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黑色巖系鉑多金屬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及成因

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地質(zhì)  作者:王敏  頁數(shù):136  字數(shù):250000  

內(nèi)容概要

華南揚子準地臺分布廣泛的下寒武統(tǒng)黑色巖系,富含Ni、Mo、V、Cu、U、Ba、REE和鉑族元素(PGE),多處Ni—Mo-PGE已形成了礦化體——新型黑色巖系鉑多金屬礦床。本書較系統(tǒng)地論述了張家界和遵義黑色巖系的鉑多金屬礦層及其黑色頁巖和磷塊巖圍巖,并對鉑多金屬礦的成因和成礦模式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盆地熱鹵水沉積成礦”的新成因觀點。研究顯示有機質(zhì)在鉑多金屬礦石的成礦過程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黑色巖系中超常富集的PGE、Au以不可見晶格態(tài)的形式賦存于干酷根和黃鐵礦等硫化物中。鉑多金屬礦成礦流體為CaCl2-NaCI-H2O體系盆地熱鹵水和NaCI-H2O體系正常海水的混合水。    本書可供從事礦床學和地球化學教學和科研人員以及相關專業(yè)研究生閱讀,也可供找礦和勘探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王敏,1978年2月生,1999提7月獲桂林工學院資源環(huán)境學院寶玉石鑒定及其工藝專業(yè)學士學位;1999年9月到2001年7月攻讀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礦物、巖石、礦床學專業(yè)寶玉石方向碩士研究生;2001年9月提前攻博,為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礦物、巖石、礦床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2003年曾在香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區(qū)域地質(zhì)和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概況  第一節(jié)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第二節(jié) 貴州遵義和湖南張家界鉑多金屬礦    一、礦區(qū)地質(zhì)背景    二、巖性序列    三、礦體形態(tài)產(chǎn)狀、規(guī)模    四、礦石結構構造特征    五、礦石物質(zhì)組成特征    六、礦層中不同形態(tài)黃鐵礦  第三節(jié) 貴州織金新華磷礦第二章 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第一節(jié) 樣品及分析方法  第二節(jié) 鉑多金屬礦層及黑色頁巖的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一、主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三、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第三節(jié) 磷塊巖巖石地球化學    一、主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三、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四、兩類磷塊巖的成因?qū)Ρ? 第四節(jié) 小結第三章 黑色巖系有機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可溶有機質(zhì)研究    一、實驗方法    二、氯仿瀝青“A”豐度    三、氯仿瀝青“A”族組成    四、可溶有機質(zhì)中生物標志化合物特征    五、卡達烯  第二節(jié) 不可溶有機質(zhì)(干酪根)    一、分析流程    二、干酪根的地球化學特征  第三節(jié) 有機成礦作用    一、吸附遷移    二、濃縮富集  第四節(jié) 小結第四章 鉑族元素(PGE)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PGE、Au、Ag含量    一、巖石中PGE、Au、鯫含量分析    二、干酪根PGE和Au含量分析    三、礦石黃鐵礦中PcE、Au含量分析    四、三者PCE、Au、Ag配分模式比較  第二節(jié) PGE、Au的來源探討    一、地外物源    二、海水物源    三、基性一超基性巖物源  第三節(jié) PGE、Au的賦存狀態(tài)    一、PGE、Au在巖石中的配分    二、PGE、Au的賦存狀態(tài)研究  第四節(jié) 小結第五章 成礦流體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流體包裹體巖相學特征和顯微測溫    一、樣品和測試方法    二、流體包裹體特征及類型    三、結果解釋和討論  第二節(jié) 流體包裹體He—Ar惰性氣體同位素分析    一、樣品和分析方法    二、分析結果及討論  第三節(jié) 成礦流體的來源和演化  第四節(jié) 小結第六章 礦床成因和成礦模式探討  第一節(jié) 礦床成因及成礦模式  第二節(jié) 主要依據(jù)第七章 主要結論參考文獻英文摘要圖版說明及圖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華南黑色巖系鉑多金屬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及成因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