十章 腹膜后轉移淋巴結的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七十一章 腎及腎上腺腫瘤的多極射頻治療術第七篇 盆部 第七十二章 盆部相關解剖基礎 第七十三章 盆部復發(fā)性腫瘤的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七十四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前列腺癌 第七十五章 直腸復發(fā)性腫瘤的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七十六章 盆部復發(fā)性腫瘤的氬氦刀治療術 第七十七章 前列腺腫瘤的氬氦刀治療術第八篇 骨骼和軟組織 第七十八章 骨骼和軟組織相關解剖基礎 第七十九章 骨骼穿刺活檢術 第八十章 軟組織穿刺活檢術 第八十一章 骨水泥成形術 第八十二章 椎體轉移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八十三章 骨骼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八十四章 骨骼轉移性腫瘤的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八十五章 軟組織腫瘤粒子植入治療術 第八十六章 頸椎間盤臭氧溶解術 第八十七章 腰椎間盤臭氧溶解術 第八十八章 椎間盤切吸術 第八十九章 椎間盤激光減壓術 第九十章 椎間盤化學溶解術 第九十一章 骨腫瘤的多極射頻治療術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設備 CT機是CT引導介入技術的主要設備。盡管CT機的發(fā)展十分迅速,結構、性能均不斷改進。從第1代到第3代,從普通CT機到螺旋CT機,從單螺旋到2排、4排、8排、16排、64排,256排CT機已經問世,透視CT機也已經應用,以后還要發(fā)展到平板CT機;從單源CT到雙源CT,CT機的發(fā)展給CT引導介入技術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和保障,也使CT引導介入技術不斷提高。應該說,目前國內醫(yī)院應用的CT機絕大多數為第3代以上,具備開展CT引導介入技術的設備條件。 CT機的不同對引導介入技術的影響:盡管CT機的不同對引導介入技術來說不是最關鍵的,目前國內醫(yī)院應用的CT機絕大多數為第3代以上,具備開展CT引導介入技術的設備條件,但是由于掃描方式、掃描條件對CT引導介入有影響,這又取決于不同的CT機,因此CT機的不同對引導介入技術有重要影響,而且CT機的發(fā)展極大地支持和促進了CT引導介入技術的發(fā)展。 文獻中提到,低中檔螺旋CT機應用于CT引導介入技術沒有比常規(guī)CT機減少CT介入操作時間,亦不提高活檢正確率和減少并發(fā)癥,而其放射劑量要高于常規(guī)CT機。我們認為,螺旋CT機即使是低中檔,無論從掃描范圍、掃描速度、操作容易度、顯像速度諸方面均比常規(guī)CT機有優(yōu)勢,只要把掃描條件如mA和kV降下來,會大大降低放射劑量,至于不能提高活檢正確率和減少并發(fā)癥,是因為活檢正確率和并發(fā)癥的主要決定因素是術者的操作技巧和熟練程度、患者的病情和配合程度、術前準備的充分程度,而主要不是CT機的影響。根據我們的體會,螺旋CT機比常規(guī)CT機有優(yōu)勢、高檔螺旋CT機比低檔螺旋CT機有優(yōu)勢?!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