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學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李曉群  頁數(shù):248  

內容概要

我們的想法得到筆者所在醫(y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一個由從事介入診療的各學科和急診科等多學科組成的寫作小組應運而生,數(shù)次的開會商榷,我們制定了本書的原則與特點:    一是本書特色要體現(xiàn)多學科合作之重要性,現(xiàn)代醫(yī)學沒有一個學科是可以包打天下的,這實際上也是此書面世之基礎,因此本書目錄中設置了“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基本組織架構”一篇,專門介紹我們工作的流程,希望對您有益。    二是本書目錄分類從急危重癥治療的角度分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兩大類,而血管性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學又歸類成“出血性”和“缺血性”病變兩類,這是與其他書相比不同之處,一定會引起爭議,但這是我們的嘗試,盡管有不完整之不足,但似乎對介入診療引導更加清晰。    三是注重本書的實用性,因此本書大理論講得不多,熟悉的多寫,不熟悉的少寫,沒有做的不寫。力圖多采用圖片說明,本書圖片達900幅,而且98%以上是源自本院的實例,還有少量寶貴圖片來自同行,在此特感謝王曉白、唐承富、周汝明、李剛、伍筱梅、梁惠民、張迎光、汪求精等教授的大力支持。    四是在大部分章節(jié)設置了【典型病例】內容,目的也在于增加本書的實用性,請您多多指正。雖然急危重癥介入診療技術應用已有三十余年,但其相關的技術與理論多被穿插包含在不同的專業(yè)書刊中,目前以較全面而細致闡述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學為主題的書籍在國內外還少之又少。

書籍目錄

緒論  一、概念  二、范疇    三、發(fā)展史與現(xiàn)狀第一篇  急危重癥介入診療組織架構 第一章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組織結構和工作程序   第一節(jié)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組織形成   第二節(jié)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工作程序 第二章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病情評估  第一節(jié) 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評估  第二節(jié) 危重病嚴重程度評估  第三節(jié) 急危重患者的介入治療時機評估 第三章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監(jiān)護與生命支持   第一節(jié) 人工氣道的建立與維護   第二節(jié)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   第三節(jié) 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的監(jiān)測與維護第二篇 血管腔內急危重癥介入診療 第四章 出血性病變   第一節(jié) 出血性疾病介入診療總論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傷性疾病     一、頭面部創(chuàng)傷出血     二、肺挫傷咯血     三、腹部創(chuàng)傷出血      脾臟創(chuàng)傷出血      肝臟創(chuàng)傷出血      腎臟創(chuàng)傷出血    四、骨盆四肢創(chuàng)傷出血      骨盆骨折出血      四肢創(chuàng)傷出血  第三節(jié) 腫瘤性疾病    一、鼻咽腫瘤出血    二、肺癌咯血    三、肝癌破裂出血    四、胃癌出血    五、腎癌出血    六、腸道腫瘤出血    七、盆腔腫瘤出血  第四節(jié) 血管性疾病    一、顱內動脈瘤    二、主動脈夾層    三、腦動靜脈畸形    四、腸道血管畸形  第五節(jié) 手術后并發(fā)癥    一、產后大出血    二、腎移植術后出血    三、肝移植術后    四、痔瘡術后出血    五、其他手術后出血(胃腸、肝膽、泌尿手術)  第六節(jié) 其他疾病     一、大咯血     二、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     三、消化道潰瘍出血 第五章 缺血性病變   第一節(jié) 缺血性疾病介入診療總論   第二節(jié) 急性腦血栓   第三節(jié)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第四節(jié) 肺栓塞   第五節(jié) 急性腸系膜缺血   第六節(jié) 肢體缺血     一、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     二、鎖骨下動脈閉塞  第六章 其他病變   第一節(jié)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第二節(jié) 重癥急性胰腺炎   ……第三篇 非血管腔內急危重癥介入診療 第七章 危重氣道狹窄 第八章 食管狹窄與阻塞 第九章 急重癥膽道梗阻 第十章 急性腸套疊 第十一章 急性結直腸癌性梗阻 第十二章 腹腔膿腫、血腫、囊腫引流術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急危重癥介入診療組織架構第一章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組織結構和工作程序危重病發(fā)作或重癥創(chuàng)傷發(fā)生以后,有效救治措施開始得越早,搶救成功率就越高。所以,在急危重患者介入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只注重介入診療操作,而忽略必要的組織和救治管理與工作程序,以及必要的重癥監(jiān)護治療,將可能導致醫(yī)療操作的矛盾沖突及延誤,從而極大影響搶救的成功率。如何加快急危重患者介入治療的速度,提高介入治療工作的效率,保障患者介入治療圍手術期生命安全,是對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組織結構形成和工作流程程序的基本要求。第一節(jié) 急危重癥介入治療的組織形成目前,急危重患者介入治療的組織管理尚無統(tǒng)一模式。絕大部分醫(yī)院的介入治療基本將患者交由介入治療科進行處理。這種組織管理方式有可能導致介入治療期間與其他臨床治療脫節(jié),患者難以得到最佳的監(jiān)護和治療,直接影響到介入治療的療效,甚至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體征,出現(xiàn)生命危險。急危重患者介入治療較好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應該是使急危重患者盡快得到有效合理的醫(yī)療處理和介入治療過程中的醫(yī)療監(jiān)護,保障患者在救治過程中的生命安全,維持患者生命,減少或減輕患者的器官功能損害,同時使得介入術者能專注進行介入操作和診斷治療。

編輯推薦

《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學》力圖采用圖片說明,書中圖片達900幅,而且98%來自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實例,還例舉了大量典型病例,作為經驗介紹,因此實用性強是《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學》的一大特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急危重癥介入診療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