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物治療學病例分析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陳東生 主譯  頁數(shù):508  譯者:陳東生  

前言

《臨床藥物治療學病例分析》旨在通過病例分析,幫助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學生提高鑒別和解決藥物治療問題的技能。通過病例分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自信心,提高學生獨立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溝通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同時,病例分析也可作為病理生理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治療學等各學科個體案例討論的重點內容。通過對生物醫(yī)學和藥物治療學的整合,病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實踐準備時認識基礎科學的關聯(lián)性和重要性。本書是美國第6版教材《臨床藥物治療學》的補充教材。本書包含148個獨立病例,與第一版相比多33個;按照人體的器官系統(tǒng)進行編排,并與《臨床藥物治療學》相對應。在參閱本書中病人病情診斷前,學生應該閱讀相關的教科書,從而對每種疾病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和藥物治療學有全面的了解。針對具體病例建立和實施藥學監(jiān)護方案,可以增強學生在以后的專業(yè)實踐工作中所必需的技能和自信心。病例分析中解決患者呈現(xiàn)問題所需的知識和經(jīng)驗是不同的,某些病例僅涉及到單一疾病,另一些則涉及到多種疾病以及藥物相關的問題。作為教材指南,本書中的病例按照復雜程度分為3個級別,此分類方法將在第1章中詳細敘述。第6版含有5章概述:第1章介紹了病例分析的格式及學生和教師最大限度利用本書的方法。每一個病例都遵循一定的系統(tǒng)處理方法。所涉及的步驟包括:(1)鑒別存在的或潛在的藥物治療問題(2)確定預期的治療效果(3)確定治療方案(4)最佳個體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5)鑒別結果評價的參數(shù)(6)對患者進行宣教(7)藥物治療方案的溝通與實施第2章介紹了有效學習策略的基本原理和具體實施方法。本章描述了如何利用這些實施方法提高學習能力,還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的有效學習策略,并為學生在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中如何充分利用學習機會提出了寶貴建議。第3章介紹了由美國印第安納衛(wèi)生事務署提出的一種有效的患者咨詢方法。這些方法可以作為患者詢問方法應用到相關患者個案中。第4章描述了患者監(jiān)護過程,并給出了建立監(jiān)護方案所必需的步驟,這些監(jiān)護方案有助于患者藥物相關性需求的滿足。在本節(jié)的結尾給出了一張空白的監(jiān)護計劃表格作為范例,在完成病例研究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盡量運用此表(或類似的表格)。第5章描述了記錄臨床干預的兩種方法,以及與其他醫(yī)療保健人員溝通的方法。包括傳統(tǒng)的SOAP記錄法和更專業(yè)的FARM記錄法。學習為患者制作SOAP或FARM記錄,會為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強調的是:課上針對病例的討論應該集中于解決患者問題的過程和找出實際問題的答案。知識更新的速度之快,會導致今天學到的知識明天可能就已經(jīng)是過時或錯誤的了。只有那些能夠識別患者問題,并用合理治療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的醫(yī)療工作者才能夠跟上人體知識更新的步伐,這對提高患者生活的質量意義深遠。我們十分感謝各界對本書的廣泛認同,尤其是本書被許多藥學和護理專業(yè)學校廣泛采用。本書還受到福利院工作人員和欲提高藥學服務技巧的藥師等人員的歡迎。我們希望新的版本將協(xié)助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者在滿足患者對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的社會需求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內容概要

該書與《臨床藥物治療學》相對應,收錄了148例獨立病例,并按照人體器官系統(tǒng)分類,覆蓋了醫(yī)藥學各學科領域,不僅包括了醫(yī)藥學的最新信息,而且知識融會貫通。書中依據(jù)病例病情的復雜程度分三個等級,引導讀者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收集更多的信息,得出更優(yōu)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重點突出了如何有效地對患者進行宣教,如何建立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本書旨在通過病例分析對所列疾病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和藥物治療學有全面的了解,培養(yǎng)醫(yī)藥學學生及臨床藥師獨立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醫(yī)、藥、護溝通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提高臨床藥學服務的水平。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Terry L.Schwinghammer 譯者:陳東生 合著者:呂遷洲 陳志良

