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1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作者:孫廣忠,孫毅 編著 頁數(shù):208 字數(shù):330000
內容概要
本書扼要地介紹了地質工程學基礎理論——地質控制論的基本內容,較詳細地論述了地質工程基本理論(地質構造控制論、巖體結構控制論、土體結構控制論、地質環(huán)境因素控制論),并扼要地論述了地質工程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理論,這是地質工程學的地質基礎。書中還舉例闡述了各類地質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技術原理和方法問題。 本書可供從事地質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工程師再教育的教材和參考書,亦可作為高等院校地質工程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研究生學位課的教材和主要參考書。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緒論 一、地質工程學是工程地質學和土木工程學交叉的一個新生長點 二、工程地質學的發(fā)展及地質工程學的形成 三、工程建設實踐中的地質工程 四、地質工程問題解決的途徑 五、地質工程學基礎理論 六、21世紀地質工程學發(fā)展的瞻望第一部 分地質工程學基本原理 第二章 地質構造控制論 第一節(jié) 地質構造 第二節(jié) 地質構造控制作用和地質構造控制論 第三節(jié) 地質結構 第四節(jié) 地質環(huán)境 一、現(xiàn)代地殼運動及地殼穩(wěn)定性 二、地殼活動性表生現(xiàn)象及地質災害 三、地質體賦存環(huán)境條件研究 四、地質構造控制論的實例——防御長江洪水泛濫的地質基礎 第三章 巖體結構控制論與巖體結構力學原理 第一節(jié) 巖體結構 第二節(jié) 巖體結構控制論 第三節(jié) 巖體結構力學原理 一、巖體變形基本規(guī)律 二、巖體破壞機制及破壞判據(jù) 三、巖體力學性質分析原理 四、巖體力學性質結構效應 五、巖體賦存環(huán)境因素的力學效應 第四節(jié) 巖體結構力學分析原理 一、連續(xù)介質巖體力學分析原理 二、碎裂介質巖體結構力學分析原理 三、塊裂介質巖體結構力學分析原理 四、板裂介質巖體結構力學分析原理 第四章 土體結構控制論與土體力學原理 第一節(jié) 土體基本特征 一、土體成分——土、水和空氣 二、土體結構 三、土體賦存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土體結構控制論 第三節(jié) 土體力學基本規(guī)律 一、土體變形規(guī)律 二、土體破壞判據(jù) 第四節(jié) 土體力學分析理論 第五章 地應力 第一節(jié) 地應力分布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高地應力地區(qū)與低地應力地區(qū)的地質標志 第三節(jié) 卸荷帶及實例——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蟒山卸荷帶及其對地質工程的影響 一、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蟒山卸荷帶的基本特征 二、地質工程問題 第四節(jié) 地應力資料在地質工程中的應用 第六章 地下水 第一節(jié) 地下水及有關的概念 一、吸附水的物理力學意義 二、自由水的物理力學意義 三、土體中地下水運動規(guī)律 四、巖體中地下水運動規(guī)律 五、地下水賦存條件 第二節(jié) 地下水與地質工程 一、地下水壓力 二、滲透穩(wěn)定性——潛蝕 三、流沙 四、管涌 五、基坑突水 六、降低地下水位和疏干理論與技術 七、帷幕灌漿問題 八、地下水與滑坡 九、隧道涌水與突水 十、黃土濕陷與黃土喀斯特 十一、浸水軟化在施工中的應用 十二、地下水勘察問題第二部分 地質工程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理論 第七章 地質環(huán)境質量評價理論和方法 第八章 巖體質量評價理論與方法 第九章 隧道施工地質超前預報原理和方法 第十章 地質體改造原理、技術和方法第三部 分專門地質工程問題 第十一章 巖體地質工程問題 第十二章 土體地質工程問題 第十三章 礦山地質工程原理 第十四章 地質災害防治地質工程問題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