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地質(zhì) 作者:本社 頁數(shù):115 字數(shù):200000
內(nèi)容概要
徐徐秋風吹走了難耐的暑熱,當我們?yōu)榍镆獾臎鏊鴲芤鈺r,另一種熱浪正向我們涌來。在金秋十月,“首屆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國際論壇暨精品展”10月8日將在北京隆重舉行;“第二屆中國宿州靈璧石文化節(jié)”10月18日將在安徽省宿州市揭開序幕。這兩大盛會的召開,定會掀起新一輪賞石活動的熱潮。 作為協(xié)會的宣傳陣地,《中國觀賞石》理應為賞石界的重大活動搖旗吶喊、掄鼓助威。為了配合兩大盛會的宣傳,本期((中國觀賞石》特辟“本期特稿”欄目,為的是讓讀者先期走進宿州,感受靈璧石的魅力;在“國際交流”欄目中,配合礦物晶體國際論壇暨精品展,選登了一組文章,讓讀者先睹為快,領略礦物晶體類觀賞石的風采。 本期的“特別策劃”,報道的是壽嘉華會長9月22日專程拜訪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的消息。顧秀蓮副委員長從親近大自然、傳承中華文化、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對觀賞石文化的發(fā)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人物專題”欄目中,講述了叱咤商海的巾幗人物——企業(yè)家招雪芬,如何成為一個愛石、癡石的奇石收藏家的故事;讓我們感動的是,故事沒有停留在傳奇性的描述上,而是潛入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寫她如何因石而得到精神升華的心靈歷程。同樣,“名人石緣”、“藏家獨白”、“凡人石緣”欄目中選登的三篇文章((石頭的記憶》、《品石悟道》、《奇石伴我度晚年》,作者來自三個不同社會層面——書法名家、餐飲老板、退休干部,講述了他們因石而癡迷、因石而感悟的故事。 “理論探討”欄目中的《淺談科學賞石觀》、《藝術性的觀賞石賞玩》、《奇石的個性與共性》,從科學、藝術、哲學的理性視點,多緯度地探討了觀賞石的本質(zhì);而“石族奇葩”、“雅石共賞”、“藏家石譜”為我們理性的陳釀,佐以視覺盛宴:這里有驚嘆天下的西峽恐龍蛋化石、美質(zhì)美色的黃山蠟石、美輪美奐的礦物晶體、大氣凝重的黃河奇石、奇巧智慧的臺灣西瓜石…… 值得一讀的當然還有“行家支招”、“科普園地”,為初涉賞石領域的奇石愛好者介紹了有關知識;“石籍點評”把視線投向觀賞石出版物,藉此發(fā)表感想;“石友采風”的《臺灣日記》,又把我們帶到美麗的臺灣,觀光賞石。 秋天的季節(jié)是充滿喜悅和收獲的季節(jié),當勞動者在田地里、果樹下凝望果實成熟的時候,我們愛石者也正期盼著希望的果實在金秋十月里成熟。
書籍目錄
特別策劃本期特稿人物專題理論探討石道縱橫 名人石緣 藏家獨白 凡人石緣 石族奇葩 行家支招 科普園地 石籍點評國際交流 雅石共賞藏家石譜石界視點 石友采風 會展中心石界動態(tài)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