書籍目錄

第一篇  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原則 第1章  導論:用書指南 第2章  有效學習策略 第3章  與患者交流的病例學習 第4章  監(jiān)護方案:患者監(jiān)護過程的一部分 第5章  藥師介入的文件整理第二篇  心血管疾病 第6章  心肺復蘇 第7章  高血壓 第8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高血壓 第9章  高血壓急癥和高血壓危象 第10章  心力衰竭 第11章  缺血性心臟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第12章  急性心肌梗死 第13章  室性心動過速 第14章  心房顫動 第15章  肥厚型心肌病 第16章  深靜脈血栓 第17章  肺栓塞 第18章  長期抗凝治療 第19章  缺血性卒中 第20章  高脂血癥:一級預防 第21章  高脂血癥:二級預防 第22章  外周血管疾病 第23章  低血容量性休克第三篇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第24章  急性哮喘 第25章  慢性哮喘 第26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27章  囊性纖維化第四篇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第28章  胃食管反流病 第29章  消化性潰瘍 第30章  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潰瘍病 第31章  預防應激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 第32章  克羅恩病 第33章  潰瘍性結腸炎 第34章  惡心和嘔吐 第35章  腹瀉 第36章  腸易激綜合征 第37章  小兒胃腸炎 第38章  便秘 第39章  門脈高壓和肝硬化腹水的治療 第40章  食管靜脈曲張 第41章  肝性腦病 第42章  急性胰腺炎 第43章  慢性胰腺炎 第44章  接種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第45章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46章  丙型病毒性肝炎第五篇  腎臟疾病 第47章  藥物引起的急性腎衰竭 第48章  急性腎衰竭 第49章  進展性腎病 第50章  終末期腎病 第51章  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52章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 第53章  高鉀、高磷及高鈣血癥 第54章  惡性腫瘤高鈣血癥 第55章  低鉀低鎂血癥 第56章  代謝性酸中毒 第57章  代謝性堿中毒第六篇  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第58章  多發(fā)性硬化 第59章  復雜部分性發(fā)作癲癇 第60章  全身強直陣攣性發(fā)作癲癇 第61章  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 第62章  腦損傷急診治療 第63章  帕金森病 第64章  疼痛治療 第65章  頭痛第七篇  精神性疾病 第66章  注意缺陷多動癥 第67章  進食障礙:神經(jīng)性厭食癥 第68章  阿爾茲海默病 第69章  酒精戒斷 第70章  尼古丁依賴 第71章  精神分裂癥 第72章  重度抑郁障礙 第73章  雙相障礙 第74章  廣泛性焦慮障礙 第75章  強迫癥 第76章  失眠第八篇  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第77章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第78章  新診斷2型糖尿病 第79章  已診斷2型糖尿病 第80章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Grave病 第81章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第82章  cushing綜合征 第83章  Addison病 第84章  高催乳素血癥第九篇  婦科疾病 第85章  避孕 第86章  經(jīng)前煩躁癥 第87章  絕經(jīng)期癥狀治療第十篇  泌尿外科疾病 第88章  勃起功能障礙 第89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90章  神經(jīng)原性膀胱和尿失禁第十一篇  免疫系統(tǒng)疾病 第91章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第92章  實體器官移植第十二篇  骨關節(jié)疾病 第93章  骨質疏松癥 第94章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第95章  骨性關節(jié)炎 第96章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第十三篇  眼、耳、鼻、喉疾病 第97章  青光眼 第98章  變應性鼻炎第十四篇  皮膚病 第99章  尋常型痤瘡 第100章  銀屑病 第101章  特應性皮炎 第102章  藥疹第十五篇  血液病 第103章  缺鐵性貧血 第104章  維生素B。:缺乏性貧血 第105章  葉酸缺乏性貧血 第106章  鐮狀細胞貧血第十六篇  感染性疾病 第107章  實驗室檢查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第108章  細菌性腦膜炎 第109章  小兒咳嗽/急性支氣管炎 第110章  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和治療 第111章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 第112章  中耳炎 第113章  鏈球菌咽炎 第114章  鼻竇炎 第115章  褥瘡 第116章  糖尿病足感染 第117章  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118章  肺結核 第119章  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相關腹瀉 第120章  腹腔內感染 第121章  下尿路感染 第122章  急性腎盂腎炎 第123章  盆腔炎和其他性傳播疾病 第124章  梅毒 第125章  生殖器官皰疹和衣原體感染 第126章  骨髓炎和化膿性關節(jié)炎 第127章  革蘭陰性菌敗血癥 第128章  皮膚真菌病 第129章  細菌性陰道炎 第130章  念珠菌陰道炎 第131章  全身性真菌感染 第132章  免疫妥協(xié)感染 第133章  外科手術的抗生素預防 第134章  兒童免疫接種 第135章  成人免疫接種 第136章  巨細胞病毒性視網(wǎng)膜炎 第137章  HIV感染 第138章  HlV合并HcV感染第十七篇  腫瘤 第139章  乳腺癌 第140章  非小細胞肺癌 第141章  結腸癌 第142章  前列腺癌 第143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144章  霍奇金病 第145章  卵巢癌 第146章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第147章  慢性髓系白血病 第148章  黑色素瘤 第149章  造血干細胞移植第十八篇  營養(yǎng)及營養(yǎng)相關疾病 第150章  腸外營養(yǎng) 第151章  成人腸內營養(yǎng) 第152章  肥胖癥第十九篇  急診準備與應對 第153章  化學暴露第二十篇  補充和替代治療方案 附錄A  換算因數(shù)和人體測量因子 附錄B  常規(guī)實驗室檢驗 附錄C  常見醫(yī)學縮略詞 附錄D  病例問題的解答

