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謝宗萬 頁數(shù):1075
內容概要
中藥理論是中醫(y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藥品種理論與應用》是以作者首創(chuàng)的中藥品種理論(31論)為核心指導思想,在全面調查、品種鑒定的基礎上,運用本草考證方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為準繩,正本清源,綜合論述中藥正品、地區(qū)習用品和混淆品、偽品等復雜品種的專著。它填補了傳統(tǒng)中藥理論在品種領域里的空白,并可直接應用于當前實際,對澄清中藥混亂品種、維護人民用藥安全有效與新藥開發(fā)等方面,均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本書總論收載中藥品種理論與本草考證方法,各論收載中藥復雜品種226類。而以前面的思路與方法為主線,對其應用進行論述。因此,它既是理論、方法與應用的三結合,又是運用本草學、植物分類學和生藥學三種手段研究中藥復雜品種問題的結晶,是我國第一部具有《中藥品種學》性質和內涵的專著。可供中藥生產、臨床、教學、科研、藥檢和管理等方面作參考。
書籍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中藥品種理論綱要 第二章 中藥品種理論 一、藥材品種延續(xù)論 二、藥材品種變遷論 三、藥材“新興品種”優(yōu)選論 四、中藥正品認識論 五、藥材品種有據(jù)擴展論 六、中藥品種本草考證,正本清源,以正糾偏論 七、中藥品種傳統(tǒng)經驗鑒別“辨狀論質”論 八、中藥材基原的單一性與有限多原性品種論 九、中藥材“地區(qū)習慣用藥”漸趨分化論 十、中藥異物同名品,應具實正名,“依本性于用”論 十一、中藥混亂品種與偽品隱現(xiàn)有時論 十二、中藥品種質量鑒定研究,與時俱進論 十三、中藥品種、性、效相關論 十四、毒性中藥近緣品種,其毒性毒理作用近似論 十五、用藥新陳、品種療效攸關論 十六、鮮藥品種療效獨特,非干品所能取代論 十七、中藥老品種,新藥大源泉論 十八、查考品種,向本草、文獻要藥論 十九、從補益中藥品種中探求開發(fā)調節(jié)免疫功能和抗衰老的新藥,大有可為論 二十、食藥兩用品種,“養(yǎng)療合一”論 二十一、增強品種質量意識,確保中藥固有效能論 二十二、中藥材采收應適時適度,以優(yōu)質高產、隨品種可持續(xù)利用為準則論 二十三、野生藥材品種資源開發(fā)與護育并舉論 二十四、區(qū)別品種,因地制宜,高產優(yōu)質中藥材,為GAP立規(guī)之旨論 二十五、改變藥材不良加工方法,確保品種安全性評價無隱患論 二十六、優(yōu)良品種遺傳基因是形成“道地藥材”的內在因素論 二十七、解決偽劣混亂品種問題的根本措施在于發(fā)展“道地藥材”論 二十八、中藥代用品認識論 二十九、解決中藥材“異物同名”問題的關鍵是“統(tǒng)一藥名”論 三十、藥用植物分類不應忽視中藥品種質量和藥性療效自身特點論 三十一、研究中藥品種,立足本國,放眼世界論 第三章 中藥材品種本草考證的思路與方法 一、中藥材品種本草考證的重要意義 二、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是正確考證結果的前提 三、中藥材品種本草考證的思路與方法 第四章 重視本草藥圖的考察 一、現(xiàn)存本草藥圖的考察 二、《本草綱目》圖版考察 第五章 中藥品種理論的應用 一、中藥品種在歷代本草中的變遷與發(fā)展 二、應用醫(yī)方必須重視古今藥材品種與入藥部位的變化 三、對藥材新興品種優(yōu)選中量化標準的設想 四、中藥品種理論系統(tǒng)研究的價值觀 五、中藥品種理論在新世紀的深化與應用下篇 各論 第六章 根及根莖類藥材 人參 太子參 三七 黨參 丹參 黃芩 白前與白薇 桔梗 南沙參 北沙參 苦參 黃芪與紅芪 甘草 葛根 山豆根 大黃 拳參 何首烏 白首烏 紅藥子 …… 第七章 藤木類藥材 第八章 皮類藥材 第九章 葉類藥材 第十章 花類藥材 第十一章 果實、種子類藥材 第十二章 全草類藥材 第十三章 藻、菌類藥材 第十四章 樹脂及其他類藥材 第十五章 動物類藥材附錄 有關專家對謝宗萬教授“中藥品種理論研究”成果的相關評論 對“中藥品種理論研究”的評論 對《中藥品種新理論的研究》的評論 孫啟明老大夫論“古方今病不相能與中藥品種關系”代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中藥品種理論綱要 中醫(yī)藥學之所以有特色,最主要的一條就在于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在中醫(yī)藥學理論體系中,中醫(yī)學理論和中藥學理論二者又各有側重,互相依存。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中藥學理論,主要以 性理論為核心,至于中藥品種方面是否有理論,前人未有論述。醫(yī)療實踐說明“中國醫(y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中藥品種繁多,因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問題復雜,并直接涉及臨床方藥應用與療效的好壞,同人民生命安全密切相關。為此,不能不予重視。應在研究中藥品種發(fā)展歷史的基礎上,在現(xiàn)代應用中藥的實踐中,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以補充和發(fā)展中藥理論,從而有益于解決有關復雜品種的問題?! 〗嗄陙?,著者在調查研究中藥復雜品種的工程中,結合本草學的考察,對中藥品種理論進行探討,初步提出31條論點綱要如下: 1.藥材品種延續(xù)論中藥品種代代相傳,就是中藥品種的延續(xù)。如人參、當歸、黃芪、地黃等,歷二千年的藥用歷史,至今仍延續(xù)而不衰,能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關鍵在于其具有確切的療效和沒有顯著的毒副作用?! ≡缙诒静菟d某些品種其不為后人所用,甚至不為人知,因而不能被延續(xù)使用,其原因有三:①由于本身療效欠佳,缺乏實際醫(yī)療價值而被淘汰;②雖然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并不十分突出,且分布不廣,難以采得者,也在淘汰之列;③由于早期本草對藥物形態(tài)描述過于簡略,或完全無描述,以致后來逐漸失傳,形成知名而不知物。關于這一部分品種,凡本草載有獨特療效者,有進一步考證發(fā)掘之必要。如坐拿草等?! ≈衅诩巴斫纬傻男缕贩N和新興優(yōu)質品種,則又會在爾后時期不斷地得到延續(xù)和相應的發(fā)展?! ≈嗅t(yī)中藥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整個中藥繼承與發(fā)展中,藥材品種的延續(xù)起到了絕對主導作用。
編輯推薦
《中藥品種理論與應用》由總論、各論、附錄三個部分組成??傉摵兴幤贩N理論綱要、中藥品種理論、中藥品種本草考證的思路與方法等;各論收載中藥復雜品種226類,按藥用部位分類論述。附錄主要收載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對“中藥品種理論”的評論文章和意見。因此,《中藥品種理論與應用》既是理論、方法與應用的三結合,又為運用本草學、植物分類學和生藥學三種手段研究中藥復雜品種問題的結晶,是我國第一部突出品種理論和具有“中藥品種學”性質和內涵的專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