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 作者:彭裕文 頁數(shù):26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局部解剖學是臨床醫(yī)學的重要基礎學科。針對21世紀我國五年制醫(yī)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編寫組充分考慮到前續(xù)課程有系統(tǒng)解剖學等,后續(xù)課程是各類臨床學科(特別是外科學、婦產(chǎn)科學等臨床手術學科和影像診斷學科等),注意繼承前五版全國《局部解剖學》規(guī)劃教材嚴謹、科學的特點,努力融合、滲透國內外局部解剖學著重于研究正常人體各局部的結構、層次和毗鄰的特色。本書分為緒論和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部與會陰、脊柱區(qū)、上肢和下肢等8章,文字20余萬,插圖244幅。
書籍目錄
緒論 一、局部解剖學的定義和學習目的 二、解剖器械的準備和使用 三、各種結構的解剖要領 四、解剖操作的具體要求 五、局部解剖學的學習方法第一章 頭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qū)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jié) 面部 一、面部淺層結構 二、面?zhèn)葏^(qū) 三、面部的間隙 第三節(jié) 顱部 一、顱頂 二、顱底內面 第四節(jié) 頭部的解剖操作 一、面部 二、顱部第二章 頸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境界與分區(qū) 二、表面解剖 第二節(jié) 頸部層次結構 一、淺層結構 二、頸筋膜及筋膜間隙 第三節(jié) 頸前區(qū) 一、舌骨上區(qū) 二、舌骨下區(qū) 第四節(jié) 胸鎖乳突肌區(qū)及頸根部 一、胸鎖乳突肌區(qū) 二、頸根部 第五節(jié) 頸外側區(qū) 一、枕三角 二、肩胛舌骨肌鎖骨三角 第六節(jié) 頸部淋巴 一、頸上部淋巴結 二、頸前區(qū)的淋巴結 三、頸外側區(qū)的淋巴結 第七節(jié) 頸部的解剖操作 一、解剖頸前區(qū)和胸鎖乳突肌區(qū) 二、解剖頸外側區(qū) 三、解剖頸根部第三章 胸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胸壁 第三節(jié) 膈 第四節(jié) 胸膜和胸膜腔 第五節(jié) 肺 第六節(jié) 縱隔 第七節(jié) 胸部的解剖操作第四章 腹部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腹前外側壁 第三節(jié) 結腸上區(qū) 第四節(jié) 結腸下區(qū) 第五節(jié) 腹膜后隙 第六節(jié) 腹部的解剖操作第五章 盆部與會陰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盆部 第三節(jié) 會陰 第四節(jié) 盆腔的解剖操作 第五節(jié) 會陰的解剖操作第六章 脊柱區(qū)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層次結構 第三節(jié) 脊柱區(qū)的解剖操作第七章 上肢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肩部 第三節(jié) 臂部 第四節(jié) 肘部 第五節(jié) 前臂部 第六節(jié) 腕和手 第七節(jié) 上肢的解剖操作第八章 下肢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臀部 第三節(jié) 股部 第四節(jié) 膝部 第五節(jié) 小腿部 第六節(jié) 踝與足部 第七節(jié) 下肢的解剖操作英漢名詞對照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緒論一、局部解剖學的定義和學習目的局部解剖學regional anatomy是在系統(tǒng)解剖學的基礎上,著重研究人體各局部由淺入深的結構、形態(tài)、層次和毗鄰關系的解剖學,是外科學、婦產(chǎn)科學和影像診斷等重要I臨床學科的基礎,是人體解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意義。要成為一個好的臨床醫(yī)生,就必須認真、扎實地學好局部解剖學。二、局部解剖學的學習方法學習局部解剖學,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認真研讀局部解剖學教材的同時,必須經(jīng)常翻閱和復習系統(tǒng)解剖學的理論知識,溫故而知新。學習局部解剖學還一定要親自動手進行規(guī)范的尸體解剖操作。解剖操作是學習局部解剖學最重要的方法。不重視解剖操作,不在理論的指導下認真進行尸體解剖,是不可能學好局部解剖學的。只有在進行尸體解剖操作的同時,認真地學習和復習局部解剖學和系統(tǒng)解剖學的理論知識,既動手又動腦,才可能較好地掌握人體各局部的結構和形態(tài)特點以及層次和毗鄰關系,為今后學習臨床醫(yī)學,特別是外科學、婦產(chǎn)科學和影像醫(yī)學等,打下扎實的基礎。三、解剖操作的具體要求1.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局部解剖學是臨床醫(yī)生的必修課。要非常重視解剖操作,要珍惜愛護尸體。不怕臟、不怕累、不怕異味刺激。勤動手,善觀察,多動腦。注意團結協(xié)作,加強討論總結,充分利用尸體標本,努力學好局部解剖學。2.要認真做好預習 預習是解剖操作正確規(guī)范和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準備。每次解剖操作之前,必須認真研讀教材的文字和插圖,復習有關的系統(tǒng)解剖學知識,對照有關解剖學圖譜、配套光盤和DVD,準備好解剖器械,了解將要解剖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順序,做到心中有數(shù)。3.要規(guī)范解剖操作規(guī)范的解剖操作是保證解剖質量和學好局部解剖學的必要前提。必須嚴格按照教師和教材規(guī)定的解剖步驟和操作要求,依次進行。既要解剖清楚,暴露充分;又不可盲目切割,任意行事。4.要仔細觀察辨認觀察和辨認解剖結構,是學習局部解剖學的關鍵和目的。要邊解剖,邊觀察,注意辨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在解剖尸體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與教科書的文字描述或圖譜顯示有不同的現(xiàn)象,往往會遇到文字和圖譜沒有反映的變異或畸形。變異是指人體的個體差異,出現(xiàn)率可高可低,往往對外觀和功能影響不大;畸形是指異常的形態(tài)和結構,出現(xiàn)率相當?shù)?,往往對外觀或功能有嚴重的影響。某些變異(如血管的起點、行徑和分支類型)和畸形(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所以,在解剖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變異和畸形,不要輕易放過,要及時報告老師,讓更多的同學一起觀察,開展討論和研究,抓住不可多得的豐富自己解剖知識的機會。
編輯推薦
《局部解剖學(第7版)》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