章節(jié)摘錄

病例分析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自學、判斷和決策的能力。無論是在專業(yè)課上還是在自學中,病例分析的重點都是學習藥物治療問題的分析、解決方法,而不僅僅是簡單地找到問題答案。通過對病例問題的解答,學生的確可以學到知識,但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通常會有更大的收獲。學生可以通過處理相似的病例來鞏固相關知識。傳統(tǒng)醫(yī)藥衛(wèi)生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主要依賴于學科內容的講述和機械的背誦,而不是在高層次技能方面的提高。醫(yī)療學科中的病例研究包括:患者的病史以及需要解決的單個或多個健康問題。學生的任務是:通過獲知病例的具體情況、分析已有數(shù)據(jù)、收集更多信息、提出假設、考慮可行的方法、提出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以及考慮該方案的療效。老師的角色是給予學生指導和引導,而不僅僅足“ 答案” 的來源。老師不必持有唯一正確答案或是在相關領域討論中擔當專家的角色。事實上,在許多病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個。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到病例的討論中,并在討論中相互學習。本書中的病例可以作為學生課下自學的重點,也可以作為課上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的重點。如要開展重要的學習討論會,學生必須在討論之前通過自學,準備參與討論會的病例材料、提出合理的方案、給出藥物治療的依據(jù)。這本書中的病例與第6版《臨床藥物治療學》的內容相對應。為此,可以推薦學生對應課本中的相關章節(jié)的詳盡內容進行準備。書中的大部分病例是全科藥學實習者遇到的常見疾病,而不是所有有關藥物療法的病例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其他的一級和三級參考書也應可以作為本書的補充讀物來查閱。另一方面,某些章節(jié)討論的復雜病例,本書中也有與之多個對應的病例。

編輯推薦

《臨床藥物治療學病例分析(第6版)》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臨床藥物治療學病例分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內容就是一些病例,少了分析
  •   適合醫(yī)師和臨床藥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
  •   有些病例是平時接觸不到的,看看還是挺有幫助的
  •   現(xiàn)在只讀到第三章,感覺很好,里面的許多問題都是我們遇見的,但是他的處理方法可以借鑒。
  •   翻譯版,內容不錯,是個系列書,選擇買了
  •   晚上教教小朋友,聽聽故事。書都不錯。
  •   內容新穎,豐富。很有參考價值
  •   書很好,指導你去學習分析病例,但是沒有參考答案,遺憾!
  •   沒有答案是個問題
  •   就是在治療手段及方法上能有說明會更好
  •   內容不錯,用得到
  •   該書實際上是與”臨床藥物治療學“第6版配套的補充讀物,主要適用于臨床藥學專業(yè)人員在職學習時的實踐練習,通觀全書內容,發(fā)現(xiàn)要想讓該書充分發(fā)揮作用,還必須再購買“臨床藥學治療學”第6版的全套教材!因此認為書名與內容不吻合。建議作如下修改:將書名改為“臨床藥物治療學練習冊”,以直接反映書中內容。但更好的方案是能將相關的病案分析答案全部附上,則可成為一本可獨立使用的名副其實的“臨床藥物治療學病例分析”!
  •   同時買的兩本書,并且要求提供發(fā)票,可是貨到后只開了一本書的發(fā)票!
  •   書幫別人買的,還可以,
  •   與國內同類教材很不一樣
  •   書面很花有折痕,有少許破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