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fā)巖生物成因論

出版時間:2008-07-01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作者:魏東巖 著  頁數:131  

內容概要

  《蒸發(fā)巖生物成因論》通過對現代鹽湖生物和生物食物鏈的研究,并通過對現代鹽湖生物與古代蒸發(fā)巖生物分子化石、細菌(藻)化石、鹵蟲化石和鹵蠅化石等的對比研究,以大量的事實和證據說明了蒸發(fā)巖的生物成因,并提出“蒸發(fā)巖微觀菌(藻)類建造”和“蒸發(fā)巖兩蟲化石和兩蟲結構”的新概念,對鹽類礦床及相關礦床成礦理論的研究,對蒸發(fā)巖礦床及其相關礦床的普查找礦,將具有推動作用。  《蒸發(fā)巖生物成因論》可供從事礦床地質、沉積學、古生物、古生態(tài)研究的科研、管理人員及相關院校師生閱讀參考,也可供鹵蟲和鹵蠅養(yǎng)殖業(yè)人員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自序前言第一章 蒸發(fā)巖形成的生物一水鹽體系第一節(jié) 水鹽體系相平衡概述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的現代鹽湖水鹽體系第三節(jié) 現代鹽湖生物一水鹽體系第二章 現代鹽湖生物群落第一節(jié) 藻類第二節(jié) 細菌第三節(jié) 原生動物第四節(jié) 其他浮游生物第五節(jié) 昆蟲第六節(jié) 鳥類第三章 鹵水蝦(鹵蟲)生物學及鹵水蝦產業(yè)第一節(jié) 鹵水蝦生物學第二節(jié) 鹵水蝦的生命周期第三節(jié) 鹵水蝦的生存條件及染色體第四節(jié) 鹵水蝦的食性和糞粒第五節(jié) 鹵水蝦產業(yè)狀況第四章 鹵水蠅(鹵蠅)生物學第一節(jié) 鹵水蠅的分類體系第二節(jié) 鹵水蠅的構造第三節(jié) 鹵水蠅的生命史第四節(jié) 鹵水蠅生長的影響因素第五節(jié) 物種問的競爭第六節(jié) 鹵水蠅的實用價值第五章 蒸發(fā)巖中的兩蟲化石及兩蟲結構第一節(jié) 鹽類礦物奇特晶形與鹵蟲和鹵蠅化石第二節(jié) 鹵蟲化石和鹵蠅化石的鑒別第三節(jié) 鹽類礦物——兩蟲化石之砌集體第四節(jié) 蒸發(fā)巖兩蟲結構類型第五節(jié) 兩蟲蒸發(fā)巖第六節(jié) 結束語第六章 蒸發(fā)巖中兩蟲糞?;谝还?jié) 兩蟲糞?;牡刭|產狀第二節(jié) 鹵蟲糞粒化石的物理性質第三節(jié) 鹵蟲糞?;镔|組成與結構第四節(jié) 鹵蠅幼蟲糞粒化石第五節(jié) 小結第七章 巴里坤鹽湖第四紀生物地層學及兩蟲化石第一節(jié) 巴里坤鹽湖概述第二節(jié) 巴里坤鹽湖水化學特征第三節(jié) 巴里坤鹽湖生物概況第四節(jié) 巴里坤鹽湖生物地層學第五節(jié) 巴里坤鹽湖硫酸鈉礦層第六節(jié) 巴里坤鹽湖第四紀芒硝礦層中兩蟲化石第七節(jié) 巴里坤鹽湖第四紀硫酸鈉礦層中兩蟲糞?;诎斯?jié) 結束語第八章 內蒙古堿湖第四紀堿礦及兩蟲化石第一節(jié) 內蒙古堿湖概述第二節(jié) 內蒙古堿湖第四紀堿礦床第三節(jié) 內蒙古堿湖第四紀堿礦中兩蟲化石及糞?;谒墓?jié) 堿礦的成礦條件第九章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紀含鹽系地質特征及兩蟲化石第一節(jié) 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概況第二節(jié)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紀含鹽系第三節(jié) 奧陶紀含鹽系中的兩蟲化石第四節(jié) 奧陶紀鹽巖中的兩蟲糞?;谖骞?jié) 含鹽系兩蟲化石及糞粒化石發(fā)現的地質意義第十章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紀含鹽系生物分子化石第一節(jié) 含鹽系樣品的采集和研究方法第二節(jié) 含鹽系有機質含量及分布第三節(jié) 含鹽系生物標記化合物特征第四節(jié) 結論第十一章 掃描電鏡下鹽類礦物的細菌(藻)建造第一節(jié) 極端嗜鹽(堿)細菌——古生菌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節(jié) 第四紀產某些鹽類礦物掃描電鏡下細菌(藻)建造第三節(jié) 中新生代產某些鹽類礦物掃描電鏡下細菌(藻)建造第四節(jié) 古生代產石鹽之掃描電鏡下細菌(藻)建造第五節(jié) 掃描電鏡下鹽類礦物細菌(藻)建造的幾個具體問題第六節(jié) 鹽類礦物細菌(藻)建造中的細菌化石是否為極端嗜鹽(堿)古生菌化石-第十二章 蒸發(fā)巖生物成因概述第一節(jié) 生物一水鹽體系中的生物食物鏈第二節(jié) 蒸發(fā)巖中生物化石第三節(jié) 生物在成鹽中之作用第四節(jié) 結束語主要參考文獻后記英文摘要圖版說明圖版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蒸發(fā)巖形成的生物-水鹽體系  眾所周知,蒸發(fā)巖是由溶于水中之鹽類物質經蒸發(fā)、沉淀而形成的。這里談及的“水”是指海水,也可以是湖水,還可能是多種來源的混合水。蒸發(fā)巖論成因不外乎是海相和陸相兩種。海水沉積的蒸發(fā)巖往往是在被沙洲與海洋基本上隔開的淺水吳湖和海灣以及潮上鹽湖中形成的,被稱為海相蒸發(fā)巖。湖水沉積的蒸發(fā)巖形成于常說的內陸鹽湖,被稱為陸相蒸發(fā)巖?! 〔徽撌呛O噙€是陸相蒸發(fā)巖,傳統(tǒng)的觀點是認為其形成于水鹽體系之中。然而,傳統(tǒng)的水鹽體系存在著缺點,一是不認為水體中存在有生物,二是認為即使水體中有生物也不影響水鹽體系的相平衡。研究表明,水體之中不僅有生物,而且水體之中生物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僅起到聚集成礦物質的作用(以鉀的聚集為例,A.兀.BHHorpanoB(1932)認為,生物含有水圈中全部鉀的0.n%),而且也直接影響水鹽體系相平衡的條件和介質條件。因此,傳統(tǒng)的水鹽體系的提法是不準確和不正確的,應當更正為生物一水鹽體系。蒸發(fā)巖正是形成于生物-水鹽體系之中的?! ?hellip;…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蒸發(fā)巖生物成因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